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多维路径研究

2021-03-26

关键词:医学院校立德医学生

(皖南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2016 年,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1]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规划,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强调“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核心。”[2]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医学生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3]2020 年9 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再次强调:“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加强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的教育,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4]美好生活与健康相伴,社会需要给人民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健康中国需要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守护者。当前我国医患关系并不和谐,医闹冲突不断、医疗纠纷频发,医德医风是多重因素造成的,但其一是医德医风教育的欠缺。

一、立德树人是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之价值旨归

1.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立身之本。医德医风是从事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需求,实质是“培养什么医生、怎样培养医生、为谁培养医生”的问题,与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相一致。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和中心环节,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根本目标。纵观我国历史,德行作为人才的核心素养,历来放在教育之首。《左传》中曾记载封建士大夫追求人生“三不朽”,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为先,个人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操守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被后世作为榜样来效法,才能成就人格之不朽。《大学》开宗明义:“德者,本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立德树人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要求。立德树人首先在“立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是成才的前提,无德有才是废品。其次在“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是漫长的过程,更是教育者自身的一场修行。立德是方法,树人是目的;立德是过程,树人是成效。

2.医德医风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医学既是一门人类对生命的探索和对健康的守护的自然科学,也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疾病的治疗予以技术处理及情感关怀的人文社会科学,这就要求从医者具备过硬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悬壶济世驱病魔,杏林春暖温人心;但愿人常健,何妨我独贫;只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是医者从业立术的思想基础;“生命至重,惟人最尊”是从医者的道德信念;“医乃仁术,济人为本”是从医者的职业操守。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职责所在。医者必须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善待病人,才能成为患者信托之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秉持“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信念和“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特别是在面对重大传染病威胁和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时,更是临危不惧、勇担重责、逆行而上,以一袭白衣,一生坚守,保一方平安,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如何在专业课中更好地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培养新时代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和职业精神成为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因此,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培养新时代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必须在立德树人上下功夫。

3.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教育活动不是一种价值无涉的活动,而是一种受价值左右的活动。教育从不在道德上保持中立。”[5]教育本身就是价值引领,教育实践就是道德践行。“课程思政”即课程德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学校所有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以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通识课、专业课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渗透、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6]医学专业教育是教育主体向教育对象传授人类已具备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来诊断、处理疾病或病变的专业活动,而这些活动离不开思想引领、价值判断和道德规约。“课程思政”通过价值引领来帮助医学生在价值多元化中做出科学的价值判断和正确的价值选择,为日后从业塑造良好的医德医风;在知识传授中梳理医学知识、诊疗技术不是人类战胜疾病的唯一路径,健康贵在预防,病人需要关怀;在能力培养中鼓励医学生探索医学未知领域,勤于钻研、敢于实验、甘于奉献,多层次、全方位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这正是医学院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旨归。

二、立德树人旨归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多维路径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终极任务,精医尚德是医生的毕生追求,“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一部分,缓解了“思政课程”的“孤岛”困境,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更有利于培养“健康中国”所需要的医药卫生方面的人才。在现有的教育资源下,充分调动教师、学生自主性,挖掘潜在的“课程思政”素材,通过课程、科研、实践和文化等路径,建设具有医学特色的“课程思政”,争取达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的要求,即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1.优化课程育人,促进显性教育与潜性教育的统一。课程以特定的内容,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是教与学的重要载体。医学课程包含公共基础课、基础医学课和临床实践专业课,不同课程侧重点必然有所不同,但其教育目标中都包含德育要点,这就要求所有课程优化组合、分类施策、各有侧重。

