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2021-03-25黄齐
黄 齐
(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大力扶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非民族院校学习。民族院校无疑是承担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教学的重要阵地,但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所占比例来看,广大非民族院校承担了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少数民族大学生承担着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重任,是我国宝贵的民族人才资源。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切实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将其培养成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已经成为非民族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践行的时代性课题。
近年来,学界从核心概念、价值、现状、问题、归因、对策等维度,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以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为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直接成果却较少。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背景下,要充分认识“非民族高校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一般高校有重要性和特殊性”〔2〕,直面和解决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教育资源少、经验匮乏、教育对象复杂等问题〔3〕,并借助“互联网+”时代的各种便利条件,推动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制度、机制、方法、手段的创新,增强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4〕。因此,本研究从对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挖掘到现存问题分析,然后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路径,以期为提升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一、加强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年群体,加强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应对当前复杂国际形势,抵御国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一)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从当地选拔式考试中脱颖而出的青年人才,在整个大学生群体占据一定比例和重要位置,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往往有丰富的知识基础,良好的道德风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不可或缺的积极贡献。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对新鲜的大学校园环境和多元文化的冲击,非民族院校的个别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迷茫,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不少困惑,这种思想上的亚健康状态影响了这些大学生在非民族院校的健康成长。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完善非民族院校思政课教学方式和手段,强化价值引导和观念优化,这对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非民族院校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5〕。
(二)促进各个民族的团结进步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量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非民族院校学习。由于受民族地区历史传统、社会文化和自然地理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往往生活在相对狭小、固定的空间内,深受本民族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及行为准则等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具有浓厚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进入大学后,个别少数民族大学生不容易融入非民族院校的以汉族学生为中心的文化生活,导致个别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心理及行为方面可能被边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族学生的团结,不利于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因此,通过开展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勇于尝试和不同民族学生交流交往,使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及时融入大学生集体及校园生活,有助于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促进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善、共同进步〔6〕。
(三)促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之举。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青年的优秀分子,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繁荣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骨干储备力量。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输送、配备专业性人才队伍的必然选择和战略举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少数民族地区对知识体系和人才资源的诉求日益突出,优质充盈的人才资源,成为推动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性资源。随着西部大开发以及援疆、援藏等事业的深入推进,一大批优秀人才积极投身到民族地区建设中来,其中少数民族人才的贡献也十分凸显。因此,非民族院校要格外倾力关注关爱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民族人才投身到民族地区的发展中,不断提升扶贫脱贫国家动员能力,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从而保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脱贫攻坚的任务,从而实现全面小康〔7〕。
(四)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
国家安全与稳定一直以来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维护边疆地区的繁荣与稳定事关民族振兴、国泰民安的大局。长期以来,境外敌对势力、不法分子、极端民族主义者等从未消停骚扰和破坏行为,通过各种手段,想方设法阻碍边疆的繁荣与稳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中西方交往、交流频次日益增加,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势在文化领域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民众进行诱导、误导,企图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应有的指导地位和主导作用。国家安全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神圣义务〔8〕。少数民族大学生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反应敏捷,其独立理性思维能力和良好价值判断能力都尚在养成中,很容易受到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浸染和影响。因此,只有从源头上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释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功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不断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自觉抵御消极文化渗透的免疫能力,才能为边疆地区的繁荣稳定奠定思想基础和价值底蕴,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
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个群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无论是从教育主客体,还是教育媒介上来看,他们都有别于普通在校大学生或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目前,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能积极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使命感,注重伦理和道德传统,逐步养成法治思维方式等。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文化差异性大,融入集体能力较差
基于地域条件、历史文化因素,各少数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文化心理”〔9〕,进入非民族院校后,少数民族大学生必然要面对从本民族文化环境向以汉族文化为主的文化环境适应。然而,就其本身固有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来说,少数民族大学生快速融入到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非民族院校生活中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长此以往,会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很容易局限在自己民族文化圈内。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刚进校时,难免会出现强烈的“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寂寞孤独感,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如果缺乏文化交流,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倾向于参加本民族同学的聚会和团队活动,与此同时,其他民族的大学生也很难参与并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交际圈中,最终导致本民族和非本民族的大学生之间明显感觉文化差异性的存在,双方文化交流、交锋和交融的契机有限。
(二)多元文化冲击,价值取向较为模糊
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实际来看,大学生成长阶段及其学习规律,决定了他们心智尚未成熟和定型,其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容易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维影响。从国际环境来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上的各个民族的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日益频繁,维护民族文化安全的历史重任更加艰巨,这对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文化观念产生深远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对象,其思想观念所受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9〕。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拓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也步入了经济社会转型变革的历史拐点,这对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广泛影响。总之,在国际国内思想文化形势日趋复杂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部分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文化表现出思想困惑、迷茫和价值模糊的状况,其后果往往是既耽误自己,也贻害了社会。
(三)多种压力并存,获得感和安全感缺乏
相较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非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存在如下压力:首先是经济压力。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边远的欠发达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家庭经济较为困难,加上非民族院校多在内地或者沿海发达地区,消费水平较高,生活成本较高,使得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物质需求方面承受很大压力。其次是学习压力。受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表现在文化教育上就尤为明显,教育条件有限,致使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压力较大,容易造成学业上的被动。再次是风俗习惯压力。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都具有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虽然各高校采取了不同措施尽量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不同层面需求,但依然有诸多不便和差异需要协调解决。又次是人际关系压力。少数民族大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处于相对质朴、单纯的人际关系中,容易形成自卑、孤独、封闭的心理困惑。最后是就业压力。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部分学生存在竞争实力不强和心理上的胆怯,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环境中,为将来的就业去向担忧,对自身前途产生渺茫情绪。
