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困境与途径
2021-03-25王光辉张钟月
王光辉,张钟月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淄博255000)
2017 年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高等学校中的思政课程,无疑是此项任务的重要承担者。自《意见》出台后,学界在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遗憾的是,由于缺乏对融入困境的清醒认识与把握,致使一些有益的探索无法落地生根。因此,为更好地落实《意见》精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有机融合,就有必要直面并突破这些困境。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困境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困境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如何界定“优秀”,谁来融入及如何评价融入的效果。这三个困境,分别与教材、教师与学生相对应。
(一)如何界定“优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些说法近似于怪诞,当时的人们就曾有过怀疑。譬如《山海经》讲有个叫炽阴的山神,身高有一千里,一吹气天地变为寒冬,一呼气天地变为炎夏。又载夸父国有神人夸父与太阳赛跑,因口渴而喝干了黄河与渭河的水。又如《抱朴子》所载,有五百岁的狐狸豺狼,可幻化为人形;一百岁的老鼠,可以知道千里之外所发生的事情。即便在正经正史里面,亦不乏此方面的记载。《诗经·小雅·生民》说姜嫄把刚出生的后稷放在牛羊小道上,牛羊避之而不践踏。又把后稷放到森林里,伐木之人见而收取之。又把后稷放在寒冰上,有鸟飞来用羽毛给他取暖。《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的母亲刘媪在大泽之陂休息时梦与神遇,蛟龙盘旋其上,于是生下刘邦。又张守节《史记正义》讲楚国的陆终之妻女嬇怀孕三年仍无法生子,最后从右胸取出六个孩子。这些说法,在古人那里就有过抨击。今人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如果还执之以大讲特讲,显然已无必要。
此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些说法已不合时宜。换句话说,有些思想可能适应当时人们的状况,但随着时间条件的改变,已不适合当下的具体实际。中国历来是一个农业大国,直到现在农村人口仍然是我国总人口的主体部分。在一个农业国家中,其财富的积累主要靠耕种土地。因此,在古代的中国无论是政府或是学者,都多多少少带有重农抑商的倾向,由此也造就了中国根深蒂固的“讳言利”传统。所谓“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孟子·滕文公上》)所谓“名利如锦覆陷阱,使人贪而坠其中”。然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尤其是党的十五大把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非农人口占多数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这样一来,我们就必须转变传统思维,正确看待工商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厚植企业家、工匠、劳模精神土壤。
这些怪诞的、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作为学术上的研究有其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但试图把其融入到高校的思政课中,就与《意见》提出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要求不相适应。这也迫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是优秀的,并能够与高校思政课有机融合,从而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心、自豪感,切实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二)谁来融入
毫无疑问,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是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主要承担者。但我们看到,在当前阶段部分思政课教师并无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的背景与经历。更大的困难是,传统文化之内容浩若烟海,博大精深,非积一日之功可致。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分儒、释、道三家。儒家的重要文献见于《四库全书》,其字数有7 亿多。外加《四库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等,总共有24-26 亿字。佛教的重要文献见于《中华大藏经》及《中华大藏经续编》,总字数在3-4 亿。道教的重要文献见于《正统道藏》,之外又有《续道藏》及《藏外道书》,总计字数约有5000 万。如此庞大的体系,即便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也难以曲尽其妙。
尤有进者,传统文化不仅仅通过文字,还通过各式各样的物质或非物质形式予以表现。最为突出的,莫过于传统的礼、乐。礼包括冠礼、祭礼、葬礼、婚礼、饮酒礼、相见礼等,亦包括与之相关的服装、祭品、场地。然礼俗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具有不定型性,随着时代及地域的变化不断发生改变。且一些礼俗规定,并不一定适应今日之现实。如嘉庆十七年规定房屋不能开四门,雨帽不能全用红色等。乐包括乐舞、乐器、乐仪。乐舞有帗舞、羽舞、旄舞、皇舞、干舞、人舞;乐器包括钟、磬、琴、竹、箫、笙、埙、鼗、敔等;乐仪譬如古代佩玉之君子,在行走的时候右边要发出徵声、角声,左边的要发出宫声、羽声,走路快的时候与《采齐》音乐合拍,走路慢的时候与《肆夏》音乐合拍。这些传统文化的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式及内容,恐怕亦非一日之功可致。
传统文化及其相应的载体的复杂性,无疑加深了其融入思政课的难度,即现阶段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教师都采用此一模式上课。于是困难就转化为如何在整个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寻找出最为适宜的人员。
(三)如何评价融入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然对做人工作效果的评价,有两方面的困难。其一,做人的工作主要围绕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而展开。不过,这些内容却难以量化并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考评标准。有外强而中干者,有道貌而岸然者,有半途而废者,所谓的“两面派”“两面人”。其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人德性素养潜移默化的提高,需要经年累月之功。而思政课对高校学生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在校的四年。且从现在专业课程的设置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概论》四门思政课程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两年,大三、大四则显得较为薄弱。且学生毕业之后,更难以跟踪观察。
