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特·拉姆斯的 “好设计10原则” 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运用
2021-03-26刘蔚娴
刘蔚娴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100006)
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是工业设计的巨头,被誉为 “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 “活着的最伟大的设计师” “设计师中的设计师” 。他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 “好设计10原则” 是设计的至高尊则。他认为优秀的设计应该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审美性、通俗性、低调性、诚实性、持久性、细节性、环保性、简洁性。
虽然迪特·拉姆斯的 “好设计10原则” 是为20世纪80年代的工业设计提出的,但设计都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的艺术性创作活动。30多年过去了,其设计原则依然闪闪发光、历久弥新,通用于各设计艺术门类,作为人们评价好设计的标准。
本文对迪特·拉姆斯的 “好设计10原则” 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运用加以论述。
1 设计的创新性原则
好的设计是创新的。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创新性就是打破常规展陈方式,与时俱进,运用各种手法,将展品多方位立体呈现,达到最佳的展陈效果。
展陈设计中的创新是一种艺术创造,是设计人员智慧的结晶。它能为作品增色,反过来促进设计人员不断思考并促进展陈水平的与时俱进。评价一个好展览的创新标准,有对于展览内容设计的创新,也有展陈设计表现手法的创新,但更多地是,好的展览内容必须同创新的展陈手法相结合,相辅相成,才能到达1+1大于2的效果。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传统的展陈形式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展陈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展陈设计也伴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发展[1]。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展陈设计千篇一律,非黑即白的空间表达方式已不能形成设计语言,单一、静态展示方式产生的审美疲劳,缺乏感情基调,难以让观众产生共鸣,已不能满足参观者获取信息的需求,也不能全方位地展示展品的文化内涵。创新性地展陈设计就是打破常规的展陈方式,运用数字化多媒体手段设备进行展示创新,依托于3D技术、AV显示器、触摸屏、交互式机器人、虚拟现实等多媒体浸入式体验,将传统静态实物单向的展示模式逐步转变为动态虚拟双向互动模式,去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提升观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增强参观者的深度体验感[2]。
文化与旅游部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博物馆已逾5 000家,大部分的新建或改建场馆开始创新性地融入数字化改造及多媒体、交互设计的运用来增强现场互动,提升参观者的观展兴趣点。
2 设计的实用性原则
好的设计是实用的。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实用性表现在将博物馆的教育、研究、欣赏和收藏功能发挥到极致,实现博物馆自身的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达到最佳的展陈效果。
博物馆的宗旨是为社会服务,兼具教育、研究、欣赏和收藏的功能。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实用性就是为实现博物馆功能而进行的设计工作。社会文化价值是博物馆发展的根本目标,经济价值是实现和提升社会文化价值的有效手段,一个优秀的展陈设计作品应该将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最大化,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良性循环,把国家的资源和投资收益最大化,产生最大的效益回报社会。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 “展” 与 “藏” 相辅相成,既是展示也是保存;展览的内容设计更是学者对于展品研究与教育反复萃取的精华。展陈设计用生动且具象的表现手法来对展览的主体和思想内核进行表达,从而达到向参观者传播知识和信息,极大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文化功能,这种文化价值的实现也是让展品 “活起来” 的促力点,使原本高高在上、深处闺阁的博物馆走入寻常百姓家。当然观众对每件展品不可能都了解得很深入很专业,但可以通过设计来引导观众对展品产生兴趣和好奇,让观众去接受,这是实用目的。所以展陈设计不能只强调和突出展示的视觉效果,还要设计调动观众的兴趣和关注度的打卡点,让观众停留下来接受知识和教育,变走马观花为驻足流连。如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东省人民政府携手推出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 中 “论语镜廊” 的设计,运用装置艺术手法在2 000块雕刻板上面雕刻耳熟能详的论语语句,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 “君子义以为上” 等,并按照矩阵规律排布在三维的网格框架上。通道的四周墙面使用镜面装饰,使空间无限地拓展延伸,打造了 “影在廊中生,人在镜中游” 的论语世界镜廊。观众行走于论语林中,人们便会根据自己的心境,熟悉的语句,穿越时空,受到精神上的洗礼,感受圣人的智慧,唤起情感的共鸣。实现了互动性、教育性和故事性、艺术性统一的展示效果(图1)。
