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教育中的工业文化遗产传播策略
2021-03-25姜晔,马骞
姜 晔,马 骞
(大连博物馆,辽宁 大连 116023)
一、工业遗产保护及价值传播
工业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工业历史发展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工业遗产是工业发展各阶段中保留下来的物质遗存,也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的重要载体。加强工业遗产保护,有利于优秀工业文化的传承与利用,对工业城市的文化建设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21世纪以来,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在国内一些城市先行起步。2006年在无锡召开的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并通过《无锡建议》,国内首次提出工业遗产的概念。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具有历史、社会、建筑、科技、审美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工厂车间、磨坊、矿山和相关设备,相关加工冶炼场地、仓库、店铺、能源生产和传输及使用场所、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物质和非物质遗产[1]。国内一些城市诸如上海、无锡、沈阳、青岛等,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进程中,较早地开始进行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再利用,比如制定了保护工业遗产的相关法规条例,将一些老厂房、旧仓库改造成艺术中心、创意产业园、博物馆等。自2017年至今,工信部每年定期组织进行国家工业遗产认定申报工作,并对外发布“国家工业遗产名单”。2018年及2019年,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也两次发布了包含100个代表性工业遗产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名单”。
但是,现阶段工业遗产保护工作仍然举步维艰,面临着巨大挑战,主要表现在:其一,保护工作主要依靠的是文物保护专家的建议倡导、政府的调控管理以及部分公众的参与,大部分公众仍然缺乏保护工业遗产的意识;其二,保护下来的成果鲜为人知,遗产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公众的普遍认识与理解。从近年来的学术研究及实践中可以看出,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工业遗产保护不应仅仅是政府和文物工作者的职责,还应该是广大公众的共同事业,每一名公民都有保护工业遗产的责任与义务。一方面,工业遗产的保护是一项公共事业,需要全民性参与;另一方面,工业遗产为人民群众所利用,也是实现工业遗产价值的现实需求。因此,如何呼吁公众参与工业遗产保护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传播正充当了工业遗产与人民群众之间对话的桥梁。借助于传播,能够加强公众对工业遗产的认识,唤起公众保护工业遗产的意识,促进全民参与到工业遗产保护的行动中。同时,能够弘扬优秀工业文化,将工业遗产承载的精神发扬光大,为公众树立工业生产中的人物榜样,增强公众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自豪感及使命感,对劳动的责任感及光荣感,学习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的坚强意志。因此,工业文化遗产的传播在其保护、利用、传承及可持续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在博物馆教育中传播工业文化遗产的优势
2010年单霁翔先生就提出:“当今时代,博物馆的功能与职能将再次从‘保护文物藏品’延伸到‘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是时代对博物馆的呼唤,也是体现博物馆价值的需要,这一需要的实现,使博物馆工作者打开视野,面对多样化的文化资源,进入无限的发展空间”[2]。也就是说,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工业遗产也需要被博物馆保护与利用,这也是博物馆的责任与使命。同时博物馆通过利用工业文化遗产的丰富资源,也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促进博物馆多元化发展。因此,借助博物馆进行工业文化遗产传播,既可以推动信息流动传播,加强教育宣传力度,对工业遗产形成一种更好的保护,也可以提升博物馆文化资源,为博物馆的发展增添无限可能,这无疑是一项双赢的举措。
作为博物馆的首要职能,博物馆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活动。博物馆教育是指在博物馆环境中的基于博物馆实物的教学活动,其任务是支持参观者(学习者)的发展[3]。也就是说,博物馆教育是在博物馆环境中以博物馆实物为媒介进行信息流动的一种传播活动。作为社会教育的中坚力量,博物馆进行工业文化遗产传播具有独特优势:第一,保护利用工业遗产资源是博物馆的职责与使命。相对其他教育机构、传播媒体来说,博物馆得天独厚,可以利用的工业遗产资源相当丰富,教育传播手段也灵活多样,或是进行实物展示,或是策划展览,或是举办讲座,或是进行体验式活动,可以充分激发观众的兴趣,调动观众的积极性。第二,博物馆面向的受众群体,即传播信息的接受者数量庞大、类型广泛,而且他们是主动走进博物馆,对博物馆所传播的内容感兴趣、有热情的,能够在接受博物馆教育与传播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对工业遗产自主地产生认识。第三,博物馆工作人员,即传播信息的解码者与传递者拥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信息经过工作人员的加工与阐释之后才能传递给观众,因为经过阐释的信息科学易懂,这样才能有效实现传播目的。第四,博物馆中的媒介丰富多样,展品、展板、多媒体设备、展览、工作人员等,甚至是参观博物馆的观众,都可以成为传递信息的载体。