传统文化即便是以其中的儒学而论,其与马克思主义毕竟分属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虽然在一些价值追求上具有一致性,但其差异亦是明显的。如果不顾这些差异性,把一些不相干的内容生拉硬套、胡乱比附,甚至为融入而强行融入,其结果必将使融入的效果大打折扣。我们所要坚持的,是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基础上的有机融合。通过有机融合,使得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在思政课堂上发挥出更大的育人功能。这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水平,相关补充教材的编写、编订,更涉及到对不同阶段大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把握。换句话说,我们在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的融入模式方面,存在极大提升的空间。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途径
针对上文提出的困境,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个途径入手,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工作。
(一)以党中央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论述为融入思政课的中心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阐扬。早在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为传统文化代言,多次论及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我们应把党中央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相关论述,作为融入思政课的中心工作。比如2014 年4 月1 日,习总书记在欧洲学院演讲时总结了传统文化的七个理念。分别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实际上,这七个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内容进行的总结与凝练。又2017 年12 月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上讲:“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民胞物与”“天下为公”等亦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要围绕党中央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论述,将其融入到课堂之中。
具体来讲,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以《习近平用典》为核心素材,联系思政课的具体篇章进行释义及解读。如在讲授“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时,可融入《习近平用典》之“敬民篇”;在讲解“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时,可融入《习近平用典》之“天下篇”;在讲解“全面依法治国”时,可融入《习近平用典》之“法治篇”等等。第二,在“专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模式中加入党中央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论述的内容,如设置或收集“习近平论古代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传统文化理念”“文化自信与传统文化”等专题、案例,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与亲和力。第三,请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通过讲座、访学、授课的方式进行指导。借鉴兄弟院校及相关机构的成功经验,开展学校内部、校与校甚至是校与企之间的合作。以本校为例,其内部有直属科研单位“齐文化研究院”,又有二级教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两个单位的相关合作,提高思政课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效果。
(二)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中设立专门的传统文化研究机构,推进传统文化与思政课融合的理论研究及实践落实工作
优秀传统文化能否真正有机融入思政课,关键靠人。前文也提及,在现阶段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思政课教师既精通于传统文化,又精通于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理论成果。现实情况是,基于现代的学术分科,从事思政课教学的高校教师,多数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的知识,而在传统文化方面则显得相对薄弱。近些年笔者也发现,部分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招聘思政课教师时,逐渐有意识补给具有中国哲学、中国传统伦理学及美学等相关知识背景的教师。这种补给,使得在传统文化方面的薄弱性有所改观。问题是,如何使引进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具有中国哲学、中国传统伦理学及美学背景的思政课教师,高效发挥出其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中的作用。
笔者认为,当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中设立专门的传统文化研究机构,推进传统文化与思政课融合的理论研究及实践落实工作。毫无疑问,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效果的呈现主要是在课堂之上。但在进入课堂之先,教师内部应该提前做好相应的融入工作。专门研究机构的设立,意在通过机构人员的紧密协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做好目的确立、理念形成、方案制定、中间实验等前期准备,并对课堂实施环节反馈的效果进行及时的总结与改正。在人员配备方面,研究机构中,既需要精通于传统文化者,又需要精通于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理论成果者。通过研究机构的内部运作,使两者发挥出“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为使专门研究机构的设立切实可行,可从教育主管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个人三个层面加以推进。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整体谋划,强化顶层设计,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专门的传统文化研究机构进行可行性论证、分类指导、政策协调、检查监督。笔者注意到,2018 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决定在全国普通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到今年为止,在全国范围内已建设100个左右的基地。应该看到的是,这100 个左右的基地远远不能满足全国三千左右的普通高校的需求。因此,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进一步谋划高校的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基地的建设。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强化落实设置专门研究机构的主体意识,在资金、场地、人员、管理服务上给予必要的支持,防止形式化、表面化。把机构的设立纳入年度计划,工作考核和建设评估之中,按照高标准、高配置、高质量的要求促使传统文化研究机构的落地生根。高校教师要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先组建负责人有影响力,学术梯队结构青、中、老搭配合理、专业研究方向互补的学术团队,在有一定的教学、教改经验、项目主持经验、核心论文发表及专著产出的基础上,顺势申请成立相应的研究机构。
