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用典的特色和时代价值

2021-03-26

关键词:用典典故文化

刘 恋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1)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傲然挺立的坚实深沉的力量。我们的文化自信,和中华千百年来积累传承的优秀文化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讲话中的引经据典比比皆是,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习近平不仅喜欢用典,而且善于用典。这些典故与其平实朴素的语言风格相得益彰,自然而贴切。

人民日报评论部在 2015 年编辑出版了第一辑《习近平用典》,2018 年又加推了第二辑《习近平用典》,分别列举出135、148则典故。 这两本书中将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所有典籍名句指明其出处并进行释义解读,汇总归结为 “敬民”“为政”“立德”“修身”“笃行”“劝学”“任贤”“廉政”“信念”“天下”“辩证”“法治”等类型。为便于分析研究,本文所提到的用典均来自这两本书。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的用典来源进行量化统计,并围绕技巧创新、运用特色及价值意蕴展开探讨。

一、用典的基本概况

(一)时代跨度大。习近平所用典籍的产生年代,从上古时期到中华民国,横跨了历朝历代。既绽放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又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想的光辉。“古”与“今”贯通结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使典故穿越时空,在当代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二)涉及范围广。习近平用典囊括经史子集,从《周易》《礼记》《论语》《尔雅》到《史记》《三国志》;从《古诗十九首》《说苑》到《人间词话》《文心雕龙》;从《典语》到《履园丛话》,习近平所引用的典籍范围宽泛,而且古代的对联、格言集、哲学论著甚至是书信中的精巧用语也常常被习近平信手拈来运用到演讲辞和正式行文中,体现出深厚的文化情怀和语文底蕴。

(三)个性色彩浓。习近平引用最多的来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特别是儒家、道家和法家的内容。两辑《习近平用典》收录的共283处典故,春秋战国时期的大约有105篇,占比37%。其中较多的有:《论语》21篇、《荀子》12篇、《礼记》11篇、《管子》9篇、《孟子》8篇、《老子》6篇、《韩非子》6篇、《春秋左氏传》6篇、《周易》5篇、《庄子》5篇、《墨子》3篇。从单个作者来看,习近平引用典故最多的是北宋苏轼的作品,共有10处,他曾经多次表示,他尤其喜欢苏轼作品中的一句话——“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体现出鲜明的用典喜好和个性色彩。

(四)挖掘钻研深。习近平引用典故还涉及了不少知名度较低的典籍。比如,尹文子、尸佼、尚颜、汪辉祖等人的著作,从社会群众的了解程度来看,这些属于相对较为冷门的传统典籍。习近平说:“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1]我国的历史文化传承千百年,各种警句格言、经典名言浩如烟海,灿若星辰,但也有一些蕴含哲理智慧却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沧海遗珠”,习近平将用典的视野范围放大,旁征博引这一类典籍,对不少晦涩难懂的原文还进行通俗的解释说明,实质就是在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打造中华文化的金字招牌,这种带头表率就是“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生动实践。

二、用典的技巧创新

(一)明引暗引融合。明引即在引用时直接点明出处,暗引则是引用时不指明出处,将所引之语无痕迹地代入讲话和文章当中。习近平虽然勤于用典,但并不刻意为之,而是紧贴表达内容自然融入,体现出随风入夜、水到渠成的语言艺术效果。例如: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河南省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我一直讲‘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那就可能一泻千里。干部不论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兰考历史上出了一个有名的清官张伯行,他历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为谢绝各方馈赠,专门写了一篇《却赠檄文》,其中说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我看,这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2]这短短的一段话讲得引人入胜,“习式风格”一展无遗。习近平共引用了7处典故。其中3处为明引,除了引用《却赠檄文》以外,“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引自《国语·周语下》,“不以恶小而为之”的出处是《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另外4处为暗引。“慎独”引自《礼记·大学》,“慎初”语出《尚书·蔡仲之命》,“慎微”则是《礼记·中庸》的内容。最后一句“一面镜子”的表述,典故出自《旧唐书·魏徵传》,引用得不着痕迹。这些用典难能可贵的是,虽集中呈现,却毫堆砌之感,用典如盐溶水,自然且平实,起到了画龙点睛、发人警醒的表达效果。

