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运用
2021-03-25畅妮
畅 妮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广东 东莞 523960)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一个小分支,它是由哈佛大学的泰勒博士提出的,它是一门研究正常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和人的发展潜能的学科。积极心理学希望通过测量、实验、等实证研究方法帮助人们发现自己的能力、优势和潜能,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提升自己的主观幸福感、工作成就感、生活品质和工作质量。
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是高校推动教学管理科学规范、教学改革全面深化、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的重要保障。从学生学习者的角度来讲,高职院校管理的学生有全日制的学生,有非全日制的学生,有高职扩招专项行动计划的学生,其中还夹杂着当兵入伍、退役复学、休学、退学等学籍异动的学生从教师课堂管理的角度来讲,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包括学生考勤管理、学生考试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含平时成绩)、学生实训(实验)管理、学生实习管理、学生竞赛管理、学生违纪处分管理、课堂教学环境管理等。从专业的角度来讲,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负责统筹新专业的申报工作,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的编制工作,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工作室等的指导工作,教师培训、竞赛等教学能力提升工作,还有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工作。从教学运行的角度来讲,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包括教务管理(含实践教学管理),学籍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教材管理,还有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工作等。
1 运用积极心理学对教职员工进行管理
高职院校教师存在着教学任务繁重、压力大,社会认可度不高,教科研环境不佳,青年教师本身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不仅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其本身也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管理者,要遵从规章制度,保持头脑清醒,冷静处理各项管理事务;也是服务者,要以人为本,从学生及教师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和帮助。积极心理学可以从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规章制度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教职员工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改进,从而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降低消极环境、负面情绪、职业倦怠等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
1.1 积极的人格特质
首先,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都是成年人,他们的性格特点基本已经成型或者很难改变。所以从一开始的人员招聘、人才引进,就应该注意尽可能的选用一些积极、乐观、向上的人。好的教学管理团队必然要有一个好的团队氛围,好的团队氛围需要其成员本身态度积极,充满正能量,不惧困难,愿意迎难而上。如果你的团队成员本身就具有以上性格特点,那么整个团队的管理效率就会事半功倍。其次,在已有管理人员的基础上,团队的领导应该对自己的员工足够了解,清楚每个人的人格特质,提取其中的积极人格特质,多关注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信任、尊重、理解他们,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个人优势,而不要一味地盯着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人无完人,我了解你的缺点,理解你的不足,但也肯定你的优点,欣赏你的特长。好的领导,不是追求完美的员工、完美的工作,而是懂得如何整合团队资源,使团队成果最优化。最后,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领导者、员工之间都应该多使用一些积极的词汇进行沟通与交流,这不是说教职员工们要学会阿谀奉承领导,而是要不断地给大家心理暗示,肯定自己,也肯定别人,最终形成一个积极、和谐、充满正能量的办公环境和校园氛围。人和环境是会相互影响的,当人生活在积极、乐观的环境中,本身也会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表1 积极词汇简单示例
1.2 积极的情绪体验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有高低起伏,幸运与不幸,成功与失败。我们应该去体验人类情感中的所有情绪,但也应该让自己多感受到一些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具有两大核心功能:一是瞬时的拓展功能,个体在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时,会影响其整个精神状态,促进个人的努力,利于个体产生新的想法、创新、经验和行动。目前,00后已经开始步入职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团队成员的构成也以90后居多,对于90后、00后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喜欢自由、宽松的办公环境,他们不再把工作看成是生活的全部或者不再以工作为生活的重心,他们喜欢将工作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喜欢享受工作。所以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办公环境的建立对于他们的稳定来说至关重要。员工的稳定性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正常运行、教学管理质量稳步提升的关键。学校可以通过团队建设的方式,多开展一些年轻人喜欢且有益于员工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增进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也可以在员工的福利、待遇方面进行改进,让员工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与爱。二是长期的建构功能,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每一次的积极情绪体验都会帮助个体进行身体、心理以及社会关系的建构,增加个体对所在院校的工作满意度,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工作上的成绩、领导的肯定、同事的体贴帮助、学校的人为关怀等都是积极情绪体验的源泉。同时,学校也可以面向教学管理人员开展适当的员工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针对员工的负面情绪、心理困扰能够给予及时的疏导和帮助,引导他们感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
图1 员工自我心理调节法简介
1.3 积极的规章制度
在教学管理中,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员工,学校应该在员工的“最近发展区”内多给他们创造一些锻炼自己的机会,从情感上进行鼓励,在政策上进行激励,不断激发员工积极向上、提升自我、追求成功的欲望。对于自觉性不够的员工,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指导其按时、保质、高效地完成工作,否则,就要接受相应的处罚。制度指导行为,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应该体现人性化管理的思想。首先,应该以激励性制度为主。如某高职院校为充分激发各方面的活力,尤其是广泛调动广大教师投身教学科研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大对于具有较大影响的重要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力度,特制定《教学科研奖励办法》。其次,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上能够赋予教学单位多一些自主权。如某高职院校为推进学校放管服工作落地生根,激发学校发展动力和办学活力,确保专业建设出品牌、教研科研出成果、人才培养出质量,特制定《学校放管服管理办法》。通过学校出台的各种鼓励、激励性制度,广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实施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2 运用积极心理学对学生进行管理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受此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多,但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偏低且参差不齐,主要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否定自己的学习能力;看不清自己的定位;对自我的实现持消极态度;对未来的发展很茫然。积极心理学可以从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情绪管理、积极的师生关系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进行改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降低消极环境、负面情绪、自我否定等给学生学习带来的不利影响。
2.1 积极的人格特质
高职院校的学生以18-21岁者居多,他们的性格还未完全定型,可塑性相对成年人要高,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带领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积极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心理品质;让学生通过《24种人格力量(VIA)优势识别问卷》等测量手段了解自己的个人优势;帮助学生掌握人格完善的途径和调适方法,同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另外,教师也应该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善用赏识教育,欣赏每一位学生,识别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个人优势,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同时挖掘学生的潜能。
2.2 积极的情绪管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自尊心很强,但情绪管理能力不足。如,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往往优先考虑个人得失,一旦遇到突发状况,通常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产生冲突。其实,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我们应该去体验人类情感中的不同情绪,但不良情绪中的过激言论和过激行为却会给自己及他人带来无尽的伤害,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情绪的管理。带领学生了解情绪、积极的情绪和情绪的管理;让学生熟悉不良情绪的调控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培养积极情绪的方法;针对学生的消极情绪、心理困扰能够给予及时的疏导和帮助。另外,教师也应该创造环境,让学生多一些机会感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引导学生感受积极情绪体验所带来的身心愉悦状态。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喜欢学习、享受学习;通过素质拓展等方式,多开展一些学生喜欢且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集体活动等。
2.3 积极的师生关系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观也逐渐趋于多元化。教师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班级环境,在积极的环境中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丰富班级管理内涵。如,深入学生内部,主动了解学生,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帮助;为了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才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与其他社团成员互动学习、共同进步;为了让学生对自己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更多地了解,定期开展校企合作活动。另外,教师也应该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多使用一些积极的词汇和行为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德和素质。
积极心理学认为,管理要从人的角度出发,只有让人感觉到开心、幸福、满意,才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管理也要教会人自我反省。不要只是一味的要求别人能够发现、利用好你积极的人格特质;工作环境能够多给你一些积极的情绪体验;学校能多一些积极的规章制度;师生关系能够更和谐一些。还应该学会不断地自我反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格特质、情绪管理能力等,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