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对我国后脱贫时代贫困治理的启示

2021-03-25季雨亭郑兴明

关键词:资本主义贫困人口马克思

季雨亭,郑兴明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0)

迄今为止,贫困仍是一个被反复研究的现实议题。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问题,剖析其制度根源,并提出消除贫困的根本路径,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反贫困思想。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我们已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尽管我国脱贫工作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当前仍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在后脱贫时代,应对新挑战和巩固扶贫成效,需要有正确的理论加以指导。在此背景下,研究马克思反贫困思想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把握其中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使之运用于后脱贫时代我国脱贫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主要内涵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是立足于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并随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与揭露以及对资本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批判与继承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马克思着重阐述了无产阶级贫困的表现形式、贫困产生的根源、贫困的积累,并提出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和最终目标,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反贫困思想。

(一)贫困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认为,贫困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阶级现象,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掩盖下的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在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中,贫困的表现形式可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主要是指工人除自身的劳动能力之外,更无长物。相对贫困主要是指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所获得的社会总产品份额与资本家所占有的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再者,贫困还可分为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例如,马克思在其诸多著作中详细刻画了资本主义社会早期无产阶级的悲惨生活。他指出,贫困既体现在饮食营养不足、居住条件恶劣、衣服破旧等物质生活上,又体现在精神萎靡和道德退化等精神文化方面。[1]

(二)贫困的根源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其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雇佣劳动为核心,目的是无休止地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愈加贫困,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雇佣工人的健康贫困。从劳动强度增大到劳动时间延长,工人的身体饱受摧残、每况愈下。二是雇佣工人的经济贫困。工人们虽然每天卖力地工作,但是他们的工资却很少。三是雇佣工人的教育、医疗等方面贫困。正因为经济上贫困,他们无法获取良好的教育资源、医疗条件等。四是雇佣工人的精神贫困。他们进行无休止的劳动和面对沉重的生活压力,精神上也没有自由,久而久之则会贫病交迫。

(三)贫困的积累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扩大,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不同于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2]190整个社会中,贫富两极分化和资本主义失业现象也愈加普遍。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本家对劳动力的需要不断减少,从而导致大量工人失业。此外,机器逐渐被投入到生产中,有的地区甚至出现“无人工厂”。作为雇佣工人隐形的竞争者,机器的使用并没有给雇佣工人带来轻松,反而使他们更加艰难地生活。可见,“在机器逐渐地占领某一生产领域的地方,它给同它竞争的工人阶层造成慢性的贫困”[3]。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还存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资本家在不断生产各种商品的同时,贫困的群众却无力购买。正如马克思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4]。随着更多工人失业,无产阶级队伍也不断壮大。

(四)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及最终目标

关于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一是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来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前文提到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它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无产阶级想要摆脱贫困的状态,就必须联合起来,通过和平或暴力的手段“剥夺剥夺者”,将所有的生产资料置于共同控制之下,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二是消灭阶级剥削。马克思提出,资产阶级的剥削造成了工人的贫困。因此,只有消灭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贫困状态才能得以改变。三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2]116可见,马克思着重在制度、阶级和社会生产力方面论述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

马克思指出,消除贫困的最终目标就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在那里,生产力的水平非今时今日可比。《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这些生产力将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阶级和国家也会消失。这样,压迫和剥削以及无产阶级的贫困状态都将不复存在,最后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些就是马克思所阐述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全人类消除贫困的最终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所奋斗的最终目标。

二、我国脱贫实践的成效与面临的挑战

(一)我国脱贫实践的成效

党和政府始终关心老百姓的生活,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帮助贫困人口脱贫。20世纪中央提出“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共同富裕政策导向,这也一直是党和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同时,我国脱贫实践经历了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精准扶贫的转变,成果显著。无论是贫困人口的人数减少、收入增加、基本的生活条件改善,还是我国贫困治理能力的提高给世界其他贫困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些无不彰显着我国反贫困实践取得了重大成就。

首先,我国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我国贫困人口大多在农村,农村也同样是脱贫工作的重要阵地。据有关资料显示,近五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都在不断下降且幅度较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至2020年底我国贫困县均已摘帽、实现“清零”,农村贫困人口按照现行标准全部实现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我国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一方面说明了我国脱贫攻坚多年来的努力没有白费,群众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实现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并有信心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社会主义的中国,贫困正在逐渐被克服,中国也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中国力量、彰显制度优势。