(二)灵活化用原典。习近平用典不会生搬硬套,有时契合实际来灵活化用诗文,体现了创造性的翻新能力。例如:2015年10月29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引用了“天地之大,黎元为先”,这句话正是对房玄龄《晋书·宣帝纪·制曰》中相关语句的化用。原典中的表述是,“夫天地之大,黎元为本;邦国之贵,元首为先”。原话既反映了唐太宗“民为邦本”的思想,又强调了君主在一国当中至高无上的权势。既有积极性,也残存了封建君主思想的糟粕。习近平把“黎元为本”改为“黎元为先”,并去除原典中的“邦国之贵,元首为先”,不仅体现了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更是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群众摆在首要位置和执政为民的宗旨。

(三)整合再造翻新。习近平用典时充分展开联想,将意思存在共性而出处不同的语句重新组织整合,在强化印证力度的同时令人耳目一新。比如他在著作《摆脱贫困·从政杂谈》中援引的“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就体现了活用典故、翻新整合的语言及思想魅力。这两句都语出苏轼,“临大事而不乱”,是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苏轼在参加科举考试作答的试卷《策略四》中所写的,他当时只有24岁;“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出自他任职翰林学士知制诰的时候为皇帝代拟的圣旨《陈侗知陕州制》,这时的苏轼已经是50余岁的中年人。作者写作时的年龄前后相隔二三十年,两条典故的写作背景、表达用意都有区别,习近平却发现了它们之间的相通之处:在面对大事或利害冲突的紧要关头,保持从容镇定、常态化应对的处事态度。巧妙地整合在一起,又不显突兀,形成了新的贴切组合,足见创新的力量。这两句话的汇聚融合,正是习近平同志在治国理政中重要理念“战略定力”的体现。再如,习近平在《让中白友好合作的乐章激越昂扬》一文中引用谯周《谯子法训·齐交》“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原典中“夫交之道”与其他三句并不是上下文关系,分处于不同段落,中间还相隔了数句,习近平将“夫交之道”化用为“交得其道”,语意更加浅显易懂,又与“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连用,构成假设复句,阐明了如果坚持正确的交友之道,就可以千里同心,友谊长存。这同样可称得上是整合再造的典范。

(四)密集连续用典。密集引用也是习近平用典的特色,在一段话中汇聚多个典故,通过典故的集中呈现,以整体之力展现文章的气势和表现力。例如,2004年1月5日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上发表的政治短评《心无百姓莫为“官”》一文: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都充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3]这段话只有130余字,习近平围绕中心论点心无百姓莫为“官”,接连举出了范仲淹、郑板桥、杜甫、于谦4人的语典。其结构形态呈现出放射的状态,四面展开,好像车轮的轴与辐条之间的关系。每一典故都直接面向中心论点,整段表达条理井然,富有力量气势。

(五)赋予时代新意。习近平在用典中会根据实际情况,舍弃原典中不合时宜的内容,结合演讲的现实场合,赋予原典贴近时代的新意。例如,2016年1月22日,习近平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共同开创中阿关系发展的美好未来》,开场白就引用了《管子·形势》中的“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4]管子的本义是在阐述讲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修德养善的圣君,四面八方的民众即使未见其人都会倍感亲切,愿意投奔而来;对于因其德行让民众久久不忘的圣君,天下人便可归附于他。习近平引用时没有受原典本义的拘泥,而是着眼于时代背景,将君主和百姓的关系引申为国家之间的真诚相交,从而具备了时代新意。习近平借此表达了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的深厚情谊不为千山万水所阻隔,相互之间都存在着天然的亲近感并久久持续。在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伟大工程中,必将推动双方产生更多共鸣。

三、用典的现实导向

(一)传承传统民本思想。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它肇始于商周交替之际,经过许多先贤圣哲对历朝历代盛衰兴替经验教训的总结后不断完善,经历了从重天敬鬼到敬德保民,再从重民轻天到民贵君轻这样的发展历程,逐渐构成系统的政治思想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习近平的讲话文章中,与古代民本思想相关的典故比比皆是,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深刻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民本之维”。从《文子》的“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到《管子》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再到东汉荀悦所说的“足寒伤心,民寒伤国”,阐释了“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增进人民福祉,将民生情怀书写在全面小康的足迹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必须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人心向背是决定国家盛衰、事业成败的根本因素”等重要论述。这些用典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牵挂群众的安危冷暖,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这正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的高度自觉。[5]

