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调查报道中记者该如何践行“四力”?

2021-03-24郭鸿燕张淑玲

传媒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闻舆论四力

郭鸿燕 张淑玲

摘要:社会调查报道是新闻中的“高精尖”产品,兼具新闻性与研究性。新闻性就是指调查报道是对社会中具有新闻价值事件的挖掘,通过调查、报道,反映社会问题;研究性就是做社会调查报道需要记者透过现象,寻求事物来龙去脉、探究原因。社会调查报道要想出彩,需要记者以“四力”为方法论指导,才能明辨真相,呈现事实,写出深刻、有力的新闻作品。

关键词:调查记者 社会调查报道 “四力” 新闻舆论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新闻宣传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指导。践行“四力”、增强“四力”也成为记者在新时代下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努力的方向。

重视开展社会调查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调查类报道选题都是聚焦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社会关注面大,事关民生。“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这句话用在调查记者身上再贴切不过。要做好调查报道,记者必须是“四力”的践行者和集大成者。“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四力”运用得好,社会调查报道才能出彩。

一、脚力:去新闻现场,发现新闻真相

脚力,是对新闻记者的基本要求。践行脚力就是要求记者深入一线,把脚印刻在大地上,让作品反映时代的要求,让报道说出群众的心声,负责任地发出来自第一现场的客观、真实的报道。走马观花式、蜻蜓点水式、旅游式的社会调查,必然只能是固定模式和套路的组合产品,这样的新闻作品缺乏温度、力度和深度,无法反映基层实践、传递百姓心声,也必然不能直击新闻真相,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好作品。

不践行“脚力”,不去新闻现场,就无法发现新闻真相。2019年,《北京日报》持续推出“偷倒渣土乱象调查”系列报道,报道了本市偷倒渣土现象屡禁不绝,黑渣土场疯狂生长,不仅给北京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也给社会治安和经济秩序带来危害。报道刊发后,引发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促成一场针对建筑垃圾的整治行动。

在报道中,《北京日报》记者对偷倒渣土现象进行了长达数月的深入调查,凭借脚力,深入现场,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其间,记者连夜跟踪渣土运输车,等在高速路边,半道儿上紧急跟上,一路跟到昌平区、延庆区的山里,调查渣土的倾倒与黑渣土场的情况。

记者是一个行走的职业,脚底板下出新闻,对调查记者而言更是如此。做深度报道,特别是舆论监督系列调查报道,需要大体量的事实和证据。调查报道涉及的问题越复杂,越需要记者高强度的投入,俯下身子,到新闻现场去,到人民群众中去。有时候需要深入“无人”之境,走得比普通人更远;有时候需要隐藏潜伏在新闻现场,站在原地,真实、客观地反映发生的一切。

二、眼力:细致入微发现真问题

眼力,是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关键因素。调查记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透过表象看到问题的本质。调查报道离不开对现实情况的把握,离不开对复杂问题的研究,其背后也就离不开新闻工作者深入细致的观察。记者要善于在调查的点滴中、细节中发现真问题,从蛛丝马迹中找线索;需要通过明察暗访,去伪存真,炼就一双慧眼,达到既见人之所见、又见人之所未见。

2017年7月20日,一场中央问责风暴揭开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盖子。《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实地探访处于“风暴”中心的甘肃省张掖市,撰写出调查性报道——《甘肃祁连山:问责风暴下的生态突围》,并荣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一篇环境调查报道,在选题和采访中都体现了记者的“慧眼”。

首先,在选题角度上,记者力求创新,击中要害。在梳理了其他综合类媒体的报道后,记者发现,大部分媒体的报道采写思路与内容基本都在围绕如何做好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作展开,基本没有涉及自然资源专业领域的内容,比如,对矿山企业的退出补偿、各级各类企业单位转型发展等热点焦点问题。于是,记者立足生态环境整治之外做文章,深度挖掘事件背后的新闻素材,让读者知道祁连山里还发生了哪些故事。

其次,在实地调查中,记者选材独辟蹊径,眼光独到。起初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安排下,记者走访了5个海拔相对较低,地形地貌相对平缓,在修复治理上并没有很大技术和人工难度的生态环境治理恢复项目。但他对这5个项目却不“感冒”。他最关切的是海拔3800米、横跨保护区核心区的一个名为大海铜矿的矿区,这里曾多次被暗访曝光过。在当地相关部门犹豫不决的情况下,记者多次坚持要去,最终得以前往,了解到生态更为脆弱地区的生态保护情况。

新华社高级记者、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万武义认为,做好调查研究,记者要注意眼见未必为实。“因为,眼见的表象是肤浅的、非本质的,整体形象才是深刻的、本质的。”“好眼力”就是透过复杂的现象,看清问题的本质和核心,围绕问题的本质和核心来了解事实、采集证据,并形成能证实所报道事实的证据链。在这其中,某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不能有丝毫闪失。某一个点位的虚假、不真实,或是不确定、不合适,都有可能伤害到整篇或是整个系列报道,也不利于问題的解决。

三、脑力:立意高远,增强问题意识

脑力,是新闻工作者政治、理论水平的集中体现,在“四力”中居于统领地位。脑力就是指新闻工作者要勤思考,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实践证明,凡是深入人心的新闻作品,必然都蕴含着强大的思想力和创造力。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必须练好脑力,通过脑力来加工,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理清脉络,构思行文框架,用有深度和力度的思想感染人。

