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驱动的数学课堂提问技巧研究

2021-03-25马旭霞

考试周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问题驱动有效提问

马旭霞

摘 要: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衡量学生学科素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合理的数学问题设计不仅有助于驱动学生的学科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探究的活动中来,而且,科学合理的问题设计有益于学生养成科学的数学思维习惯。本研究从课堂提问的教学现状出发,探究师生教学互动中数学问题设计的技巧与方法,以期改善数学教师的提问技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长效发展。

关键词:问题驱动;有效提问;方式

问题驱动下的数学教学以问题作为教学的逻辑起点,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的探究,有效的帮助学生在亲自尝试和体验中解决问题,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由于这种教学的方式,一方面,更加侧重于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由原来的问题的解答者转变为问题的提出者和引导者。因此,提出有效的问题成了数学教学中极其关键的教学环节。实际上,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问题的设置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少对课堂问题的精心设计,提问方式过于随意和简单,没有真正发挥问题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的进行探索和学习的兴趣。所以,数学教师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在教学中如何提出行之有效的问题,从而更好地驱动学生的数学思维进程。

一、 问题驱动式教學法

(一)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

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是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开始环节,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的方法将学生视作学习的主体,以各种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围绕事先设置的问题而设计教学的内容和环节。此外,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对教师在突发状况下的控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是简单的“循规蹈矩”,而是要随时分析和处理新的问题生成,更要依据教学的目标设置恰当有效的问题,以及最后对学生探究的结果进行评估。问题驱动教学法给教学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变革与创新,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问题驱动式教学流程主要有四个步骤。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提出一个问题或者一连串具有关联性的问题;其次,学生以分组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讨论与分析,对复杂的问题自行进行知识的分解,然后逐一针对性解决;再次,学生对讨论结果的展示分享,教师要抓住分享过程的一些关键性词句,如实默记;最后,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合理性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整体评价。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此过程中提出问题是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基础。

(二)问题驱动教学的理论基础

苏联教育心理学家马赫穆托夫提出了问题式教学法,他认为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他提出: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是教学之中的关键,并列举了一些设置问题情境的非常实用的方法,如以生活中常见的事实或者现象作为问题,引导学生将自己完成实践性作业过程中碰到的困难作为问题情境,或者让学生去完成一些他们目前的知识水平无法解决的实际作业,从而发现错误等。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以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作为基础,采用难度适中的问题进行启发,注重对学生潜力的充分发掘,从而引导学生达到更高的知识水平。

二、 数学课堂提问的行为偏差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迭和新的教学方式的出现,大多数的教师逐渐认识到提问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引领作用,也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尝试着将教学内容与问题设计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更好地进行启发式的教学。然而,教学革新本身就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很多教师在提问的环节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一)问题的设计不够恰当

问题的设计恰当与否直接影响了教师提问的效果,有很多教师经常会感觉自己在提出问题时并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探究欲,学生表现得没有很大的兴趣,导致究其原因可能是问题本身的设计出现了偏差,如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较大的差距,学生较难理解其中的一些情境,或者问题设计得较为单调,缺乏趣味性,学生可能会觉得内容枯燥而提不起兴趣,又或者是问题较为简单,缺乏探究的价值,对学生来说挑战性不足。因此,教师要注重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而钻研设计有价值的、趣味性的问题,从而取得提问的最佳效果。

(二)提问的方式欠缺多样性

教学中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提问也会对提问的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时提问的方式也会对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以及对于问题的理解过程和解决策略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教师往往最容易忽视提问的方式,没有意识到应该在提问的方式上多下功夫,导致提问中常使用的方式可能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常常习惯性地使用某一种单一的提问方式。长此以往,会使提问的效果大打折扣,加之数学课堂时间紧、内容多,所以教师要掌握一些更好的提问技巧,并注意多种提问方式地有效结合,更好地促使学生参与问题的探究和学习。

(三)问题的答案设置过于单一

很多数学教师在提问环节中对于问题的答案设置过于单一,过分注重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既定的框架之中,而忽视了问题答案可能存在的多样性,因而教师可能对学生所提出的意料之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否定和排斥。这样会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甚至打击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因而,教师要适当增加发散式、开放式问题的数量,鼓励学生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尝试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探索,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四)提问的次数过于频繁

频繁地对学生进行提问在数学课堂中经常会发生,尤其是新入职的教师可能会无意识地这样去做。而如此频繁地提问往往不知不觉地改变了提问的本质,使提问变成了形式主义,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如有的教师甚至一节课提问数十次,这样无形中就使学生对于原本就较难的数学课增加了更多的厌倦和畏难情绪,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导致提问严重偏离了预期的效果。

猜你喜欢

问题驱动有效提问
浅论教师课堂管理与调控能力的提升
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策略
以问题驱动改进随机变量分布的教学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