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21-03-26

关键词:供给育人改革

(闽南师范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2020 年1 月8 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支持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1]根据《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18 年度)》显示,截至2018 年,各本科高校已经普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少学者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研究,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方面,王占仁[2]等学者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着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力量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方面,陈子辉依据目标性、有效性、创新性三大原则,从组织机构、教师队伍等六方面提出改进措施[3];在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方面,蔡芹提出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化教学,以行为导向引导学生参与创业教育[4];在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视角方面,陈斌[5]等学者瞄准产教融合视角,深度融合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本文立足于供给侧改革视角,聚焦于创新创业教育供需关系与平衡性研究,分析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变革的意见和建议。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机理溯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诞生于经济领域,也可称之为经济供给侧结构性变革,这一观点是由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中提出。[6]会议指出经济工作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提升供需两端的供给质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在经济学领域,供给侧改革主要目的是服务于企业转型升级,旨在通过削弱和消除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无效供给与供给冗余,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分重要的推进思路。[7]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理念由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演变而来,对于教育领域而言,教育者、受教育者同样承担着“供应者”与“需求者”的供求角色定位,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目的也是解决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平衡的矛盾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经济与教育领域中有着基本原理齐一、改革理念一致、变革目的相似的显著特点,二者可谓一脉相承,息息相关。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新时代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抓手。创新创业教育产品与服务是指由高校、政府、企业或其他组织、个人提供的,用于满足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需求的产品与服务。供给侧是指高校、政府等产品服务提供方,需求侧则是接受产品服务的大学生群体。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教育领域的变革探索,其主要做法是着力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供给以改善供给端,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产品以满足需求端,从而改变创新创业教育供给端不平衡问题。[8]

二、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

1.供给体系:供给侧的碎片化与需求侧的全链条冲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全链条生态系统对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与成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大学生群体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链条有着天然需求。

供给侧的整体制度设计是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开展的关键所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保障、评价、激励等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根本要素。回顾多年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程,国内高校基本实现了课程教学与实践孵化场所全覆盖,然而,随着相关措施的快速推进,部分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顶层设计缺乏与高校办学传统的有效嫁接,职能部门对资源整合效能有限,开设的课程安排缺乏对接性实践配套保障机制,致使创新创业教育停滞于课堂理论化。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碎片化,注重硬件投入忽视软件建设,倡导课程教学缺少实践教学,重视结果导向忽略育人过程建设,致使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理论本位与实践本位的极度偏向,缺少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2.供给要素:供给侧的单一性与需求侧的多样性冲突。作为需求端的大学生群体,数量庞大且学历、专业差异化较大,个体之间在能力、价值观、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诉求也不尽相同。此外,网络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获取的便利性与碎片性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方式、途径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也对高校供给主体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给主体是否具有足够的教育能力、是否能够提供多样化的供给内容直接影响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高低。一是供给主体。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主体主要由高校的专任教师和辅导员等政工干部组成,部分高校虽然吸收了校外企业人士、政府职能部门有关人员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导师,但总体参与程度较低,基本还是以校内教师为主,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主体相对单一。二是供给内容。高校教师学校到学校的养成路径,理论水平相对较高但实践性相对不足,部分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市场发展及变化趋势,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供给内容主要以理论课程教授为主,对于有创新创业实践需求的学生回应相对不足。三是供给形式。多数高校按照学院、专业、年级等划分授课班级,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符合“以生为本”的理念,也在管理角度利于教学内容的开展与实施。但是,如此划分往往忽略了学生现有的基础,使得专任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只能以普适性作为课程目标,忽略了需求主体的个性化与多样性,导致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和内生动力不断下降。

3.供给均衡:高校创新创业供给不平衡。全国高校发展存在地区间差距,同一地区高校也存在较为明显的校际差异。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9 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相当比例的大学生认为创业课程和实践活动存在不足,表明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与大学生的需求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根据西南交通大学创新创业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大众创业指数(MEI-2018)》,大众创业服务指数得分最高的是江苏98.12 分,最低的是西藏49.77 分,这一数据表明东西部地区区域间创新创业供给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地区间差距也导致了高校间较大的供给差距。

三、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对策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能够更为清晰地剖析当前教育体系内供求关系的现实状况。高校着力于调整“供给—需求”两端的平衡状态,有利于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优质化发展。

1.紧扣实践刚需保障,形成全链条供给体系。政策制度体系设计是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发挥育人作用的重要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养成的有机融合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平台,师资队伍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因素,硬件设施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条件,评价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导向。建立一个体系完善自循环的全链条供应体系,形成完善的自更新生态系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方向。一是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地缘优势逐步建立健全校地融合、校企联合等一系列的协同育人机制,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有效带动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二是高校充分运用现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相关经验,实现社会资金的适当引入,建立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创新创业训练课题库;三是高校要进一步强化与政府的人才、科研等方面合作,从而构建“高校—政府—企业”深度融合的合作机制。

2.塑造育人目标多元化、生产多样化供给内容。育人目标是教育培养方向的关键指引,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要立足立德树人的工作中心,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做好顶层设计。对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的背景资料并不是白纸一张,他们现有的认知经验及背景信息都值得关注。因此,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教育而言,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必然要依据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制定与之相对应的长效育人机制,完善多元育人目标。在理论教学上,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引入专业、行业、创新、创业等内容,设置创业基础、创业实务、创业资源整合等多元化课程,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应自身发展的学习内容。在创新创业实践方面,高校应开设多组合、多类别、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将不同层次的实践平台设立于高校、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校企合作企业、实训基地等场景,帮助学生发展自身优势。

3.加强资源共享融通,实现适度均衡供给。创新创业教育与市场要素的高度链接,对高校已有资源以及可调动资源提出了新要求,地区间、校际间资源分布差异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整体发展。高校在整合教师团队、实验室、创新创业基地等校内要素的同时,要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积极与地方政府、校外企业联合开展如学科交流、知识融合、科研创新等交流活动,进一步深化科研成果的优化升级以及后续的转化落地,导入外部资源优化创新创业资源结构。此外,要进一步建立高校间合作交流机制,利用新媒体线上技术,畅通创新创业资源汇聚共享路径,为校际间师资队伍、科研成果、创新创业项目的流动融通创造便利,以缓解校际间创新创业资源供给不均衡的问题。

4.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供给获得感。创新创业教育获得感指大学生群体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及过程后的主观体验,是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需求和期待满足程度的体现,是大学生这个学习主体对前期在创新创业意识、精神、技能等层面习得情况的主观反应,具有较强的个体性和主观性。获得感高低决定了大学生主体后续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观意愿与内在动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与成效提升的关键。与此同时,获得感也会对创新创业教育供给方以正向或负向反馈。高校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必须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获得感为抓手,切实以大学生为中心,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参与度,以此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供给育人改革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二)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