(二)密切关注社会现实。“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习近平总书记精于用典的背后是聚焦问题,以当下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中的突出现实问题为直接着眼点。例如:关于创新发展,引用《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说明改革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创新,与时俱进才能破浪前行。关于干部培养,引用《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强调新老交替是不可逆转的规律,党的事业要传承发展,需要党员干部的新鲜血液接续奋斗。关于公正司法,引用《论语·为政》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告诫司法人员要刚毅正直、秉公办案,坚守公正司法的底线。关于反腐倡廉,引用桓宽《盐铁论·后刑第三十四》“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强调反腐败斗争是赢得人民拥护支持的关键,申明我党从严处置贪腐的立场决心。关于理想信念,引用郑燮《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强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必须树立高度的价值观自信,才能在风浪中具备政治定力,持之以恒为目标的实现坚定向前。

(三)蕴含深厚哲理思想。习近平用典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某些典故在习近平的讲话文章中被反复引用,其蕴含的哲理思想对治国理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例如:《礼记·礼运篇》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是习近平引用频次最高的典故,共计13次,主要见于他对中国外交政策的阐述。习近平对古代中国传统天下观的外延扩展到整个世界,地球为全世界人民共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每个国家及其民众的同心追求,体现了中国的责任担当和大格局观。 《韩非子·显学》 中“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也多次被习近平引用,体现了他的人才观和对年轻干部培养的要求。习近平强调,基层实践是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干部有了丰富的基层经历,就能……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经验和专业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才干。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类似的还有《孟子·滕文公上》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司马法·仁本》的“国虽大,好战必亡”等被多次引用的名言,都透射出习近平总书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深邃思考。

四、用典的作用价值

(一)彰显了坚定的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是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符号。“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担当意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进取精神等,这都是渗透到我们民族血脉中的思想元素,我们最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也源于此。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6]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自信就是民众对本民族文化拥有发自内心的荣耀骄傲,学习和使用典故,就是对文化自信的坚定彰显。传承千年、精华荟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注入了充盈的源头活水,用典传递着民族的睿智,闪耀着先哲深邃的思想光辉。

(二)体现了汉语的语言魅力。言简义赅是文言文及诗词典故的特点,寥寥数语即能触发心底的共鸣,这种共鸣源自中华经典千百年来的代代传诵以及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习近平在《二〇一七年新年贺词》中引用王夫之《尚书引义·太甲二》“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论述新旧事物的交替变更如日出东方不会停滞。仅仅8个字就把事物发展的总趋势表述得透彻清晰,并且强调只有“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才能激发“新故相推”的激情,达到“日生不滞”的境界,最终实现我们既定的奋斗目标。引用形象感强的典籍,类比的具象化表达效果更为突出。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引用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花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花,以“映日荷花”来形容澳门的未来,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澳门发展的美好祝愿,澳门这朵祖国的美丽莲花必将绽放出更为绚丽的色彩,引用恰到好处,贴切应景,具有很强的语言表现力。

(三)致敬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典故来源于古代文献,典故需要文化积累到相当水平之后才能应运而生,典故发达的前提是有足够数量的文献。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从史前神话传说,历经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形成了大量的原始文献,为中国文化的发达奠定了基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宝库正是典故的源头活水。典故是浓缩历史的陈酿,任时光流转也难掩馥郁芳醇,叙事无声却回响不绝。因此,学典故、用典故就是在表达对中华悠久历史、圣贤言论的敬仰和尊崇。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7]习近平总书记引经据典,就是在重温中国历史,继承中国传统,以史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

习近平频繁的创造性用典,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动力,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价值,增强了中国民众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热爱,也向世界昭示了中华民族在迈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正积累起战无不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用典,不能停留在背诵名言警句、史籍经典的浅层,而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8],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猜你喜欢

用典典故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用典与墓志文字考释举隅
谁远谁近?
习近平用典
漫谈诗词“用典”
闻鸡起舞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用典与格律诗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