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3-24兰维娟
兰维娟
(辽宁省朝阳县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胆结石在临床领域又被称为胆石症,是指生长于胆囊或者胆管、胆道系统内的结石。一旦确诊患者胆囊内存在结石,则需及时对患者进行干预,否则结石将对胆囊黏膜产生刺激,导致胆囊出现慢性炎性反应,甚至引发继发性感染,严重时会导致急性胆囊炎或者胆囊肿瘤的发生。该病症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患者缺少运动,导致胆囊及收缩能力下降,影响了胆汁的正常排空,导致胆汁淤积,析出大量晶体,进而形成胆结石;患者过度肥胖,长期食用脂肪、糖分、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1-3];不规律的饮食习惯,长期不吃早餐,导致胆汁浓度增加,细菌繁殖速度加快,餐后大量食用零食,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肝硬化及遗传因素均会导致该病症的发生。患者在患病后经常会出现腹部疼痛、体温升高、黄疸反复发作等病症,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降低了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4-6]。因此,必须及时应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手术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损伤,这就需要采用必要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本研究旨在探究全程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90例行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应用等量计算机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试验组患者中男患与女患的比例为18∶27;年龄最低与最高分别为25和79岁,年龄均值为(48.69±2.85)岁;病程在0.9~11.5年,病程均值为(4.98±1.45)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患与女患的比例为23∶22;年龄最低与最高分别为26和80岁,年龄均值为(48.75±2.91)岁;病程在0.8~11.6年,病程均值为(4.72±1.54)年。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结石病症;年龄均在18岁以上;均不存在手术禁忌证。排除标准:严重肝、功能异常及肾脏功能衰竭的患者;思维模糊、意识障碍、依从性不足的患者;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7]。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主要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嘱患者合理应用药物,并根据患者的病症情况及时为其印制健康教育传单。试验组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具体护理方式如下。
1.2.1 护理人员 为保证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科室筛选经验丰富、思维敏捷、工作能力强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服务,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并严格规范其工作方式,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8-10]。
1.2.2 环境护理 为保证患者能够于医院内接受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需对治疗环境的温度进行调节,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符合要求,及时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的有足够的日光照射,患者休息时应适当遮挡阳光[11-12]。及时根据天气的变化情况对室内环境进行调整,以确保患者能够处于舒适状态。
1.2.3 术前优质护理 ①术前检查:在术前,为了更好地开展手术,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术前检查的重要性,并及时进行心电图、胸部X线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合理评估手术风险,为手术做好充足的准备。②心理干预:由于胆结石患者恐惧手术治疗,担忧术后自身机体的恢复情况,经常会出现不良心理,而不良心理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健康,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主动积极的与患者沟通交流,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把握,解决患者内心疑虑,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患者不同情绪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如患者担忧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那么护理人员可以对手术具体治疗方式、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进行详细介绍,还可以通过分享成功治疗的病例来消减患者的不良心理;如患者担忧手术治疗费用较高,无力负担,护理人员可对医疗保障制度进行介绍;如患者疼痛严重,产生焦躁、不安感,可借助舒缓的音乐、书籍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以减轻疼痛[13-14]。③人文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护理质量,必须及时询问患者的需求,以温柔的态度和语言对患者进行护理,多陪伴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同时嘱患者家属增加对患者的陪伴,及时满足患者的要求,以此提升护理质量。④饮食护理:在术前,应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合理为患者制订饮食计划,以蛋白质丰富、热量丰富的食物为主,且在术前1 d应食用流食,在术前8 h禁止食用食物,在术前4 h禁止饮水。
1.2.4 术中优质护理 在术中,护理人员需协助麻醉人员和手术操作者选择患者体位,可通过眼神鼓励、手势鼓励等方式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并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视患者的心率、血压和脉搏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与医疗人员取得联系。此外,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术中保暖工作[15-20]。
1.2.5 术后优质护理 ①体位干预:待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将患者送至病房,若患者未清醒,选择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于一侧,待麻醉药效消失后,取半卧位。②体征监控:术后,护理人员必须及时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观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记录,若患者存在切口疼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应及时与主治医师取得联系,并合理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预防,以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出现。③饮食护理:在术后1 d内,嘱患者以流质食物为主,在术后1周,嘱患者以热量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为主,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禁止患者食用油腻的食物。
1.2.6 出院护理 在出院时,护理人员需要取得患者的联系方式,以便于通过电话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随访,通过建立微信群,定期发布相关营养饮食信息和合理运动方案,及时为患者发布相关胆结石的知识信息,并通过微信群解答患者内心的疑虑,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指导,以提升预后效果。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进行评估,得分与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水平呈正比[21]。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包括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数与疼痛程度呈正比[2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SAS与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试验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与SD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与SD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3 讨 论
胆结石属于当前临床领域多见的病症。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结石大小和所处部分密切相关,也与是否存在结石阻塞和炎症等因素相关。部分胆结石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结石较大的患者可出现上腹部及中上腹部闷胀感、胃嗳气及不喜油腻食物的症状,而结石体积较小的患者在过饱或者进食大量油腻食物后,会出现胆绞痛病症,严重时可能引发急性胆囊炎[23-26]。优质全程护理以优质护理作为主要护理理念,在护理过程中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了护理工作的效率。通过建立专业的全程优质护理团队,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为胆结石手术的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有利于提升患者机体的舒适程度,以此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27-28];通过术前检查、心理护理、人文关怀护理及饮食护理等方式,为手术做好充足准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合理规避手术风险;通过术中体征监护、体位选择、鼓励支持和体温保持等护理,能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29-30];通过术后体位、并发症护理及饮食护理,可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通过出院延伸护理,可为患者提供周到的延续性服务,护理效果显著[31-33]。本研究表明,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全程优质护理对胆结石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加速患者机体的恢复速度,护理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