2021年牛年春节期间,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了一系列的春节展览及活动。7天的假期,即使在疫情的严格限流下,仍有大批观众涌向博物馆, “一票难求” 。展陈设计完成了对文化的传播,反过来,文化价值的实现所塑造的博物馆崭新的品牌形象,将文化IP概念深入人心,又使其实现了展览的经济价值。展陈设计缘起于对社会文化传播的需求,最终又落到具有实用性的社会经济中来。
3 设计的审美性原则
好的设计是有审美价值的。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审美性表现在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将展览内容得以准确、生动和鲜明地表达,让参观者在观展的同时,得到艺术的享受,达到最佳的展陈效果。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展陈设计需要将建筑美学、工业设计、平面构成通过精心安排组合,构成不同设计思路与风格体系,以便表现出不同的审美内涵,创造出更好、更优、更符合参观者审美需求的设计。展陈设计的美是可视、可触的,从造型到结构、从空间到平面、从工艺到材料都能通过精心的设计将美传递给参观者。展陈设计的审美性是所有设计元素的最终结果。
展览给参观者的第一印象,首先应该是在色彩上引起共鸣。色彩的运用可以影响参观者对于展览的情感和兴趣;其次空间规划布局是展陈设计的中心,通过空间来体现展品的个性艺术,引导参观者与展品之间的对话;再次,平面构成设计丰富展陈设计的美感及层次性,扩展展陈设计的内涵;最后,灯光和材质工艺的质感呈现的效果和构造的美感也能使展品特征鲜明,体现出全方位的审美情趣。展览的思想和内容通过空间、文字、图像、色彩、灯光等手段来感染参观者,从而实现对观者视觉冲击的审美效果,增加展品的厚度,提升展览的品质。国家博物馆在2018年的 “学院与沙龙——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 ,展陈设计大胆地运用了庞贝红、帝国绿和国博灰作为展厅的3大色系,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又在其中奇妙地找到了平衡的尺度;雕刻作品与绘画作品在空间布局中有机组合,形成展品之间的对话,暗示了展品及所处时代背后的故事;最后是灯光的设计及展墙上文字设计,既是细节的推敲,也对最终的展陈设计审美起到点睛的作用(图2)。
4 设计的通俗性原则
好的设计是易于理解的。博物馆展陈设计的通俗性应该是功能与美并存,主题亮点突出,聚焦参观者眼球,设计出人人都能读懂的展览,达到最佳的展陈效果。展陈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设计手段向参观者直观地展示展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通俗” 不代表 “低俗” ,而是让参观者了解了展品,读懂文化真谛后的豁然。观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能够领悟到设计者的匠心。20年前到博物馆看展览大多是专业研究人员的小众行为,受众群有限,博物馆展览内容的设计也是阳春白雪。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博物馆受众群变得越来越广泛,不仅是高知群体,各个阶层的人都开始走进博物馆,甚至成了大众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仅2019年春节期间前3天兵马俑博物馆接待游客11万多人次;国家博物馆接待游客逾36万人次。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数据,2019春节期间国内参观博物馆游客比例达40.5%,博物馆成为春节档热门目的地。基于博物馆大众化的趋势,展陈设计也应该更加贴近受众,以人为本,考虑 “大众化的、行得通的、习见的” 展陈风格。以辽宁省博物馆的 “辽宁历史文物专题陈列” 为例: “远古人类的足迹” 展室为了反映旧石器时代人类掌握火的使用及展现当时居住山洞,展陈设计中做了一个占展室面积三分之二的天然大山洞,并塑有真人大小的猿人在用火烧烤食物,形象地反映人类用火及当时的居住条件,让观众仿佛看到数十万年前人类的生活[3]。
这种从普通观众可以接受的视角出发进行设计,形式的表达与服务对象要同频共振,帮助观众能看懂、能想象、能回味,取得了博物馆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目的。
5 设计的低调性原则
好的设计是谦虚、不突兀的。博物馆展陈设计的低调性是指其设计风格应该是厚重、儒雅,彰显文化和品位。让参观者流连忘返,沉下心来静静观展,达到最佳的展陈效果。
