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建设与实践
2021-03-24宗积章李松罗绪强
宗积章 李松 罗绪强
摘 要:为破解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供需错配问题,该文探讨了国内外有关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实施产教融合的目标定位,并且以贵州师范学院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为例,分析了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在深化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路径,提出了开展土地整治课程群建设思路,以期进一步巩固教改成果,促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土地工程概预算;产教融合;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4-0146-06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solving the problem of mismatch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undergraduate training in regional universitie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target orientation of integ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comprehensively, and taking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reform of land engineering budgetary estimate and budget i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integ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land engineering budgetary estimate and budget, sorted measures of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of the land engineering budgetary estimate and budget, afford a group of courses develepment to strengthen the reform achievements of integ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hen to promote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training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major in regional universities.
Key words: Land Project Budget;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1 研究背景
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整治职业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课程之一。根据阳光高考网专业库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院校信息统计,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趋同,人才培养同质化倾向严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目前贵州各高校乃至全国各地地方本科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学生参与实践锻炼的机会较少,导致其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为解决高校人才培养同质化,人才输出同行业、企业需求脱节,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长期并存等问题,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2015年联合颁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明确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随后,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了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深化产教融合是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1]。
贵州师范学院按照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黔教规划发[2017]184号)要求,于2017年制定了《贵州师范学院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深化“应用型、地方性、师范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着力先行先试,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学校转型发展,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为贵州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然而,由于政府主导职能不足,产业领域参与积极性不高,掌握实践技能的应用型师资缺乏,产教融合必备的实践教学条件较差,以及缺乏相关体制机制保障等共性原因[2],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通过走产教融合之路转型发展异常艰难。在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内外部环境支撑较弱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实施单门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以点带面形成良好示范,助力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是各级各类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2 研究目标定位
“产教融合”是教育界与产业界之间资源优势互补的合作活动、关系及其保障制度[3]。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不仅是产教融合的基础,也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核心和关键。目前,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主要通過开展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推进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建立企业教学资源案例库,开发“校企合作规划教材”建设,共同指导仿真训练和实习实训等途径,以便捷的方式和低成本促进产教融合的基本实现[4]。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实现转型,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因其承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高质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双重功能,其人才培养介于高职高专和知名高校学术型人才培养之间。其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既要关注与具体职业相关各种技术方法、关系要素与态度等,也要关注产品或服务自生产设计直至生产出最终产品整个过程的知识要素和一般技术[5-6]。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目标及其定位,首先必须符合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其次是随着产教融合所关注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变化而逐步深化。实施产教融合要求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基于产教融合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既要能够满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职业知识技能要求,也要考虑满足应用型人才未来发展的通用型素质能力需求。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是在满足以上2个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融合校内外资源协同育人。这里的融合与协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深化。刘志敏将这个过程总结为“融入、融通、融合”3个层次。融入即应用型本科高校与行业、企业需求之间的精准对接;融通即应用型本科高校将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核心使命同行业、企业需求之间形成协同链接;融合则是形成理想状态下的一个全新生态体系,最终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二为一,融为一体[7]。
