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话语转换
2021-03-25张明海
张明海,侯 颖
(湖南省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长沙理工大学基地,湖南 长沙 4101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种思想观念,也是一种话语类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是新时代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要想真正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还必须自觉地对原有的教学话语进行转换,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与教学话语体系的对接。
一、知识传授向价值观引导话语转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特征,知识性和价值性相互蕴含,知识体系支撑价值信仰的形成,价值信仰的塑造是知识传授的最终归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在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前提下,凸显价值导向功能,用丰厚的知识成果滋养先进的价值观念。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定位决定教学话语必须由知识传授向价值观引导话语转换。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导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两个基本范畴,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定位,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引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课程属性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知识传授、思想传递和价值引导的重要途径,其意识形态目标极为突出,承担着重大的意识形态使命,并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原动力,引导学生辨析、批判、抵制错误思想观念,形成与主导意识形态相一致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从而增强其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从课程教学形式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知识作为基本载体,以传授知识作为基本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的双重维度、教育目标的双重任务、教育对象的双重需求决定了教学话语应是知识性话语和价值观引导话语的统一体。从知识传授本身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向学生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贯穿其中的知识主线,马克思、恩格斯所构建的完整严密的科学知识体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也就意味着拥有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式。同时,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理想信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这又充分凸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观引导功能。正是这一特殊的目标定位,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须理直气壮地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转换的实质是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学活动,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引导体现为辩证统一、相得益彰的关系。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涉及多领域,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与其他课程教学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检验过程是知、情、意、信相互联动的完整过程,这就意味着对学生个体思想,尤其是价值观念的影响要比一般的知识课程更为深远。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避免把教学内容作为纯粹的知识内容、理论体系、概念结构来对待,而忽视教学内容本身所负载的价值引领与使命导向要求。也就是说,在知识传授中应坚持鲜明的价值观导向,既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价值观养成。当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在价值引导的基本要求,并不是摒弃知识传授这一教学目标,相反知识传授的目标在于为更好地价值引导奠定基础。科学先进的理论体系和价值观念要被学生认同,必须辅以传授系统的相关知识作为支撑,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划清是与非、正与邪、美与丑的界限,达到解惑释疑、提高思想政治道德觉悟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基本知识教育,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丰富课程教学的学理性,而且还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渗透到知识传授之中,引导学生探求科学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背后隐含的价值观念和意义。
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转换在方法上需要找准价值导入点,实现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换。一般来说,教材话语并不等同于教学话语,教材话语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十分精练等特点,主要是用理论话语系统精练地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便教师能准确把握教学理论知识的范畴和边界,但这需要教师转换为教学话语真正让学生入脑、入心。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言:“教材即使编得非常详尽,也不过是某一学科的提要,加上一些必要的范例罢了……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老师的善于运用……学生要学的,不光是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各科的学习中学会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3]这一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深刻启示: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善于根据知识体系来进行话语转换,找准教学话语的价值导入点。比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中,“自由”“平等”“民主”“公正”等字眼最引人注目,这些话语概念在西方社会也常讲,甚至传播的力量和传播的态势相当强劲,话语影响范围广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主动掌握西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的撒网式传播、渗透式功效等特点,用思辨的方法分析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发展的规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做到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4]。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不能简单地套用西方话语概念,也不能完全回避这些概念,而是需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把“自由”“平等”“民主”“公正”等话语内涵与中国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相结合,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结合,从而树立起鲜明的价值导向,构筑起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话语意境。
二、抽象话语向大众化话语转换
任何一种价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都是一种从具体到思想观念的抽象提炼,不具备高度的抽象性就等于失去了普遍性和超越性,更无法体现人们价值追求的最大公约数。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二个价值范畴和内涵结构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但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它是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价值共识凝聚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客观反映,标注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追求,并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5](P11)一种创新理论的提出,往往是应时代之需、人民之需,创新理论的付诸实践,首先需要大众化传播开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大众化转换,需要从话语内容、话语交流、话语含意、话语表述等维度着手。
一是话语内容的生活化。一般而言,人们对一种价值观产生认同的主要依据是看它是否有道理和是否公正,即“任何价值观要获得合理性认同,它必须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合理性”[6]。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原则,即话语内容既符合理论逻辑,也符合现实生活的实践逻辑。符合理论逻辑是指教学话语内容在理论上是有充足理由的,或者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得很有道理,进而促进学生认同并将之内化于心。符合实践逻辑是指教学话语所倡导的价值导向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得到证实是可行的,进而激发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集中阐述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文献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5](P135-136)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产生的,一切真知都是经由直接经验而最终得到发掘的。换而言之,日常生活作为价值观碰撞生发的场域,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话语内容必须根植于日常生活,能够与日常生活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诉求和成长期许保持紧密对接。一方面,话语内容要观照现实的日常生活实践,与生活世界有内在的同构性,让学生充分感知、认知。另一方面,情感认同是实现价值认同的关键,话语内容要观照现实的日常生活的情感需求,与学生形成价值观的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性气息、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从而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是话语交流的人本化。话语交流的人本化,是指通过回归人最本能的状态,以激发和调动人的潜能和感官来进行信息交流,人本化的信息交流方式具有动态性、全方位性和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正确引领性,使生活的本真、人体的本能以及事物的本性真正得到体现。话语交流的人本化体现了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原则,即在坚持教育者主导性的基础上,以教育对象为中心,强调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对照教育对象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平等互动和富有亲和力的沟通交流,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学习体验境界。人本化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的生动体现,对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话语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教学话语交流的人本化转换,首先是体现了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引导人、教育人与尊重人、关心人、启发人相统一,有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情感。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认为,人类“真正的对话”可以造就出特别令人珍视的“我-你”式的交流关系,“这种对话意味着对彼此区别的承认和准备协商的善意,是人类求同存异的共有基础”[7](P288)。其次是能增强教学话语的人格化效应,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独白式宣传到对话式交流的转变,消解教师的话语霸权,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文化人。再次是能使互动的双方及时充分地获得人际反馈信息,从而准确感知、判断对方的价值立场、思想动态和道德境地。总之,充分的人际交流互动所营造的价值观情感体验氛围,是传统的单向度的话语交流模式难以比拟的。