博物馆的文化属性决定了展陈设计的风格应该是大气又不张扬,设计应该保持中立和克制,为观众的审美留有更多的空间。低调的目的不是不吸引参观者的注视,而是观者的目光看过来时,能体会到设计师的匠心。从空间布局、平面设计、色彩搭配、灯光设计、材料工艺,以至于展具细节,都经得起参观者一寸一寸地打量。看似低调,却透露出高贵的气场,于无形中渲染着丰沛的情绪与高雅的姿态。
“低调优雅” 的展陈空间气质和博物馆文物展品的价值观相一致,风格相吻合,是展品个性和文化美学的体现。国家博物馆2018年 “戴泽艺术展” 的展陈设计中,展厅整体风格采用了多种灰色结合墙面凹凸的变化,规划空间布局。 “美院灰” 的运用与艺术家的身份和内敛的处世风格相吻合,低调中彰显奢华。这种 “低调” 是隐形在展品背后的精神之魂,蕴含了 “干净” “素雅” “细微之美” ,让每一个设计节点带着微笑,参观者在享受简单的优雅中感受到一种精神,触动人心而不凿斧痕(图3)。
6 设计的诚实性原则
好的设计是诚实的。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诚实性表现在设计不做花哨浮夸的营销,而应该是既尊重观者,又尊重展品的一种客观表达,让参观者在虚空留白的审美思考中,达到最佳的展陈效果。
一个好的展陈设计师,应该从理解作品开始。展陈设计不能带有强制的导向性或者不准确的信息,应客观公正地传达展品的信息,最忌投机取巧、故弄玄虚。
展陈设计师运用艺术符号对展品进行布局,要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来传递展品信息。设计师形式设计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从展品内容特点出发来做合适的设计,选择最佳的表达方式来传播信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会影响到表达的意图、思想,甚至可能导致信息的误传,违反诚实性的原则。
过度的设计与点缀可以说都是 “不诚实” 的表达。中国国家博物馆的 “新考工记——中法手工之美” 展览中为了展示中国手工艺术家毕六福的油纸伞,在全黑的壁龛内,只用鱼线将3把油纸伞悬吊在空中,结合灯光设计,凸显中国传统油纸伞的伞骨结构之美。设计风格的基调清新雅致,有一种 “自然、空灵、沉静、朴素” 的禅意。用最少、最简单的展示方式和参观者产生一种对话。这种简约的 “空” 即一种感觉,是对艺术欣赏者的虚空、空白和不确定性的填补,达到了艺术欣赏的目的,让参观者自己产生想象,每个人对展品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展陈设计也因参观者的自身感受和想象变得更有意义(图4)。
7 设计的持久性原则
好的设计是持久耐用的。博物馆展陈设计的持久性表现在,设计不受低俗文化的掌控,不进行概念炒作。一个好的展览,可以教育和影响几代人,历久弥新的设计理念使展览达到最佳的展陈效果。
博物馆是反映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文化底蕴和发展历程的殿堂,那么,展陈设计便是衡量博物馆质量的核心标志。博物馆的展品是历史的见证者,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吸引力应该是来自展品本身的魅力。众所周知,博物馆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的内容几乎涵盖了人类自然和人文遗产的各个方面,它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好的设计经得起趋势变化,好的设计能承受时间的摧毁、味道的衰退和短暂的注意力所持续时间的影响,不一味地迎合时尚[4]。
博物馆展陈设计不同于普通空间的装饰设计,它是一项面向公众的知识、信息和文化传播工程,是一项基于传播学和教育学的设计活动,是一项兼具学术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创作活动。目前,展陈设计鱼目混杂,业界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且建立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相关学术与技术规范,只有这样才能让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前景光明,能够通过展陈设计更好地为博物馆文化宣传、教育研究服务。
现在有些展览的设计呈现出一定的 “短、平、快” 趋势,感到尤为严重的是拿到一个展陈设计的项目时,不去理解读懂展览的内容,也不愿去认真地做调查,不去了解观众的需求,只考虑现在什么样式才是最 “流行” 、最 “潮” 的。有的设计者的电脑中堆积了大量五花八门的所谓时髦素材,习惯于刚开始时就从这些材料中寻找和利用元素,最终,缺乏 “灵魂” 的设计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设计是恒久的,在经过很长一段岁月后仍然具有耐看的质感,持久的设计不会因为新事物的出现而过时,在设计过程中不追随任何流行风潮,因为经典比时尚更持久[5]。
8 设计的细节性原则
好的设计是细节始终如一的。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细节性表现在对人、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做精细的设计,考虑观展的细节体验,让展品有浑然天成的感觉,达到最佳的展陈效果。
博物馆的展陈设计重点就是细节的设计,每一个细节的成败都影响着整个展览效果的最终展现。
“细节包含了一切” ,细致地关注到展陈中每一个细节,把微不足道的琐碎推动到足够深度,并发现它的价值,这也是对展品的一种尊重。比如在 “中法手工之美” 中展示一件铜壶的手工之美,一般的展示可能就是将铜壶摆入壁龛就算完工。但是这件作品的奇妙之处不光是壶身锻造的肌理效果,还在于壶身和壶把、壶嘴之间的整体比例关系,构成了整件作品的美。最后经过展陈设计师的精心布局,借用道具将不能直立的壶把竖起来,使作品达到了最完美的呈现。每一次布展中设计师都对展品角度和位置等细节反复推敲,用最完美的表达去诠释作品,实现了展陈设计的真谛。
