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景村共生发展研究
2021-03-24张敏马远军刘杨
张敏 马远军 刘杨
摘 要: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景区与景区依托型村庄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原来的单方面依赖到双方的多元交流与合作。该研究以共生理论为基础,以景区和村庄的旅游要素为线索,构建了一套景村共生系统,从共生条件、共生环境、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等多方面对该系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释,并探讨了景村共生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和阻尼机制。
关键词:共生理论;景区;村庄
中图分类号 K9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4-0132-0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enic spots and the dependent villages of scenic spots has changed significantly, from unilateral dependence to multiple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ymbiosis theory, scenic areas and village tourism elements as clues, village symbiotic system, build a set of scene from symbiotic conditions, symbiosis environment and symbiosis unit, symbiosis interface, sensors and actuators, symbiotic mode of the system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explanation,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dynamical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scene symbiotic system and the damping mechanism.
Key words: Symbiosis Theory; Scenic spot; village
在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十分迅猛。据统计,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超30亿。在日益多样的乡村旅游类型中,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占据较大的比重,主要是指在成熟景区边缘或内部的村庄以景区为核心,依托景区的客源和乡村特有的旅游资源开展的乡村旅游活动。但随着乡村自身的发展提升与旅游开发,越来越多的乡村景区化,原有的景村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笔者认为,乡村旅游中景村关系的演化发展与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十分契合,而现有的乡村旅游中关于共生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相关利益主体的共生和不同空间尺度上旅游产业或企业的共生竞合以及共生机制的拓展完善3个方面,而不同类型乡村旅游的针对性共生理论研究较薄弱,且侧重于共生现状分析,而忽视了动态演化过程。因此,开展乡村旅游中景村共生关系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对景区与村庄的协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为此,本研究以共生理论为基础,探索从共生条件、共生要素、共生结构、共生机制4方面构建一套景区与村庄的共生发展理论。
1 共生概念及内涵
“共生”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概念首先由德国生物学家A.De Bary在1879年提出[1],他认为共生是一种自组织现象,生物体之间出于生存的需要必然按照某种方式互相依存、相互作用,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互利关系,整个共生系统主要由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三要素构成(见图1)。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共生概念的内涵不断丰富,袁纯清[2]、钟俊[3]等学者将此概念引入经济学、旅游学领域,并做了进一步的补充。
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各共生单元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从而形成复杂的共生网络,而这种联系被称之为共生单元的质参量,共生单元之间相互表达质参量的特性称为质参量兼容,2個共生单元之间进行正常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的媒介或接触介质称为共生界面;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共生环境[2],即共生关系存在发展的外生条件,可分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共生环境与共生体之间相互作用,最终会产生积极、中性、消极3种相互影响;共生模式也称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2]。既可以反映共生的方式,也反映共生关系的强度,包括行为模式和组织模式。组织模式又包括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一体化共生4种;行为模式包括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对称互惠共生。
2 景村共生系统解析
2.1 景村共生要素
2.1.1 共生单元 在景村共生系统中,景区和村庄作为产生共生关系的利益双方,是核心的2个共生单元。景村之间具有的共同质参量为旅游市场,景区与村庄内部关于旅游要素的表达为质参量兼容。在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中,村庄起初主要承担旅游六要素中的住宿和餐饮功能,景区为旅游核心吸引物,承担旅游六要素中的游、娱、行等功能,功能互补是质参量兼容的重要表现。近些年在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村庄开始挖掘自身的旅游资源,旅游要素的融入使传统的乡村向“生产+服务型”的转变,同时随着体验时代的到来,休闲农业发展迅猛,弥补了传统景区在旅游功能上和情感上的不足,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因此乡村承担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作为共生单元,其质参量的表现形式和兼容元素更为丰富,进而会影响共生单元间共生模式的选择。
2.2.2 共生界面 在景村共生系统中,景村之间一般会有多个共生界面,如旅游线路、基础交通、信息交流、社会关系等[5]。旅游市场是景村共生系统中最常见的介质,具体表现为游客之间的交流互动、旅行社的游线串联设计以及导游的捆绑式宣传,景区和村庄之间的旅游元素互相渗透,双方通过村民介绍、广告展览等方式互相宣传,景区元素已渗入在民宿主家中的景区宣传册、村里的景区宣传栏等各个方面,民宿主也可以代买景区门票,景区的工作人员也对村庄的宣传给予经济上的回馈。两者的共生依赖关系在此界面上表现得最为直观化;景村之间的交通是较稳定的共生界面,交通越便捷,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交换速率越快;此外,乡村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网络,社会关系也因此成为仅在景村共生系统中特有的共生界面。景区和村庄之间通过游客、旅行社、景区工作人员、景村交通等稳定界面进行信息、物质、能量的交流与转换。
