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古典园林遗产的背景环境要素识别研究
——西蜀名园罨画池案例分析

2021-03-24

中国园林 2021年2期
关键词:崇州环境要素遗产

郭 璇

王小菁

1 概述

1.1 文化遗产的背景环境①

伴随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不断发展,遗产的概念已经从独立的纪念碑、建筑群和遗址扩大到包括更大和更复杂的区域、景观、环境及其无形维度,反映出一种更加多样化的态度[1]。人们对于不能孤立地去看待文化遗产,而应与其所见证的历史和其生存的环境结合起来②的意识不断增强。2017年《历史城市公园文件》第17条甚至将研究历史城市公园规划和开发的演变及其背景环境的重要性等同于历史城市公园及其组成部分的研究。然而国内现有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区域、历史街巷的研究较盛,而对于文化遗产背景环境的研究鲜少。

2005年《西安宣言》将《威尼斯宪章》中所提应作为文化遗产整体的一部分得到保护的背景环境做出了定义:背景环境指的是紧靠古建筑、古遗址、历史区域的和延伸的,有助于遗产重要性和独特性或是其重要性和独特性组成部分的周围环境(不仅指背景环境的地理范围延伸,还指其包含的内容从物质到非物质范围)③[2]。这就是说背景环境虽然属于环境,但可能与遗产本体一样是文化遗产价值的载体,也可能是文化遗产价值的促成因素,因而在保护过程中应该与遗产本体具有同等地位。《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2017)将背景环境定为表达遗产文化价值真实可信特征之一,亦是评估真实性的依据之一④[3],是文化遗产价值、重要性的理解手段。背景环境与遗产本体可被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背景环境管理关乎更完整地表现文化遗产价值,亦可作为审查遗产完整性的依据之一⑤[4]。由此可见,背景环境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其应得到必要的保护,同时其也适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即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

依据对相关国际宪章(《巴拉宪章》《西安宣言》《新西兰宪章》《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总结,将背景环境分物质及非物质两大类(表1)。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5],因而在讨论背景环境要素时很难将两者独立。

1.2 文化遗产的背景环境要素识别的目的、流程和方法

背景环境要素识别的目的是将现存的原本应得到保护而实际上遭到忽视的、属于或助于促成文化遗产价值的环境剥离出来以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从而保护遗产的真实与完整。背景环境要素识别包含于《巴拉宪章》(2013)遗产地保护流程的第三步“识别所有的因素与议题”,位于我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提出的文物保护流程第二步“研究评估”与第三步“确定保护级别”之间。《西安宣言》指出对背景环境进行定义,需要了解遗产背景环境的历史演变和特点,对背景环境划界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现场体验和遗产本体了解等。因而本文对遗产背景环境的要素识别提出流程如图1。

调查的相关信息来源是价值评价的依据及真实性评估的基础,背景环境要素的认识理解也必然基于相关真实的信息来源,即背景环境要素的识别对象。此外,识别始终依据背景环境与遗产价值相关的定义。

1.3 城市古典园林及其特点

《园冶》将园林选址分为:“山林地”“村庄地”“郊野地”“江湖地”“傍宅地”以及“城市地”。由于古代城市具有独特的营建制度与文化背景,“城市地”或是曾发展于城市中的园林亦会发展出与郊野、山林园等不同的特点,本文称之为“城市古典园林”(图2)⑥。

城市古典园林的出现最早在秦汉时期,但那时城市建园极少,主要为具有经济功能的郊野庄园。城市经济发展是促进市井造园的重要原因之一,隋唐商业繁荣才有洛阳城的造园盛况:“高台芳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明清江南经济发达才有了“苏州好,城里半园亭”。此外文化思想、宗教信仰、统治阶级等都会对城市造园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例如“隐逸”思想作用下的“市隐”园林,“舍宅为寺”风潮下的城市寺观园林,以及为服务乾隆6次南巡而诞生的一批扬州园林[6]。

当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约有城市古典园林遗产34处,数量并不多。与山林、郊野园林相比,城市古典园林多为城市生活的组成部分,不具有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功能;城市造园密度大,面积一般小于山林、郊野园林;在选址及营造上虽受到城市规划条件的限制,但城市古典园林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成熟。

图1 文化遗产背景环境要素识别程序

图2 城市古典园林定义分析图

图3 罨画池鸟瞰图

图4 罨画池建筑平面分布图[底图引自2018年重庆大学古建筑测绘图及2004年《四川省崇州市罨画池文物保护规划》]

