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愿意进入博士后流动站?
——基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实证分析

2021-03-25

山东高等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志趣流动站博士后

(南京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苏 南京210093)

一、研究背景

博士后制度是指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单位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招收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在站内从事一定时期科学研究工作的制度。[1][2]这种专门的学术研究制度,不仅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发展,也为科技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机遇和平台。1985年,我国开始实施博士后制度。这一制度自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国科技创新注入巨大动力,培养出了一批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3]

近年来,在供需结构和就业市场环境变化的背景下,作为学历层次塔尖上的博士毕业生们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4][5]由于不少高校和科研单位均要求博士毕业生拥有博士后工作经历,博士后流动站开始成为博士毕业生的新去向,[6]一方面可以继续从事专业研究,为进入高校积累教学、研究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领取补助提高待遇。[7]科技部于2020年3月21日印发的《关于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的若干措施》中也提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设立科研助理或辅助人员岗位,扩大博士后岗位规模,以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8]这也意味着我国博士后群体将会不断壮大,博士后流动站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目前,已有学者对博士后开展了相关研究,但大多研究集中于我国高校博士后政策变迁和特点、[9][10]博士后制度现状和反思、[11][12]博士后制度的国际比较分析、[13][14]对博士后压力和困境的现状调查等。[15]仅有少量学者围绕“谁愿意进入博士后流动站”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其中有研究发现东部高水平高校博士毕业生进入流动站的比例相对中西部而言更高;[16]男博士更倾向于选择出国做博士后,女博士更倾向于选择国内的单位做博士后。[17]人的职业选择是一个动态过程,[18][19]根据博士生就业意愿可以有效推断博士生将来的职业选择。博士后作为我国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一项培养制度,究竟什么样的博士生会有意愿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呢?本研究将使用定量研究方法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二、文献综述

已有研究发现,尽管高校和科研机构仍是博士生就业的首选去处,[20][21]但实际就业出现了多元化趋势,[22]现有对博士生就业选择的研究侧重于对博士生就业多元化这一趋势的分析,如有从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23]博士生的就业期望、[24][25]实际就业去向、[26]就业地域特征、[27]博士生教育质量观[28]等多角度对就业现状进行讨论和分析。从已有研究来看,影响博士生就业选择的因素主要有个人教育背景、博士生阶段培养经历和就业市场环境三方面,由于本文研究对象为在读博士生,因此本文主要对个人教育背景和博士生阶段培养经历两方面进行讨论分析。

(一)个人教育背景

部分研究表明,博士生的性别差异对学术职业的选择并无显著影响;[29][30]但有研究指出,不同性别、学科门类博士生之间在多元就业去向上存在显著差异。[31][32][33]例如女博士更倾向选择学术部门,特别是在国内高校或科研机构就业;[34]也有相关研究在考察德国毕业博士就业情况时发现男性更倾向于在学术界就业;[35]还有研究发现男博士进入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工作的比例高于女博士,而女博士进入高等教育单位工作的比例高于男博士。[36]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认为读博动机、职业兴趣与就业期待对博士生就业偏好有显著影响,[37][38][39]而婚姻状况、母亲职业等因素对博士生就业偏好无显著影响。[40]部分实证研究表明,拥有学术志趣的博士生更倾向选择学术职业岗位,其从事学术科研工作的意向是非兴趣导向群体的2.6倍。[41]

(二)博士生阶段培养经历

有研究表明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数量越多的博士生更容易在就业时获得学术界的青睐。[42]有研究根据已毕业博士的调查数据发现,在学术交流和与导师互动方面表现更加积极的博士研究生更倾向于选择学术职业。[43]但也有研究表明导师及其指导情况与博士生就业偏好之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入学方式对博士生就业偏好有显著影响。[44]此外,有研究表明学术参与经历会对博士生的职业选择产生影响,若博士生就读期间与企业有合作关系,则会降低其选择学术职业的概率。[45]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目前围绕博士生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意愿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有大量研究分析了博士生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这些成果为本研究深入探讨“谁愿意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本研究将使用某“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生学习经历调查数据,探讨博士生个人教育背景、培养经历与其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意愿的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数据

