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熊向晖:一个人可顶几个师

2021-03-24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恩来胡宗南情报

接指示,为胡宗南“服务”

1937年12月,熊向晖接到上级党组织的命令,要求其报名参加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到国民党第一军胡宗南部“服务”。战地服务团中20余名大学生,大都是平津“一二·九”运动的积极分子,包括清华学生会主席洪同、北大学生会主席陈忠经。

12月31日,在服务团驻地武昌师范学校,熊向晖聆听了周恩来关于“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和任务”的演讲,这是熊向晖第一次听到他仰慕已久的周恩来的教诲,他被周恩来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并在自传《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中写道:“他的英姿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睛,他的发人深省的讲话获得阵阵掌声。”

讲座当晚,熊向晖等人接到命令:“胡先生”(胡宗南)已到武昌,自即日起,都不要外出,等候“传见”。胡宗南分批接见了战地服务团成员。在胡宗南手持名册点名时,熊向晖动了个“小心思”,点到的时候故意坐而不立,只举起右手,说声“我就是”,成功引起胡宗南的注意。在回答胡宗南问题时,熊向晖更是大谈革命和“三民主义”,充分博得了胡宗南的好感。事后据胡的副官说:“胡宗南在每个人的名字上都画了圈,大多数画一个圈,少数画两个圈,至多三个圈,唯独在熊先生的名字上画了四个圈。”

个人谈话阶段,胡宗南进一步对熊向晖进行了政治审查,熊出身中上之家,父亲为湖北高等法院庭长,本人又才智过人,胡宗南对其十分满意,次日还邀请熊的父亲前去共赴午餐,直夸熊向晖“少年英俊,才识超群”。

深深潜伏,周恩来布下闲棋冷子

在成功加入胡宗南部队后,熊向晖第一时间找到当地八路军办事处向组织汇报此事。董必武听到熊向晖的汇报非常高兴,说:“胡宗南一见面就对你产生好印象,证明恩来的设想完全正确。他要‘培养你,你应接受。”董必武接着说:“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是现阶段的大局、全局。我们从多方面推动、帮助国民党抗日。至于我们这一愿望能否实现,蒋介石、胡宗南在抗战中会不会反共,还难以断言。恩来经验丰富,主张未雨绸缪、后发制人、先走一步,现在就着手下闲棋、布冷子。你就是恩来筹划的闲棋冷子。如果一直闲着冷着,于大局、全局无损;如果不闲不冷,于大局、全局有利。这是一项特殊任务,具体要求须根据情况发展再定。”同时董必武还向熊向晖传达了周恩来的三点建议:

第一,不要急于找党。现只有恩来、南翔和我知道你负有特殊任务。我们将查明胡宗南今后的驻地,设法找你联系。这需要一段时间,不论多久,你都要耐心等待,不要着急。在取得联系前,你绝不要离开胡宗南部队,而应围绕这一特殊任务,独立处理问题。同你取得联系后,也许不需要你了,或者你不可能发挥特殊作用,你都不要着急,要甘于做闲棋冷子。

第二,隐藏党员身份。不要发展党员,不参与服务团的领导工作,保持不左不右、爱国进步的政治面目,准备参加国民党;要领会中央宣言中提出的“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以此相机推动胡宗南继续抗日、有所进步,但要做得自然,不要急于求成。如果胡宗南反共,你在表面上要同他一致,像天津萝卜,白皮红心。即使受到进步朋友的误解、咒骂,也不要认为丢脸,急于表白,要忍耐,有韧性。

第三,在国民党里,对人可以略骄,宁亢勿卑,卑就被人轻视,难以有所作为,但也不宜过亢。国民党情况复杂,要适应环境,同流而不合污,出淤泥而不染。不论何时何地,处事绝不可骄,骄就会麻痹大意出问题,必须谨慎。谨慎不是畏缩。革命者应有勇气,又不可鲁莽。这就要发扬你肯用脑子、比较细心的长处,敢于和善于随机应变。

谈話最后,董必武对熊向晖说:“恩来和我送你八个字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冷子不冷,助党中央脱离险境

1938年5月,胡宗南派熊向晖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学习。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前身为黄埔军校,校长由蒋介石兼任,第七分校主任由胡宗南兼任。就这样熊向晖成了“黄埔系”一员,并加入国民党。1939年3月,胡宗南在众多学员中挑选了熊向晖成为自己的机要秘书。熊向晖善于撰写短小精悍的讲话稿,且办事周到细心,胡宗南公事、私事都愿意交办给熊向晖,而熊向晖总能交给他一份满意答卷。国民党陆军少将张佛千曾这样评价熊向晖:“熊的最突出之处,是他的气质之纯,为我平生所仅见,我绝对不相信,也不会想到他是做情报工作的人。胡之选其为随从人员,是非常正确的决定,如我是胡,也会做同样的选择。只怪周恩来善于择人,造成胡的毕生大憾。”就这样,熊向晖成了胡宗南身边的“红人”,为其所倚重。

随着抗日形势的明朗,1943年开始,国民党对中共的态度慢慢发生了变化,敌对情绪高涨。1943年6月1日晚,蒋介石亲自主持召开官邸会议,决心取消中共武装和根据地政权。蒋介石随即密电胡宗南——“借共产国际解散良机,闪击延安,一举攻占陕甘宁边区,行动绝对保密。”胡宗南完成布置后,于7月2日正式确定了进攻边区的时间:7月9日。