第一,绘制德育大目标。“课程思政”的德育大目标包括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品德修养和人格养成、学术志向和专业伦理三个层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思政元素侧重点不一样,思政课程是主渠道,思政课教师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讲政治”,在“四个自信”和“四种意识”中注入医学元素,如结合中国医学发展史、医学名人或创始人、名医名家故事、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学伦理案例、公共卫生事件中医者的大爱,特别是今年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涌现出来的“最美逆行者”——医护工作人员,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职业理想与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培养“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第二,分解德育小要点。德育大目标好比一条精美的珍珠项链,串联的每颗珍珠就是小的德育要点,散落在不同的专业课程中,需要专业课老师去寻找、去打磨。专业课教师如何挖掘德育元素的确是难点,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来梳理明德育人的思政素材,同时也需要专业课教师集体备课。比如医学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可以通过课前向“大体老师”(“志愿捐赠遗体者”的尊称)默哀、敬献鲜花、书写感恩卡等显性方式,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大爱,什么是大义,什么是奉献”,课后带领学生开展家访活动,观看遗体捐献者书信和视频,用感性的方式展现“场景”,完成“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实现“感恩社会,敬畏生命,心系责任”的德育目标。中医药学专业课程《方剂学》,可以通过课堂教学阐明方剂与病证之间治法的关系,揭示构成方剂的诸要素与功效之间的关系,课后作业可以引导学生对方名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让学生们深切体会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其对文化内涵的探索产生浓厚兴趣,增强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启发学生辩证与创新思维。中医学以及中医相关专业学生开设的应用性课程《中药饮片识别》,这一课程的理论讲授之后可组织学生到药房、药品检验所、药厂等实地观察、学习、调查和研究,了解行业规范、道德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求真务实的治学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精选与医学教育相关的思政素材。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行各业涌现大量“最美逆行者”,其中医药卫生工作者更是彰显大爱,正是课程思政的闪光点,比如《医学影像学》课程中学习X 线和CT 成像知识时,不妨介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科大夫张笑春的故事,正是她的敢言直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进行了调整,要求在湖北省内增加“临床诊断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的疑似病例)分类,让更多患者在核酸检测外,增加CT 影像检查作为新冠肺炎的另一筛查手段,由居家隔离方式改为隔离点留观,为防止疫情扩散和及时诊断治疗献言献策,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还可培养学生的专业伦理和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中可以介绍为新冠肺炎做出巨大贡献的“呼吸机一哥”——徐航的跨界人生,从清华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本科转战到电机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从工作舒适区跳槽到公司创业区,他以敏锐的眼光和过人的胆识迎来今日的成功,引导学生专业认同和未来期许,投身医学工程领域创新研究,为人类挑战疾病提供技术支持,将个人奋斗融入祖国需要之中,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的统一。

2.深化科研育人,实现崇尚科学和服务社会的统一。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功能。通过科研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医学要面对环境变化、病毒变异和人类对健康标准的新定义,更需要医学生具备投身科研的意识、自愿参与的热情和坚持到底的干劲。当前,医学院校的学生科研主要形式有参与授课教师课题、组建科研小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专利产品或创意设计大赛等。如何引导医学生参与科研并有效开展医学研究呢?

第一,营造医学科研氛围。普通医学院校邀请医学专家显然不现实,不妨就地选材,从本校遴选一些学术研究颇有造诣的教师和临床医生开展学术讲座,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选题和成果推广,从思政角度强调开展医学科研的特殊性。人类面对复杂多变的疾病,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严谨求学的科研作风、集体攻关的团队精神和联合攻坚的协作意识是医学生开展科研必不可少的人文素养,思想价值引领要贯穿选题设计、科学立项、项目研究、成果运用的全过程,帮助医学生树立参与科研的意识和目的。

第二,建立科研育人培养模式。大学一年级医学生刚刚接触医学知识,理论基础薄弱,以培养专业认可和学习兴趣为主,让大学新生们清楚医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还需要个体的科学研究,为自己科研入门寻找兴趣点和方法链;大学二年级是医学生通过实验和理论学习掌握医学主要知识点的阶段,以实验观察、兴趣拓展和实践探索培养为主,组建实验数据收集小组、医疗器械创意设计兴趣小组、药物标本制作小组等,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增强他们对科研的信心和耐心;大学三年级以上是医药卫生专业学生接触疾病诊断和临床实习阶段,以个性化培养为主,根据学生关注领域和实际能力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要求,促使医学生在科研实验和社会实践等方面选择关注点或突破点,强化他们在学习和科研实践中处理好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三者的关系,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注重科研选题范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身心健康已成为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政府主导与调动社会、个人的积极性相结合,推动人人参与,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实现全民健康。”[7-8]根据国家这一布局和要求,医学生选择科研的课题需要结合现实,紧密结合国情,特别关注老年群体,在数据收集和实验论证中为百姓的疾病预防和规范治疗提供有益建议。

第四,完善科研管理机制。高校必须优化科研环节和程序,完善科研评价标准,严格把关科研立项与成果验收,构建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搭建校企联合、产学研合作平台,健全优秀成果评选推广机制,培养选树一批科研育人示范项目、示范团队,从而多维度训练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下实现崇尚科学和服务社会的统一。

3.强化实践育人,厚植家国情怀与勇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实践既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评价和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依据,推行实践育人是‘大思政’视域下落实‘课程思政’不容忽视的重要场域。”[9]医学院校的实践育人可从“思政实践”和“实践思政”双向协同开展。