3 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初级阶段,旨在通过院校与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适时将行业、企业先进生产技术引入课堂,助力院校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缩短高校毕业生进入行业、企业适应周期,具体过程随着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程度加深而逐步深化,这是一个渐进式的推进过程。首先,经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围绕项目推进,彼此之间相互提供人力支持;其次,建立在一定交流和了解的基础上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再次,随着合作项目增加不断积累教学资源案例;最后,双方进一步深入合作共同开发教材、共同指导仿真训练和实习与综合实践。由于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大部分转型发展时间较短,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方向尚不明朗,通过开展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转型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
3.1 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不明确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转制后存在思路不清发展方向不明等问题。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作为2009年改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惯性仿效知名本科院校学术型人才培养方向发展定位,之后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15年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决策部署,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从传统学术研究型转变为应用型技术型。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依托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由于交叉学科的特性,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虽专业同名,都属于公共管理学科门类,但各高校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方向上却大不相同。其学位授予既可以是管理学、也可以是工学;基于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方向可以是公共管理、调查测绘、不动产经营与评估、土地规划、房地产营销等其中的一个或多个领域。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专业发展现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位授予就曾在管理学与工科之间摇摆,基于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方向更是一变再变。土地整治等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不明,方向不定,错失了抢先发展土地整治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先机。
3.2 课程资源严重缺乏 土地整治在我国是一个新兴行业,起步晚、发展慢。直到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 年版)》修订,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人员方才被列入当代中国434个行业,成为国家认可的一门技术类职业,且为首次设立的127个绿色职业之一。相较于土木工程、公路工程、水利工程等行业专业丰富的课程资源,土地整治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一样,因为其交叉、综合特性内容较多,目前市面上专业教材等课程资源相对较少,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更是没有相对应的专门教材。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实践中一般参考相关交叉专业书籍,或者直接应用国家或行业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但无论是参考相关专业书籍或直接应用国家或行业发布的政策文件,都存在针对性差和时效性相对滞后的问题,而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土地整治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急需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各高校及土地整治行业、企业整合资源,发展和丰富土地整治教学资源,特别是匮乏的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资源。
3.3 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动较弱 地方本科院校的使命和行业、企业追求目标存在差异,利益相关性驱动力不足。长期以来,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大多只在人才输出与输入的环节发生交集,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缺乏联系,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行业、企业用工难的双重困境。该问题曾一度上升到影响国家发展战略的层次,直到2013年前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部署下,应用型地方班课院校才开始主动寻求行业、企业合作,试图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然而,由于实施产教融合相关各主体之间缺乏利益平衡机制、相关制度保障机制以及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等动力机制[8],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相比从前,在“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上加强沟通联系,但基于长远发展的深入合作交流仍显得动力不足,校企合作内容不够深入,合作对象也存在一定误区,且合作形式单一、不稳定,深化产教融合缺乏协同衔接渠道。
3.4 双师型教师缺乏 产教融合需要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互通有无,共建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一定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然而,目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师资主要还是依托按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合格评估标准和要求建立起来的一支偏重理论教学的教师队伍,教育理念尚未及时顺应新形势的发展。在合格评估历史使命的重压下,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向各知名学术研究型高校展开了一场激励的人才争抢大战。抢夺来的这支教师队伍很多是为了满足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数量指标和学历、学位结构指标紧急拼凑而成的。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很多新晋教师并未经过严格筛选,很大部分仅凭学历学位优势直接从毕业学校对接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这部分师资虽然对专业前沿知识有所掌握,但并未参与相关社会历练,服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限,实验、实践能力不足。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能力都缺乏的师资队伍,很难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量实践教学的需求。
3.5 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应用型大学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环节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9]。实践教学的开展离不开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和平台。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多为高职高专院校升本转制而来,转制后惯性盲目仿效知名本科院校开设相关本科专业,且为了应付合格评估新晋大量没有经历社会历练的由学校直接对接到学校的理论教学型教师。师资方面实践教学经验缺乏,致使实践教学案例少之又少。很多学校刚转制不久又遇上国家转型发展战略决策部署,可供利用的资源有限,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基本建设和相关基本支出都很困难。大力发展实践教学,建设各种实践平台和采购实验设施设备几无可能。即使构建了相关平台、采购了相关的设备,也由于缺乏相应的师资和实验、实践教学经验,实践教学环节较难开展。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匮乏,自顾不暇,校外联系更少,不能充分利用校外成熟的应用型师资,更脱离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如此脆弱的实践教学环节,怎能培养出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更不必说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
