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序递进、分层轮岗”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2021-03-22王瑞军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实践

王瑞军

摘 要:分析了目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问题,提出了“循序递进、分层轮岗”的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提出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实践;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2.074

1 连锁经营管理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目标定位

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山东尤其是济南、青岛连锁经营企业尤其是零售企业的人才需求现状,我们调查了山东省内的知名连锁企业,山东统一银座商业有限公司、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家家悦股份有限公司(章丘店)等20多家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使用爬虫软件对58同城、赶集网山东地区尤其是济南市的连锁零售企业的人才招聘信息进行了分析,从岗位需求的情况看,店长或卖场经理的人员需求居于首位,工资也开到了7000-15000的水平,这充分说明零售企业对中级管理岗位的需求旺盛,也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通过对招聘信息的分析,我们把连锁零售企业的岗位基本分为以下三个部分:门店店长或卖场经理、门店运营管理人员、仓储配送人员,进而归纳出连锁零售企业对招聘员工素质能力的需求情况。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9中国连锁零售业人才需求供需及新职业新岗位发展研究报告》,连锁经营行业五大新增职能是大数据分析、运营管理、全渠道销售、数字化营销、客户关系管理。报告经过分析认为每年连锁零售业人才需求达到477万人,而中层管理者需要更强的数据分析能力,根据我们对山东连锁行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情况,结合连锁行业对全国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我们制订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的培养目标制订过程中,我们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2 目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不足

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查阅高职官方网站的数据,大部分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招生人数都较少,多的一年一百多人,但大部分院校一年招生都在50人以下,甚至一些院校逐渐停止招生。所以学校领导层对这个专业不重视,在师资上的投入也较少,甚至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校内实训基地基本没有,校外实训基地名存实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2.2 专业老师的实践能力不足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师资力量薄弱,大部分教师都是在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的,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没有企业工作经历;而且都是从相近专业调入,缺少对行业的研究与实践。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欠缺,不仅直接影响了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阻碍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3 校企合作不深入

对于校企合作,企业更多关注的是带来的成本,而且由于行业的特点,员工的转岗成本低,自己辛苦培养的学生,可能很快离职,成为竞争对手的员工,所以很多企业对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把学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没有动力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培训,学生无法将校内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无法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另外,学生在单一的岗位上重复简单枯燥的工作,学习单一的技能,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实习结束后,大部分学生不愿留在企业工作,导致人才流失。

3 实践教学设计原则

针对目前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我们分析了山东零售行业的现状,与家家悦股份有限公司(章丘店)、山东统一银座商业有限公司、青岛肯德基有限公司密切合作,实施“循序递进、 分层轮岗”的实践机制,按照学生职业发展路径,结合企业季节性特点,在企业经营淡季安排需要复杂操作技能的工作岗位,在经营旺季安排操作相对简单的工作岗位,减轻了企业校企合作的压力与成本,提高了企业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深化了双方的合作关系,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1 实践教学要满足全面覆盖连锁零售企业的各个岗位

对于连锁零售企业,有收银、理货、防损等的初级操作岗位,有主管类的基层管理岗位,有店长卖场经理类的高级管理岗位,如果学生实习岗位局限在初级操作岗位,学生就变成企业的廉价劳动力,企业考虑各种风险,不会让学生参与到管理岗位的实习,可让学生以助理的身份参与进来,深入了解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和能力要求。

3.2 实践教学要体现职业的岗位成长过程

不同类型的企业为职业安排了不同的职业发展规划,作为实践锻炼,要注重岗位的分层,在组织实践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发展过程,通过在校内仿真模拟或企业顶岗实习,有计划完成或者体现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职责,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与管理能力。

3.3 保证轮岗的充分实施

受经济驱动和风险回避的原因,企业往往习惯让学生在一个岗位上从一而终,尤其是当学生充分掌握了相关岗位的操作技能,学校要把握好监督工作,校企合作时规定每个岗位的实习时间,到了轮替的时间,必须轮换岗位,为了避免给企业造成太多的麻烦,需合理恰当安排实习的时机。

4 “循序递进、分层轮岗”實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4.1 科学合理设置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零售行业人才需求情况,结合零售行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应用对未来人才的需求,科学设置了“循序递进、分层轮岗”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连锁行业进行调研分析,归纳连锁行业的核心岗位群,连锁零售行业的基层岗位群从低到高可分为基层作业岗位、基层管理岗位、中高层管理岗位。作为高职层次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它的培养定位应该是基层或中层管理岗位,但作为职业发展的必经途径,基层作业岗位也是不能忽略的。所以我们归纳出专业的核心实践知识:基层作业管理、门店仓储与配送管理、门店运营管理、门店信息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