三是话语含意的低语境化。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在1976 年出版的《超越文化》一书中指出,人无论从何种角度,总会发现信息系统有一个普遍特征,即意义(人们预料接受者所做的)由传播、背景以及为接受者准备的反应、情景等因素组成。他认为:“任何交流都表现为高语境、低语境或中语境(middle context)。高语境互动的特色是,预制程序的信息贮存在接受者身上和背景之中;此时传达的讯息(message)中只包含着极少的信息(information)。低语境互动则与之相反:大多数的信息必须包含在传达的讯息之中,以弥补语境(内在语境和外在语境)中缺失的信息。”[8]按照霍尔的理论可知,高语境话语和低语境话语的基本意涵在于,高语境话语在表达感情和传递信息方面,一般用含蓄、间接、隐晦的方式,重视理论的直接灌输,并且表达者内向羞涩,不擅长自我表现;而低语境话语则采用坦率直白的方式进行沟通,重视日常生活叙事,表达者外向且热衷个体的自我表现。由此可见,低语境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大众化的基本表征,能够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个价值范畴和理念内涵融入到讲授内容中去并获得学生的认同,只有通过契合教学规律的低语境的话语方式,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讲得通的逻辑词汇和详实的案例素材,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有效性。
四是话语表述的故事化。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好故事。好故事承载着知识、信仰、习惯、风俗、行为等关乎人类生存的重要元素,闪耀着人类可共享的思想光辉,文化的传承和价值的传递也正越来越以一种“故事”的方式进行讲述。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历史进程中,留下的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感人故事,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奋斗精神的价值内涵。如果以讲故事这种隐喻说理的方式来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可以减少“说教”的痕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让学生“零距离”感受到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英雄榜样的示范作用。当然,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最关键的是要实现理念故事化、故事理念化。理念故事化,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发生在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各个领域的事迹,使其具体化与形象化,学生通过这些故事就能领会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会“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追求什么”。所谓故事理念化,就是在记载和反映人们日常生活实践与情感诉求的小故事中,提炼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赋予它们以文化素养和精神灵魂。总体而言,理念故事化要求把故事讲“活”、讲“实”,易理解;而故事理念化则要求把故事讲“准”、讲“深”,有高度。
三、传统话语向现代话语转换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价值观话语体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现代观念、现代传播技术以及西方思想文化冲击等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正产生着巨大影响,致使一些传统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价值观念被动地走向式微,传统的话语呈现手段逐渐被边沿化。与此同时,青年学生的信息接受心理乃至价值选择、价值判断等,较以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注重个体感受和个性彰显,更乐于接受碎片化、图像化信息,更加关注个人正当利益的满足,更加具有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等。针对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地实现话语内涵、话语呈现手段和话语传播向度的范式转换,以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形成多样化的现代话语体系。
一是话语内涵的创新性转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9](P164)他还指出:“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9](P17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和基础,在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长期过程中,不少优秀传统价值观念得到继承和弘扬,但也有些对构建当代价值观起重要滋养作用的传统观念、文化形态,因未注入新的内涵而被忽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现代转换,“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10]一方面,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重点转换掌握人际关系的一般规律、彰显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并提炼新的话语内涵,赋予其时代意义。另一方面,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价值,把承载着深厚礼仪文化并具有活态价值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融入教学话语体系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选择传统的价值实践典范并注入新观念、新信息、新元素,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良好的示范。
二是话语呈现的多媒体化。当今时代,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信息传播形态深受青少年追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好新媒体技术优势,使话语呈现形态多样化、立体化,做到“有图有真相”。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数字化的图像话语构建,将文本、言语转变为不同层面的图像化话语表达,通过图像的象征、隐喻和叙事方式来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可尝试建立专门的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信息分析实验室和数据库,以数据化话语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和实证信息,打造数据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使“用事实说话”与“让数据发声”两种教学方法相得益彰。而且,数据化信息还十分有利于展现教学主题所涉及的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高度关联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信息,便于教师开展问题导向式教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深刻启示。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呈现的多媒体化,除了在方法上要着力创新之外,还需要高度重视媒体资源的优化组合。当今时代,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通过对各类教学媒体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打造全媒体、全方位、立体化的融媒体教学过程模式,实现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体化效能。
三是话语向度的国际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已经将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之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和利益共同体。同样,我们也必须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推动形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文明发展格局。任何一种核心价值观都应当具有人类共性和自身个性的双重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广泛借鉴世界文明成果,使之符合人类最美好的价值追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应把注意力聚焦在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先进性上,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应具备国际化向度,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割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类先进文化的联系,用他国文化价值立场来裁剪中国,也不能过分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性而陷入“自言自语”的话语体系。一方面,必须向学生强调: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发展,都在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文化没有国界,未来强国的比拼在于文化软实力的比拼,我们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用自己的文化去影响世界,用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去感化世界。另一方面,应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核心价值观的比较中,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的独特性和超越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性。
总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进行话语转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客观地了解世界、了解中国,看清世界发展大势,最终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在实践中自觉肩负起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