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探讨
2021-03-25胡业生
胡业生
(蚌埠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
一、“双创”背景下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
(一)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基于创业教育之父Jeffry Timmons《创业学》关于创业课程的阐述〔1〕,以及学者万是明〔2〕对Jeffry Timmons 教育理念的整合可知,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以稳固专业课程为第一原则、开设交叉学科为第二原则、多元实践课程为第三原则。首先,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不能偏离大学生原有的专业课程,要做到创业课程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相辅相成、融合发展,旨在以职业为导向、针对性培养创业人才。其次,创业课程体系不能仅以创业课程为内容,需开设交叉学科,使创业课程体系覆盖通识教育、心理学、法律学等与创业有关或能够促进创业的内容。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业课程体系的最终环节必须以实践为落脚点,鼓励学生进行创业计划及创业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业技能。
(二)“双创”背景下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现状
2015 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政府简政放权、高校完善教学,为新时代青年创新创业奠定基础〔3〕。根据教育部2017 年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率调查可知,我国大学生创业率为3%,比发达国家创业率高出1.6 倍。在“双创”背景下,以清华大学为主的国家重点院校首先提出完善创业教学体系的要求:2016年,清华大学颁布《清华大学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积极探索创业课程、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及创业保障的总体目标;2019 年,清华大学技术创新创业辅修专业宣讲会在郑州科技学院举行,旨在为其他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助力。除此之外,以湖北省经济学院为主的二批本科院校也在校内开设基础创业课程,并于2019 年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学生创业动力;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主的高职院校也于2018 年陆续建设创业基地,助力学生创业课程的开展。由此可见,“双创”背景下,我国各批次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及创业保障在近年来都有所发展。
(三)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及意义
一方面,从宏观来看,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完善教育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创业是改革开放后逐渐出现的风潮,而创业课程直到2000年后才开始在高校以必修专业普及开设。因创业课程开设年限较短、专业教师配备尚不完善,许多学校都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创业课程的开展有待完善。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能够革新教育模式、丰富教育内容,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另一方面,从个体来看,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培养职业人才为目标。新时代经济体制的完善及市场的多元化转变下,我国急需职业性人才,而高校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不仅能够契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能够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从单一的“职业技能型人才”转型为“创业全能型人才”,促进学生完成从共性到个性的转变〔4〕。
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实困境探析
(一)创业课程大体系内课程比重失衡
根据Jeffry Timmons 对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第一原则与第二原则可知,创业课程体系涵盖内容广泛,不能仅以创业课程为主,更要兼顾学生的本专业课程及以通识、心理学等为主的交叉课程。我国创业课程体系逐年更新,然而,在固定课时的创业体系下,各类具体的创业课程分配出现失衡现象。以河南师范大学为例,其教务处发布构建“一二三六”式创业课程体系,即以学生为主体的“一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两理念”,全过程实施、全方位开展和全员化参与的“三全”,连续化、分级化、专业化、针对化、渗透化和网络化的“六化”。并提出要重点革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这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良好范例。但根据学者何杨柳对河南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参与的调查分析可知,学生在创业初始时期劲头较高,但在创业过程中逐渐出现各类问题,创业热情逐渐削减,创业后劲力不足。并且,学生初期创业问题中,以企业内部人际矛盾问题最为突出。究其原因,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内容配比不均,导致学生“只知创业而不知其他”,忽略创业过程中个人素质的培养和个人领导力的提升。河南师范大学基础创业课程包括创业入门、会计、消费者分析等,占创业课程体系的55%;学生本专业的课程例如英语、中文、艺术设计、专业营销等占35%;心理学、通识学、法学等交叉学科占10%。由此可见,创业课程比重过半,交叉学科比重较轻,且交叉学科在开设过程中多以宣讲会的形式出现,而非系统的课程小班学习。创业学科体系内课程内容配比不均,甚至部分必要性课程没有能够安排足够的课时,如美国社区学院构建创业课程体系时的人际关系、机会分析、领导力培训等课程,在我国高校内甚至尚未开展。