研究数据来源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生学习经历调查。该调查面向全校6496名在校博士生发放电子问卷,共回收问卷950份,回收率为14.62%。通过进一步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将偏态分布的应答时间作对数处理,再通过应答时间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确定问卷的有效应答时间区间,删去不处于区间内的数据),得到应答时间有效问卷726份。接着,手动删除了35份填写有误的问卷。由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学术型博士生,且专业型博士生样本数较少,故删除专业型博士生数据。最终得到有效问卷655份,其中男性占比51.91%,女性占比48.09%;高年级(三年级及以上)占比26.11%,低年级占比73.89%;人文社科专业占比48.40%,理工科专业占比51.60%。

(二)变量设置

在综合了有关博士生就业选择影响因素的相关调查和文献后,本研究将个人教育背景及博士生阶段培养经历变量有选择地纳入研究,考察博士生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影响因素。具体而言,本研究将个人教育背景划分为个人特征和院校背景两方面。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级、学科和录取方式等变量,院校背景包括本科毕业院校、硕士毕业院校等变量。另外,本研究将调查样本中“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博士生定义为“低年级”博士生,“三年级”“四年级”“四年级以上”的博士生定义为“高年级”博士生;将调查中“您目前所在的学科领域”中回答为“理学”“医学”“工学”的样本定义为“理工科”博士生,将“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的样本定义为“人文社科”博士生。

博士生阶段培养经历主要参考的是个体在博士生教育阶段的学习参与和表现,以及从导师处获得的支持与帮助。其中,学生参与及表现有学术志趣、学习时长和科研产出;导师支持有导师指导次数、副导师。本研究将调查中“我读博士的主要原因是对学术的热爱”中回答为“非常同意”和“同意”的样本定义为“有学术志趣”的博士生,将回答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的样本定义为“无学术志趣”的博士生;将调查中“您每天在自习室、图书馆或实验室的时间”中回答为“9-12小时”和“12小时以上”的样本定义为“学习时长9小时及以上/天”的博士生,将回答为“少于1个小时”“1-3小时”“3-6小时”“6-9小时”的样本定义为“学习时长9小时以下/天”的博士生;将“攻读本学位期间,您的导师提供面对面指导的频次”中回答为“至少一周一次”的样本定义为“接受导师指导至少一周一次”的博士生,将回答为“至少半个月一次”“至少一个月一次”“至少两个月一次”“至少一学期一次”“基本没有指导”的样本定义为“接受导师指导少于一周一次”的博士生。影响因素变量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影响因素变量列表

本研究数据的因变量为二分变量,即是否有意愿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具体而言,本研究将调查中“毕业后的打算”中回答为“博士后”的样本定义为“有意愿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博士生,将回答为“就业”“创业”和“其他”的样本定义为“其他就业意愿”的博士生。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首先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不同个人教育背景和博士生阶段培养经历的博士生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意愿的比例进行分析。由于因变量为二分变量,本研究接着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考察个人教育背景和博士生阶段培养经历对博士生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意愿的影响。回归方程的基本形式为:

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P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则(1-P)表示事件不发生的概率;优势比(odds ratio,OR)=,表示一个群体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另一个群体事件发生的概率的比值,也称胜算比。若优势比<1,说明群体1有意愿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几率低于群体2;若优势比=1,说明群体1倾向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几率与群体2不存在显著差异;若优势比>1,说明群体1有意愿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几率高于群体2。

四、研究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有意愿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博士生占比21.07%,其他就业意愿的博士生占比78.93%。从个人特征维度来看,有24.41%的男性博士生有意愿进入博士后流动站,而女性博士生中这一比例仅有17.46%。有17.54%的高年级博士生有意愿进入博士后流动站,而低年级博士生中这一比例为22.31%。理工科专业中有28.11%的博士生有意愿进入博士后流动站,人文社科专业中仅有13.56%。直博和硕博连读的博士生有意愿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比例分别是30%和28.57%,统考和“申请-考核”制的博士生有意愿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比例分别是8%和19.54%。

表2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①***p<0.01,**p<0.05,*p<0.1,下表相同。