4.2 改革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

针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特点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按照连锁零售企业具体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改革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搭建学生入职、转岗、提升岗位能力的平台,进行仓储业务操作、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配送作业的组织与实施、门店开发与设计、营销与策划等课程的综合改革;开发“分段递进,分层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搭建了科学系统的“分段递进,分层轮岗”实践教学培养培养体系。

高职学生的学制目前是三年,第一年公共课较多,而第三年的第二个学期是顶岗实习,结合学院的要求,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遵循分层递进的原则,第一年第一学期是企业认知及岗位认知,对以后工作的环境及岗位有初步的认知,通过公共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第一学期学生参与实训的方式主要以企业参观、优秀企业案例学习为主,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零售企业业态及部门设置及典型工作岗位。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及第二学年共三个学期的时间,学生通过在收银、理货、防损、促销、仓储、配送等各个岗位的轮换,实训的时间尽量安排在企业的旺季,既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问题,也让学生掌握了基层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职责,掌握操作技能与技巧。第三学年第一学期,通过在校内开展连锁零售软件的对抗赛和校园超市的综合管理训练,综合培养学生的运营能力、管理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店铺经营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实训的场所是校内实训室及校园超市。第三学期的第二学期,是学生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学生以准工厂的身份进入企业,全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掌握门店管理、运营能力。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岗位无缝对接,分层组织实践教学活动。连锁经营行业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为了做好校企合作工作,打破传统的教学安排,结合企业特点,见缝插针,安排实训时间,实施弹性实践教学体系。

4.3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采用“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例如,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连锁企业门店开发与设计、连锁企业促销技巧等核心课程,以连锁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为载体,以“教什么,在哪教,怎么教,谁来教”的思路设计学习领域。通过构建与情境相关的、以实践为导向、明确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构建工作过程知识。如结合学生的企业实践,将学生分组,各小组构成一个学习集体,由组长负责学习任务的分工与协作,教师负责对任务进行点评,也可以和学生进行任务的研讨。同时,建立新的考核体系,强调过程考核,每项任务完成后有一个成绩,最终取平均成绩。

4.4 开展校内真实环境的实践教学与技能竞赛

2016年学校投资建设了校园实训超市,校园超市营业面积200多平米,投资10多万元,为真实的经营环境,老师与学生为超市的真正运营方,校园超市的建设为专业老师开展真实环境下的实践教学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师生可在校园超市开展收银、促销、陈列、采购、库存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实践,学习的场所由实验室的模拟变成了真实的操作环境,超市按照真实的工作环境建立的商品部、人事部、信息部、采购部、财务部等部门,学生在各个岗位轮流实习。面对真实的环境,学生提高了参与的兴趣,也有了责任感,理论知识有了施展的平台,通过超市的锻炼,学生掌握了收银机、打印机、电子称、复印机、打印机的使用,提高了实践技能,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一体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通过与超市的经营也获得了一定的收入。当然,由于工作时间及场所的限制,整个超市的经营收入有限。

2017年学校购入连锁零售新星大赛软件,购置软件一个目的是为了参加全国的零售新星大赛,另一个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运营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软件对学生开放,定期为学生组织校内的竞赛,教师也可作为一员参与到竞赛中来,因为经营环境的复杂性,教师也可能是失败的一方,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经常主动催促老师开比赛,锻炼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学生更深刻地掌握相关知识,并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4.5 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实践体系的运行,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作支撑,实践教学评价主观性比较大,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从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实操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工作中的执行力等方面。评价可邀请学校指导老师、企业指导老师、顾客、同学等进行评价。制订详细的评价指标,不同的评价因素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权重。指标体系在使用前,可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知道在学习中应该有哪些方面是需要重点注意的。

4.6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实施实践教学的主体是教师,作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师既要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也要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历与经验。学校定期安排老师到连锁零售企业顶岗锻炼,时间为六个月,六个月的实践锻炼,培养了教师实践能力,具有了连锁零售企业的工作经验。学校也长期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到校做讲座,为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和授课。

参考文献

[1]刘向东,汤培青.实体零售商數字化转型过程的实践与经验——基于天虹股份的案例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2-21.

[2]王宝义.“新零售”的本质,成因及实践动向[J].中国流通经济,2017,(7):4-11.

[3]周宇寰.苏宁全业务O2O转型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8.

[4]陈静.“新零售”时代传统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论坛,2018,(03):65-68.

[5]方法林.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质量、 效率和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6,(7):23-25.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实践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英国大学课程体系特色借鉴
法国高校课程体系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