再者,我国农村村容村貌变化巨大。贫困村得以脱贫,最为明显的变化除了贫困人口的消除,就是村容村貌的变化之大。在我国二元城乡体制的影响下,绝大部分农村在各个方面发展远不及城市。如显而易见的道路、房屋、绿化、商店、集市等等,农村给人们的印象是又脏又乱又差,甚至尘土飞扬。而随着我国多年的脱贫攻坚战圆满完成并落下帷幕,大部分农村村容村貌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政府的扶持下,贫困户有了更好的住所和工作。农村的土路也被修成了水泥路,绿化也悄然进入群众的生活,有目共睹的变化亦在见证贫困村的一步步蜕变。贫困群众能够切身体会到贫困正在慢慢远离,美好生活在慢慢靠近。

同时,我国还打造了一批精准扶贫的成功典范。如海南白沙银坡村,当地政府通过生态扶贫移民的方式,对搬迁农户实行移民补贴、灵活置换土地,利用多元资金筹措机制整合资金扶持村民脱贫,实现了“生态红线不退让”和“群众脱贫诉求最大化”的双赢效果。还有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通过选好村书记、多方集资、精准开发特色产业等方式,实现了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摘帽。此外,还有福建漳州电商助力精准扶贫、福建寿宁下党村“扶贫定制茶园”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精准扶贫案例。这样分类推进式的脱贫方式促使众多贫困村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之路,也为接下来的扶贫工作增加了信心和动力。不仅如此,我国丰富的脱贫经验也给世界各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加深了我国与他国的交流合作,也更好地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二)我国脱贫实践面临的挑战

2020年我们已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这并不意味着2020年之后,我国就没有扶贫政策和扶贫工作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6]这说明我国扶贫工作对消除绝对贫困起到了扭转性的作用,当前脱贫攻坚的重心在于消除相对贫困,同时消除相对贫困又是长期的、不可能短时间内完成的。我国扶贫工作重点已逐渐转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在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同时,也要着力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可见,当前我国脱贫实践已逐渐进入“后脱贫时代”,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并亟待解决。

第一,脱贫人口返贫风险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国“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然而,脱贫人口能否在保持现有的生活状况下继续提高生活质量,会不会因种种原因而再次返贫,这需要引起重视。总的说来,当前我国各地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户依旧存在。很多刚刚脱贫的农村地区由于本身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随时都有可能重返贫困,而很多刚刚摘帽的贫困户返贫风险也较高。很多农村地区尚未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对于一些极有可能返贫的群众无法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因此,巩固脱贫成果刻不容缓。

第二,我国总体上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依然很大,相对贫困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最明显的就是城乡差距过大,而当前的发展趋势已不再是单纯的农村反哺城市或城市反哺农村了,如何有效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才是解决之道。除此之外,东、中、西部等区域收入差距也较大。如何才能做到增加贫困地区居民的收入,缩小贫富差距,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虽然众多贫困村在村容村貌上有了较大改变,众多贫困户也在不断地摘帽,但是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贫困群众极有可能再次致贫。

第三,一些脱贫地区干部队伍松散。随着我国多地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一些地方存在形式主义,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有待加强,部分刚刚脱贫的群众参与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干部队伍本应极尽全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若在群众刚刚脱贫摘帽之际就停止了自己的工作,那么群众就会失去了“领头羊”,不知道脱贫之后下一步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这就需要广大干部继续坚守自己的岗位,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工作。此外,驻村干部任期大约两三年,他们从了解农村具体情况到设定方案、实施计划所花的时间可能远不止短短的两三年。如果驻村干部队伍不能稳定下来,对当地农村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对我国后脱贫时代贫困治理的启示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历史性,它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贫困状态下展开的,这与我国当前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国情完全不同。因此,对于马克思反贫困思想,要摒弃“本本主义”,要在继承与发展中充分挖掘其价值所在。一方面,马克思反贫困思想通过中国化的创新过程,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扶贫思想;另一方面,马克思反贫困思想所蕴含的一些理论,如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等并没有过时,仍具有顽强的理论生命力。这对于后脱贫时代我国贫困治理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一)要坚持党的领导

