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孩子阅读能力
2021-03-24赵天奇
摘 要: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伏尔泰说:“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书籍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使人知识渊博、学富五车,还可以陶冶情操,使人的精神内涵更加地丰富。进入21世纪,人们获得知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阅读。阅读能够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写作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而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开始,长期进行,有效引导。
关键词:阅读能力;兴趣;阅读习惯
一、 引言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未来社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取胜的关键在于知识,在于阅读。
目前,中国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很多人不喜欢阅读,对文本的理解不到位、家长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高等。基于现状,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已迫在眉睫。文章旨在从家长和教师两个维度,探索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方法。必须认识到,提高孩子阅读能力,不仅是教师的任务,更是家长必须要付出精力的事情。
二、 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阅读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本途径,它能够激发孩子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能提高孩子的写作综合能力,更能陶冶孩子的情操,课堂中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都是在稳定的阅读能力下才能够继续完善的。因此,阅读能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关键作用。
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想象力都处于迅速发展的关键时刻,这段时间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强,利于习惯的养成,所以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较好时机。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的语感,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表达,让学生更好地与人沟通,也能够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想;在阅读中积累的大量语言和词语,也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阅读中获取的大量知识和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孩子来说,兴趣是孩子学习的最主要的动力。让孩子爱上阅读,就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家长一定要有耐心、有恒心。
1. 閱读从倾听抓起
国内外研究表明,阅读从倾听开始。孩子最初的阅读兴趣来源于倾听。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找一些色彩鲜艳的图书读给孩子听,要经常给孩子读故事,幼儿时的孩子听的能力比看的能力强,他们听到了丰富的词汇和大人对书的理解,等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词语和句子后,孩子会自动地转换成自己的语言。慢慢地对感兴趣的内容会更加积极主动找来看。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埋下阅读的种子,激发孩子想要阅读的兴趣。
2. 选择合适的读物
在启迪孩子阅读的过程中,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学会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读物。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他们选好读物,引导孩子读优秀的作品。在指导孩子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范围应较广泛,如少儿故事、历史、科学常识等,体裁也应该多样,童话、寓言、小说、诗歌等,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对孩子思想、智力方面有启迪,都可以阅读,这样的孩子阅读后劲才会更足!
3. 多种形式的阅读方式
可以一起大声朗读,可以让孩子说出读到的故事,可以一起演绎故事,可以评论故事中的人物等。有意识地培养阅读能力,应该是用喜欢的方式把读到的故事说一说,讲一讲,这样不仅可以让亲子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也可以锻炼孩子自己独立阅读的能力,加强孩子对文本对世界的认知。
(二)创设温馨的阅读环境
古时候有孟母三迁之说,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此可见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一个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能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产生主动阅读的愿望。
1. 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家庭是孩子最长待的地方,家庭环境会影响孩子的选择。在家中应给孩子留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阅读空间,设立自己的书桌、书橱。让孩子有专属的地方可以阅读。在家中的各个地方如沙发、卧室床头等都放上适合孩子的书籍,这样孩子在回到家中,在一个有书的世界里,会不自觉地拿出书来读,进而激发他的阅读兴趣。
2. 营造温馨的阅读氛围
现在,电子产品流行,每天拿着手机已经基本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但是电子产品会分散孩子的阅读注意力,在家庭中,营造一个安静、温馨的读书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家长与孩子共同读一本书,讨论书中的内容,分享读书的感悟,或者与孩子一起交流最近读书的收获,这样的阅读氛围,不仅可以提高孩子阅读能力,还可以增进彼此的亲子感情,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3. 参加与阅读有关的活动
除了家里有书读,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市,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参加一些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可以在家举办各种小型读书活动,比如父母各自朗读文章,分享读书心得,或者调动周边亲戚、同学,一起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等。让孩子在环境中,在活动氛围下受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更能调动孩子的阅读情感,产生阅读愿望。
4. 树立家长的榜样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孩子特别爱模仿,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做一个言传身教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爱阅读,爱思考等良好的阅读习惯,长时间的熏陶和影响,势必会感染、影响孩子,慢慢就会形成孩子受益终生的好习惯。当然,作为孩子的良师,教师不能单纯地陪孩子读书,自己也要读书,不断地开拓新的领域,能够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也能扩大与孩子的交流面,更能调动起他们极大的阅读情感,产生共鸣效应。
(三)培养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才会让他们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要想高质量地读书,先要養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 训练孩子固定时间读书
孩子只有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才能够汲取课外读物中的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孩子的意志力比较薄弱,读书也是跟随兴致,必须要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才能养成阅读习惯,这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督促。最好形成固定的读书时间,比如晨读,午读,学校里面入室即读;家庭中睡前读书,周末固定时间读书。让孩子到时间就习惯性地拿起书来读,养成阅读意识。
2. 训练孩子有目的地读书
孩子一目十行,翻一翻就过,这不是真正的阅读。阅读更多地是与作者的沟通,与主要人物同喜同悲,思考文字背后传递给人们的力量。俗话说“大疑得大知,小疑得小知”。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能够调动孩子探索的愿望,更能训练孩子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阅读时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带着问题去思考这才是真正的阅读,孩子的思维调动起来,阅读兴趣更浓厚,交流更加紧密活跃,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获得提高,阅读的效果才真正发挥得更好。
3. 训练孩子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书做标记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每读一篇文章,可以把好词好句画出来,可以在句段旁边把自己有感触的地方写出来,可以把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也可以把自己的思考、感想写在自己的阅读本上等。读书就要动笔,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记录下自己的思考,慢慢地形成习惯,在阅读时会更专注,自我提升会更快。读写结合,读思结合,孩子会更多的自我沉淀,提高阅读能力。
(四)发挥教师引领作用,利用课堂辐射平时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教师要掌握学生阅读现状,找出学生阅读能力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教师需要掌握阅读策略,致力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思想感情,旨在发展学生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1. 加强诵读训练,培养学生诵读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充分地朗读,才能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在朗读之前,要先做到扫清障碍。文章中有不理解的字词、不认识的生字应该借助工具书,长句子的重读、停顿要指导,必要的时候可以老师范读,或者借助音频让学生欣赏优秀的作品,要给学生机会反复地读。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创造朗读机会,比如引读、配乐读、分角色读、创设情境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等,让学生可以读出个性化的体验。在学生读好后,要有意识地给学生评价,让学生知道朗读技巧,有目的地进行训练,以提高朗读能力,进而培养语文素养。
2. 强化语感训练,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朗读是理解的前提,充分的朗读是感悟的基石。在学生有足够多的机会朗读之后,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可以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带着问题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学会与同学合作探究,获得独特的理解。好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畅所欲言,有交流的课堂,学生语感的训练更多地在课堂上训练,小学生思维活跃、富于想象,教师要鼓励他们多去表达自己的感想,越是有思考的课堂越有深度,越是交流的课堂越有提升。
3. 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巩固阅读能力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引导,如果不坚持训练,阅读能力就会流失。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够巩固阅读能力。像是“读书交流会”“诗歌朗诵”“朗读比赛”“演讲比赛”“故事擂台赛”“课本剧会演”等,各种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的语言训练,也能巩固对文本的认识,加深对文本的创造性理解。
四、 结语
总之,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老师、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只有不断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让读书成为孩子们自发的行为,让孩子爱上读书,从书中享受到乐趣。
参考文献:
[1]罗笑.论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J].时代教育,2018(6).
[2]张梅.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J].快乐阅读,2015(18).
[3]王长智.让阅读照亮每个孩子的童年: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09(4).
作者简介:赵天奇,山东省聊城市,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