4 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路径
产教融合是国际职业教育关注的共同问题,李玉珠综合国际、国内研究成果总结出其内涵为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关系在内的,一种教育与生产交叉的制度[3]。这与教育部学校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融入、融通、融合”三层次发展路径殊途同归,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转型发展路径指明了方向。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路径即为基于教育部学校发展研究中心“三层次”发展论的“融入”层次,主要任务是基于院校与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共享、共创、共建课程资源,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具体路径就是通过构建“行业领先企业+高校+专业服务机构+中小企业群”的产教融合发展平台,建立基于价值创造与共享的产教深度融合的体系化运作机制,输出以思想、模式、机制和专业化服务为要素的产教融合生态资源[7]。经过多年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贵州师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土地整治职业方向培养目标逐步明确,人才培养方案和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等课程教学大纲经过多年的反复论证不断科学合理化。如专业人才培养曾将不同年级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安排在第4学期和第6学期,结果表明,第4学期由于土地利用工程等相关前置课程尚未开始,学生课程学习掌握程度仅能达到70%,而调整到第6学期开设,学生课程学习掌握程度能达到90%以上。
4.1 与行业领先企业开展项目合作 行业领先企业掌握最前沿的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是行业发展的领头羊。实施课程建设与内容体系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院校同行业领先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行业领先企业先进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引入课堂,丰富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是程建设与内容体系改革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合作的方式可以是院校师资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发或攻关重大生产项目、相互交流掌握专业前沿的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适时把握行业最新发展动向,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供学生实习实训等让学生学习行业领先企业先进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但行业领先企业往往对行业专业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而当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很难获得实习或入职机会。因此,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获取行业领先企业先进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较合适的方式就是通过派遣师资参与行业领先企业科研攻关项目或生产项目实践。通过师资培养的方式将行业领先企业先进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一般化后引入课程,丰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随着项目合作的逐步深入,引进部分行业领先企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进入课堂,充实院校师资力量,进而获得行业领先企业高级应用型师资参与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及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提供咨询的机会。贵州师范学院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开展过程中即采取这样的方式推進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保障课程教学内容同行业领先企业先进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有效衔接,同时也为校企协同育人充实师资力量。
课程建设初期,课程相关任课教师同土地整治行业领先企业北京世纪农丰土地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项目合作,参与贵州乌蒙山地区“兴地惠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铜仁市、思南县等市县“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项目等项目生产实践。适时把握土地整治行业前沿生产技术与方法流程,以及对相关行业政策法规有了深入的认识与理解,确保课程教学内容同行业领先企业先进生产技术的有效衔接。随后,聘请北京世纪农丰土地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广西土地整理中心等行业领先企业技术总监、分公司总经理等高层次专家型应用型人才为客座教授,邀请其走进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课堂,为学生开展土地整治行业前沿讲座。随着校企合作的逐步深入,利用教学机动周带领学生深入行业领先企业实地参观了解具体生产项目,并由行业领先企业工程师给师生介绍相关项目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情况。期间课程任课教师通过承接行业领先企业部分生产项目,依托校园实验实训场地与设施设备吸纳部分优秀学生零星参与到行业领先企业生产项目实践中去,进一步丰富学生课程学习的实验素材和课程教学案例。
4.2 与专业服务机构建立业务联系 当前,土地工程概预算生产实践早已信息化,众多算量软件服务商为土地整治行业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土地工程概预算计价软件服务。通过与北京世纪农丰土地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先企业开展项目合作,掌握了土地整治行业先进的土地工程概预算一般理论与技术方法。但作为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学生若没有或不能掌握土地工程相关计价软件概预算技能,也不是合格的土地工程概预算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此,随着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任课教师引进贵州易投水利造价软件公司、四川锦瑞青山科技有限公司等土地工程计价软件供应商走进土地工程概预算课堂。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尝试1周多次制,强调课程学习的持续性,将4个周每周2个课时集中调整到1d。由土地工程计价软件服务商软件应用讲师为学生现场演示软件应用流程,并现场指导学生在课堂开展土地工程项目计价实操。逐步形成校内专业任课教师讲授课程一般性的理论与方法知识,行业领先企业讲授行业发展前沿,行业专业服务企业讲授计价软件实操的授课体系。校内师资授课+行业领先企业师资授课+行业计价软件服务商专业讲师授课,既保证了学生对土地工程概预算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也保障了学生长远发展的专业基础理论方法与行业前沿动态知识。
4.3 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发教材 目前,市面上尚无专门的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教材,起初的2~3年,课程授课主要以2012年国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为主要参考资料。经过多年的积累,任课教师以参与校企合作企业土地工程概预算相关项目依托,以土地工程概预算工作过程为依据,与企业各级各类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充分沟通、协调、论证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发课程授课讲义,形成一套思维独特、结构合理、应用性强的课程素材。随着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逐步深化,参照国家标准,结合项目实际,传承与更新相结合,校企共建课程教材,校企互通,协同共建,逐步完善课程讲义,形成校本教材。依托课程教学经验的长期积淀和锤炼,在初期课程讲义基础上,任课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着眼于国家未来的创新引领发展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联合行业领先企业、行业计价软件服务商以及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共同编制反映时代发展要求,适应时代教学与人才培养要求的《土地工程概预算》教材,为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夯实理论方法基础。
