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超声诊断学见习教学中运用多模式教学法的价值

2021-03-26郭玲玲何秀丽

关键词:诊断学病例教学法

郭玲玲,何秀丽

(锦州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1)

超声诊断学作为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学科,是基于解剖学、病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超声诊断是临床医生的“眼睛”,为其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许多疾病的诊断都离不开超声诊断的辅助。对于医学影像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超声诊断并不仅仅在于学习其丰富的理论知识,更在于怎样以正确的诊断思维来对超声图像的特征进行辨别,这对于临床诊断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超声诊断学是医学专业学生在完成相关理论学习后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必须要完成的课程。超声诊断学见习课程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理论基础与实践进行融合,而如何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目的,一直都是开展超声诊断学见习教学的重点[1]。传统的超声诊断学见习教学方式存在着许多缺陷,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资源非常有限。部分学者的研究中指出,多模式教学方法在超声诊断学见习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能有效提升学生们对超声诊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熟悉更多的诊断操作。因此,本文对多模式教学方法在超声诊断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和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为锦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专业120 名参与超声诊断学见习教学的学生。将120 名学生平均分为三组,A 组采用多媒体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B 组采用情境超声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C 组采用多媒体与情境超声教学相结合,加以案例分析的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所有的学生在参与研究前均完成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所用教材以及授课教师均无不同,并且也对这些学生进行了理论知识的考核。在此次研究中,每组学生均接受了4 次见习课程,共16 学时的学习。三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

2.教学方法。第一,多媒体教学方法。A 组学生完成课时学习的方法采用的是讲授结合多媒体授课的方式,讲授教学就是将教师作为主体,将讲述作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一基础上,结合多媒体等超声图片,向学生讲授一些典型的超声图像特征的方法。例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一系列关于肝脏疾病的超声声像图,再对这些声像图的特征进行一一讲解,并且通过多媒体这些声像图中的异常区域就可以被标注,方便学生进行学习。这种授课方式通常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典型的超声图片为主,同时也是超声诊断学专业普遍采用的授课方法之一[2]。

第二,情境超声教学方法。B 组学生完成课时学习的方法采用的是情境超声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这种授课方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会设立一些特定的情境或虚拟情境,模拟真实的超声诊断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些场景中有所体会,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超声诊断要求医生能够在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后,快速出具超声诊断报告,这就非常考验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及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犹如身处真实的检查环境,配备相应的超声检查仪器、工作站和检查床,这也能够让学生快速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图像获取的过程。教师在进行见习授课的过程当中,就可以指导学生一边操作仪器对患者进行检查,一边让学生根据所获得的图像信息做出超声诊断。这样除了能够让学生熟悉仪器的使用外,也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多模式教学方法。C 组学生完成课时学习的方法采用的是多模式教学方法,即LBL 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CBL 案例分析教学三种方式融为一体的多种教学模式。该组学生在第一次完成见习课程时,所采用的课程教学方法为LBL 教学法,第一堂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超声诊断学理论基础进行巩固。第二堂课采用的是情境超声教学进行授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熟悉超声检查的具体流程,并且在情境教学当中学会如何获取患者的病例[3]。之后教师也会根据一些典型的超声病例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供学生进行探讨,同时也会布置相应的课下作业,要求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文献教材的查阅,共同完成所布置的作业。后两堂课主要是让学生围绕典型的疾病超声图像进行问题的探讨并拓展相关知识,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将见习课程中所掌握的内容融入到对病例的分析当中,这也就能够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融合的目的,也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超声诊断学见习教学体系。

3.评价方法。在对三组学生的授课完成后,对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检测,所有学生的检测内容均相同,主要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两方面进行评价。见习教学评价的方法采用计分法进行,学生对能够做出超声诊断,能够完整地描述超声图特征记5 分;能够描述80%以上的特征记4 分;能够做出超声诊断但超声图特征描述准确率小于80%高于50%记3 分;能够做出超声诊断,但超声图特征描述准确率低于50%记2 分;能够做出超声诊断,但超声图特征描述不准确记1 分;不能做出超声诊断记0 分[4]。并且也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学生对于各种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将学生的见习教学评价分数及满意度收集起来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1.见习评价分数及满意度对比。在对三组学生的见习评价分数进行对比后发现,C 组学生的见习评价分数和学生满意度均高于A 组和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学生见习评分为(1.23±1.36)分,学生总体满意度达到了(86.24±2.36)%;B 组学生见习评价分数达到了(2.36±1.36)分,学生总体满意度达到了(90.56±2.84)%;C 组学生见习评价分数为(3.26±1.26)分,学生满意度达到了(95.21±2.45)%。

