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经济法》慕课建设探析

2021-03-24邵朱励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特色国际经济法教学团队

邵朱励

摘 要: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国际经济法》慕课教学有灵活开放的学习环境、积极的学习互动和广泛的挑选余地,但在进行《国际经济法》慕课建设时,面临着慕课教学团队构建、慕课制作质量、慕课内容同质化等问题。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应精心挑选《国际经济法》慕课教学团队成员,保证《国际经济法》慕课制作质量,体现本慕课鲜明的教学特色。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慕课;教学团队;教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1.072

1 《国际经济法》慕课教学的优势

1.1 开放灵活的学习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的经济活动互相交织融合,国际经济活动丰富多彩,调整国际经济活动的法律规则也不断变化丰富。改革开放40多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如今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普通老百姓受国际经济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既然参与其中,就需了解掌握国际经济活动的法律规则,因此越来越多正在和准备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学习和研究国际经济法的学生、对国际经济法感兴趣的普通老百姓都有系统化了解、学习国际经济法律规则的强烈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一种全新的教育平台——“慕课”(MOOC)应运而生。慕课是基于公平公开的教学理念和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精神发展起来的一种典型的新型知识共享平台。正如其英文全称“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所言那样,慕课具有大规模性(massive)、开放性(open)、在线性(online)的特点,一门慕课的学习者往往多达数万人,甚至十几万人,学习者只要有兴趣,就可不受年龄、学籍、时间、地点的限制,在不经入学考试的情况下,上网注册学到任何想要学习的知识。

如上所述,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有强烈的需求学习《国际经济法》,其中除了在各高校就读的学生,还有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人、对国际经济法感兴趣的老百姓,而很多高校的《国际经济法》传统课堂教学的受众只有法学专业学生,其他专业学生以及社会群体,鲜有机会接受《国际经济法》的培训;同时,传统《国际经济法》课堂教学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人数固定,这显然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学习者的灵活学习需求。

慕课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难题。《国际经济法》慕课教学没有人数、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满足大规模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也可以满足学习者灵活学习的需求。

1.2 积极的学习互动

在传统的《国际经济法》课堂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学时长的限制,教师为完成设定内容的教学,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教学结束后师生分离,整个教学过程缺少互动与交流。而在《国际经济法》慕课教学模式下,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授课,而是把教师授课、在线测试、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结合起来:首先要录制慕课视频,而一节慕课课程视频的时长只有十几分钟甚至更短,因为慕课的学习者是单独学习,没有监督,其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而短视频的时长在学生的一个注意力周期内,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相对集中,学习效果更佳。在观看完课程视频后还会有在线测试,系统自动批改试卷并记录成绩,在学生端会显示正确答案及理由,这样学习者可以即时知晓自己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错误的地方即时改正,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另外,慕课课程一般会设置学习论坛或学习社区,其中教师会在“教师答疑区”答疑解惑,学习者在“学生讨论区”随时就某一具体学习问题展开讨论,这样在教师的答疑和同学的讨论中进一步深化了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认识,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更多收获,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

1.3 广泛的挑选余地

传统的《国际经济法》课堂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校安排的授课老师,基本没有选择老师的余地,而《国际经济法》慕课教学就改变了这一点。

自2013年10月,清华大学推出第一个中文MOOC平台“学堂在线”后,迄今中国慕课建设已经7年,涌现了如学堂在线、慕课中国、中国大学MOOC平台、华文慕课、好大学在线平台、智慧树、顶你学堂等诸多慕课平台,2019年的中国慕课大会提到,截至2019年8月,共上线1.5万余门慕课,2.7亿人次学习。此种情况下,同一门课程,多个慕课平台都有相应的慕课资源,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例如,多个慕课平台都有《国际经济法》慕课课程,每一慕课由不同的教师或教学团队讲授,讲授风格和特点因不同的授课教师和教学团队而异,讲授的内容、讲授的侧重点也可能会有不同,学习者可以从不同的慕课资源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慕课,以满足个体需求。

2 《国际经济法》慕课建设的问题

2.1 慕课教学团队构建问题

在传统大学教学活动中,《国际经济法》作为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一般需要搭建教学团队,但由于《国际经济法》通常采用小班教学,一名教师从头至尾负责一个班的《国际经济法》教学任务,团队其他老师从头到尾负责其他班的《国际经济法》教学任务,团队教师只会定期进行课程教学讨论与交流,但彼此不参与、干涉其他老师所负责班级的《国际经济法》教学活动,教师只对本班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负责。而在慕课教学中,也需要搭建教学团队,但教学团队成员却需分工完成整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此时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教学团队成员选择不合理,各位老师所教授内容的衔接度可能不够,彼此可能会有内容重复或遗漏、观点不一致的问题;各位老师讲课风格也各不相同,一门课程可能有教学风格迥异的老师出镜,影响学生的观课感受,从而直接影响整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等。