图1 中国国家博物馆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 中 “论语镜廊”
图2 中国国家博物馆 “学院与沙龙——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 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
图3 中国国家博物馆 “戴泽艺术展”
图4 中国国家博物馆 “新考工记——中法手工之美” 中油纸伞的展示
“细微处有神灵” ,认真对待展陈设计的每个细节,考虑颜色、灯光、空间、平面、展具、动线、声音等做最充分的设计。 “美” 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诸多严格而自控的细节进行组合,它要求的每一个细部构件的准确性,都最后组成一整个缤纷斑斓的世界。
9 设计的环保性原则
好的设计是环保的。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环保性表现在使用绿色材料,掌握模数化设计及可持续使用的规律,在展品和展具之间找到平衡,实现良性循环生态设计的理念,达到最佳的展陈效果。
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必须是环境友好型的设计。恰到好处地利用一切财力人力物力,尽可能做到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作为一名设计师,必须现实地接受预算,并在预算中尽力做到最好,使展览用较少的经费办出较高的水平,并且在展出后获得尽可能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博物馆展陈设计以节约能源和重复利用的态度出发,从展陈设计到展览周期过程中注重环境的保护,节约资源、减少物理和视觉上的污染,做到可持续化发展,充分发挥绿色设计的作用。可持续设计是一种策略设计活动,设计是大设计,从绿色设计到可持续设计,从对产品全流程的设计到更系统、整体的设计,这需要设计师重新反思和定义自己的角色和职责[6]。
如设计时有意地关注到展柜的回收与重新利用,保证展柜功能的持续性发挥,有效合理地循环使用。相同高度的玻璃顶展柜可以相互替代组合,展柜文物更替、灯具更换、配件更新均可采用独立、便捷、互不干扰的方式。展柜的设计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发展意识。作为文物的重要载体,文物展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或制约陈列展览的展示效果[7]。
展陈设计不仅只考虑视觉体验,还可以从触觉、嗅觉、听觉等其他感官体验中强化对美的感知,对展品全方位的认知,让作品在欣赏中得到升华。
10 设计的简洁性原则
好的设计是尽可能少的设计。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简洁性是用直观且精炼的表现形式来传达展品信息,强调合理设计、消除冗赘,达到最佳的展陈效果。
对于展陈设计来说, “简洁” 应该是精心打造的设计,而不是表面的装饰。展陈设计原创的诀窍,在于不制造新奇花哨的图像文字,而是组合那些熟悉的文字与图片,让其产生全新的趣味。
设计应该和谐而不是混乱。如展览设计包括布局、灯光、色彩、图表、展品、展览架、展览工具等。一个好的设计是将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达到展览的目的。不用过度的装饰来掩盖内容的空虚,还原展品的原貌,展陈内容是展品本身,而不是技术效果。因而设计师需要有控制、有节奏地将信息传递给受众。20世纪30年代著名建筑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坚持 “少就是多” 的建筑设计哲学,提倡简单,反对过度装饰的设计理念,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回到纯粹,回到简单。
“大道至简,平淡为归。” 简单是吸引观众的最好方法。照片、图表和文字描述应该清晰明了。与展览目的和展览内容无关的设计和装饰应尽量减少。因为普通人只能在一瞬间接受有限的信息。如果观众很着急,如果他们不能在瞬间得到明确的信息,他们就不会感兴趣。应该清楚地表达主题,清楚地传达信息。展陈设计应做到空间职能清晰、结构简洁明了、视觉系统能很好地传递参观者所需要的信息,使得参观者在参观的过程中能够融入博物馆的环境中,展品内在的文化内核与外在展陈设计的一致性不仅让展品散发出本身的魅力,还能在展示中进行再创作,得以升华[8]。
11 结语
科学规律的本身是客观真理,是不会陈旧的。人们运用这些规律的方式而作出的相应设计方案,是日新月异的。尤其是在当今时代,人类面临由于物欲横流而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等一系列根本问题,重提迪特·拉姆斯的 “好设计10原则” ,对现阶段中国的设计起着好的借鉴与启示意义,对减少那些虚假、夸张、矫饰的伪设计,对于净化我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的质量,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实践层面,兰姆斯设计理念中简约、实用、环保、细节运用设计过程,具有可实施性与指导性意义,有助于我们反思国内现阶段的设计现状与问题,为展陈设计注入新的设计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