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OA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探究

2021-03-25张燕

科技资讯 2021年3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驱动教学实践

张燕

摘  要:当前,各高校为提高英语教学效果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而哪种模式最有效成为现阶段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焦点。基于此,该教学实验以“产出导向法”为指导,遵循驱动、促成和评价3个阶段互动循环的教学流程,通过16周的教学周期来验证基于“产出导向法”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否能有效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结果表明学生的阅读、翻译、写作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证明了该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  教学实践  驱动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1(c)-0124-03

Abstract: At present, all universities tend to adopt different English teaching model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Which model is the most suitable has become the research focus of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s. Based on this,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guided by "product-oriented approach" aims to verify whether the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mode consisting of motivating, enabling and assessing with an interactive cycl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through 16 weeks' teach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reading, translation and writing abilitie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ich proves that POA teaching model is feasible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 Product-oriented approach; Teaching procedures; Motivating; Assessment

当前,我国各高校英语教学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如何改变传统教学中重输入轻输出等弊端,依托“互联网+”智能模式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新常态发展思路,全面提高大学生英语输出水平及交际能力,成为高校英语教改的重点。目前,一些教师及学者已开始探讨其他教学模式的应用,如任务型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等,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出现一些弊端。任务型教学的教学效果受班级规模、教学时间长短及儒家文化的影响。项目式教学则存在学生差异性影响、团队合作能力等问题。

1  产出导向法理论阐述及研究现状

在此背景下,以文秋芳(2015)[1]为代表的外语界学者于2015年正式提出“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product-oriented approach,POA)。该教学理论是由教学理念(以学习为中心、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教学假设(输出驱动、输入支持、选择性学习、以评促学)、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流程(驱动、促成和评价)3个部分构成。该教学模式则是以语言产出为起点,以产出任务为结束。输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促进产出任务完成的辅助因素,教师则扮演脚手架的作用。目前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研究,包括对POA教学理论体系的介绍(文秋芳(2016)[2],張柳陟、胡启琴(2018)[3])、国外学者对POA的评价(Iris(2018)[4])等。二是实证研究,主要是对POA模式可行性的验证等(侯灵钰(2019)[5],吴涵(2019)[6])。然而,与较为丰富的理论研究相比,实证研究相对薄弱,研究对象较窄、研究周期较短、研究方法较单一及研究焦点较局限。

基于此,该研究旨在探讨POA教学模式是否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顺应我国大学英语改革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高校英语教学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POA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及实施

2.1 研究目的及研究对象

此次教学实验以POA理论为指导,结合疫情防控形势,设计为期一个学期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检验POA教学模式是否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研究目的有两个:一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OA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否对学生的阅读、翻译及写作能力更具明显的促进作用?二是学生对这一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如何?

教学实验对象是从山东省某高校2019级本科生中选取。教学实验前,先对该年级所有学生进行前测。根据成绩选取差异最不显著的2个平行班,其中实验组65人、对照组64人。学生的年龄、性别等差异并未纳入考虑范围内。

2.2 研究方法及工具

该次教学实验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实证方法。定量研究工具主要是两组前后测成绩、试卷及调查问卷。定性研究工具是访谈法,即随机抽取部分学了解其对此次教学实验的感想。

2.3 具体教学实验过程

教学实验自2020年3~7月进行,为期16周。教学内容为《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前4个单元。两组学生每周均为2学时的精读课。控制组是传统教学模式,即依循“导入—课文分析—阅读及写作技巧讲解— 习题”的教学流程,采用“线上学习课本、线下强化练习”的教学模式,并辅以慕课等资源,通过在线问答、小组合作等活动来进行授课。实验组则是打破常规流程,采用“驱动—促成—评价”三阶段渐进式的教学流程。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与交际运用能力相关。课本学习只是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途径之一,完成具有交际功能的产出任务则是最终目标。具体体现在3个阶段,以第五单元(When work is a pleasure)为例。

2.3.1 驱动阶段(课前)