值得注意的是,博物馆进行工业文化遗产传播也存在一定困难。博物馆传播的优势在于具有实物性、真实性,然而,一些工业建筑遗产或者大型机器设备,本身体积过于庞大,很难放入博物馆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展示,只能通过将工业建筑遗产改造成博物馆,或制作成图片展览,或制造模型等辅助展具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样一来,博物馆很难发挥其优势,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差别不大,应特别注意避免这种情况。
三、博物馆教育中的工业文化遗产传播策略
近年来,博物馆教育逐渐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相对于其他教育机构来说,博物馆更适合进行个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挖掘文物背后的精神力量等逐渐成为博物馆主要利用的教育手段。工业遗产是工业历史活动的缔造者和见证者,承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智慧结晶和精神力量。尽管它们中部分已受到破坏,甚至是被完全摧毁,丧失了最初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但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精神力量、情感激励等是不容忽视的,也能够为博物馆提供丰富的教育素材。那么,如何在发挥博物馆教育优势的同时传播工业文化遗产呢?
(一)塑造城市集体记忆,强化公众归属感与认同感
一般来说,界定我国近现代工业遗产的时间范围是从1840年开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我国很多地区都经历了帝国主义的侵略甚至是殖民统治,在此期间也产生了大量工业遗产。比如,2017年列入第一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的旅顺船坞,是洋务运动时期为增强海军实力而建设的,是我国工业萌芽时期的自我探索;同样是第一批国家工业遗产的本溪湖煤铁公司,则是在1905年因日本帝国主义对本溪及周边地区丰富煤铁资源的觊觎而建立的,带有强烈的殖民色彩,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殖民侵略、资源掠夺的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新型产品的质量大幅提升,品种大量增加,促进我国近现代工业迅速发展,实现工业现代化,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工业遗产承载着的则是一座城市的荣耀与光辉,是一代人的梦想与情怀,特别是对一些老工业城市来说,这段历史更是他们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不管是被殖民统治的屈辱,还是工业发展中的荣耀与光辉,都应成为世世代代传承的记忆。
法国学者哈布瓦赫在其著作中指出,集体记忆是对过去事物形成的一种群体共同表征[4]。他将记忆视为社会的产物,认为一切记忆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与机制下才会得到产生与延续。博物馆是记忆的场所。博物馆的职能主要体现在收藏、研究、展示、教育,而这几大职能也都是围绕记忆来实现的,博物馆的职能决定了博物馆具有保存、阐释、再现、传播集体记忆的责任与使命。博物馆塑造记忆的核心机制在于通过博物馆的展品、叙事,及其建设的过程,不同个体和群体都能参与到记忆的沟通、共享、塑造、再现的过程中来[5]。博物馆通过对工业文化遗产的保存及阐释,将其承载的历史记忆还原再现出来,通过展示、讲解、讲座、体验式活动等方式,唤醒观众对过去的记忆,激发观众对这些记忆产生新的理解而形成集体记忆。毋庸置疑,这种集体记忆就是博物馆经过阐释而塑造的,也是博物馆想要传递给观众的信息。
博物馆通过工业文化遗产想要为观众塑造一个什么样的集体记忆是传播目的的重点所在。所以,在博物馆教育传播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是:其一,如何将传播者的个人记忆转化为集体记忆,将工业文化遗产所承载的鲜为人知的信息传播给公众,比如关于工业文化遗产的一些采访、录像等口述资料。博物馆可以将收集到的资料组成“故事链”,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事件发生的背景、历程、影响等内容传递给公众,使公众对事件有整体的认识。其二,注重挖掘事件、事物背后的精神作用,使观众在参与集体记忆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更新已有认知结构,对博物馆所传播的集体记忆产生文化认同,强化集体归属感与民族凝聚力。反之,这样的情感、观念也能够促进观众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理念,促进一个稳定的、团结的集体形成。
(二)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工匠精神
如今,“讲好中国故事”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博物馆正是一个讲述中国故事的绝佳场所。作为人的工业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工业遗产离不开人的活动,它不仅记录了人的工业活动,见证了城市工业发展进程,还反映了在我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建设中所涌现出的工匠精神。将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等的工匠精神,予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在新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尤为重要。