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钱林教育改革的启示
2021-03-22陈健
陈健
深邃的思想内涵与教育一线的泥土芬香相融合,无疑是《教育的本质》一书的显著特征。阅读此书,你会心潮激荡,感佩作者钟爱教育的情怀与上下求索的精神;你也会茅塞顿开:破解教育难题,竟有如此丰富的锦囊妙计。《教育的本质》一书,是陈钱林校长集三十余年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凝聚而成,为我们当下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启示之一:坚守教育本质,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原点
深耕基础教育三十余年的陈钱林校长,对教育现实有一个忧心如焚的感受:“我们的教育,正越来越演变成竞技。”是的,举国上下,普遍存在的题海战术、频繁考试而造成的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应试教育对学生、家庭与社会造成的普通焦虑,无不因背离教育的本质而生。陈钱林说:“前面没路了,正是转方向的时候。”
陈钱林认为,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坚守教育的本质,这是教育的原点。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培育健全人格,重精神成长”“教育应该关注人,教育应该是心灵的触动,人格的培育,精神的成长。而健全的人格,是教育所应追求的最核心的素养”。他创造了人格教育模型:人格基础是横坐标,独立人格是纵坐标。在人格教育的过程中,陈校长认为:人,实际分为自然人,社会人与精神人。自然人,重天性,追求健康;社会人,重人性,追求成功,追求美丽;精神人,重灵性,追求幸福,追求智慧。他依据人格教育的理念,构建了“健美智”的课程体系,将科学的教育理念,转变为办学实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总结人类二十世纪教育的经验时,对教育的基本作用有这样一段表述:“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
从2016年起,国家也首次公布了我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要求我们的教育活动围绕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进行。这些都表明:重视学生健康的独立人格形成,重视学生的精神成长,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已成为教育的时代改革潮流;立德树人,己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最鲜明的主题。如果我们注意到,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陈钱林就形成了这一科学理念,并创造出学生健全人格培育体系与尊重教育的系统经验,就不得不敬佩他的远见卓识。他对学校教育改革的领引,也再次证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一论断的正确:“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然后才是行政领导。”
启示之二: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个性化学习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表达了一个伟大的理想:“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这一理想,激发了一代代从教者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传授知识的道义热情。
然而,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证明,受教育者接受知识的过程,并非简单的教师传授、学生忆忆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知、情、意全面参与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仅是接受教师传授,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
基于对学生精神成长与健全人格培育的追求,陈钱林对教学规律有着准确的把握,有着独特的实践。他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引导个性化学习”“最高明的学习是自学”。陈钱林的教学思想,体现了现代心理学与脑科学的成果,并凝炼成了实现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等极富操作性的经验。
首先,他强调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每位教师都是课程的主角。在课程实施方面,教师具有巨大的创新空间。......对课程的认识,决定了一位教师能否成为名师。”
他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班本课程或师本课程、生本课程。他认为:“评价教师好不好,要看他是否具有课程整合力”“教师是班本课程,师本课程的原创者......生本课程的引导者。......教师要引导不同的孩子设计自学方案,给予个性化点拔。教学的本质,就是引导个性化学习。”
其次,他重视有效教学的课堂建构。他从四个维度提出了课堂建构的要求:一要处理好教学与育人的关系;二要加强当堂训练:三要面向全体学生;四要引导课外自学。这四个维度的要求,有道的层面的规定性,即教学必须将教书育人辩证地结合起来;也有术的层面的操作性,即重视当堂训练,释疑解惑,学习问题的即时解决;同时,将教学延伸至课堂之外,引导学生自学。
其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他特别提倡拓展学习、探究学习、超前学习。 他要求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倡导根据不同学情,学生自主作业,并根据学科的不同特征,提出了不同的自学方式。如:语文居家自学,重听说读写;数学自学,适合超前学习;英语自学,既可拓展学习也可超前学习等等。
春风化雨,点石成金。陈钱林的教学思想与实践,既成就了教师,也赋予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启示之三:科学的家庭教育,是孩子的成长之本
家庭教育在《教育的本质》一书中,是浓墨重彩的部分,也是精彩纷呈的部分。陈钱林校长以自己成功的家庭教育,将一对龙凤胎双双送入世界名校攻读博士学位,其经验已影响了成千上万的家庭。当陈钱林又以教育家的使命与担当,对家庭教育进行理性分析与总结时,这就将实践升华到了理论的层面,从而更富启示的深刻性。
陈钱林认为:“家庭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为先,重自律,自学,自立。”他告诫世人:“家庭教育也是父亲的重要事业。”他认为自己将龙凤胎儿女送进世界名校的奥秘就在于:“孩子的教育,自立是最核心的要素。从自立入手,让孩子轻轻松松自学,也可以走上精英之路。”
书中关于家庭教育的论述,金句闪烁,良法多多,不胜枚举,如“志向比智力更重要”“多读书多看报,少追分数多聊聊”“决定孩子命运的自主选择权,怎么给?”“怎么把遇到的挫折变成成长的机会?”“表扬不骄傲,批评不抵触,秘诀您知道吗?”“简单说教孩子烦,有情有境笑开颜”等,这些精彩的内容,有心人自可在阅读中获益良多。
应该说,家庭教育不仅事关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关乎社会进步与民族振兴。正因如此,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在上世纪就发出了这样的忠告:“如果你在家教育儿子,就是在教育公民了,如果你在家培养女儿,那就是在培养整个民族。”由此观之,陈钱林校长家庭教育的思想与实践,在全社会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是值得欣慰的。
从苏杭到岭南,陈钱林校长又开始了以“个性化教育”为核心理念的新一轮教育改革。“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立足教育改革第一线的陈钱林校长,依然意气风发,雄心勃勃;我们期待他在南中国改革的热土上,再谱教育改革华章。
(本文作者系第九届国家督学、广东省督导学会会长)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