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形象语言研究

2021-03-26王泽阳

关键词:语言表达隐喻语境

王泽阳

(川北医学院,四川 南充 637100)

通常认为医学英语属于科技英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客观性,语义表达力求精准、严谨,避免行文浮华,尽量避免使用修辞格。但在医学英语教学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形象语言表达,如,from the blood supply of the corium layer by a steady stream of younger cells;tricuspid valve form a one-way passageway designed to keep the blood flowing only in one direction 等类似语句中的黑体字部分。学生往往难以把握这些语言,不能充分理解其传达的意义。本文将对形象语言的特征、分类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如何应对这部分语言展开探讨,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医学英语中的形象语言。

一、形象语言的显著特征

1.人文性。医学通常被简单地视为纯自然科学而被忽略了浓郁的人文性[1],有学者甚至认为医学的终极价值是医学的人文价值[2],因此,表现医学相关内容的语言系统实际上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在医学英语中,形象语言表达充分体现了医学的人文性。以《西氏内科学》第一章“APPROACH TO THE PATIENT”中一句话为例:

例1:Evidence must also be tempered by patients’preferences,although it is a physician’s responsibility to emphasize evidence when presenting alternative options to the patient.

根据韦氏大词典,temper 源于拉丁语的temperāre,意为“to exercise moderation,restrain oneself,moderate,bring to a proper strength or consistency by mixing,maintain in a state of balance”,强调节制、克制和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此句中temper 作为动词,表达了医者在对待病人时既要强调证据又要充分关照病人的感受和偏好,避免给病人带来不适的冲击,体现了医学的人文关怀。

2.隐喻性。Lakoff & Johnson 认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隐喻无处不在。它不仅存在于我们所使用的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之中[3]。隐喻并非单纯的语言修辞手法,更是我们认知事物的一种方式。其本质就是用一个我们熟知的事物来认识和了解另一个并不熟知的事物。在医学英语文本中,人们为了更好地传递晦涩难懂的概念或者介绍一些新奇的事物,通常会利用隐喻的方式进行形象的表达以辅助理解。通过这些隐喻性的话语,科学界得以扩大其思想和力量的范围[4]。例如:

例2:Atherosclerosis may disrupt the blood supply by narrowing the lumen of blood vessels leading to a reduction of blood flow,by causing the formation of blood clots within the vessel,or by releasing showers of small emboli through the disintegration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句中“showers of emboli”非常形象地表现出了硬化斑块分解后形成栓塞在血管内的情形,犹如阵雨飘落空中。通过隐喻的方式,将人们熟知的雨的形象投射到常人并不一定了解的栓塞上面,让不懂医学的门外汉也能很好地体会到栓塞的形态以及栓塞扰乱血供的机制。该形象语言的应用实现了诸如many、numerous 等表示概数意义词汇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二、形象语言的分类

1.名词动词化。在医学英语中,一些常被用作名词的词作动词使用,在形态上其名词和动词形式未发生变化。从语法上而言,这些词表面上构成了一个事件的过程,表达一个动态的概念。深层而言,这些动词化的表达通过词汇隐喻,形象地表达出某些身体结构所具有的静态属性。如:

例3:This cartilage layer cushions the bones at the place where they meet with other bones.

例4:Compact bone is tunneled out in the shaft of long bones by a central medullary cavity which contains yellow bone marrow.

例3 中的cushion 当着动词使用,根据韦氏词典其解释是to check gradually so as to minimize the shock of moving parts,可理解为“缓冲”。该词非常形象准确地表达了关节软骨柔韧的属性和保护关节的作用。

例4 中的tunnel 更是形象表达出了长骨内骨髓腔的形态,将骨髓腔隐喻为隧道,很好地呈现出骨髓腔的位置:长骨骨干的致密骨内;骨髓腔长,且呈圆柱状;骨髓腔是在致密骨里像隧道一样“挖掘”出来的,说明致密骨具有坚硬的属性。

2.动词名词化。名词化是医学英语的重要语篇特征,它的使用使得医学英语语言变得简洁、客观[5]。名词化使过程、特征和评价变为事物,将动态范畴变为静态范畴[6],同时也能很好表达出形象的意味,如:

例5:Acute episodes of sinusitis can also result from fungal invasion.