一方面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等,以榜样的力量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推进技能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有利于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赋予工匠精神以新的时代意义,将工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以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时刻激励人们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使工匠精神得到不断传承与创新。所以,传播工业文化遗产、传承工匠精神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讲好工业遗产背后的人物故事。
那么,在博物馆教育过程中,如何讲述工业遗产背后的中国故事呢?首先,要深入挖掘工业遗产背后的“普通人”“普通事”,这样的人和事更加真实,更贴近于生活,更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其次,可以借助于展品或模拟情景,为观众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最后,可以采取讲解、情景表演等灵活多样的讲故事形式,引起观众好奇,激发观众兴趣。博物馆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来讲述“普通人”“普通事”,为公众树立学习的榜样。这种“普通人”式的榜样,相较于伟人、英雄等形象来说,是公众可以接近的、容易习得的学习榜样。通过讲述榜样的具体行为、习惯、态度、方法等,以小见大,以微见宏,以彰显不畏困难、不畏艰辛、努力钻研、开拓创新等难能可贵的工匠精神,引导观众反思自身行为习惯与处事态度,传承优秀的工匠精神,在实践中砥砺前行。
(三)宣传“中国制造”,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文件,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以人为本的方针,加快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从而走向中国的强国之路。
不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工业遗产,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建造的工业遗产,其中不乏“中国制造”的优质产物。物质遗产包括可移动的工业遗产文物和不可移动的工业遗产建筑群和工业遗产遗址,比如车间、作坊、厂房、矿场、仓库、办公楼、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非物质遗产包括工艺流程、企业文化、科学技术等工业文化形态,这些是以人的行为作为载体的,没有留下物化产品。这些“中国制造”的工业遗产,涵盖造船、军工、铁路、采矿、纺织等各个门类,涉及专业技术领域广泛,能够充分展现中国近现代工业制造的能力、科学技术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变革,蕴含着值得借鉴的丰富历史经验。
在博物馆教育过程中,应特别突出近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文化遗产,特别是中国的民族工业以及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由国人自主研发的新产物和新技术等。一方面,促使公众认识到中国制造的能力和精神,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培养公众爱国之情和强国之志,激发公众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宣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特别对于青少年来说,激励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科学素养,勇敢追求科技创新,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
四、在博物馆教育中进行工业文化遗产传播的启示
在博物馆教育过程中进行工业文化遗产传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利用博物馆教育实物教学、环境教学、社会化教学[3]的特点。博物馆是以空间形态为特征的视觉文化传播机构,与其他教育方式相比,博物馆的传播更具有综合性的特点[6]。博物馆是唯一采用立体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的机构[7],在进行工业文化遗产传播时,在主要依靠实物的基础上,还可以结合展板、讲解、音频视频、实际操作等手段,在立体空间内为观众营造一种多感官体验,使观众自然而然地理解其物质属性以及背后发生过的故事,以形成更加直接的认知与理解。在此过程中,博物馆注重的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引导观众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另外,与报纸、图书、电视、网络等其他传播方式相比,博物馆教育能够与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与交流,也就是说,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可以进行即时的意见反馈,这一点对于提升工业文化遗产传播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博物馆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众留言、访谈等方式来收集观众反馈意见,利用定量与(或)定性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深入了解不同受众的不同认知水平、需求、偏好等特点,使工业文化遗产传播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