除此之外,我国其他地方高校目前的创业课程体系也多有内容配比不均且较为杂乱的困境,课程的配比既不科学化,也不系统化。许多高校教师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等教材作为创业基础课程所要教授的内容,教材选取度不高,且缺乏本土化的优质教材。教师多为照本宣科的单一僵化式教学,教师并没有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将教材进行规划分类,按照难易度为学生规划创业系统课程,创业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不足。
(二)多元化开展形式下纵向深度不足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形式较为多元,旨在全面、创新地培养现代性人才。一方面,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的开展形式,以课堂小班教学、大班宣讲会为主。小班教学多为校内教师讲授,大班宣讲会则聘请企业有经验的创业人才进行。高校以“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丰富教学形式,增加理论课程的专业性。另一方面,创业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的开展形式也较为丰富。有以政府投资搭建产业园,为学生提供社会创业平台的形式,如北大创业孵化园;有通过校企合作,以企业为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业机遇和创业指导的实践形式,如河南师范大学的校企共建专业方案;有以高校为平台的合作型教育模式,如蚌埠学院搭建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
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创业就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新机遇,河南师范大学将“网络化”专门作为构建创业体系的“六化”之一,高校创业教学的开展形式从单一课程模式转为线上授课,学生也积极尝试网络创业,其中,电商创业较多。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形式十分多元,然而,多元化开展形式下,开展的纵向深度不足。首先,无论是校企共建专业方案还是创业孵化园,高校和企业给学生提供的创业平台多为实习式平台,即企业内部人员已经较为稳定,企业与高校合作模式下,只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学生只能在企业中实践1~6 个月的实习期,实习期满,下一届的学生会继续在企业内部实习。如2019 年以腾讯众创为代表的19 家创业孵化机构在上海开展的创业服务,为大学生提供在大企业实习的机会,但实习期仅有5周,学生尚未在创业实践中有较为成熟的收获时实习便已到期。其次,校企合作的合作年限也不具有稳定性,许多私企会根据自己的营收情况、已经达到的社会效益、企业形象等各个因素衡量是否继续与学校进行合作。最后,许多在校大学生的创业保护机制及平台竞争力在毕业后就逐渐减少,例如创业帮扶贷款、创业优先政策等,多针对于还在就读的大学生,如创业帮扶贷款只针对应届毕业大学生以及毕业两年以内的大学生,随着大学生毕业年限的增加,其能够享受的保障也逐渐减少。而刚出社会的大学生因自身经验不足等原因,创业成功率较毕业多年的大学生更低。因此,学生多为浅尝辄止的尝试性创业,相比开展形式的多元化,创业教育的开展在纵向深度上较为不足〔5〕。
(三)高创业率背景下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不足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率逐年走高,但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创业实效性不足,创业失败率较高。究其原因,高校创新创业体系的建设缺少稳固的保障,学生的创业价值观及创业心态受到影响,导致大学生创业广泛却不深入、创业率高但成功率低。一方面,高校创新创业体系中创业开展形式丰富、创业平台较多,但大学生所能持有和使用的创业资金不足。例如创业帮扶贷款虽然自2010年起,额度便从5 万元提升到了8 万元,但对于部分二线、一线创业大学生来说,创业贷款远远不够创业时设备的购买、房屋的租赁等创业初期投入。目前大学生创业贷款的申请条件虽不高,但因时间和额度的限制,也桎梏了部分大学生的创业脚步。学生创业资金基数小,社会实践时资金利用度不高。学生只能在有限的资金中,选择自己能够开展创业的场所,物质资源达不到学生创业的预期设想,学生的创业计划会有所变动、创业热情会有所减少。另一方面,高校对于学生创业指导较为深入,但对学生创业项目的审核及失败后的补救保障措施不到位。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商学院自1947 年首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到如今其创业教育体系已经较为成熟,除了基本课程外,教师还会为学生开设社会创业项目分析课(即分析近年社会趋势中的新兴创业项目)、创业心理辅导、创业投标场景模拟以及创业失败后的心理帮扶咨询,甚至在创业出现危机时会提供法律援助。然而,我国对学生的创业项目心理及创业项目各要素审核度不够,学生因社会经验不足,会出现创业时遇见网络诈骗等创业陷阱;而部分学生因创业贷款的额度限制,也会选择网贷或社会贷款创业,安全性较低。与创业课程体系所契合的创业保障缺失,学生的创业心态不稳固,创业价值观受到影响,创业实效性大大降低。以ofo 共享单车的创始人戴威为例,其作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硕士生,在校期间提出了“以共享经济+智能硬件”的创业构思,短时间内将共享单车成功地在国内推行,却因资金管理不当导致企业逐渐走跌。可见,高校的创新创业资金安全教育还需完善,创新创业的安全保障亟待构建。