2.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比。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表明,三组学生在经过教学后对超声诊断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兴趣的提升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从结果来看,C 组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程度上明显高于A、B 组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而言,A 组学生认为明显提升了对知识点掌握能力的有18 人,提升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数有14 人,明显提升了学习兴趣的有15 人。在三项调查内容中,认为成效一般的分别有12 人、15 人、15 人,认为无效的分别有10 人、11 人、10 人。B 组学生认为明显提升了对知识点掌握能力的有17 人,提升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数有16 人,明显提升了学习兴趣的有17 人,在三项调查内容中,认为成效一般的分别有15 人、15 人、16 人,认为无效的分别有8人、9 人、7 人。C 组学生认为明显提升了对知识点掌握能力的有26 人,提升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数有20 人,明显提升了学习兴趣的有27 人,在三项调查内容中,认为成效一般的分别有9 人、15人、9 人,认为无效的分别有5 人、5 人、4 人。

三、讨 论

超声诊断学本身就是医学影像专业的必修科目之一,也是所有影像学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对于该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积极意义。而在部分医学研究者的研究中指出,在医学生真正进入医院之前,不仅仅要完成该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还需要有效完成见习课程。

1.传统超声诊断教学的不足之处。学生的见习阶段是学生从理论知识跨越到实践操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后续的实习效果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的超声诊断学见习教学方式非常单一,仍然停留在教师带领学生观看典型病例实际操作以及引导学生对典型病例的超声图片进行分析上,学生所能够接触到的病例和资源是非常有限的,这也限制着学生能力的发展。近年来,由于各大医学院校开始扩招,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数也开始陆续增多,但医院的见习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仅仅只是引导学生对典型病例的实际操作进行观看,而不引导学生对其成因进行思考和研究,就会导致学生见习质量越来越差。并且,如今超声诊断中非典型的病例正在不断增加,但学生在见习期间接触到的典型病例较多,又会导致学生对于非典型病例的超声图片辨识降低,这也不能够达到良好的见习效果。

2.多模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本研究针对超声诊断学见习教学中的单一教学模式进行了改进,尝试将多模式混合教学的方法融入到见习教学当中。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并引导学生观看典型病例的实际操作和分析典型病例超声图像特征,但这是远远不够的[5]。研究表明,情境教学能够促进学习者自信感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同时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亲自操作超声仪器,熟练掌握超声仪器的扫描、获取、调试以及各种按键,这能够让学生熟悉超声诊断的基本流程。接下来学生就可以从第二阶段中获取患者病例来进行分析和识别,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获取的病历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专著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反复的探讨和研究共同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此次研究可以发现,多模式的教学方式在超声诊断学见习教学当中的应用是具有可行性的,这种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提升见习教学的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见习的满意度。

3.多模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多模式教学法并非局限于某一固定模式的教学,而是依据多种教学手段共同组成,合理协调而成的一种教学法,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针对学科知识的不同特点进行统一的教学与授课,因而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以上研究也表明了利用多模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见习评价分数以及满意度,学生在见习中通过LBL 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CBL案例分析教学等方法更好地学到了相应的知识,因而其见习评分得到明显提升,学生们对于教师的教学满意度也更高,更能深入到对超声诊断学知识的学习中去。而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之后得知,采用多模式教学法后,学生们在知识点的掌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均有了明显提升,相比于其他两组学生而言,总体满意度评价要高得多,因而,可以说多模式教学法的运用有着明显的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诊断学病例教学法
《全身 CT 血管成像诊断学》出版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病例”和“病历”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内经》诊法教学内容简析及与中医诊断学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