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土空间规划下能源规划的初步探索

2021-03-26李忠

家园·电力与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探索

李忠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其中,能源是一个国家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能源的人均占有量非常低,主要能源依靠进口,这在很多时候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乃至货币价值。因此通过加大力度发展新能源,降低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利用中的占比,降低我国对能源进口的依赖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稳定。本文主要对国土空间规划下能源规划的初步探索做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能源规划;探索

引言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重要依据,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内容体系。国土空间规划充分将环境保护纳入其中,明确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完善生态网络,在控制资源开发利用、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方面均起到很大作用。但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新要求,当前规划仍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能源作为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在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起着重大作用,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应立足国家能源战略,主动响应国家低碳发展思想,推进城市能源结构优化,做好能源平衡方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力争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并为2060年碳中和奠定良好基础。

1新能源特点

(1)丰富的资源。新能源的储藏能量非常丰富,经调查显示风能在地球上的储藏量可以达到253GW,如果这些风能被完全利用可以满足全球的能量需要。(2)能量密度低。新能源的总储量大,但是分布范围广泛导致能量密度较低,为其开发和利用带来诸多的困难,首要问题就是开发成本问题。(3)供应不连续。目前新能源的开发的另一个主要限制因素是稳定性差,导致很多企业不能和不愿意从事相关的开发工作。(4)开发成本高,降低了开发的热情,限制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力发电是继传统的火力发电之后应用最为广泛的新能源发电方式,主要是因为除水力发电以外的其他方式在现阶段成本都高于传统的发电方式。

2国土空间规划下能源规划的初步探索

2.1“双碳”目标下太阳能发电发展规划

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提前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控制化石能源总量;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居民绿色低碳能源消费,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迈出坚实的一步,提升社会形象。户用光伏电站建设项目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农民福祉,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于园区生产型企业能耗大的问题,企业如采用光伏发电系统进行补充,特别是在用电高峰期,不仅能享受折扣电价,而且发电相对稳定,光伏发电时间与企业用电高峰时段基本一致,可真正达到削峰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电网供电压力。

2.2新能源消纳与电网规划结合的新理念

新能源作为新兴产业并没有被广泛的接受,目前需要逐步提高人们对新能源的接受程度,促进新能源的发展。国家电网建成后整体的运行过程中对新能源的吸纳和合理分配是新能源消纳的电网规划协调的主要目标。以此充分发挥新能源在低碳、环保、节能等方面的优势。通过灵活的调控方式、灵活元素的应用降低新能源在使用过程中的波动,提高新能源的可靠性。灵活性的提高也可以改善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固化的局面,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灵活性,促进我过电力系统的发展。在进行新能源的消纳时保证硬件投资、运转成本以及对于专业工作人员的需要没有显著的提高。另一个重点就是消纳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旦出现漏洞就能够取消新能源的消纳。

2.3绿色城镇化的规划技术图谱

促使城市建设与系统运营迈向碳中和愿景,规划领域技术创新的重点在于建立绿色城镇化的关键规划技术,形成系统性的规划技术图谱。一是要坚持生态优先,城市要在高碳汇系统性的绿色空间中布局建设,要推广生态环境承载力预测技术、绿色城市形态的布局技术、碳计量与生态网络测算技术等系列关键技术的运用,形成生态优先的城镇格局和低碳化组团式的空间形态。二是要鼓励公共交通,要促进绿色出行、规划布局、实施管理有机结合,形成“小街区、密路网”的规划技术,TOD导向的空间布局技术,城市绿道的规划技术和MaaS出行服务技术等关键规划技术,为城市交通转向公交和慢行导向的低碳出行、舒适步行提供“一体化”的绿色方案。三是要全面推行绿色建造,加快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的应用示范和全面建设,探索全生命周期绿色减碳的建筑建造技术,最大程度提高建筑热工性能,提升节能率。四是要推广市政基础设施绿色韧性,以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和“厂-网-河-湖”一体化规划建设技术为核心,匹配工业余热回收再利用、再生水系统水质保障和智慧运行等关键技术,实现供水高效,设施绿色韧性,固废处理实现高资源化。五是要以智慧化方式运营管理,强化BIM、CIM技术的推广应用,搭建基于CIM基础平台的城市智慧互联运营系统,促进能源互联网综合管理平台、数字食物平台等应用,积极探索在智慧运行管理中发展必要的绿色消纳技术,有序引导城市发展摆脱化石能源依赖,转向可再生能源利用。

2.4推动大数据、大规划深度融合

根据大数据技术应用情况来看,大数据和传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有着作用互补特征,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起到简化规划编制业务流程、强化数据处理能力、客观评估方案实施效果、多类型数据整合处理等多重作用。为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规划部门需要着重推动大数据、大规划的深度融合,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大数据和国土空间规划耦合分析模型、在数据采集环节依托大数据建立分类整合机制、建立土地利用分类规划机制、应用大数据技术来探索动态模拟等现代化国土空间规划方法手段、简化国土空间规划业务流程。此外,为解决大数据技术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融合期间遇到的问题阻碍,还应开展大数据技术专题研究工作,旨在通过丰富规划理论与建立起适应国土空间规划需求的大数据应用体系来改善融合效果。例如,对大数据应用体系的建立,可选择综合运用准实时与实时分析、ActiveMQ、数据清洗、数据脱敏脱密、GIS等技术手段,突破大数据技术使用功能单一的局限性。

2.5新能源平滑接入风光水储一体化规划

“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基地侧重于“基地”开发,综合当地资源情况和特点,因地制宜采取风、光、水、煤等多能源种类发电互补,并适度加入一定容量的储能,统筹各类能源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风光水火储一体化”项目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风光储一体化”、“风光水储一体化”、“风光火储一体化”。“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的3種应用形式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储能与各种发电形式的协同应用。储能的形式主要分为物理储能和化学储能等。物理储能的应用方式包含抽水蓄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超导储能等;化学储能的应用方式包含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等。在“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建成后,储能系统将在平滑新能源波动、辅助调频、限电期储能等方面都将拥有极大的潜力被挖掘。

结语

总之,将碳中和纳入城市发展建设的目标,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形成专项规划工具。要考虑能源规划的复杂性,涉及专业和部门较多,国土空间阶段应建议编制能源相关专题研究,对能源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

[1]余光英,员开奇.基于碳平衡适宜性评价的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优化[J].水土保持研究,2014,21(5):179-184,192.

[2]李璐,董捷,徐磊,等.功能区土地利用碳收支空间分异及碳补偿分区——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9,34(5):1003-1015.

猜你喜欢

国土空间规划探索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关系探析
基于大数据的沈阳国土空间规划用地适宜性评价探讨
村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思考
明确国土空间规划法律地位的必要性
市县“多规合一”实现路径初探
国土空间规划对重点开发区域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