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2021-03-24辛儒鸿
辛儒鸿
曾 坚*
任兰红
李 凯
采矿废弃地是一种大量矿产资源枯竭后的特殊景观类型,其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生态退化及文化遗失问题日益严重[1],推进其景观恢复已成为全球性话题[2-3]。中国的采矿废弃地问题尤为突出,现实矛盾不断积累[4]。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采矿废弃地占用、损毁的土地已达226.7万hm2,并以每年3.3万~4.7万hm2的速度增加[5-6]。采矿废弃地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因子之一[7-10],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出台的一系列规划纲要及指导意见[11-12]中均强调了废弃地生态修复及再利用问题。这对风景园林领域的应用性研究提出了全新命题。
欧洲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关注采矿废弃地问题,以应对当时的制造业转型浪潮。经过近50年的发展,欧洲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工作经历了以生态环境修复为主导的早期阶段,关注尾矿资源再利用、多途径修复的发展阶段,以及强调场地文脉、挖掘经济潜能的成熟阶段,如今正在向跨区域的多方参与和资源共享的新阶段迈进[9]。在长时期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欧洲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功经验。
与欧洲国家相比,中国的采矿废弃地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差异大、修复工作起步晚,且理论及实践基础薄弱。近年来,随着各界对该领域的持续关注,在采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治理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13-15]。但如何将采矿废弃地作为一种景观资源,运用风景园林规划思维,在生态恢复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经济带动价值,尚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探索。尽管中国的采矿废弃地与欧洲所处地理环境、场所条件及发展阶段各有差异,但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人们追求的恢复目标高度一致。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指引和新时期发展需求双重背景下,开拓国际视野、总结欧洲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的成功经验对开展中国同领域研究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图1 欧洲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宏观保障体系
图2 地形-土壤-植被恢复视角的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框架
1 欧洲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的宏观保障体系
1.1 法律法规保障
针对采矿废弃地所衍生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文化遗失等诸多问题,欧洲许多国家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就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律法规[16]。如英国的《城乡规划法》(1980)和《文化遗产法》(1988年)以自然保护和景观维护为基本出发点,要求企业对采矿废弃地进行景观恢复和治理,营造恢复接近原始状态的景观格局。德国颁布的《矿产资源法》(1999)认为,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和矿产开采都属于采矿活动的一部分,该法明确:“要对采矿废弃地所占用、损害的土地进行景观恢复和治理,赋予土地新的用途。”最新的法律开始关注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过程中的废物再利用问题和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对恢复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稀有物种的重要价值[17]。总体而言,欧洲实行国家法规与地方法规相结合,综合立法与专项立法相结合的措施,不仅涉及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土壤复垦和环境影响评价层面的内容,而且强调其作为一种景观资源而进行遗产保护、文化挖掘及资源再利用等问题(图1)。
1.2 运营机制保障
为应对采矿废弃地类型多、建设管理资金缺乏等问题,欧洲形成了由基金会和专业协会组成的运营保障机制。成立于1987年的力拓基金会(Rio Tinto Foundation),是意大利最完善、最成熟的非营利性机构。它致力于打造本地区丰富的矿产和冶金遗产的全球化“矿区公园”。如今,该基金会已被视为意大利参与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之一。1994年,德国国家科学基金会(German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了“矿区再造”中心,以响应德国对采矿废弃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需求[18]。1997年,西班牙成立“塞拉米纳拉”基金会(La Fundación Sierra Minera,FSM),通过恢复卡塔赫纳-拉尤尼翁山脉的矿山文化和矿山遗产来促进采矿废弃地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欧洲各国之间矿业合作和信息交流,欧盟成立了国际性协会——欧洲矿业、金属矿石和工业矿物协会(Euromines),通过卓越的运营机制来促进欧洲采矿业及采矿废弃地的可持续和繁荣。这种以基金会和专业协会为主要类型的运营机制,起到了加强政府与企业间合作、整合资源、促进交流等重要作用,并为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平台保障和载体保障。三大体系层层递进、相互协调,从宏观层面规范、引导和保障了欧洲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过程(图1)。
2 欧洲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的具体实施视角
欧洲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经历了由单一到综合、由探索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总结其经验可概括为:从四大核心视角出发,针对5种主要采矿废弃地类型开展的景观恢复(表1)。
