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主题活动,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

2021-03-24钱美华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健康心理主题活动小学班主任

钱美华

【摘  要】 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使学生懂得认知自我、发展自我,能够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从而塑造健全的心理。开展主题活动的目的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环境,引导学生正确审美,能够学会及时转移情绪,根植阳光心理。

【关键词】主题活动;健康心理;小学班主任

开展不同类型的主题教育活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影响,班主任老师在具体的活动开展中,应该抓住不同类别主题活动的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入手,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活动形式来调动参与热情,保证活动能够真正地对学生的心理起到促进作用。

一、文艺类,引导正确审美

文艺类主题活动一般包括诗歌朗诵、演讲、情景剧、歌咏比赛等,其特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同时主题的内容较为宽泛,教师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文艺类的主题活动主要在室内进行,班主任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班内生活情况、相互间交流沟通等多种实际情况,对主题进行选择,班主任应该注意借助活动来引导学生去辨识美丑,引导形成正确审美观。

例如“最美与最丑”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教师在号召动员阶段可以向学生们阐述一些“最美”与“最丑”的人和事物,可以列举两个例子:一是“垃圾分拣工”看似从事着最脏的工作,却为这个城市、为人类的家园默默地付出,他们是“最丑”的吗?二是穿着华丽却破坏公物、影响他人、危害社会的人,这样的人是“最美”的人吗?两个问题将学生们带入到对人性的思考中,也为这次的主题演讲比赛奠定了情感基调。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学生们开始思考“真正的美与丑”,同时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到演讲内容中。此次演讲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正确审美。

文艺类主题活动更多地注重思想上的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锻炼文字运用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不仅是思想上的一种转变,也是内心上自信心的塑造,对其他方面也是一种思想上的支持与保障。

二、体育类,学会情绪转移

体育类的主题活动主要是指球类、棋类、田径、体操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基本操作,同时也能找到正确的转移方式。在具体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渗透的方式,鼓励学生们在肢体的运动中寻找到情绪的转移方式,在田径、球类等激烈的运动中寻找到压力的释放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宣泄,及时调整心态,实现心理上的相对平衡。

比如“花式跳绳”体育活动,通过对体育活动的特点分析,教师可以将其进行改编,变成“极限挑战”,每个学生都要寻找自己在跳绳中的极限。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挑战动作难度较大的、要求更为严格的级别;针对基础较差的,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选择。学生们一边练习一边为自己设定奋斗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更体会到达到预设目标后的喜悦。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的心态逐渐转变,一些学生懂得通过运动的方式来抒发情感、缓解压力,体育类的活动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更多的快乐,增强自信。

体育类的活动能够从肢体动作来缓解情绪上、心理上的不良状态,从而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处理和解压方式,在低落的情绪、高亢的情绪、自卑的情绪等不同的情绪中更好转变,适度转移,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

三、实践类,懂得承担责任

实践类的主题活动主要是围绕着学生的科技探究、猜想验证、未知探寻等实践主题,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启发责任意识,懂得正确做法,规范言行,产生主动承担责任、履行义务、遵守规则等意识,从而能够充分发挥特长与优势,满足学生实际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成为一个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优秀学生。

如“我与绿植交朋友”实践类主题活动中,活动的主题是希望学生们能够懂得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能够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爱护家园、珍惜周围绿色植被的责任意识。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可以栽植一棵小树、一株花草,也可以通过联合的方式,帮助清理垃圾、修复植被,活动的方式非常灵活,活动结束后,班级要召開成果交流活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要进行发言,说出自己的做法,并且交流在活动过程中自己的感悟,用学生自己真切的感受去强化意识,学生能够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并不是少数人的责任,自己身为小学生同样肩负责任。通过有意义的活动来强化学生的课内外联系,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沟通,及时分析与评价自己,塑造健康的心理。

实践类的活动往往给学生以探究和探索的空间,也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生活,学习和懂得社会法则,在这种意识的转变下,能够产生主动遵守的行为,顺理成章地懂得了应该承担的学习责任。

班主任的教育职责不仅是看护学生的安全,更肩负着培养、熏陶、改造学生的教育责任与使命,是一代新人的雕塑家,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这个阶段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审美、感知、意识、品格等方面的激发,用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们懂得正确的处理方式和宣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自己,健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丁慧芸.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 学周刊. 2019 (31)

[2]王智年.  做好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法”[J]. 甘肃教育. 2020 (05)

猜你喜欢

健康心理主题活动小学班主任
培养初中学生健康心理,提高抗挫能力
如何培养“优秀生”的健康心理
大悦城实施体验营销案例研究
加强班级教育有效管理,激发学生追求幸福指数
基于学生综合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设计探微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马斯洛理论与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养成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