从院校背景维度来看,本科毕业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普通高校的博士生中有意愿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比例较为接近,分别是20.07%、22.77%和21.60%。硕士毕业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普通高校的博士生中有意愿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比例也比较接近,分别是20.44%、20.87%和23.13%。

从学生参与及表现维度来看,拥有学术志趣的博士生中有25.90%倾向于毕业后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无学术志趣的博士生中仅有8.70%有意愿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在学习时长上,每日学习时长不少于9小时的博士生更倾向于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有无论文产出的博士生中有意愿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比例较为接近,分别为21.58%和20.36%。

从导师指导维度来看,每学期接受导师指导次数越多,博士生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意愿更强。有无副导师的博士生中有意愿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比例较为接近,分别为22.86%和20.58%。皮尔逊卡方检验表明,除年级、院校背景、科研产出以及副导师这几个变量外,上述其他群体在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意愿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续表

(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在上述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为更准确地反映个人教育背景及博士生阶段培养经历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将表1中的自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来控制遗漏变量偏差。由表3可知,在控制其他变量情况下,性别、年级、本科毕业院校、硕士毕业院校、学习时长、科研产出以及有无副导师均对博士生是否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没有显著影响;而学科、录取方式、学术志趣以及导师指导次数均对博士生是否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有显著影响。相对于人文社科专业,理工科博士生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几率更高;相比于统考生和“申请-考核”制学生,直博和硕博连读的博士生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几率更高;拥有学术志趣、与导师沟通次数多的博士生在毕业后有更高的几率进入博士后流动站。

表3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五、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本研究基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生学习经历调查数据,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来探究博士生个人教育背景、培养经历与其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意愿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21.07%的博士生有意愿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第二,理工科、录取方式为直博和硕博连读的博士生更倾向于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理工科博士生毕业后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几率是人文社科博士生的2.20倍,直博和硕博连读的博士生毕业后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几率是统考和“申请-考核”制博士生的3-4倍。第三,拥有学术志趣、每学期接受导师指导次数越多的博士生在毕业后更倾向于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学术志趣的博士生毕业后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几率是无学术志趣博士生的5.09倍,每学期接受导师指导次数至少一周一次的博士生毕业后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几率是接受导师指导次数少于一周一次博士生的1.48倍。

(二)讨论

为什么直博、硕博连读、理工科、有学术志趣以及得到导师更多指导的博士生更有意愿进入博士后流动站?计划行为理论可以为本研究提供较为合理的解释。该理论认为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会影响个体行为选择。[46]主观规范是人在综合社会规范和压力等所有外界因素后得出的主观认知,例如学术劳动力市场日益饱和迫使博士毕业生通过博士后阶段避开就业高峰、[47]顶尖研究型大学的部分学科已逐渐将博士后阶段作为入职的基本门槛,尤其是理工科类,[48]这迫使许多想进入学术界工作的博士生不得不先进入博士后流动站。行为态度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是个体对于某种行为的正面或负面的评估态度。拥有学术志趣以及得到导师更多指导的博士生更倾向于留在高校继续从事与学术相关的工作,这也使得他们有更高的几率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感知行为控制指人对某种行为发生过程中难易程度的主观认知。直博和硕博连读的博士生大多有一定的研究天赋、上进心强、研究兴趣持久,[49]他们认为自己能够胜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并且能够顺利出站拿到教职,因此他们会有更强的意愿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直博、硕博连读、理工科、学术志趣高以及得到导师充足指导的博士生更有意愿进入博士后流动站。

另外,本研究存在以下两方面不足:第一,本研究的调查样本来自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结果能否推广到其他类型的高校,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第二,由于本文研究对象为在读博士生,本文研究变量只选取了个人教育背景和博士生阶段培养经历两方面的相关变量,并未加入就业市场环境相关变量。

猜你喜欢

志趣流动站博士后
清华博士后建了一个理想中的农场
重阳有感
夕阳晚秋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浅析高校党员工作流动站的作用及意义
建立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制度架构与可行性分析
关于独立院校党建流动站建设发展的有关问题的思考
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
浅谈儿童钢琴弹奏“三趣”
网络RTK技术在城镇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