4.4 为行业中小企业群输送人才 行业领先企业是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同行业先进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衔接的重要保障,但行业领先企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有限,行业广大中小企业工作任务多,人才需求量大,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输送的主要目的地。广大行业中小企业承担了土地整治行业大部分生产任务,特别是各式各类“短、平、快”生产项目。以行业领先企业为据点,面向行业广大中小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以点带面推进土地工程概预算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的正确决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责任和使命。贵州师范学院土地管理专业选择土地整治职业方向的学生,一小部分零星输送到北京世纪农丰土地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省土地整理中心以及贵州省一、二、三测绘院等行业领先企事业单位实习就业,大部分主要还是输送到贵州山地研究所有限公司、贵州地矿测绘院、贵州光大远航测绘工程有限公司等行业中小企业实习就业。学院不仅同北京世纪农丰土地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贵州省一、二、三测绘院等土地整治行业领先企事业单位开展校企合作,也与贵州光大远航测绘工程有限公司等规模相对较小的20余家行业中小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每年毕业季组织专场招聘会,向土地整治行业中小企业输送土地整治相关应用型人才。同时,课程还将行业中小企事业单位部分生产项目引进到学校,由企业委派相关项目负责人到学校培训学生,以实际生产项目为素材开展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有的校企合作企业对实践、实习成果完成较好的学生,还会给予相应荣誉和物质奖励,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学生将毕业论文同校内外实习相结合,将毕业论文带到项目上,企业实习实训指导老师在项目生产过程中给予一定的生产指导,实习实训结束毕业论文基本就完成了基础资料的积累,返校后再在校内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丰富完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在行业企业和学校双导师指导下,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专业优秀毕业论文的比例大大提高。
4.5 推动双师型高水平师资培养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实施产教融合的主体师资力量,相关专家建议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双师型”师资占比70%以上才算合理。面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欠缺的问题,可参照教育部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的文件要求,通过派遣专业教师参加行业、企业项目跟岗实践锻炼或参与相关实践技能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贵州师范学院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行业组织和校企合作资源,开展“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培养校内师资5人,通过聘请“客座教授”引进行业企业师资10余人,为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乃至土地整治课程群培养应用型行业人才充实了师资力量。校内师资主要通过学校派遣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跟岗锻炼政策培养“双师型”师资1人,通过同行业领先企业开展生产项目合作培养“双师型”师资2人,通过参与中国土地学会等行业组织开展的土地整治业务培训培养“双师型”师资2人。随着信息化教学方式普及,针对學生对课程教学方法需求多样性的问题,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校内外师资不断学习先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在教学方式上,通过课堂多设置讨论,互动环节,让学生深度卷入或投入到课堂中来;通过推行实习学生校内外双导师制,为实习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能够获取更多的学业支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可视化教学优势,把校企合作项目生产过程和方案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将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生动和易于理解。顺应学生机(手机)不离手的日常生活特性,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微助教,组建课程微信群、QQ群,在这些教学辅助网络平台上传课程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课件PPT、习题库以及拓展阅读资料,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利用手机进行学习。构建了“互联网+教材+课程”的教学资源库,为学生多元化地自主学习课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大提高了学习质量和效率。
5 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教改成果
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建设与教学体系改革研究,旨在促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整治职业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社会适用、企业需要、政府认可”的土地整治应用型人才提供支撑,以满足当前国家和贵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整治人才的现实需求。进而为贵州践行“土地整治+”理念,大力推进农用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城乡散乱、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整理,推进贫困地区土地综合整治,推行绿色土地整治”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土地整治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通过整合多门课程与众多实习实训平台以及生产项目实现。土地整治职业知识需要土地资源学、土地利用工程、土地工程概预算、AOTUCAD以及土地政策法规等课程予以支撑;土地整治职业能力培养需要校内仿真实验室与校外实习实训平台支持;土地整治职业品质还需要通过参与相关土地整治生产项目在“做中学”不断培养和磨砺。
贵州师范学院土地整治职业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未来应基于土地工程概预算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成果,开展土地整治课程群建设,促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推动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发展。依据产学融合的理念,进一步加强校内外资源整合,打造校内仿真实训环境,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为深化产教融合创造环境。将教学资源开发与科研项目成果有机结合,使成果应用于教学,吸纳潜力有兴趣的优秀学生参与到课题组研究学习中,在实践中巩固学习,在实践中拓展学习。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与校企合作企业同步、共享,真正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充分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综合实习、专业实习以及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程晓农,杨娟,袁志钟,等.以“产教融合”为内涵的“全素质链”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8(Z1):63-65.
[2]崔民日,周治勇.地方本科高校、企业、政府产教融合对策研究——以协同创新为视角[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5(4):118-123.
[3]李玉珠.产教融合制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职教论坛,2017(13):24-28.
[4]王冰,陈兆金.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基本问题探讨[J].天中学刊,2014(06):117-122.
[5]孙善学.产教融合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90-94.
[6]陈裕先,谢禾生,宋乃庆.走产教融合之路培养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5(Z2):41-43.
[7]刘志敏.产教融合:从“融入”走向“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8(02):24-25.
[8]邱晖,樊千.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动力机制及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102-105.
[9]陈维霞.应用型大学协同育人管理机制研究——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2):42-47.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