图5 罨画池构成要素

1.4 城市古典园林与其背景环境的关联方式

园林遗产是“活”的、有生命力的文化遗产,它的生生不息离不开自然环境以及城市水系等,此种可称为生存类关联。位于城市的古典园林在造园意匠上不免会利用城市元素,例如白居易新昌坊中所借的城市之景⑦,此外乡土材料的选用、异地或异时景观的模仿、不良视线关系规避等,都可称为园林意匠类关联。反之,园林也必然融合于城市的规划,例如作为城市功能的一部分,形成园林-城市边界等城市规划类关联要素⑧。除了物质上还有文化内涵类关联方式,风水选址、哲学造园、诗画意境等使得园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2 罨画池园林遗产的背景环境要素识别

2.1 罨画池及其环境的历史沿革与现状概述

据《崇州县志》记载罨画池具体发源暂不可考,但始建不晚于唐,唐时建有一亭名“东亭”⑨,又称东阁。宋代时该地又被称为罨画池、东湖⑩。《引流联句》记录了赵抃在罨画池开凿水渠灌溉农田,并且促成了回环曲折之水景。罨画池宋时为衙署后圃,后有《元一统志》(1286年)记载:“东湖在崇庆州。湖上环以修竹,在通判厅后。政和年间有苏元老监郡事,颇藻绘。”明洪武年间,罨画池畔建赵陆公祠,南部修文庙,州廨搬至东湖西北⑪。明末多数建筑毁于兵燹,清代陆续重修。

罨画池现位于崇州市中心,由罨画池、文庙以及陆游祠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34 541m2,于2001年被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3)。罨画池整体地势平坦,文庙及陆游祠为轴线对称式布局,园林部分相对自由。罨画池建筑多为清代遗存,陆游祠以及部分园林建筑为近现代新建(图4)。园中水面开阔、假山生动逼真、动植物种类丰富,古树名木达70多棵(图5)。

《崇庆州志》(光绪)记:“崇庆州县志云古蜀国也。”《大元一统志》记:“古州城(在崇庆州),秦张仪筑。子城(在崇庆州),隋大业九年县令韩士元筑。”隋代崇州废郡为州,在宋时一度升为府,元代降为“崇庆州”,直到民国废州设县,1994年撤县设市更名崇州市。崇州是我国南方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7],异域异族文化在此交融碰撞。罨画池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以“亭”的邮驿服务形式诞生。唐开元年间长安到蜀州的驿站开通⑫,蜀州商贸更为繁荣,出现了大量华丽驿馆接待往来贵胄商贾,杜甫《唐兴县客馆记》等皆有描绘。崇阳镇出土的外省汉唐钱币、外地官窑瓷器以及“正隆元宝”铜钱,充分证明当时贸易之荣、范围之广。清末民初,城区有大量前店后宅的街房铺面、移民会馆以及庙宇。虽然古城中多数传统建筑已不存,但主要街道及城墙基址仍保持清代格局,罨画池周边还存有一些历史建筑及构筑物。

图6 崇州城市水系分布[作者根据《崇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整理]

图7 罨画池红砂石

图8 罨画池与城市轴线关系图(作者根据《崇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整理)

图9 清代崇庆州城重点建筑分布关系图[引自《崇庆州志》(乾隆、嘉庆、康熙)]

图10 罨画池周边主要街巷剖面

2.2 罨画池遗产价值载体与促成因素

罨画池在崇州城中占据中心位,与整个崇州的规划、生产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联系;作为巴蜀代表园林之一,具有质朴、自然的风格,以及典型的四川传统建筑特色和名人纪念属性——西南地区纪念陆游的唯一专祠;作为文庙与衙署园林的结合,罨画池空间组合、要素构成、文化内涵相对其他园林更具复杂性。因此,罨画池具有突出的空间上的整体价值、古建筑价值以及文化景观价值。

罨画池本体与其环境共同承载了遗产价值,在此根据调研梳理出了本体与环境中的价值载体,以及对于遗产价值起到促成作用的因素(表2)。罨画池及其环境价值载体和崇州古城的肌理、构成要素一起支撑了罨画池的发展演变,滋养了其独特价值。例如月儿池、古桂树等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文庙轴线、古城轴线、城市水系等息息相关,也丰富了园林空间层次与文化内涵。