三、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完善路径
(一)“以学生为本”分类授课系统
基于目前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短板,秉承“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以调整课程内容配比的基础上分类授课系统,实现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激发学生创业激情、深化学生创业技能。首先,重新配比课程内容,做到创业课程体系内配比参数不多元、教授内容不单一。一方面,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新阶段现状,重置创业体系内关于创业基础课程、辅助课程、交叉课程及实践课程的参数,适当提升交叉学科的配比度。只有在稳定、有序的课程配比设置下,教师才得以对交叉课程予以重视,学生也能够根据有序、稳定的课程内容,循序渐进地提升创业能力。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拓扑”“AI”“AR”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共享厨房”“青旅民宿”等新型场所较多,创业课程的内容必须根据时代和市场的变化与时俱进,在既定的课程内容配比下更新创业教育内容,让学生去接触新兴的创业项目,为学生的创业项目指导方向,促进学生在创新中创业、在创业中创新。2016年美国发布2016—2045 年新型科技趋势报告,明确了20 项最值得关注的科技发展趋势: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增材制造、数据分析、人类增强等,教师可以此为借鉴让学生接触此类创业项目,促进创业的创新性的同时,顺应时势提高创业成功率。除此之外,以往的创业体系多是单向系统,即学生基本只能学习与本专业有关的创业内容,不利于学生创业潜能的激发。在稳定的课程内容配比下,借鉴“O2O”式教学模式〔6〕,分类授课系统,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对创业基础课程的了解和评价体系下,选取适合自己的创业类别,再由创业教师线上实时教学。分类授课系统不仅契合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且利用互联网,实现高度个性化、系统化的有效教学。
(二)“以实践为源”深度校企合作
现今校企合作、产学研项目覆盖较多,根据马克思的实践理论可知,要深化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模式,实现长效发展,还是要以实践为落脚点。首先,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借鉴美国社区大学创业课程体系及华盛顿大学创业教育计划等欧美国家成熟创业体系建设的成功案例,将社交技巧、情商培养、个人形象塑造等目前我国高校不重视的课程内容深入贯彻到创业体系建设中,以“大班企业专员宣讲+小班校内教师培养”的模式,从粗到细培养学生创业软实力,既不影响创业体系内创业基础课程内容配比,又纵向深化了目前我国高校创业体系建设中对创业软实力的应用路径,为学生的创业社会实践打下基础,削弱了学生创业实习时与社会人士的交往障碍〔7〕。其次,借鉴德国的高度校企合作模式,德国近一半以上企业都与高校开展了创业合作项目,通过企业提供创业资金、高校提供知识与技术转让的模式,大力拉动了德国的科研水平,提高了德国大学生群体的创业率。德国科学捐助者联合会《2013 年高校晴雨表》显示,2013 年经济界扶持德国高校的资金高达17 亿欧元;2013 年后的经济资金尚未形成报告具体记录,但校企合作仍处于不断的发展上升阶段。国外企业与高校的联动发展能够促进创业双赢,而我国政府扶持下的学生创业无法实行两者的双向交互,我国各个高校也应联合大型企业,提高校企合作的起点,为高校创业吸收资金支持,推进学生创业实践的高质量发展。企业也应大力开展以“2017 阿里巴巴创新创业年度峰会”发布的创业扶持计划、“京东校园团队”为主的校企合作创业计划,为大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遇。最后,以往高校多以创业实践结果作为评估标准,据学者何忠伟等(2010)基于AHP 层次分析法对创业能力的评估模型可知,学生的创业计划、创业模型、创业过程、创业结果都需纳入评价体系;并且,创业过程最能反映学生的创业能力〔8〕。因此,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完善创业实践评价体系,以更全面的视角考查学生创业能力。高校教师需重视对学生创业过程的考查,通过对学生创业计划及过程实施的评估,总结不同学生创业中出现的不同难点,为学生提供其在创业时的创业过程分析模板,为学生的二次、三次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以安全为上”构建创业保障
早在2008年,学者曹淑红就提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施需要安全保障的观点〔9〕。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17)》设置弹性学制、保障学生可以休学创业的情况下,在校大学生创业数量不断攀升,但创业陷阱及创业所面临的资金问题仍然存在。基于此,政府、高校与社会必须“以安全为上”,保障大学生在有序环境下创新创业。首先,鼓励社会银行放开贷款年限及数额,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在充足的资金支持下,高校将安全教育纳入创业课程体系,教育学生如何妥善应用与管理创业资金。其次,摆脱以往创业课程体系学生自主性较强的情况,在学生的创业实践中,教师应对学生的非官方贷款平台(网贷平台等)、创业过程进行审核监察,提高学生创业安全性,为学生构建创业保障。最后,将法学设置为创业课程体系中必要的基础性交叉学科,学生必须在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下进行创业实践,严防创业陷阱。借鉴美国哈佛大学为创业学生提供法律援助的措施,高校在既有的创业课程体系下提供配套的法律援助,为学生的创业成功提供坚实保障,为学生的创业瓶颈提供法律支援,开通学生申诉渠道,规范创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