第一,通过“思政实践”展开国情、社情和民意的调研,厚植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仁爱之心。美好生活中人们对健康更加关注,国家加大投入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目的是让人民“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并通过各级卫生部门讲座宣传,普及合理膳食和适当运动知识,控制慢性病,有效预防疾病。因此,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实践要结合医学专业教育,走向田野,对话基层。寒暑假医学院校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布置医疗卫生实践调查作业,让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医学生分类进行。比如农村低年级医学生可采取访谈形式了解当地乡亲求医问药情况,为政府解决农村医疗短缺问题提供第一手资料;农村高年级医学生则可收集当地慢性病案例和患者的饮食习惯,开展志愿服务,给村民普及健康教育,纠正不良的饮食和卫生习惯,传达疾病重在预防的理念。城市医学生既可选择结伴同行,也可与农村医学生结对子,去农村调研或志愿服务,感知村民有改善医疗卫生之需求。为了有效缓解大中医院的诊疗压力和防止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社区门诊成为居民常见病和慢性病诊治的首选,所以城市医学生假期选择所住社区及社区诊所进行社会实践是最佳选择。

第二,通过“实践思政”系列活动强化职业道德与个人修为,培养医学生不负健康之托和勇担社会之责。“实践思政”要握牢其专业性质,将实践活动与医学专业教育结合起来,这需要对医学生进行分学期、分专业开展。学校可尝试与周边社区对接,规定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10~30 天的临床实践环节开展“服务性学习”。医学生可根据个人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来选择灵活时间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实践思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可以先到社区诊所收集相关病例,利用大数据为老人建档立卡,定期提醒“三高”、心脑血管疾病、痛风等患者及时用药,并向他们演示传授卒中、心肺复苏、骨折等急救方法和注意事项;预防专业的医学生可以结合老年多发病和慢性病的形成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到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开展讲座,向居民传授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情绪豁达和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方法,树立“疾病在于预防”和联防联控的健康理念;药学专业学生可以不定期向居民回收过期药品,开展依赖保健品的危害、慢性病用药安全、中药材真假辨别的宣传讲座;护理专业学生可以尝试到社区诊所参与儿童、老年病患者的护理;口腔专业学生则可以做关注口腔卫生和牙病预防等方面的宣传。当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社区、服务病患时,自然提升了个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达到“知行合一”的实践目标。

4.注重文化育人,涵养敬畏生命与人文关怀的统一。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日常教育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用文化教育人、熏陶人、感染人,让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的思想意识和言行举止,从而提升人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综合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由于高校专业设置不同,文化育人的专注点也会有所不同,医学的特定研究对象和医生的特殊职业需求决定了生命文化、人文精神是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文化育人的重要宝库。

第一,加强生命文化教育,引导医学生树立善待生命理念。生命文化以探索生命、生存、生活的要义,以实现生命价值和创造生活意义为终极旨归。医学院校对生命文化的教育:一是可通过校园硬件设施,如建设校史展览馆、生命文化纪念馆、生命体验馆、人体标本馆、名医雕塑(杰出校友最佳)、医学名言文化墙等有形的文化景观进行生命文化教育,有助于医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呵护生命、尊重生命、守望生命和敬畏生命;二是增设生命科学、生命哲学、生命伦理学等选修课程,通过自然探秘、人文思考、伦理抉择,帮助医学生树立贵生的生命理念,增强平生的生命意识,追求生生的生命精神;三是甄选优秀医疗纪录片推送给学生观看,如《人间世》、《生门》、《手术两百年》、《业内人士》、《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人体内旅行》等,这些纪录片素材鲜活,反映了在世事无常、生老病死中与病魔斗争的患者、痛苦抉择的家属和拼尽全力的医生,让医学生看到生命延续的不易而珍惜身体,体验职业责任赋予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第二,传承医学特色文化,涵养医学生人文精神。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人学。晋代名医杨泉认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韩启德院士说:“医学首先是人学,医道首先是温度。”医患关系从低层次看是技术关系和服务关系,更多则是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与托付,医生对患者的安慰和关怀,通过人文精神的引领将陌生状态下医患之间变得亲密起来,共同面对疾病的痛苦与挑战。“课程思政”注重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依托重要纪念日、节庆契机开展社团活动,借助网络媒体平台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中医药文化、天使文化、廉洁文化中丰富的人文精神。如优秀传统文化里的医古文、医学名家传记、中医各家学说等,引导学生从学术思想、个人经历、社会环境等层面思考,涵养医学人文情怀、医德风范与创新精神;红色文化中的红色军医代表,战争期间他们克服恶劣的医疗条件,不顾个人安危,在简陋的战地医院超负荷工作;和平时期红色军医活跃在祖国边远地区、自然灾害现场、抗击疫情第一现场。让医学生去挖掘相关素材,通过创作改编成话剧或微电影,由学生自导自演,在舞台或镜头中体验救死扶伤的情境感,达到以文感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中医药文化里强调“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的人本理念,天使文化是人们对医护人员的褒奖,廉洁文化是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载体,皆是医学院校“课程思政”着力点,多维度涵养医学生人文精神,成就立德树人之目标。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立德医学生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严以修身”先立德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