在疾病的战争概念隐喻系统中,此句将真菌进入鼻窦形象地表达为真菌的入侵(invasion),为认识鼻窦炎急性发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很好地表现出了真菌与鼻窦炎急性发作之间的关系。

3.拟人修辞。医学英语中很少使用修辞手法,但是拟人修辞的使用却相对较多,且主要使用词汇化拟人[7],如:

例6:Even with a small quantity of solid or liquid matter finding its way into the air passages,breathing could be seriously blocked.

此句为非人称主语句,使用无灵主语“solid or liquid matter”加上由有灵动词“find”构成的习语find one’s way 形成拟人修辞,形象准确地表达出两方面的意思。正常情况下,无论是固体还是液体物质都不容易进入气道;特定情况下,固体或液体物质可能会进入气道。

4.特定修饰成分。为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解剖结构、生理功能或疾病属性,医学英语通常会借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进行类比,因此,医学英语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形象的修饰语,如:

例7:Diaphragm is a thin musculomembranous dome-shaped muscle that separates the thoracic and abdominal cavities.

例8:Alzheimer’s disease is a terminal illness.

例7 中dome 本指建筑物朝下的圆屋顶,此句中用于描述隔膜的形象,可以让未见过隔膜解剖结构的人士也能清楚想象出其形态和结构。例8 是对阿尔兹海默症疾病属性的描述,terminal 有“终端、终点”的意思,terminal illness 表示该疾病不可治愈,即为“绝症”或“终期疾病”之意。

三、医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上述形象语言的作用本是为了让读者更好理解语句所要表达的意思,但医学英语教学中却发现,很多形象语言让学生感到难以理解。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学生自身语言水平以外,以下几个方面是导致理解困难的主要原因:

1.对医学英语认识的偏见。受到医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影响,部分学生误认为医学英语教授的内容主要是医学知识,导致过度注重医学英语的科学性,忽略了医学英语的人文性。在他们心目中,医学英语属于科技文本,理应完全客观直白,表意精准。但实际上,任何科技文本也无法做到纯科学、完全客观和透明。

2.只关注语言的字面意义。前文提到医学英语中的形象语言具有显著的隐喻特征,而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个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事物[3]。隐喻的理解需要透过语言字面意义在逻辑上或语境矛盾性而发现矛盾双方的相似性,从而真正理解隐喻的意义[8]。比如:

例9:The cusps of the tricuspid valve form a one-way passageway designed to keep the blood flowing only in one direction.

学生读到此句通常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过去分词designed 前面没有be 动词,它是否与前面的动词form 构成了双谓语?加上两个词形态不同,学生会误以为该句存在严重的语法错误。当了解designed 作后置定语后,学生通过熟悉的字面意思理解design,又会产生另外的问题:究竟是谁design?design(设计)和作为人体结构的三尖瓣tricuspid valve 搭配恰当吗?如果不能很好地认识字面意思形成的矛盾,那么就很难理解design 一词所表达的形象意味。此句实际是将整个人体隐喻为机器,三尖瓣作为其中一个部件,因为其形态结构,所以可以确保血液的单项流通。

3.脱离医学专业知识。医学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与医学专业知识密切相关。在医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医学生通常将学过的医学知识和语言学习割裂开来,不能充分利用已学医学知识的优势。如:

例10:The hair follicle is a cycling structure containing specialized populations of epithelial cells,pigment cells,and mesenchymal cells that control the hair cycle.

此句中cycling 会对理解造成较大的困难,cycling 容易理解为“循环的”或者“圆形的”,但是并不能清楚表达cycling structure 究竟是什么样的结构。无论是“循环结构”还是“圆形结构”都与关于毛囊结构的专业讲述不相符合,因此,如果能充分调动专业课程里学过关于毛发和毛囊的知识,毛发的生长有三个周期,即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那么就能很好理解其意思是毛囊是一种周期性改变的结构。

4.脱离语境。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之中可能有不同的意思,任何词句的理解都不能脱离特定的语境,否则可能造成理解偏差或者严重错误,医学英语中形象语言的理解更是需要关注词句所在的语境。如下文两句中的dance:

例11:Deadly “dance” between Sars-CoV-2 and the body’s defences is playing out in thousands of cases the world over,immunologists say.