2.2 慕课制作质量问题

慕课制作的质量是《国际经济法》慕课制作过程中面临的很大问题。影响《国际经济法》慕课质量的因素有如下几点:一是对慕课的特点认识不够。把慕课看成是传统面授课程的复制粘贴,延续传统面授课程的教学方法,对课程內容的逻辑框架、主要知识点、重难点不提示,不划分,让学生难以建立起课程内容的逻辑框架。二是慕课视频制作不精炼。没有合理设计每一节慕课视频的时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讲课过于随意,课件制作不精炼,内容重复,逻辑性差,导致学生观感差,无法在视频播放期间吸引学生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三是课程教学设计不合理。《国际经济法》课程体系庞大,教学内容多而杂,如何合理安排各组成部分的课时,每一部分又如何设计重难点,都需认真考虑,否则很容易产生本末倒置的问题。

2.3 慕课内容同质化问题

目前多家慕课平台都有《国际经济法》的慕课课程,因此最大的问题是容易导致慕课内容的同质化问题。众所周知,《国际经济法》课程体系包括国际经济法概论、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经济争议解决法几大块,而目前国内的《国际经济法》教材在几大块的核心内容、觀点逻辑上是基本一致的,教材内容也没有大的区别,因此很容易产生慕课授课内容大同小异、没有自己的特色等问题,这也使得学生可能无法选出适合自己的慕课。

3 《国际经济法》慕课建设问题的解决

3.1 精心挑选慕课教学团队成员

慕课教学团队成员的选择直接影响《国际经济法》慕课的质量。首先,要挑选教学水平相对较高、教学经验相对丰富的团队成员。《国际经济法》课程内容离学生日常生活较远,许多内容对法学专业学生来说是全新的,需要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避免本门课给学生“太过高深”的印象。其次,要挑选出配合默契的教学团队成员。《国际经济法》课程体系庞大,各部分内容之间相互衔接,但又难免交叉重合,团队成员要各自负责一部分或几部分的教学,因此必须在主要知识点、背景知识等方面互相沟通,但又要有一定的默契度,否则相互难免有知识点漏教、重复教的情况发生。再次,教学团队成员教学风格应大体相似,避免因教学风格迥异给学生造成“拼凑”的印象。最后,要挑选有责任心、愿意投入慕课建设的团队成员。教师是否愿意投入慕课建设中来,是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3.2 保证慕课制作质量

首先,要合理确定《国际经济法》慕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课时分配、重难点划分。《国际经济法》内容繁杂,各部分内容难易程度、体量大小各不相同,慕课项目负责人需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各部分内容。其次,结合团队各位老师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教学分工。慕课项目负责人负责结合老师的具体研究特长进行教学分工,这样可以扬长避短,每位老师负责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部分的教学,保证把每部分的基本原理、前沿内容都传授给学生。再次,每位老师负责各自教学部分的具体教学设计,包括重难点划分、每节课程视频的设计、语言的运用等,各司其职,保证每一部分都成为精品。

3.3 体现本慕课鲜明的教学特色

为了解决各平台《国际经济法》慕课同质化的问题,首先,本团队成员要分析其它已在各慕课平台上线的《国际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色,并加以总结比较;其次,要梳理本教学团队成员的教学经验、研究方向、教学风格,共同协商探讨出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相对统一的教学风格。从教学内容上说,虽然全国《国际经济法》的课程体系是同一的,但在知识点的讲解方法上可以是有自己特色的,比如可以用平实的、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知识点,而不是像其他慕课那样用宏观和抽象的方法阐释知识点;从教学方法上看,可能大家都用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授课,但各自选择的案例也会各不相同,选择最新的案例,紧追本学科的前沿动态永远是不错的选择;另外,在教学风格上也可以体现本慕课与其他慕课的不同。例如,如果本团队成员的教学风格都比较务实严谨,那么就不要刻意去耍幽默,可以严谨为本但又不失灵活,可以务实为本但又不失激情。

参考文献

[1]吴丽丹.“慕课”教学模式及其课件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J].民商法争鸣,2018,(6).

[2]殷丙山,李玉.慕课发展及其对外开放大学的启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

[3]林烨,袁勇麟.混合式教学在“金课”建设中的运用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10).

[4]李金艳.慕课学习特点及其对我国远程教育的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2).

[5]吴锦辉.我国主要慕课(MOOC)平台对比分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1).

[6]教育部.中国慕课建设行稳致远[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606/2019/tqh20191031/sfcl/201910/t20191031_406249.html.

[7]蓝新华.慕课时代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10).

[8]李爱华,赵小忠.高校慕课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9]陈知武.慕课在中国的发展及建设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10).

猜你喜欢

教学特色国际经济法教学团队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发展的影响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网络营销》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嘉庚特色独立学院建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