2.1 生态修复视角
1)地形-土壤-植被恢复。
复杂的植被垂直分层是大多数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重建这种状态是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的基本目标。在露天挖损型和压占型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过程中,植被恢复被认为是优先考虑的关键要素[19]。西班牙加拉夫(Garraf)矿山公园和法国加莱海峡大区采矿盆地(Nord-Pas de Calais Mining Basin)在该方面进行了成功实践:通过地形整理,构建稳定的土壤基质和地质条件;借助土壤复垦,形成良好的培养基质和养分循环,以促进植被恢复[20];最后利用植被恢复形成稳定的物种群落结构,这种结构反向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并最终形成稳态的采矿废弃地景观生态格局[21](图2)。
2)水环境治理。
在塌陷型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过程中,水污染的扩散性和不可逆性问题是被重点考虑的因子[22-23]。水环境是被重点考虑的景观因子之一。法国的沙博-拉图尔矿场(Chabaud-Latour),将塌陷后的矿山废弃地中引入自然水体补充自然降水位,形成140多公顷的人工湿地;德国的卢萨蒂亚(Lusatia)矿区,发挥其“湖地”特征,在矿山塌陷废弃地打造为21个湖泊景观[24];二者均通过种植芦苇、浮萍、水葱、蒲草和水杉等植被群落净化水体,将原有矿渣堆打造成为生态斑块,将生态系统维持在稳定状态,从而较大程度地改良了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取得了较好的恢复效果(表2)。
3)生物多样性恢复和生态系统服务提升。
矿区所在位置往往位于生态腹地,大量的采矿废弃地严重破坏了本地生境的稳定性和自然系统的调节能力[25]。在欧洲,很多国家不仅考虑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的美化效果,同时关注大型采矿废弃地在景观恢复过程中对原有生境及邻近区域生态系统的改良作用[26-28]。英国和德国在该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英国米德尔顿湖(Middleton Lakes)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视角出发将采石场恢复为自然保护区,通过大面积的湿地、林地和草地,为蓝雀、宽尾树莺、大麻鳽等许多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并吸引越来越多的鸟类在迁徙过程中在此停留、筑巢。德国普伦露天矿(Tagebau Profen)和施莱恩海恩联合露天矿(Tagebau Vereinigtes Schleenhain)在其景观恢复过程中制定了详细的规划方案,通过森林、草地、湿地、水域及农业功能的有序重建来恢复动植物群落及景观多样性,并有效调节了本地微气候[29](图3)。
图3 生物多样性恢复和生态系统服务提升视角的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规划
2.2 文化挖掘视角
1)开发文化创意潜力。
重新评估采矿废弃地的文化价值为其转化为经济动能提供了可能性。在西班牙,卡塔赫纳-拉尤尼翁矿区作为伴随穆尔西亚地区经济兴衰的见证,其历史文化价值一直被各界重视。近年来,该矿区将采矿元素与考古和地质研究价值联系起来,大大提高了公众对其文化、自然和历史资源的认知。波兰的维利奇卡和博赫尼亚盐矿(Wieliczka and Bochnia Royal Salt Mines)结合其700年的开采历史,借助原有采矿遗迹,规划布局了贯穿于地下的绘画展厅、遗迹展示长廊和教堂,兼具艺术、历史和宗教意义。
2)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在欧洲,采矿废弃地因其对文化遗产的贡献而备受关注[30-31]。许多采矿废弃地已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如波兰的维利奇卡和波奇尼亚皇家盐矿区(Wieliczka and Bochnia Royal Salt Mining District)、德国的沃克林根铁厂、瑞典法轮大铜山的采矿区和西班牙的“Las Medulas”旧金矿等。这些采矿废弃地涵盖了金、银、铜、铁、煤、石、盐等类型,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均具有较大影响力(表3)。欧洲经验表明,被列入世界遗产的采矿废弃地,对其自身的保护、再利用,以及对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恢复均带来了显著的积极影响。
表1 欧洲采矿废弃地类型及景观恢复视角
3)搭建文化路线网络。
德国“工业心脏”鲁尔采矿工业区,作为欧洲区域性矿山保护和开发的先行者,将重要的采矿废弃地进行整合,形成著名的“工业文化路线”(Route der Industriekultur),为鲁尔区经济复苏提供了新动力[32]。欧洲还构建了工业遗产网络(ERIH),将欧洲100多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工业遗产作为“锚点”连接到14条区域线路和10条主题路线中,最终盘活工业遗产文化资源。如今,该网络已经成为促进泛欧洲各国对话和协作的重要平台(表4)。
2.3 经济带动视角
1)发展旅游业。
矿山关闭对欧洲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而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所带动的旅游业则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33]。在欧洲,英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奥地利、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家正在开展该方面的探索和应用[34]。如西班牙塞维利亚西北部的Rio Tinto Mining Park就是采矿废弃地旅游项目的最佳例证。该项目的核心思路是将该地区的采矿废弃地“系统化”,把采矿博物馆、矿山铁路、考古遗址与穿越市区中心的旅游景点进行整合,同时与日光浴、沙滩活动等西班牙传统大众旅游项目进行差异化定位,从而发挥了优势互补的发展潜力。奥地利Erzberg矿区发挥其露天铸铁矿场优势,将体育赛事纳入营销活动,曾在一周内就吸引了50 000名游客。区域领导者管理协会将Erzberg矿区遗产及赛事活动纳入其区域战略中,并增加攀岩、漂流等活动,进一步拓展了“探险运动”要素。如今该采矿废弃地已成为Eisenerz地区重要的经济动力和市场要素[35]。
2)尾矿再利用。
全球矿物供应的稀缺使得国际社会正在努力研究从矿山废料中提取资源的潜力。欧洲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更加突出,使其对尾矿再利用尤为关注。欧盟委员会于2010年制定了战略和关键材料清单,鼓励通过回收、再利用尾矿废物来提取资源。法国地质调查局制定了BRGM修复计划,从国家层面识别具有潜力的采矿废弃地废料矿藏,并对其进行有效再利用[36]。
3 欧洲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面临的挑战