延安时期,毛泽东为《新中华报》题词“把新中华报造成抗战的一枝生力军”,同时还提了两个字:多想。做好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必须以增强脑力为核心,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除此以外没有捷径。调查记者要开动脑筋,以问题为核心,抓住导致问题的本质、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以此作为行文构思的起点。具体而言,践行“脑力”就是要求调查记者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首先,新闻作品立意要高远,不能浅尝辄止、人云亦云。2018年,新华社西藏分社独家采写的《西藏阿里楚松村“四代房”:中国边陲巨变的缩微影像》报道,被认为是践行“四力”要求的代表作品、讲好中国故事的一篇佳作。为了选好角度,该文创作团队在动笔之前,反复思考,反复讨论,认为绝不能就房子谈房子,要有更高立意和更巧妙表达。最终选择了以“四代房”这一小切口出发,讲述整个楚鲁松杰乡的历史与发展,进而展现改革开放给西藏边陲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等治边稳藏重要论述的精神,突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的舆论导向。

其次,新闻作品要有问题意识,深入洞悉社会现实,掌握科学真理。问题意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社会调查报道中,一方面,记者要在分析问题时具备多种思维方式,如辩证思维、历史思维,正确分析所调查事件的来龙去脉、利益关节点,做到想得全、想得细、想得深,将问题全面、客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另一方面,发现、分析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记者不能仅仅摆事实,更要能为问题的解决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方案。这就要求调查记者要多研究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多做案头工作,查阅古今中外历史典籍,请教专家学者,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四、笔力:守正创新做“大文章”

笔力,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功和工作的落地点。对于记者来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最终落脚点还是得放在笔端,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这就是记者的笔力。调查报道更考验记者的笔杆子水平,它要求记者做“大文章”,客观、准确、全面讲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反映新闻事件的整体面貌和动态过程,并找到社会问题发生的原因,通过分析报道求解解决问题的办法。

首先,调查报道文章要守正。守正,就是要尊重新闻工作基本规律——尊重事实、真相,客观、公正呈现新闻本来的面貌,强化政治意识,把握舆论引导方向,对党和人民负责。社会调查报道,有其独特的语言及表达特性。记者在新闻写作中,要运用事实与证据说话,以现场、细节、对话、事实等为主要内容,冷静地采用白描手法,厘清问题的产生及发展走向,查明深层次原因,为读者揭示事件的真相。

1935年,26岁的范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骑着一匹马,扛着一杆枪,揣着一支笔就上路了”。历时10个月,全程1.2万余里,写下了诸多新闻作品,后来汇集为《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两部作品。作品通俗易懂、客观真实,如散文娓娓道来,作品出书后被连续再版7次,这就是笔力的体现。

其次,调查报道文章要创新。创新,就是以新手法、新形式改善老套的新闻表达方式,让调查报道个性鲜明,受众喜闻乐见。毛泽东主席反对文章空洞无物,他在《反对党八股》中提到,“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调查报道为了全面反映事情的前因后果,难免篇幅会长,但是也要力争避免太多废话,无关信息。调查报道在文风上要力争文白如水,简洁有力。此外,在新媒体传播时代,调查报道在呈现时要恰当地利用多种表达形式,比如,用图表、短视频、音频来丰富信息内涵,提升调查报道的可读性。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呼吁新闻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社会调查报道是最能体现新闻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的报道形式之一,也是反映社会良知、促进公众认知的一种有效手段。调查报道要做扎实、做深刻,真正有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这对调查记者而言考验不小。践行“四力”、增强“四力”成为记者在新形势下展开新闻报道的总要求,也为社会调查报道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中国调查记者第一人”王克勤曾说,“身为调查记者,除了要有敢于深入,敢于冒险的精神,更应该具备解决各种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而背后所需的智慧则要靠长期地积累综合知识,不断积淀”。沿着践行和提高“四力”的方向向前走,正是提高调查记者综合能力,做好调查报道的路径。

作者郭鸿燕系晋中学院讲师

张淑玲系北京日报社高级记者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张志安,陈子亮.新媒体环境下调研报道的议题方法和形态变革[J].中国记者,2018(02).

[3]王俊秀.社会调查新闻的选题与操作——以《中国青年报》青年調查版为例[J].中国记者,2014(08).

[4]薛亮. 用心感知生态的力量——《甘肃祁连山:问责风暴下的生态突围》采写谈[J].新闻战线,2018(21).

[5]马璟.在不断增强“四力”中成长成才[J].军事记者,2020(02).

[6]段芝璞,张京品,张宸.从新华社“四代房”报道看主流媒体如何践行“四力”[J].中国记者,2019(05).

猜你喜欢

新闻舆论四力
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新闻舆论“四力”
巧解四力平衡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用创新激活主流媒体的内容“四力”
全面创新做广播 打造“成风化人”好声音
牢记职责使命 强化创新驱动 努力提升党报集团新闻舆论工作水平
强化五个意识,提升新闻舆论工作水平
新形式下高校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网络时代做好编辑需练就“四力”
媒体如何做好新闻舆论工作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