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四维评价体系
2021-03-24董悦
摘要:推进主流媒体深度融合是一项重大改革工程。笔者以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实践与探索为例,以“主流声音响不响”“媒体内在活力激发得好不好”“新技术运用得实不实”“新型主流媒体强不强”四个维度为标准,论述如何不断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推进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四全”媒体转型,打造城市新型主流媒体矩阵,为其他传统媒体转型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主流媒体 媒体融合 评价体系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媒体融合发展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国各地各新闻单位积极投身媒体融合发展,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于2001年,是媒体融合发展的积极探索者、践行者,也是受益者。近年来,杭报集团坚持导向为魂、内容为王、移动为先、创新为要,在体制机制、平台建设、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截至2020年12月,杭报集团平面媒体订阅总用户数突破200万,数字产品终端206个(包括31家网站、14个手机APP、109个微信公众号、24个官方微博、9个抖音号、8个头条号、6个手机报、5个数字报),近三年,“报网端屏楼”立体化全媒体矩阵覆盖总用户数年均增长16%,达2.17亿,努力打造用户整体覆盖、全媒立体传播的杭州第一主流媒体。
一、以“主流声音响不响”作为检验标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提升媒体融合引导力
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根本目的是做大做强主流舆论。近年来,杭报集团坚持“党媒姓党”“党媒为党”的政治属性与目标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强化互联网思维,借助融媒体矩阵,全面服务杭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力讲好杭州故事、传播杭州声音、展示杭州形象。
1.大力弘扬主旋律。在“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走亲连心三服务等重大主题报道中,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四位一体”成为杭报集团融合报道的“标配”,创作推出了“真情帮扶结硕果”“数字经济动员大会现场传真”“杭业进化史”“六大行动英雄榜”“谁不说我乡村美”等一批阅读量超千万级甚至达亿级的现象级融媒产品。
2.持续放大正能量。2018—2020年,集团各媒体近百篇新媒体“暖新闻”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等央媒大号头条转发;借助融媒体矩阵,“快公益”“洒下滴滴汗水 带走缕缕书香”“拯救民勤 绿色传递”“绿马甲文明公益行动”等品牌公益活动走向全国,引导网友由“感动”到“行动”,进一步打响了杭州“有温度的善城”品牌。
3.积极抢占制高点。在疫情防控、垃圾分类、文明养犬等社会热点、敏感事件引导中,抓住“第一落点”,“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旗帜鲜明批驳谣言、化解疑虑,有效疏导群众情绪,引导网络舆情,维护社会稳定。
4.创新联动内外宣。主动顺应国际传播变革趋势,建设全国首个城市外宣平台——杭州外宣厨房,在Facebook等海外社交平台上运营杭州城市官方账号Hangzhoufeel(韵味杭州)和2022年杭州亚运会官方账号19th Asian Games Hangzhou 2022,办好英文客户端、英文报纸,向世界实时呈现浙江省发展新气象及杭州的独特韵味和别样精彩。
二、以“媒体内在活力激发得好不好”为检验标准,深化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媒体公信力
公信力是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媒体的立身之本。具有公信力的主流媒体背后,必有一支具有公信力的队伍——讲政治、守纪律,精业务、敢创新、接地气、有担当。必须坚持党性原则,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积极强化理念观念、体制机制、管理方式创新,以深化改革推进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媒体内在活力,释放新闻生产力。
1.改革内部组织架构。杭报集团整合分散在传统业务部门和新媒体业务部门的采编力量,分层级构建新型采编发网络,建立适应全媒体生产的一体化组织架构。
2.统一网上网下、统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管理标准。按照“零容忍、零差错”以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一把尺子、一个标准、一条底线”的管理原则,出台了《新媒体审核及发布管理办法》《新闻宣传涉密信息管理规定》《新媒体审读管理办法》《新媒体差错扣罚办法》等15个管理办法,将融合传播的导向管理、内容管理、流程管理贯穿全过程,建好、管好、用好主流媒体阵地。
3.优化评估考核激励机制。组织开展“新闻采编质量月”活动,修订完善《总编辑嘉奖实施办法》,激励创作融媒体内容精品。集团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扶持首批22个媒体融合重点项目。探索构建主流媒体传播力指数体系,指导各媒体完善内部考核制度,推动经验型考核向数据型考核转变,建立导向正确、标准客观、评估专业并体现公益性、媒体定位特色、媒体融合科学化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