(三)重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开发与思政课深度融合的高质量教学资源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具有天生的亲近性,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及传承。以笔者所处的山东为例,其长期受齐鲁文化的熏陶。齐地靠海而居且得鱼盐之利,故其文化表现为开放性、功利性;鲁地受儒家文化影响,故其文化表现为保守性、道义性。两种文化相互激荡交融而孕育出独特的文化表达形式,与中原文化及楚地文化等有着明显的差异。直至现代,齐鲁文化的特质仍有保留。因此,借助这种保留的文化特质及人们天生的亲近性,则可以更有效地融入到思政课中。
我们还应该看到,高等教育只是整个国民教育的一部分,高校的思政课又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开设。对于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来说,势必是一个经年累月的过程。就高等学校的思政课来说,一方面,要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另一方面,要注意与前期的中学教育及后期的继续教育相互衔接。这种衔接,既可以表现为在课堂之上的所讲授的知识内容的衔接,也可以表现为脱离课堂的音频、视频、教案、教材等的衔接。而后者又具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即能够在学生离开校园走入社会之后,仍发挥其育人功能。因此,依托地方优秀文化,开发与思政课深度融合的高质量的音频、视频、教案与教材等,对提高融入效果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教学效果的评价中,我们对于学生的反馈足够重视。笔者建议,在重视学生反馈的同时,也应该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评价,把高质量的音频、视频、教案与教材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的一部分。
三、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要做到两个坚持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科学的论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这个论断载入宪法总纲,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党的这种核心地位。任何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的言行,都是违背宪法的。就教育方面而言,党的十九大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部署,强调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9 月10 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为新时代发展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就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坚持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习近平在《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厚的爱国主义资源,诸如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王维的“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就是要把这些爱国主义精神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增强青年学生的“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行。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就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围绕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然我们办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要理直气壮地把思政课开好。而思政课的深厚力量,来自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来自党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改革、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要以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为契机,借助大数据、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思政课中的有机融合。培养出既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又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的引进,一些西方的思潮、理论、价值观亦纷纷涌入,比如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经济自由主义、西方人权理论等。这些思潮、理论、价值观,稀释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力量。使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中“失语”,在教材中“失踪”,在论坛上“失声”。在此情景下,我们尤其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旗帜鲜明地反对动摇马克思主义这一地位的言语、行为,敢于向其亮剑。
因此,我们在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意见》精神的同时,要时刻检视是否偏离了《意见》的基本要求,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换句话说,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是为了与思政课相互配合,让文化的基因与当代社会相协调,更好地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不是用传统文化占领思政课堂,取代思政课。
总之,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势在必行。但对于如何融入的问题,高校应该遵守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从自身的师资队伍、办学特色、学生接受程度等出发,选择适宜的方式来有序推进教学改革。切忌照搬别人模式,搞一刀切。相信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高校的大力推进,《意见》要求的到2025 年“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的总体目标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