该阶段课前进行,主要是教师模拟交际场景、学生尝试完成交际活动、教师说明该单元学习目标和产出任务。首先,教师通过设置投票引入单元主题“Workers or laborers?”。之后,教师上传一段疫情期间中国各行业坚守岗位的视频,向学生构建一个交际场景,即你的美国笔友正在求职,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工资较高但有压力感和被迫感。另一种是工资较低但有快乐感和充实感。如果是你,你会怎样选择?教师随后在线抽取部分学生分享见解并基于此引导学生了解其语言不足,进而说明该单元学习目标和总产出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饥饿感”。学习目标是掌握词汇和比较与对比的写作技巧,能进行高级口语和书面表达。总产出任务是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大学生选择工作的比较与对比类作文。

2.3.2 促成阶段(2课时)

该阶段是POA的核心,是在第一次线上课堂中进行,包括两轮促成。第一轮促成重点聚焦语篇结构促成,第二次轮促成重点聚焦语言促成。教师在整个阶段发挥脚手架的作用。第一轮促成中,学生先在教师的引导下快速阅读,找出工作者和劳役者的差异并勾勒出比较与对比的语言。随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一篇典型样本引导学生分析写作结构及各段落衔接。在第二轮促成中,教师通过设计词语填空、替换比较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产出任务搭建脚手架。两轮促成后,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下完成写作产出任务并通过网络提交初稿。

2.3.3 评价阶段(2课时)

该阶段是“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重要实现途径,包括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两个方面。课下教师先浏览学生提交的初稿,定位学生问题所在,并选取几篇典型样本便于第二次线上课堂时讲解。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修改样本中的写作错误。之后,教师将学生進行分组并各组分配学生习作,提供互评表(checklist)。教师要求学生组内讨论并按照评分表对习作打分,并附上修改意见。最后,教师总结并深化写作主题。课后,教师会给每篇习作罗列修改清单,帮助学生个性化学习。学生则根据老师和同伴的反馈进行二次修改并提交最终稿。

3  教学实验结果与讨论

教学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后测。将前后测成绩录入SPSS 26.0,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学生前后测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教学实验前,两组学生在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这3个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Sig.值分别为0.874、0.917、0.363)。教学实验结束后,两组学生在这3个方面的成绩出现了显著性差异(Sig.值分别为0.014、0.011、0.042)。由此可见,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POA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更具明显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验证POA教学模式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将实验组前后测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在阅读理解、翻译、写作这3个方面成绩均显著提高(Sig.值分别为0.003、0.002、0.002)。由此可推断,以产出为目标导向、以合作评价机制为辅的POA教学模式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高级读写技能。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接受度,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自制问卷Cronbach's α系数值为0.930,表明可信度较高。由结果可知,在“我喜欢这种教学模式”这一问题上,约有78%的学生“同意”或“非常同意”。在“写作时会注重运用高级词汇和连词来实现文章语言的复杂性与衔接性”等问题上,超过60%的学生“同意”或“非常同意”。在对老师设置的产出任务给予评价时,超过50%的学生表示“喜欢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认为老师布置的产出任务具有“交际性、应用性、挑战性、贴近日常生活、促进小组合作”等特征。对学生的访谈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些观点。这表明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POA教学模式。由此可见,基于“产出导向法”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契合大学英语教改目标,在本科教学中具备一定的可推广性。

4  结语

为探究提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成效的有效对策,该次研究采用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当前国情的“产出导向法”教学模式。教学实验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且在学生中接受度较高。该教学模式通过设置具有真实的交际功能的产出任务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推动学生积极投入英语交际活动中,提高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脚支架功能,激发教师在为学生准备输入材料、设置产出任务时的创新欲和探索欲,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长远发展,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新优势。它顺应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在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实践中具有可推广性。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POA教学模式能够促进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推动“学习革命”向“质量革命”转变。

同时,也应指出,该次教学实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可控因素。笔者在今后的研究中会继续完善设计方案,把握“产出导向法”的精髓,以期推进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4):547-558,640.

[2] 文秋芳.“师生合作评价”:产出导向法创设的新评价形式[J].外语界,2016(5):37-43.

[3] 张柳陟,胡启琴.基于产出导向法视角的全人教育说探究[J].海外英语,2018(4):63-64.

[4] Iris SCHALLER-SCHWANER.Reflections on the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POA) in China: A New Name and a New Acrony[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8,41(2):249-252.

[5] 侯灵钰.POA视角下学生对英汉交传教学的评价[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6] 吴涵.结合产出导向理念的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以上海师大初级强化班视听说课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法驱动教学实践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