而在7月4日,胡宗南却收到朱德的明电:“道路纷传,中央将乘共产国际解散机会,实行‘剿共。当此抗日艰虞之际,力谋团结,犹恐不及,若遂发动内战,破坏抗战团结之大业,则陷国家民族于危难之境。”原来,国民党的作战计划早在7月3日就由熊向晖传出,再通过八路军驻西安的电台发到延安。党中央接到情报后,及时拟定了作战方案,一方面,破例引用情报,正面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日、挑起内战的罪行;另一方面,则迅速从其他地区抽调兵力,保卫延安。胡宗南看到阴谋被揭穿,害怕舆论对国民党不利,导致美国转而支持共产党,便上报蒋介石建议取消此次行动。蒋介石电复胡宗南,同意。

通过此事,胡宗南已经发觉有人泄密,但怎么也没想到,竟是自己的贴身秘书熊向晖所为。

冒险再传情报,胡宗南进退维谷

1947年2月,熊向晖和相恋多年的恋人谌筱华结婚,并计划赴美留学。但就在他们蜜月旅行时,胡宗南却命令熊向晖延期赴美,再辅佐他3个月。

胡宗南对熊向晖说:“前天总裁急电召我来南京,说美、苏、英、法四国3月10日在莫斯科开会,届时将讨论中国问题。总裁当机立断,命令我直捣共产党的老巢延安。并选在四国外长会议的第一天,即3月10日发起攻击。”说完,胡宗南给了熊向晖一个文件包,让熊根据包里文件的内容画一幅草图给他,并叮嘱熊锁好房门,不许任何人进来。熊向晖打开文件包,看到两份绝密文件:蒋介石核准的进攻延安的方案;陕北共产党的军队兵力配置情况。

熊向晖异常激动,将文件内容默记在心。3月3日上午,熊向晖随胡宗南和参谋长盛文乘专机回到西安。当天晚上,熊向晖就将情报送到了新华巷1号——西安《新泰日报》主编王石坚的家,这两份绝密情报迅速发到延安。而当时为了保密,连胡宗南的军长和师长对计划都还一无所知。

3月8日晚,胡宗南带着熊向晖等少量随从,秘密离开西安,辗转来到洛川。在洛川小学,他们与先期到达的几名国民党高官会面,组成前线指挥所。在如此紧要的关头,熊向晖决定冒险行事,他将情报用信函的形式写在白纸上,装在印有“战区第一司令部长官”字样的大信封里。为保险起见,他同样的信都要写两封,一封寄给王石坚,另一封寄给王石坚的朋友潘裕然,源源不断的情报就这样被送到了党中央的面前。党中央果断放弃延安,在陕北地区与国民党玩起了“捉迷藏”。

因为有熊向晖情报工作的保障,所以在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总能一次次从敌人眼皮底下逃走,还会时不时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胡宗南的部队攻入延安却得了个空城,他查看毛泽东原住所时,发现一个纸条,上面这样写道:“胡宗南到延安,势成骑虎。进又不能进,退又退不得。奈何!奈何!” 胡宗南看后苦笑不已。就在这一天,他的精锐部队整31旅在青化砭被解放军全歼,旅长李纪云被俘。

就这样,国民党名义上获得了延安,但实际上是吃了大败仗。国民党“闪击延安”的计划破产,熊向晖立了奇功,毛泽东大赞熊向晖,说他“一个人可顶几个师”。

面对黑暗,怀揣光明

1949年11月6日中午12点半,中南海勤政殿,周恩来特设午宴招待国民党元老张治中、邵力子、刘斐。周恩来把熊向晖介绍给大家,几位元老都有些驚讶:“这不是熊老弟吗?你也起义了?”周恩来说:“他不是起义,是归队。”众人恍然大悟,张治中说:“早知道蒋介石在政治上、军事上不是共产党的对手,今天才知道,在情报工作上,他也远远不是共产党的对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熊向晖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开始了他20多年的外交生涯。在诸多重要的外交场合中,熊向晖都以“总理助手”的身份出现。参加日内瓦会议,熊向晖是中国代表团新闻办公厅主任,主要负责新闻招待会,回答各路记者提问;基辛格访华、尼克松1972年访华,他担任“总理助理”,负责一些重要问题的处理;中国加入联合国,他是中国代表团的代表;他还担任过驻英国代办、中国驻墨西哥首任大使。诸多外交场合都有他的身影。

熊向晖的革命生涯可谓完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情报生涯和之后的外交生涯已足够精彩,而1982年从调查部和统战部副部长的岗位退下后,受荣毅仁的再三邀请,熊向晖又出任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兼党组书记,成为改革开放浪潮中的弄潮儿。2005年9月9日,这位孜孜不倦的“共产主义战士”终于停止了步伐。

熊向晖这个名字,是他在1937年初刚接到任务时受组织要求改的,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他才道出这个名字的寓意:“向晖”,取意当时形容隐蔽战线工作境地的一句话——“面对着黑暗,怀揣着光明”。

摘编自《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人民网

猜你喜欢

恩来胡宗南情报
Extraordinary mechanical performance in charged carbyne
情报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their isomers in the atmosphere
情报
情报
给恩来爷爷的一封信
亦师亦友
亦师亦友
传播恩来精神 贵在言行一致
胡宗南考黄埔遭遇身高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