表1 背景环境要素种类及内容

2.3 罨画池文化遗产背景环境要素的构成

罨画池遗产价值促成因素与环境中的遗产价值载体组成了罨画池的背景环境要素,将其归纳为以下5种要素。

1)罨画池生存关联要素。

罨画池的动植物,特别是园中的古树名木与观赏鱼,健康持续的发展离不开适宜的生存环境,包括崇州古城土壤、空气质量及气候条件等,都应当维持以助乡土动植物生长。据《引流联句》中的描述可知罨画池水系来源多为文井江,这是其形成发展的根本,灌溉农田也是罨画池胜景形成的缘由之一。后《方舆胜览》记载:“西湖在郡圃, 盖皂江之水,皆道城中,环守之居,因潴其余,以为湖云。”这提到了宋末罨画池水系来源——皂江⑬,反映了西湖与罨画池相互连通,承担着城市储水功能。当前罨画池供水来源主要还是文井江以及六支渠、五斗渠等人工渠,具体的古水道有待进一步考古发现(图6)。据传光绪年间开通了湖池西北角的五云溪入水口,且穿过今日陆游祠大门后小石桥流出园外,经一片民房后与南面文庙之泮池、月儿池相通[8]。罨画池保护规划恢复原引水渠的意义并不仅是防治死水,还有保护园林与城市水系古往今来存在的联系。

2)罨画池园林意匠要素。

本要素通过借景、因地制宜等造园手法与园林产生关联。《崇庆州志》(光绪)记载:“州牧李象昺建亭于池心墩上。”西江桥宽2丈6尺(8.67m),当前罨画亭宽为8.04m,两者尺寸基本吻合,也解释了罨画亭为何尺度偏大。西江桥与罨画池存在着一种另类“借景”关系。

陆游有诗“天风忽送塔灵语,唤觉清梦游潇湘”,描写了其在罨画池边听到远处天目寺传来的清扬钟声,“天目晓钟”⑭也俨然成了一道声景。此外,陆游诗中罨画池的景致不仅有园林本体,还有园林外广阔的自然景致,包括日月、风云以及动植物等⑮。

图11 罨画池边界环境的过去与现在(引自光绪《崇庆州志》)

园林形式、结构、做法的地域特色都是由地区匠人所传承。罨画池在色彩主体上呈现红色的主要原因是采用了“红砂石”(图7)。因地制宜的材料选用与传承工艺的匠人都属于园林意匠要素。

3)崇州古城规划要素。

在对于中国古代城市规模的定义上,多以城市面积、人口、城墙周长为标志。崇州古城墙(明代)虽仅余100多米,然而完整的空间基址还在,与州府级文庙共同代表了崇州古城规模等级,存有相互印证的关系。

罨画池作为学宫、衙署、公共园林、祠庙,是崇州城市功能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罨画池是城市空间中心,文庙轴线与城市轴线重合(图8)。从清代州城图来看,重要建筑之间以及建筑与城墙的关系都显示了罨画池的中心地位至今未变(图9)。

在发展过程中,罨画池与城市形成了紧密的边界关系。观察清朝、民国州志崇庆地图发现,嘉庆时期文庙南部曾以主体地位突出于两侧学正、训导署建筑界面,到了民国时期,泮池从墙内独立出来,从而使文庙与两侧界面平齐,促成了一字形的文庙街,并持续至今。

罨画池外围的正东街、小东街一侧还保留较为完整的历史风貌。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崇州老照片中能大致推测出0.8~1.2左右的传统街巷宽高比。罨画池周边街巷皆已拓宽,多数街巷宽高比与传统街巷相近,除了上南街因过宽失去生活感(图10)。

表2 罨画池遗产价值载体与促成因素

表3 罨画池文人及相关诗词

清代罨画池与周边建筑有较为明确清晰的关系,在低矮的园墙外能看到园中精美建筑以及一部分园中花木,可谓“犹抱琵琶半遮面”。清代罨画池的园墙有多处出入口,极可能是因当时罨画池已成为公共园林,相邻人家皆可出入(图11)。与罨画池相邻的石家宅、张家大院、万福楼是罨画池边界要素中的重要成分,见证与促成了罨画池与古城建设的融合。

4)罨画池相关历史人物要素。

罨画池作为衙署园林、学宫后圃,与崇州历代官员关系匪浅。衙署园林是知州、通判日常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学宫、文庙的管理修缮是官员政治功绩的组成部分。历代崇州官员对罨画池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崇庆州志》(光绪)记载康熙六年(1667年)知州蔺開禧筑城、垣建文庙、修葺衙署;康熙十九年(1680年)知州吴昌荫重葺文庙及神祠,修鼓楼建东阁;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知州吴昌荫率领举人张象枢等重修学宫;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知州王嘉谟率仇必达、方玫等重修学宫;清末光绪初期,知州孙开嘉重修园林,开辟内外池等。这些官员主导了罨画池建筑、园林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带有个人的审美主张,对于园林遗产价值有重要影响。除了知州,还有专门的文庙管事、学正、训导。由政府负担教育费用,学宫(文庙)“养成贤才”以供朝廷,培养了大量进士、举人,如仇必达便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乙酉举人、拔贡。

