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的教育伦理思想
2021-03-25邹埕鸷
李 炼,邹埕鸷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教育伦理学是研究与教育有关的伦理道德问题的当代应用伦理学新兴学科之一。[1]虽然教育伦理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确立较晚,但是教育伦理思想的提出则可以追溯到人类教育职业活动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古今中外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提出了丰富的教育伦理思想。孔子作为教育家、思想家对于儒家的教育伦理思想多有阐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伦理思想对中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平等思想
孔子教育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其人性论。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后天习染的不同,人和人之间便有了差别。虽然孔子对人性的善恶并没有作明确的定义,但他认为人性是可塑的。因此,后天的教育是必要和可能的。至于应该怎样进行教育则是孔子教育思想和教育伦理思想探讨的内容。
在教育对象上,子曰:“有教无类。”孔子说:对任何人都给以教育,不分高低贵贱。孔子主张人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应该有高低贵贱的等级差别。孔子之前,学在官府。虽然《左传》记载郑国有乡校,那也只有大夫以上的人及他们的子弟才能入学。受教育的机会被统治阶级所垄断,普通的百姓并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孔子创办“私学”,使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孔子招收弟子不仅在阶级、阶层上“无类”,还在年龄、品行、个性、材质上“无类”。《荀子·法行》中就有记载: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括之测多枉木,是以杂也。”南郭惠子问子贡说:孔夫子的门下,怎么那样混杂呢?子贡答道:君子端正自己的身心来等待求学的人,想来的不拒绝,想走的不阻拦。况且具有良好医术及医德的医生门前病人多,用来矫正竹木的工具旁边弯木多。所以夫子的门下才鱼龙混杂呀。其实,在孔子所招收的学生里面,仅仅鲁国的南宫敬叔和宋国的司马牛两人家世显赫,其余多是白屋寒门之人。孔子秉持着有教无类的教育平等思想,对凡是有心求学的人,不论高低贵贱都不吝赐教。
虽然“有教无类”,但是孔子不教不守礼之人。《论语》中记载:“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孺悲来见孔子,孔子以生病为托词拒绝接见。传命的人刚出房门,孔子就把瑟拿下来弹唱,故意让孺悲听到。孺悲不经人介绍便擅自来见孔子,于“士相见礼”不符,所以孔子拒绝将孺悲收入门下。孔子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说:只要能主动地呈给我一点点见面的薄礼,我不会不予以教诲。拜师礼也是学生尊敬师长、诚心求学的体现。由此可见,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受教者如果遵守礼仪、诚心求学,施教者便诚心教导,两者关系的建立以自愿为前提,以平等为基础。
二、“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原则
孔子施教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里的“文”主要指历代文献,孔子教学所用的教材“儒学六经”就取自古代典籍,但是孔子对古代典籍并没有全盘照搬,而是经过考证之后,删其繁伪,取精用弘地进行编撰。“行”指社会实践。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委以政事,却办不通;令他出使外国,又不能独立地去交涉应对,纵然读书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孔子非常重视实践的作用,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在实践中笃学不倦、精进不休。在孔子看来,“文”是“行”的准备,“行”是“文”的进阶,“文”能引导“行”,而“行”又能反哺“文”。孔子认为一个人仅仅具备饱谙经史的“文”和经世致用的“行”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培养弘忠立信的崇高德性。“忠”即对待他人的忠诚,“信”即与人交际的信实,忠信是孔子德育层面的教学内容,德育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他把道德品质放在个人素质的首位。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子张问如何提高道德品质、辨别迷惑。孔子道:以忠诚信实为主,唯义是从,这样便能提高品德。孔子认为,忠信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想要达到个体道德修养的圆满,成就君子之德,离不开忠与信的道德智慧。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在孔子那里是密不可分的,文行忠信体现了孔子德学俱进、情智双修的育人标准。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说:道是努力的目标,德是判断的依据,仁是凭借的手段,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这是孔子教导弟子进德修业的方法,也是对君子品德的要求。“志于道”的“道”就是忠恕之道,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道”是君子的至高理想,所以要“志于道”。然而“道”的实现需要通过“德”来达成,所以要“据于德”。而“仁”与“德”一样,是成就终极理想的“道”的主体框架。“艺”也就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游于艺”就是在熟练地掌握了六艺之后达到的一种精神的自由和超然的人生境界。
在孔子那里施教的内容和目标是一致的,但是施教的途径和方法却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孔子尊重学生个性而遵循的差异化教学原则。[3]孔子对每个学生非常了解,“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这是孔子对高柴、曾参、子张、子路四位学生所作的评价: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论语》公冶长篇记载了孟武伯和孔子的对话,谈论到子路、冉求、公西赤的才能,孔子对这三个弟子各自所擅长的方面了然于心。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在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时,即使是面对同一个问题,孔子也会因为提问者的个性、才能不尽相同而给予不同的答复。《论语·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向孔子询问何为“仁”,孔子因人而异给出了三种不同的答案。《论语》中有不少记载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认为,人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异的,要根据人的差异性进行施教。中等以上资质的人对高深的学问有能力去融会贯通,所以可以予以讲授。因为受智力水平限制,对中等以下资质的人教授深奥的内容,不仅让他们难以理解,而且很有可能使他们产生畏难的心理而丧失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这是不利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又如,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问:听到了就要马上付诸行动吗?孔子答道:有父亲和兄长在,应该先询问父亲和兄长的意见,怎么能听到就马上付诸行动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要马上付诸行动吗?孔子答道:听到了就要马上付诸行动。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要马上付诸行动吗,您说因为有父亲和兄长在故而不能这样做。冉求问听到了就要马上付诸行动吗,您告诉他听到了就要马上付诸行动。我有些疑惑,大胆地来问问您。孔子道:冉求做事畏缩,所以我要鼓励他;仲由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制他。对于同样的问题,由于问问题的人个性不同,孔子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写道:“圣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孔子教育学生,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予以差别化教学,尊重个性是因材施教的基础,人人成才是因材施教的目标。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
