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议题导向构建活动课堂
2021-03-24潘林伟
潘林伟
[摘 要]在思想政治课中,围绕议题展开的活动设计需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选择。文章对活动设计与议题选择及议题式教学实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单论述。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活动设计;思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4-0044-03
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堂是高中政治教师应对高中新课改、落实政治核心素养的现实需要和常规手段。议题的选择与展开,影响学科内容的处理与课堂活动的设计,影响课程知识逻辑与实践经验逻辑的契合,也影响教学效果的达成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
笔者结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基于议题的思想政治课活动设计做了以下思考。
一、以活动为载体,确定活动形式
议题的选择与实施和活动型学科教学设计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图1呈现:
1.创设实施议题式教学需要的情境
议题应是活动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及难点,在活动教学中处于中心或核心地位。在设计课堂活动时,一旦确定了议题,就必须围绕议题设计好相应的教学情境,并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对情境进行结构化处理。情境创设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情境的不确定性,激发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把握主体的行为目标。
案例1
议题:如何理解班级目标的价值追求。
在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中,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无疑是该框的重点内容。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通过对学生感官的刺激,激發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在本框中,将“如何理解班级目标的价值追求”作为课堂议题将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这个议题,可以将学生就读班级自己制定的班级目标作为情境教学客体。教师可以在展示班级目标后,让学生去讲述该班级目标的价值内涵。
需要注意的是,议题不是教学设计中的唯一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拓展、引申出与此相联系的其他教学问题。班级目标是一个班级共同的价值追求,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会产生重要影响。以“如何理解班级目标的价值追求”为议题,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以此为班级目标”“班级目标对我产生了哪些影响”等问题创设开放性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参与话题讨论,参与群体探究活动和个体解问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有效内化价值观教育。
2.掌握运用资料的方法
在围绕议题展开的活动中,需要加强对学生运用资料的方法指导。通过培养学生运用资料的能力,充分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针对特定的教学议题,可以搜集与之相关的背景资料,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或学生知识的空白点,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形成能力。
案例2
议题:商品的价格为何会变化。
要想探究商品价格变化的原因可以开展社会调查。社会调查中的资料搜集和整理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围绕该议题搜集资料信息具体可以遵从如下过程:分析活动主题—选择搜索工具—确定搜索途径—选择搜索方法—查找信息线索—获得搜索结果。
以该议题为例,在搜索信息资料前,教师引导学生制定表1所示的搜索方案。
搜集资料是运用资料的前提,整理资料是运用资料的关键。整理资料是对获取信息进行取舍、分类、归纳、加工整合的过程,是整合有价值的信息,使信息更有条理的过程。“商品的价格变化原因探索”信息搜索方案中 “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供求”的问题,需要学生自己查阅相关文献,这能提高他们收集资料及分析资料的能力。对于后面两项进一步了解商品价值和供求的日常表现的任务,教师可建议学生去学校食堂及校外的超市、菜市场等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所感受、体验,以锻炼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在“商品的价格变化原因探索”社会调查进行过程中,可充分开展小组讨论,积极鼓励全员参与,以使学生产生思维火花,达成共识。
3.采用共同探究的方式
共同探究的本质是合作探究,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学习的满足感,帮助学生提高口头交流技能,促进学生发展社会活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帮助学生之间确立正面的竞争关系。将高中思想政治作为一门活动型学科课程,并未改变其学科性质,而是结合活动课程理念,围绕议题开展探究性教学,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案例3
议题:人工智能时代来临是福是祸。
围绕这一议题,可采用共同探究的方式开展活动。在以“人工智能时代来临是福是祸”为议题展开合作探究时,可让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就“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利弊?”“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利弊?”“高中生如何去应对人工智能时代?”三个问题展开辨析探究。
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每个小组就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内容、多方位的互动。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学生就人工智能发表见解、交流观点、求同存异,各探究小组努力达成共识,表达统一观点。在多元互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实现了不断提高、共同发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实现“活动”的价值,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真正学起来、探究起来、思考起来。
4.提供表达和解释的机会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议题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纽带,它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活动型课堂中,需要充分给予学生思考问题的机会、表达观点的机会以及解释异议的机会。通过提供机会,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培育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案例4
议题:学校食堂的菜价该不该涨。
在学校召开的菜价上涨意见征求会上,学生代表除了对食堂报告中提出的菜价上涨的多项原因进行询问外,还分别提出了新的建议和意见。
意见一:应该上涨。通过适当提高售价、提供固定套餐等方式缓解菜价上涨压力。
意见二:不该上涨。通过适当减少菜量、更改烹调方式等措施抵消菜价上涨压力。
问题:
(1)选择自己赞同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2)谈谈自己对该听证会的认识。
上述设问开放,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例如,对于意见一,学生可以阐述提价的理由、固定套餐的好处等;对于意见二,学生可以从男女学生食量差异、不同菜色成本不同等角度进行分析。当然也会有学生提出其他的解决办法,这时候应肯定学生的表现,给予学生表达个人见解的机会。对于预设问题和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话题,教师都应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和讨论,使学生能用开放的态度呈现多元化的观点。
二、坚持议题导向,支撑教学内核
围绕议题展开的活动设计,不仅要注意议题内容的选择,还要在活动形式设计上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1.目標明确,线索清晰
活动设计应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线索。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应体现本次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反映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线索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的脉络。
明确的活动目标必须具体细致,突出重难点,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和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必须具有层次性,层层递进,反映学生行为能力的变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清晰的线索可以引领整个课堂活动,帮助教师优化教学结构,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丰富价值观内容,进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活动型课程教学设计应考虑以学生活动为教学线索,并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学科本质,活动特征
活动型学科课程,由“活动型”和“学科课程”两个词组成。前者表明其特征,后者表明其本质。活动设计应以课程内容为内核和支撑,即要求统筹议题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并进行序列化处理。
本文列举的几个议题,都是围绕着教材内容展开的,都是以教材的重难点突破为设置议题的目的。
3.了解“三情”,重视价值
“三情”即学情、教情和社情。活动设计时要了解学生对议题的认识状况及原有经验;要了解议题是否符合教情,为教学服务;要了解议题是否联系社会与现实,紧贴时事与生活。在实施议题式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与议题相关的实践问题,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实问题。
在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中,可以把议题探究当作进行价值观教育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引导学生正视生活中出现的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种问题。通过创设与之关联的教学情境,探究、发现该议题的实践价值,使有关价值观教育的学科内容生活化、生动化。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力求成为学科逻辑与实际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关键在于确定活动议题。议题式教学,不仅需要重视学科逻辑体系,更需要重视社会现实需要,以实现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有机统一。
[ 参 考 文 献 ]
[1] 陈航波.素养为主导 议题为纽带 活动为依托:对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8(4):6-10.
[2] 徐艳伟,孟宪瑞.课堂教学线索构建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15(20):34-36.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