三、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
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各种挑战,非民族院校可以通过优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健全管理机制、加大关爱帮扶力度等途径,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保障性和实效性,以顺应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政治认同
必须紧密结合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观念发展变化的时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理想信念教育的民族性的方法,进一步增强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要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科学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己息息相关,特别是要科学认识个人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自觉做“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忠诚信仰者和踏实践行者〔10〕。同时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基础性、常规性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选拔优秀学生干部,在各类学生组织中明确规定少数民族大学生干部的比例,积极调动并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和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体作用,确保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保持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11〕。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国家认同
通过爱国仪式等教育方式,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增强对国家的认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对各民族同胞的关爱,并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实现共同繁荣。“仪式”与教育并举,仪式可以成为维系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纽带,也可成为集体凝聚力的助推剂,强化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不仅能够传达认知,也可维系情感和增强实践参与〔12〕。通过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强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认同教育,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的民族利益关系,把热爱祖国的质朴情感与逻辑理性紧密结合起来,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3.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增强民族认同
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教育,构建民族认同教育内容的“多元一体”,协调教育内容的政治性、地域性、民族性,逐步改变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当今民族地区发展实际,民族文化特点,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科学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心理和性格,积极引导,正面教育,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强化各个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转型变迁,以往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势变化和时代要求,因此,非民族院校要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现实状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避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产生逃避和厌恶情绪”〔6〕。
1.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将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有效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充分运用历史故事讲解、现实案例分析等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精彩化、多样化,切实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收转化能力。
2.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民族性,充分理解和照顾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心理需求,适当加入民族元素和特色,加强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日常生活化、可持续化。
3.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积极宣传少数民族的发展史与奋斗史〔13〕,在充分利用广播电台、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介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信息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宣传阵地,加强红色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短视频等新媒体建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宣传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等,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14〕。
(三)健全管理机制,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性
相较普通大学生而言,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背景、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与普通大学生有所区别,这就需要非民族院校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性。
1.加强组织建设,形成多层次、多维度、多场域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建立涵盖校级、院(系)级、班级的层级化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体系,科学认识到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在全校上下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2.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机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
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特点(如生理、心理、生活、习俗等特点),结合不同阶段、不同年级、不同民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和引导,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制度
一方面,紧密结合本校、本院(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特色,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从思想教育、民族信仰、生活习俗、心理干预等多方面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另一方面,分年级、分民族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人档案,将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关信息登记造册,并做好动态更新,定期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做好沟通交流,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利益诉求,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切实做好舆情分析,在源头上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5〕。
(四)加大关爱帮扶力度,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党、国家和社会的关爱〔10〕。以人为本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立场,也是高校做好育人工作的关键。非民族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教育管理与解困帮扶相结合的原则,以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利益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关爱程度和帮扶力度。
1.加大学习帮扶力度,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设施、教育资源、教育队伍相对不足,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没有建立完善的学习结构,学习基础薄弱,知识储备不够,导致在学习中压力比较大,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指导,通过教师课外辅导、学生“1+1”辅导等多种方式,合理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学习帮扶最重要的一面就是心理适应,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11〕。
2.加大生活帮扶,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有质有量完成学业提供有力保障
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处于区位劣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相对其他地区的学生而言,少数民族大学生贫困占比较大,因此,学校在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绿色通道等方面,在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的基础上,要适当、适量、适时向少数民族大学生予以政策倾斜、物质帮扶,最大限度地解决其自身难以解决的经济困难,为其有质有量完成学业提供物质保障。少数民族大学生多具有自身固定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生活习俗等,非民族院校应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民俗,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情况,通过设立诸如清真食堂等关爱方式妥善解决这一问题〔9〕。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给予相对更多的关注,充分考虑其民族特点和个体特殊性,坚持以正面教育、积极鼓励为主的教育原则,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努力为其提供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引导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
3.加大就业创业帮扶,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活力
把专业学习与就业指导相结合起来,加大“一对一”学业帮扶,开设课后或周末辅导班,加强辅导,提升学习成绩。开展“一对一”职业帮扶,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指导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求职能力,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求职自信心〔16〕。对接民族地区企事业单位,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事业观,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理念、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全新的市场经济价值理念,培养竞争意识,切实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活力。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年群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在非民族院校进行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也要充分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和疑虑,运用互联网等工具,通过优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健全管理机制、加大关爱帮扶力度等途径,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保障性和实效性,以顺应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时代要求,将其培养成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