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珺:加强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

2021-03-23法人彭飞

法人 2021年3期
关键词:历代黄河机制

◎ 文 《法人》全媒体记者 彭飞

2021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表示,黄河保护立法已经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的立法计划。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教授的提案便与黄河文化的传承有关。

3月7日,马珺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保护传承黄河文化应秉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把握重点的基本原则。马珺认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存在着顶层设计缺位,机制不健全,时代精神挖掘不足,制度化、科学化与信息化有待加强等问题。

对此,马珺建议,做好顶层设计,建立联动机制。成立由水利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共同参与组建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专门领导机构,系统构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战略规划与体制机制,协调解决跨区域问题;加强规划的组织实施,落实工作责任,抓好重点项目,抓好区域协同,形成保护合力。

马珺指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应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保障水平。加大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创新沿黄旅游景区和涉旅文物单位相融合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投入经营机制;深化沿黄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创新旅游市场监管机制;加大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大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政策与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

马珺告诉记者,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应加强历代治黄工程遗迹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加强历代治黄工程遗址发掘工作,适时建立治黄工程遗址博物馆。

马资料图片

马珺介绍,历代黄河文化典籍有专书、档案、谕旨、奏议、传记、诗词、图说、碑刻,散见于正史、实录、典志、地方志、文集中,具有数量大、类型多、连续性、综合性、地域性等特色。她认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应加强历代黄河文化典籍收集整理与数字化处理工作,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沿黄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收集、科学整理,并开始数据化处理。

此外,马珺建议,梳理好中华文明的黄河文化基因,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在“黄河故事”的叙事方式中从社会、经济、环境、科技等不同角度解析黄河文化内涵,打造彰显黄河文化精神的文化品牌,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化活动,传递具有中国价值理念的黄河文化,提高黄河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历代黄河机制
修护灵渠的历代先贤录
历代论书诗选注《九势》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历代画谱类编》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