三、“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育方法
颜渊赞美孔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颜渊说:有步骤地诱导我们是老师所擅长的教学方法,他用多种多样的文献令我的知识得以丰富,又用一定的礼节使我的行为得到约束,让我想要停止都停止不下来。“循循善诱”是孔子所倡导的一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孔子“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的具体方法有:(1)学思结合。孔子认为不仅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非常重要,学思结合的治学策略也同样不可或缺。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知道读书却不去思考就会蒙受欺骗,只知道思考却不去读书就会自轻自贱。又如,“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去思考,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孔子在这里道出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指出要将学与思相结合,学与思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偏废。[4]学能让人知晓世界,而思能令人洞明义理。只有将学与思结合起来,才能开启活泼的心灵、启迪生动的智慧,避免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潭。(2)启发诱导。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极度渴求解决疑惑却实在解决不了的时候,不要予以开导;不到他万分渴望说出来却怎么也说不出的时候,不要予以启发。如果不会举一反三,便不再教导他了。孔子十分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3)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说:(孔文子)聪慧灵活,热爱学习,谦虚下问且不以为耻,所以用‘文’作为他的谥号。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曾子说:有能力却向没有能力的人请教,知识广博的人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曾子完全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问于不能”“问于寡”表明了学习中的谦逊态度和问题意识。“不耻下问”强调让学生从问题入手,自主地探究答案。
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师职业伦理
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厌弃,教诲他人不知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学而不厌的关键在于乐学,诲人不倦的关键在于乐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体现了孔子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视。作为教师,要乐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说:早晨了解了真理,即便要我当晚死去也是可以的。又如,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说:十户人家的地方,同我一样忠心且信实的人是必定有的,只不过在爱好学问这件事情上赶不上我罢了。在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曾经表示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者”,只是因为好学,才能成为博学多闻之人。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认为,对于任何知识和技艺,知道它的人不如以它为爱好的人,以它为爱好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趣的人。知之、好之、乐之是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乐于学习才能学有所成,无所厌倦。孔子曾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评价自己因为勤奋可以连吃饭都忘记,因为快乐就能将忧愁抛诸脑后,连衰老就要来临了都意识不到,就是如此罢了。由此可见,孔子对学习充满了热情,求知日新到了忘情的境界。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说:做学问仿佛追逐什么东西一样,唯恐追不上,追上了还担心失去了。这句话是孔子勤奋好学、至老不衰的求学精神的生动写照。正因孔子乐学才能成为万世师表,他曾向国君郯子请教官制,向大夫苌弘求教古乐,同乐官襄研习琴技,向老子学习周礼。年近半百时,孔子还感慨道:“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这种学而不厌的态度体现了学高为师的教师职业伦理。
诲人不倦体现的是教师的职业精神。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孔子说:若是讲到圣和仁这两种品质,我怎么承当得起呢?我只是不知厌倦地学习和工作,不知疲劳地教导学生,就是如此而已。孔子不仅诲人不倦,而且还毫无隐瞒,教导学生总是倾囊相授。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而。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说: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会对你们故意不告知吗?我对你们是无不告知的。我没有不向你们公开的东西,我孔丘的为人便是如此。孔子教育学生可谓是竭尽其能,尽心尽力。孔子“诲人不倦”不仅通过言传还包括身教。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时被困于陈国和蔡国之间,面对生活的困顿,孔子却仍“讲诵弦歌不衰”。孔子以身垂范,向学生传递积极能量,令学生懂得在面对人生挫折时更要沉心静气、正确面对。教师只有保持对教育的热情、对学生的热爱,才能真正做到诲人不倦。“言传”是有言之教,“身教”是无言之教,教师工作的示范性使得教师的个人品德显得尤为重要,孔子这里体现的是德高为范的教师职业伦理。[5]
孔子的教育伦理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内容、原则和方法,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平等性,促进了个人主体意识的提升,这对我国全民教育的推行具有积极意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对于我们把握教育规律,突出新时代的育人特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循循善诱、学思结合的育人方针迁移到我国的素质教育中就是激发和培育学生思想及行为的独立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师职业伦理,引领广大教师为人师表,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教书育人。然而,孔子的教育伦理思想是服务于当时的统治阶级的,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维护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和封建专治统治是孔子推行教育的终极目标。孔子认为恢复周礼就能恢复社会道德秩序,实现国家的稳定安宁,然而周礼瓦解的根源不在于人心的堕落,而是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相适应。孔子主张教育平等,却把女性排除在外。因此,我们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扬弃孔子的教育伦理思想,使其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促进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