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集雅壶”的造型及艺术价值

2021-03-24陈丽云

江苏陶瓷 2021年1期
关键词:壶嘴泥料紫砂壶

陈丽云

(宜兴214221)

一把紫砂壶的好坏不外乎泥料、做工、型体、韵味这四个主要方面, 紫砂“集雅壶”(见图1)的作者通过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把“雅”字通过紫砂壶这个载体很好地体现了出来,整体器型匀称流畅、气势不弱、细而精致。 现以这把“集雅壶”为例,从泥料、型体、做工、神韵等方面来仔细地分析一下。

图1 集雅壶

1 “集雅壶”的泥料与做工

一把紫砂壶首先看到的是它的泥料,这把“集雅壶”采用黄龙山原矿的段泥制作而成,所以“集雅壶”体现出来的质感也比较丰富, 单从泥料上来讲它也很符合“集雅”二字,那种偏黄、偏灰的颜色和雅字相互辉映。 每一把壶通过不同的泥料体现出来的韵味也是不同的,紫泥给人的感觉一般是大气沉稳,朱泥给人的感觉就是灵动多一些, 而这款段泥更多地就是体现出泥料的变化感、层次感,所以作者在用料这方面也是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把这把“集雅壶”创作得形神兼备。

该壶整体做工相当精细, 整体来看线条过渡很自然,壶钮、壶把、壶嘴都是采用暗接的工艺,身筒上下有粗有细, 从壶口处先粗后细过渡下来之后再变粗,然后接近壶底的时候接着收口,一直收到壶的接底处,这种壶身在制作过程中其实是有很大难度的,因为是全手工拍打成型,所以作者在围身筒、拍身筒的时候是花了相当大的功夫和精力的。 壶盖采用一个压盖工艺,上面的壶钮也做得很生动,仿佛活物一样特别灵动。 种种细节表明,作者对于制壶技艺的掌握还是很到位的, 这也和作者日积月累的训练和独特的感悟分不开。

2 “集雅壶”的造型与神韵

作品“集雅壶”的造型第一眼看是找不出它的原型的,它更多地是体现了一种艺术美感和一种张力。从壶身来看,这是一把有肚子的紫砂壶,有肚子的壶就要做出它的饱满, 只有壶身饱满了才能体现它的那种包容与集合感,才能更好地体现它的那种张力,这样一个成功的壶身是一把好的紫砂壶的基础。 由于这把壶的肚子比较大,而且肚子在壶身的下半部,重心就比较偏下,作者在壶身上装了一个假底,这样重心升高了一些,也更符合了大众的审美。 壶身正面刻绘古汉字, 中国古汉字与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同步,在形态结构上是非常具有绘画艺术美的,中国古汉字的基本内涵是象形和会意,主要是采用各种图像表示字意,把绘画艺术结合于文字符号之中,古汉字艺术美的表达方式是以笔法为表现手法,以点、线为表现形式的书法艺术。 在汉字基本定型的两千多年中,汉字的书法艺术逐步发展成熟,形成了千变万化的书法艺术风格,表现出不同特点的书法艺术美,把古汉字结合于紫砂壶是当代紫砂壶创作刻绘的一种流行方式。 此壶刻绘“薄今厚古茶多良师”,古有皎然赋诗《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亦告诉世人,只有有韵之人才能理会到茶香。 茶是良师, 教会我们太多东西。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茶性清心,喝茶养心,借由品茗使身体放松、心绪宁静,细品养身真谛。 喝茶之人皆有宽容之心,刻绘了八字,却通晓古今,赋茶与师。 壶钮、壶把、壶嘴特别有造型感,首先看壶钮,壶钮的造型类似一个飞翔的姿势, 显得特别灵动活泼,再看壶嘴和壶把,一般紫砂壶嘴和把都是相互呼应的,在这把“集雅壶”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壶嘴直接就是那种一飞冲天的形象, 而且到了壶口处它还是往里收了一下, 这里体现了作者那种张扬而不过度的思想,壶把不是圆条形把,而是和壶钮一样做成方条形,这样就增加了很大的玩味,在壶把上也加上一个飞的造型,也是和壶嘴相互映衬,整体钮、嘴、把三点都有那种灵动的感觉, 一圆一方也是相当的“集雅”。

3 “集雅壶”的艺术价值

“字以壶传,壶以字贵”,在紫砂壶上进行篆刻,将紫砂壶的文化价值显现了出来, 紫砂壶上镌刻之风相当盛行,表达了制壶者的文化追求。 篆刻作为一种装饰手段,既能起到装饰茶壶的作用,又能起到体现出紫砂壶之风雅。 紫砂壶发展到现在,经过一代代匠人的传承,变得相当雅致,古汉字刻绘更是锦上添花。 几个古汉字刻绘于壶身,作品极具文艺性,展现了中国古文字的意美、音美、形美,在壶身上呈现了集雅之美。 一点破鸿蒙,一画划虚空,如神来之笔,尽显自然之道。

宜兴紫砂壶历史源远流长, 古今交替迸发出不一样的神韵。 紫砂壶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件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形式的完美与制作技巧的精湛,刻绘也是出彩之处。 做壶者本身亦就是靠紫砂作品抒发内心感情, 所以一件完美的紫砂作品必须有自己的艺术语言, 既要方便使用, 又要能够陶冶性情、启迪心灵,给人独特的艺术感受。

猜你喜欢

壶嘴泥料紫砂壶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语法填空
泡壶
购买紫砂壶4忌
历 练
壶嘴的曲直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