回顾历史,资本主义社会三大工人起义、巴黎公社等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些都说明了无产阶级摆脱贫困的状况需要有正确的领导才能完成。当前我国虽没有马克思所阐述的那种资本主义社会的背景,但是摆脱贫困依然要靠党的正确领导,事实也证明党领导人民进行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众多成就。无论是越来越低的农村贫困发生率,还是人们越来越高的生活水平,都充分体现出党的脱贫政策的正确性。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8]后脱贫时代,更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农村,加强村干部队伍的建设十分必要。在深度贫困的农村地区,村干部应配合驻村第一书记,充分发挥其所能,带领群众脱贫。在刚刚摘帽的农村地区,村干部应继续团结带领群众建设美丽家园,追求美好生活。此外,作为领导者,我们党需要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真实需求,更好地发挥其领导作用。这就需要村干部真正做到“下基层”,了解农村居民的致贫原因。对于因特殊情况致贫的农户,党和政府应做好相应的对策,在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等前提下,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性化温暖,如给予一定的补贴和生活补助。这样可以让贫困居民真实地感受到并相信在党的领导下,美好生活值得向往并可能实现。

(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分析和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即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我国经济和收入分配制度。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除此之外,应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让“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共同起作用,推动扶贫工作良好运行。二是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制度,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同时,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防止返贫。此外,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中涉及的精神贫困和物质贫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思想也为当前我国的脱贫实践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9]不仅如此,还要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在后脱贫时代,扶志、扶智则显得格外重要。一些农村地区,虽然已摘下了“贫困”的帽子,但是各方面的资源仍是较为匮乏,发展的短板较多,教育便是其中最重要的资源和短板之一。随着时间的迁移,农村新一代的青年成长起来,他们对于“扶贫”“脱贫”的认知也要随之增长。在思想上脱贫,才能在行动上脱贫。这就需要通过教育来使他们有能力成为农村发展的希望,助力乡村振兴。

(三)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在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中,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给无产阶级带来的贫困生活,并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来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我国多年来的脱贫经验也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马克思反贫困思想注入新的生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对口帮扶政策、派遣驻村第一书记等举措让更多贫困地区人口感受到温暖与希望。在后脱贫时代,我们仍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挖掘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其他方面的优势,巩固和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例如,动员全党、全体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国自古便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优良传统,在后脱贫时代发挥这一优势,有利于各方资源涌入刚刚摘帽的农村地区、返贫风险较高的地区等,并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在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等方面精准施策,帮助农村有序地发展起来。要让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充分展现,让更多的贫困人口真正感受到我国制度的优越性。

(四)要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

马克思提出,“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10]。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11]5习近平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11]10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贫困的发生与生产力的不发达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继续发展生产力,让贫困地区的群众更多参与到社会生产当中,更充分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脱贫成果才能有效保持。后脱贫时代,对于我国深度贫困的农村地区,除了政府的扶持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让当地群众有盼头,进而能充分发挥其生产积极性,为脱贫事业贡献力量。而对于刚刚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也要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当地群众积极生产,创造更多的财富。再者,农村地区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智慧与创造性。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更好地集民智,挖掘当地的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旅游业等。除了要重视当地居民的作用,返乡农民工的巨大潜力也要充分挖掘并加以利用。随着城乡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许多农民工走上了返乡创业的道路。他们当中不乏有才干之人,可以为家乡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这就需要有更好的领队人带领农村居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乡村建设当中来,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五)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脱贫道路

我国脱贫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无不彰显着极具中国特色的脱贫智慧。在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产生了丰富的中国化的脱贫理论,也创造性地制定并实施了众多中国特色的脱贫制度,如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同时,全国各地农村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在具体实施脱贫的方案上也都不尽相同。部分村落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部分村落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助力农产品销售;部分村落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资源,打造生态园等,开发旅游业。在后脱贫时代,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脱贫道路更加重要。首先是驻村第一书记不能撤,并且要继续选派,在此基础上打造一支稳定而优质的队伍。同时也要多给予他们温暖,提高工作待遇,以期巩固农村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对于刚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可加大消费扶贫、旅游扶贫等力度,拉动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深度贫困的农村地区,应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并合理利用,转潜力为动力。对于具有特色资源的农村地区,当地政府、村干部可以办培训班,或邀请当前一些知名主播向村民普及互联网知识,以便他们可以自己进行直播,出售自家的农产品等。总的来说,贫困农村想要巩固脱贫成果并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各尽其能,分类治理。可见,在中国化的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指导下,走中国特色的脱贫道路是十分正确而有必要的选择。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贫困人口马克思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