2.2.3 共生环境 在景村共生模式中,共生系统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象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等地理要素。自然环境具有基础性和功能性特征,首先为景村发展提供了物质空间,其次,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成为重要的景观素材。但与此同时,基础性特征也意味着自然灾害、野生动植物对旅游活动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景村共生体对共生环境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科学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正面影响,或开发不当所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多样性减少等负面影响。共生系统中的人文环境是经济条件与社会背景的综合体,涵盖市场环境、政策倾向、文化底蕴、民风习俗、土地流转、基层治理等多个层面。社会背景方面,文化的同源性是共生关系发生的充要条件,民风民俗的相似性也是日后双方合作的重要保障;其次,良好的基层治理体系是村庄获得共生机会的优势,主要包括村领导班子的创新意识、村集体经济等。经济环境主要涵盖政策支持、人才引进、有利的市场环境等激励性因素和土地管制、利益分配不均等阻碍性因素。
2.3 共生模式 通过对16种共生模式的排列组合,结合景村共生的实际发展过程,本文总结出景村共生系统可能存在的7种共生模式,如表1所示。
2.4 景村共生结构 景区与村庄的共生是指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人文与自然环境为景村共生创造了一定的外部条件,景区和村庄作为两大共生单元通过旅游市场、社会关系、景村交通等共生界面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流交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的共生模式。在此共生作用过程中,共生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致力于共生体的演化发展(见图2)。
3 景村共生系统的发展机制
3.1 动力机制
3.1.1 共生系统内部推动 共生系统内部的助推力主要指共生三要素的发展提升,具体包括共生单元的提质增效、共生界面的多元扩展以及共生环境的正向作用。首先,景区和村庄都存在发展的经济诉求,2个诉求在景村共生系统中得以满足并不断自我强化,景区的环境提升或村庄的景区化发展都会为共生体带来更多的游客,进而根据游客的个体化需求开发联合潜在市场;拓展共生界面的接触面,解锁更多元的交流交换方式,可促进共生模式一体化发展;优良的共生环境也是共生维稳的重要外力,尤其是政策上的鼓励与补贴,对景村的共生发展起着指挥棒和催化剂的作用。
3.1.2 “四共优势”不断强化 景区和村庄在共生发展之后,共生的各方面优势也会逐渐显现出来。主要体现为设施共建、品牌共塑、资源共享、网络共联4个方面。景村之间的设施共享可获得成本优势,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同时也为塑造品牌效应奠定物质基础;资源共享是指将各自的资源放大更大的范围当中重新整合开发,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利用多种资源重构乡村旅游价值链,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技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还可降低学习成本;品牌共塑表现为景区和村庄共同塑造统一的旅游形象,丰富品牌内涵,发挥区域品牌效应[3];网络共联是指整个景村共生系统形成大的共生网络,既包括各单元内部的共生也包括共生单元间的分工与写作,各共生单元都贡献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共生网络互补整合,形成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具有稳定抗风险能力的共生系统。
3.2 阻尼机制
3.2.1 路径依赖与锁定 共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寻求最佳生存方式的进化过程,但共生的发展也最易产生路径依赖与锁定,具体表现为2个共生单元过度依赖,在共生体内部封闭式发展,创新意识减弱,沉溺于对方营造的舒适圈中,最终形成路径锁定,降低共生系统的适应性,最终会削弱共生能量的输出。景区和村庄之间的路径依赖主要体现为景区依托型的乡村旅游在发展后期村庄的整体环境有了显著提升,但经营模式和客源市场却长时间没有做相应的拓展创新,而随着老年休闲群体的增加,乡村旅游有了一定的稳定客源,景区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客源依赖性,景村之间形成了一个固化的共生路径,主观屏蔽了外界的同类旅游竞争,最终面临被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和游客日益多样的旅游需求所淘汰的危险。
3.2.2 多主体利益冲突 景村共生系统涉及政府、村民、村干部、旅游经营者、游客等多个利益主体,不同的主体在行为准则、经营理念、利益诉求等方面难免存在一定的差异或冲突。在共生关系的管理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容易因利益分配、分工协作、环境的开发与保护等问题产生争执,从而导致共生单元之间出现资源获取能力不足,分工协作效率低下,合作透明度较低、信息传播渠道单一、共生单元双方不信任、共生体内部不经济等问题,进而影响整个共生系统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V.Ahmadjian.Symbiosis:an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association[M].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1986.
[2]袁纯清.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J].改革,1998(2):100-104.
[3]钟俊.共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J].重庆师专学报,2001,20(3):17-19.
[4]吴泓,顾朝林.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1):104-109.
[5]饶品样.共生理论视角下的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演进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6]周瑩.乡村旅游社区共生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
[7]邓春.共生视角下乡村生产空间重构研究:恒和村实证[D].重庆:西南大学,2017.
[8]王思彤.共生理念下景区与周边村庄协同发展规划探索:以河北天生桥景区和朱家营村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东莞市人民政府.持续发展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东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7:11.
[9]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30.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