句中的dance 使用了引号,说明并非其常见意义。结合本句语境可知,dance 实际指的是新冠病毒和人体免疫系统之间发生的一种活动,而且有可能会致人死亡。由此可见,dance 在此句中的意义基本脱离了原本的意义,如果说一定要与舞蹈形成关联,则可以形象地理解为是病毒与人体免疫系统之间的“斗舞”,即指新冠病毒与人体防御机制之间的生死对决。

例12:A dance between interferon-alpha/beta and P53 demonstrates collaborations in tumor suppression and antiviral activities.

此句中dance 的意义与上例恰好相对,上句主要体现竞争与对抗,而此句则表现的是合作,可形象理解为“共舞”。对其理解的关键在于句子的谓语部分“demonstrates collaborations”,即α/β 干扰素与P53 蛋白相互作用能抑制肿瘤和病毒。

5.过度依赖翻译。在医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将英文原文翻译为中文的迫切需求,对翻译过度依赖。一部分原因是学生认为只有翻译才能确保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另一部分则是希望通过中文翻译反过来学习和理解英文语句的语法和意思。无论是学生自己翻译还是教师给出参考译文,过度依赖于翻译对于医学英语的学习都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就前者而言,医学生作为非语言专业学生,他们缺乏中英语言差异的认识,往往只能从字面上做文字的转换,翻译本身不准确,反而有损理解;就后者而言,虽然参考译文相对较为准确可靠,但是由于形象语言表达的特点,为了表达流畅或为符合中文行文习惯,翻译可能会使用到减译、增译或改写等方式,因此,并不能完全准确呈现形象语言原文所表达的意味。

四、教学中的应对办法

医学英语中的形象语言不是偶然随意的存在,它的目的是深刻传达相关医学信息,体现了医学浓厚的人文气息。在医学英语学习中,教师应尽量让医学生以该类语言表达本身的模样去认识形象语言,这样才能深入领会医学的内涵。

1.充分调动学生已学专业知识。到高年级医学英语学习阶段,学生已经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医学专业知识,即学生已经具备了理解医学英语文本学习的背景知识,这是医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的一大优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图片或视频材料,通过简要的知识回顾,充分调动学生已学的专业知识,让学生不但清楚形象语言在语言外壳上所表达的意思,还要使其了解如此表达的根源和理据。以术语Sirenomelus(并腿畸形或美人鱼综合征)为例,学生初次遇到该词通常会感到困惑不解,很难把它和其意思对应起来。如果教师通过展示该畸形病和美人鱼的图片,并辅以希腊神话中女妖Siren 上身为人、下身为鱼的形象,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和接受该词所表达的意义。

2.强调语言环境。词义本身具有多维性,可分为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其中,词汇意义是词的基本意义,具有相对的恒定性。语用意义是在语言运用中临时产生的意义,以语境作为参照因素,具有临时性、不稳定性、主观性和感情色彩等特征[9]。形象语言表达主要是出于语用目的,其意义需通过具体语境,由词汇意义推衍而出。具体语境既限制形象语言表达的意义,又可以帮助解释语篇中的确切意义,因此,教学中需多加强调在语境中去理解形象语言。

3.充分挖掘语义信息,寻找意义关联。对形象语言的理解,关键在于建立被阐释内容与形象语言之间的意义关联。形象语言表达本身可能存在多种意义,但是在特定的语句中,其阐释的内容决定了哪些意义该保留并建立关联,哪些意义该被排除过滤掉。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挖掘形象语言可能存在的意义,并通过主题逐渐诱导学生将形象语言表达和被阐释的内容建立关联,最终得出合理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一个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

4.注重释义(Paraphrase),适当翻译。所谓Paraphrase 就是用容易理解的字词或者句子来解释难于理解的字词或者句子。对于形象语言的理解,翻译应该作为不得已最后才使用的辅助手段。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使用Paraphrase,让学生通过英语本身来理解形象语言所表达的意味。这种方式能够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增加医学英语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深刻理解原语句表达的意思[10],对文化背景和人文传统会有更深入的领悟。在确保学生能通过Paraphrase 理解原文之后,再给出参考译文,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做中英文语言的对照,加深对形象语言的认知。

若只将医学英语当作科技文本,无疑将丢失一些非常重要的成分。单从语言层面而言,医学英语中的形象语言可以看作是修辞的运用;从隐喻的视角而言,形象语言凸显出其认知作用;从文化的视角而言,形象语言体现了医学的人文特性。教学中应让学生知道形象语言的存在,并且以其本身的模样去认识它,真正领会形象语言所要表达的医学内涵。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隐喻语境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