4.加大人才引育力度。融合转型、智慧发展的关键是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优秀专业人才队伍作为支撑。集团实行《互联网研发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管理办法》《新媒體拔尖人才特殊扶持管理办法》,通过内部培育和外部招引,打造了一支100余人的融合内容生产、技术支撑、大数据分析、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队伍。
三、以“新技术运用得实不实”为检验标准,稳步推进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四全”媒体转型,提升媒体传播力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次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媒体变革。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离不开现代传媒技术的支撑。2017年11月,杭报集团按照“实战、实用、实效”原则,启动了总预算9500余万元的“智媒体中央厨房项目”建设,构建了重大主题报道及公共突发事件的智媒体“中央厨房”运行机制,实现了“中央厨房”的多场景实时化应用。在世界游泳锦标赛、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战疫情 促发展”等重大主题报道中,通过构建扁平化的“中央厨房”运作模式,实现报道的“秒级”响应。通过“中央厨房”技术赋能,杭报集团正稳步向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四全”媒体转型。
1.打造全程媒体。移动采编平台的投入运用,使得重大主题报道、突发事件报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束缚,传播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实现了24小时动态生产、全程播报。
2.打造全息媒体。短视频、H5等视觉化新媒体产品生产正逐步迈向标准化、常态化;正在建设的具备虚拟现实场景生产能力的数字演播室,为打造产品形态更丰富、信息格式更多元的全息媒体产品打下坚实基础。
3.打造全员媒体。全集团2000多名新闻工作者基本实现从传统的文字、图片向全媒体复合型人才转型。通过“世游赛”报道等多次实战演练,互联网思维、互动式传播、媒体融合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4.打造全效媒体。实现集团各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效果、舆情监控、版权维护等多领域的大数据综合评估运用,着力构建新闻+政务+商务+服务的“城市大脑”媒体新形态,为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提供了舆论支撑,拓展了党媒集团的社会职能。
四、以“新型主流媒体强不强”为检验标准,打造城市新型主流媒体矩阵,提升媒体影响力
2020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意见》强调,要“尽快建成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体现在传播市场上的主体地位和受众争取上的主导力量。
杭报集团立足自身属性,积极探索有别于中央媒体、互联网传媒巨头和社会自媒体的差异性竞合发展之路。同时,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深化组织、形态、手段、平台融合,努力以鲜明特色、高质量服务和个性化体验吸引聚合更多的本地用户,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主流媒体、主体媒体。
1.构建“市域一张网”。按照“市区一体、共建共享、優势协同、实用高效”的原则,牵头建设下城、江干、拱墅、滨江、富阳、临安等区级融媒中心,主导构建市区一体的融媒矩阵,主动推动“杭州云”平台与省级融媒平台、杭州城市数字大脑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功能协同。
2.坚持“移动优先”。推动资源配置、内容分发、技术运用等优先保障移动端的需要,完善“新闻+服务”“新闻+政府”“新闻+党建”移动端功能,打造高水平的移动传播平台,并充分利用VR、AR、航拍、直播、视频、H5等新技术,打造移动新闻精品,抢占移动传播先机。
3.坚持“一体发展”。在坚持巩固传统纸媒用户规模与传播阵地基础上,积极拓展互联网新阵地,主动入驻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实现纸媒与新媒体同步提升、相互赋能、互为导流、共同成长,达到1+1>2的良好效果。
4.坚持“开门办报”。坚持办好《都市快报》“问计于民”、杭州网“杭网议事厅”、19楼“网言网事”等问政栏目,围绕民生实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充分发挥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在党委政府联系市民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5.坚持“全媒视角”。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由集团统筹指挥,统一策划报道;在日常报道中,支持各媒体根据自身定位特色,进行多元多样传播,实现用户覆盖、传播效果最大化。以互联网思维、全媒体视角审视和谋划宣传工作,既能开“满汉全席”,也能烧“杭味小灶”,让党委和政府的声音,通过丰富、多样、优质的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系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参考文献
[1]李宝善.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N].人民日报,2019-10-22.
[2]董悦.深度融合 迭代创新 积极构建全媒体主流传播体系[J].传媒评论,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