这些官员、贡生及事迹也应归为罨画池背景环境要素,将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罨画池过去的文化体系、社会机制。

5)罨画池诗词文化关联要素。

崇州作为一个历史名城,亭台楼阁胜景不断,引不少诗人为之吟咏(表3),也让我们有机会领略罨画池当年的美景。杜甫写道:“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他赞扬了当时的东阁景色,此后“东阁红梅”也成了蜀州胜景。陆游在蜀州任通判期间,写下了30多首诗词,表达其内心思绪的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罨画池的历史情况。由于文人的争相赋诗有了“蜀州八景”集称,分别是东湖夜月、前村牧笛、市桥官柳、东阁红梅、天目晓钟、西江晚渡、岷山晴雪、白塔斜阳。这是研究崇州历史人文的重要线索。八景除却在集称上的关联,也与杨高鹏、陆游、杜甫、张象文等人有关,其中至少有六景与陆游有关[9]。

3 结语

保护文化遗产的背景环境理念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由来已久,但相关的保护理论及方法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推进。背景环境作为遗产价值的载体及促成因素应被看作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背景环境要素识别的工作应贯穿于文物保护的整个流程以维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城市古典园林这类遗产的背景环境要素,从物质到非物质层面,都与城市存在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的关系。对背景环境的研究助于城市古典园林在城市中的持续生存与协调发展。

罨画池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遗产价值。借承载和促成罨画池遗产价值的5种背景环境要素,可进一步完善罨画池本体保护,建立整个历史城市的文化遗产背景环境要素网络,加强文物点之间的关联性,促进崇州文化遗产整体性的保护。罨画池案例分析证实了文化遗产背景环境要素识别流程与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注释:

① 《西安宣言》(2005)官方最终版将“setting”一词对应“周边环境”,然而这一翻译存在争议,《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通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特刊》(2006)译为“环境”。从研究现状来看,采用背景环境这一翻译的学者主要有张松、齐康、朱晓东、余晓川、晋宏逵等;采用环境一词的学者有肖洪未、郭旃、单霁翔等。考虑与“surrounding”“environment”等词的中文翻译相区别,本文采用了背景环境这一翻译。

② 《威尼斯宪章》第7条。

③ 《西安宣言》这一定义是对1999年《巴拉宪章》的继承。

④ 《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2017)第82条;《新西兰宪章》(2010)对真实性的定义。

⑤ 《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2017)第88条;《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第11条。

⑥ 本文所谈城市古典园林为产生或曾发展于我国古代城市的历史园林。古典园林是对古代园林和具有典型古代园林风格的园林作品的统称(《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⑦ 见《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

⑧ 例如汉初长安城未央宫仓池便是作为将城外昆明池与城内王渠连接构成完整城市水系的城市辅助水库。

⑨ “亭”一意为古代设在路边供旅客停宿的公共房舍。又蜀州(今崇庆)东南四十里有唐兴县,本唐隆县、唐安县,有客馆,杜翁有记……[10]。

⑩ 《方舆胜览》记载:“东湖‘有赵清献留题’……东阁,杜甫招裴迪登东亭送梅见客‘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赵抃有诗:“占胜芳菲地,标名罨画池。”据此可知东湖即罨画池,东亭与东阁为同一地,当时其属官方。王文才、廖嵘等学者都认为东亭即东湖,只是唐代称亭,宋代称湖。

⑪《大明一统志》记载:“东湖在治东南。”

⑫《寰宇通志》记载:“唐安驿,在崇庆州治东南。”

⑬《游蜀后记》(清)记载:“唐宋以后,始以皂江为江之正流。”

⑭天目晓钟为崇州八景之一。

⑮如《池上晚雨》一诗:“鸟纱白葛一枝筇,罨画池边溯晚风。云叶初生高树外,雨声已到乱荷中。”

猜你喜欢

崇州环境要素遗产
遗产怎么分
千万遗产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建设初探
——以四川省崇州市“费随事转”改革为例
《健康崇州》创出宣传新模式
湛江东海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粒度的分布及与环境要素的相关性
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科技企业创业环境构成要素模型研究
电大微课程在微信中应用的学习环境要素设计
遗产之谜
遗产
庚寅冬游崇州怀放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