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平安高校的实践路径探索
2021-03-25李一林
况 瑢 李一林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1 研究背景
“十三五”期间,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陆续推进,“智慧高校”的文化内涵与建设理念全方位多角度的渗透在高校工作中,党群工作、教务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科研管理、行政管理及后勤服务保障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与此同时,平安高校建设工作不断深化,2020年初学校开始线下教学,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新问题对高校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及预案储备产生了强烈冲击,校园不安定因素增多。现在的校园管理工作中,“平安”不仅代表狭义上的校园治安、消防等安全管理工作,其内涵具备更丰富的深度和广度。本文围绕“智慧平安高校”建设展开研究,拟实现从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向智慧应用建设为重点转变[1];从“特定部门+门户系统”办事模式向“移动端APP+一站式服务”转变;从建设精品课程向搭建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库转变;从单一独立安全校园防护向综合立体安全防护转变。
2 智慧平安高校的构建与实施
2.1 一站式服务解决校内事务办理
学校教职工与学生群体基数庞大,校内事务办理跨校区、跨部门、跨业务,种类繁多且大多依赖于“特定部门+门户系统”的固定模式,高峰期效率无法保证,且线下教学期间人群集聚存在安全 隐患。
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与办事效率,研发并上线移动端微信企业号或校园APP,分设查询指南、迎新模块、教务模块、缴费服务、图书服务、就业服务等多个功能板块,上线电子版地图,标注自助打印服务终端设备的定位。避免学生在办事点间穿梭以简化手续,同时后台大数据能相对精确的掌握学生事务办理情况以输出精细化管理。全面打造校园生活智慧化、校园服务一站化、办事套路简便化的校园环境。
2.2 点位信息化管控保证校园安全
线下教学期间,社会治安热点问题频发,单纯依靠教职工维稳值班无法还原事故发生第一时间现场状态、亦无法提供依据以追根 溯源。
智慧校园的感知建设涉及环境感知、身份感知和位置感知多个方面,环境感知与消防安全管理挂钩,于教室、食堂、实训中心、宿舍楼、配电房及设备用房、湖边、生活服务区等设置终端设备,收集环境、用电、人流等信息,后台汇总分析。身份感知与位置感知相结合,加强在校园出入口、寝室、操场、教学楼等关键区域对学生群体的管控与视频巡更,维护校园日常秩序,形成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快速反应机制。
2.3 云上线下探索教学模式改革
精准服务线下教学,满足“停学不停课”的号召,在线教育凭借学习地点与时间的灵活性、回放及资源储备的长效性,让教与学同时向智慧化迈进,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束缚。分批次复学复课以来,对于各类学生组织、竞赛集训队等跨年级团队而言,传统的线下面授形式难以开展,且集聚状态下存在交叉传播风险。
怀抱教育初心,改革教学思路,扩展办学空间,探索教学模式,推行云上课堂与线下教室融合的教学方式,实现智慧课堂的搭建。从保证课堂服务质量而言,提升教室网络条件、配备教学硬件设施;从提升课堂使用感受而言,融合教务中控系统与终端数据监测系统,提供教室使用信息查询、课程提醒及预警、数据统计等功能。
2.4 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秉承资源公开、共享、传承的开放理念,以学院为单位整合平台优质资源,运用信息化手段服务教科研建设工作。聚焦教师培训资源库、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库等平台的搭建。
2.5 高速网络全覆盖保证信息化环境
实现实训楼、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等行政教学区的高速无线网络全覆盖,是实现师生无感知的自由获取教学资源的基础,也是实现校园综合综合立体安全防护的基石。与运营商签订智慧校园战略合作协议,保证网络建设与运营维护的实效性。
3 智慧平安高校建设实施效果
为进一步说明智慧平安高校的内涵、建设思路、实施落脚点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验证上述五大实施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本文建立对应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度排序。
3.1 构建智慧平安高校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目标层含1个因素:智慧平安高校内涵
准则层含4类评价因子:党群工作、教科研工作、行政工作、后勤业务保障
方案层含5类实施途径:移动端一站式服务平台、信息化管控点、云上线下教学模式、云资源库、校园全网络覆盖。
如图1所示。
3.2 应用层次分析法估算准则层各指标权重
智慧平安校园的建设应在整合校园各机构诉求的基础上进行,以职能为划分依据,将党群工作、行政工作、教科研工作、后勤业务保障工作纳入准则层。围绕利用率高、简便性强、实施性强的设计理念,结合各机构下属子系统对五大实施途径进行评价,详情见表1。
图1
表1 智慧平安高校实施途径比选表
结合表1,统计各评价因子的权重,构造判断矩阵。使用方根法计算权重,得到准则层权重,如表2所示。
表2 准则层判断矩阵的权重系数
同理,使用方根法计算方案层权重,具体见表3。
表3 方案层判断矩阵的权重系数
以上判断矩阵均通过一次性检验,即CR<0.10
3.3 计算各层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
根据各准则层与方案层的权重系数,对五条实施路径所占权重进行计算,见表4。
表4 方案层判断矩阵的权重系数
由上表可知,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到智慧平安高校实施路径的优先排序为:高速全网覆盖(0.3262)>移动端一站式服务平台(0.2359)>云资源库(0.1951)>信息化管控点(0.1307)>云上线下教学模式(0.1121)。计算结果为智慧平安高校的实施途径提供了借鉴思路,优先打造校内泛在高速网络,实现师生无感知上网,扎实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串联校园业务,融合业务需求,运用信息化手段将效率提升落到实处。此外,教学为本,通过搭建云资源库实现校园文化的传承。信息化管控点和云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占比排名较后,提供借鉴思路结合校情选择性侧重。
4 结束语
秉承高度集成下的智能化发展趋势,丰富智慧平安高校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移动端一站式服务平台、信息化管控点、云上线下教学模式、云资源库、校园全网络覆盖五类实施途径。参考多所高校机构设置,选取党群工作、行政工作、教科研工作、后勤业务保障工作为影响因素构建指标评价体系,最终得出优先级评价结果,为智慧平安高校的建设提供了借鉴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