欧洲在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同样值得中国同领域研究思考和探索。1)技术干预和自然恢复的辩证。技术干预的植被重建可以快速改善采矿废弃地的景观恢复效果,但其快速实现和长期维护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并有可能改变原有场地的属性特征。相反,自然演替的恢复过程则更具成本效益,但时间跨度较长、恢复效率较低。2种恢复方式各有优劣,在特定采矿废弃地恢复实践中,优先采取何种恢复方式尚缺乏科学、明确的评判标准。2)生态保护与资源再利用的矛盾。尽管与从矿藏中进行新的开采相比,从现有矿山废弃物中回收资源被认为是更具可持续性的途径。然而矿物再提取通常不受民众欢迎,特别是在生态环境受到保护的地区。因此,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矛盾是目前欧洲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正在解决的难题。
4 对中国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的启示
中国正处于矿山经济发展与矿山环境恶化矛盾凸显的关键阶段[37]。总结欧洲积累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挑战,结合中国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特点,提出3点启示及建议。
4.1 构建多主体、精准化保障机制
欧洲经验表明,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运营机制是开展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工作的保障和前提。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土地复垦、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及评价标准,但与欧洲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38]。例如,在综合性立法的基础上补充矿山修复专项立法,明确各利益主体具体责任、规范各阶段恢复标准,提高法规的强制性、权威性。同时,在国家层面的规范标准前提下,建立地方层面的规范标准,以更加精准地指导开展具有针对性、适应性和可实施性的景观恢复工作。
在运营机制方面,当前主要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手段开展,由于参与主体单一化、投入机制不完善、社会资本投入有限,导致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工作推进缓慢、成效不佳。因此,要进一步促进多参与主体、多恢复目标、协调互动的运营机制[39]。例如,鼓励利益相关者参与监督反馈,协调各方利益诉求;以生态修复、环境治理为基础,兼顾文化保护、景观提升、价值转化等目标;挖掘社会团体和企业的巨大潜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行、开发式治理”的综合治理模式。通过构建精准化、多主体的保障机制,从宏观层面指导、规范、保障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的规划落实。
表2 水环境治理视角的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效果对比
表3 欧洲主要采矿废弃地名录及特征(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部分)
4.2 实施分类型、动态化恢复途径
采矿废弃地景观具有异质性增强、稳定性减弱、生态过程失衡等特征,不同采矿废弃地类型所遗留的生态问题不同[40]。欧洲经验表明,根据不同采矿废弃地特点,开展分类型景观恢复,可以有效提升治理水平、缓解生态压力、丰富景观价值,因此,有必要探索具有针对性的景观恢复途径。针对露天挖损型和压占型采矿废弃地,要重点从地形重塑、土壤复垦和植被恢复等方面进行景观恢复;针对塌陷型采矿废弃地,要重点加强对地质及水环境的生态治理,打造地质公园或水上公园,开展探险、划船、漂流等活动,发挥休闲娱乐带来的附加价值;针对规模较大且位于生态腹地的采矿废弃地类型,要强调对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升,形成完整的生物栖息地,通过景观打造,开展自然摄影、野外远足、科普教育等活动,发挥生态涵养及科普教育价值;针对地下开采型和平地型采矿废弃地,可通过文化创意和景观美化打造具有体验游憩价值的景观类型。同时,矿山废弃地的景观恢复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必须尊重自然演替规律来系统规划、分阶段实施、动态调整,给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和多种可能。
4.3 整合潜在性、多元化资源类型
当前的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对象主要集中于废弃地本身,对其他潜在资源及价值转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对矿山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耦合关系关注度不高[41]。欧洲经验表明,将采矿废弃地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社会动能的潜力巨大,不容忽视。首先,保留和修复具有悠久开采历史并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采矿废弃地,将其作为工业文明的载体进行科普、研究、展示和游览,增强社会参与感;其次,将经过生态恢复、景观美化及文化提升的采矿废弃地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其他自然、人文景观进行链接,有效整合多元化资源类型,发挥联动效应。此外,在中国目前拥有的世界遗产中,尚未涉及矿业遗产领域[42],在“全球战略”的背景下,以申报矿业遗产为目标导向进行采矿废弃地的景观恢复是未来需要探讨和努力的方向。
5 结语
采矿废弃地作为一种特殊的景观类型,应该有机会成为一种风景[43]。辨识场所信息、判断废弃地价值、尊重历史客观结果并延续其发展脉络,是新时代环境伦理和风景园林设计的哲学[44]。本文辩证总结欧洲发达国家在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在以生态修复为基础途径和初期目标的前提下,强调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出发,通过风景园林规划途径重新建立人与采矿废弃地之间的协调关系,这对开展中国同领域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未来,进一步完善宏观保障体系,优化规划设计实施途径,多元化视角推动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从而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绘制。
表4 欧洲工业遗产网络(European Route of Industrial Heritage,ER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