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影响一生
2021-03-22刘希娅
刘希娅,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十届、十一届国家督学,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第三、四、五次党代会代表。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二届明远奖”,被聘为“教育部课程研究中心研修基地导师”“国家教师教育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小学教育)”“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
2019年11月9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以“一所小学靠什么获得中国质量奖”为题,报道了重庆市谢家湾小学于2018年获得中国教育领域第一个中国质量奖的情况。中国质量奖的获得,是对刘希娅校长所带领的谢家湾小学管理团队多年来探索素质教育艰辛和成效的有力回应,促使他们在发展素质教育的求索中更加自信而从容。
2004年,我调任谢家湾小学校长,开始了十余年以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的路径探索。带领全校师生坚守“六年影响一生”的价值追求,实践“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小梅花”课程体系,形成了“天天快乐,健康飞翔”的师生生活样态。
六年影响一生: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如果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俗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为我们所认同,那么,孩子们在小学阶段的生活无疑将更为重要地影响着其一生的发展。我很赞同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所说的,童年的幸福可以治愈一生的不幸,而童年的不幸需要一生去治愈。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育实践中特别重视给予孩子们“童年的幸福感”。
2004年,刚满30岁的我来到谢家湾小学任校长。当时的谢家湾小学已是九龙坡区家长们最认可的优质小学,在重庆市小学范围内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也很高。历经村小教师,城乡结合部教师、中层干部、校长历练的我,对于谢家湾小学的优势及其所带来的高原现象有着清醒的认识。据此,我在学校原有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凝聚共识,提出了“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旨在更贴近孩子们的日常表达,唤起师生及家长们的共鸣感,从而更为理性地认识“六年与一生”不仅是时间上的联系,更是六年里的每一天与一生之间的关系。
在长期的学校管理实践中,我充分认识到,要办好一所学校,首先必须在办学理念上与老师们形成共识,并带领他们正确地践行。当时,学校普遍推崇以“讲、练、背”为主的教学模式,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对学生主动学习态度的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不强。同时,人们对于灌输式和启发式的教育风格看法不一,由此衍生出不同的学校教育特色。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时刻警醒我们不断反思、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影响”的意义在于,我们期待从传统单一的灌输式走向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启发式,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探究、质疑、合作,并将所学迁移和转化。
当然,在追逐办学特色化的大潮流中,我也总会被追问:“六年影响一生”是什么特色?我的回答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基础性、全体性、全面性、差异性、发展性,就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特色。”不出意外地,大多数听者往往会因为感到“没有特色”而失望。尽管如此,不管面对多少不解与挫折,不管遇到多少非议与坎坷,我始终和老师们坚持回归孩子的立场,在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都充分彰显“孩子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摒弃急功近利,心平气和办学校。
在2005年的学校环境文化改造中,我们带着孩子们到陶瓷厂创作设计并学习烧制瓷砖,并将出炉后的瓷砖全部嵌贴在学校综艺走廊里,这一举动让家长和孩子们都备受鼓舞。家长们没想到学校是如此重视孩子们的“随意”之作,而孩子们更没想到自己的“作品”居然被安放在了学校的建筑里。在抽签遴选学校邀请函、贺卡等对外宣传物品上所需的学生形象代表时,令大家都没想到的是,竞选出的是一个外在形象很不“令人满意”的小男孩。在师生们犹豫之际,我力排众议,坚持让他成为了学校的形象大使。这一举动,生动诠释了“每一个孩子都是学校的全部”的价值追求。而对于这个价值取向的坚守,就是我作为一个校长的最大职责所在。
多年前,全国小学数学赛课在重庆举行,选定谢家湾小学的孩子们作为赛场学生,但主办方因参赛老师学具有限而限制学生听课人数。这严重违背了谢家湾小学的办学理念,所以我们坚决反对。经反复协商,最终确定由每个班抽签产生30名孩子坐在台上,其余孩子则在会场第一排就坐,且老师提问时,优先请台下第一排的孩子回答。结果,在为期三天的赛课现场,台上台下的孩子竞相参与,回答问题争先恐后。那一周,参加观摩赛课的全国同行深切感知了谢家湾小学的办学理念,我们的选择也生动诠释了“让每个孩子都得到最好的发展”的教育追求。2006年,上海师范大学商友敬教授来到谢家湾小学,临走时留言写道:童真,童言,童趣,童心,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当然,害怕变革是人之常情,尤其对过度关注分数的家长们而言,学校改革要是影响了孩子的成绩,那就意味着失败。当年,还等不及看到学校质量监测的数据分析,这部分家长就已经按捺不住四处上访,甚至到校门口散发传单,坚决反对学校課程改革。在学校最艰难的时候,重庆日报、中国教育报以“课程整合 中国基础教育的一次冲击波”为题,全面报道了学校的课改探索。2014年4月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五分钟专题播报了学校的课改探索。诸多重要媒体的连续报道,为学校改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而今,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原则已深入人心,并备受肯定。
一路走来,可以说压力是巨大的,分歧是难免的,“博弈”是一直都存在的。幸好,我们一直在坚持,一直在一起,一直在朝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一方向,不断突破与迈进。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建构因材施教的小梅花课程
基于“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为了既充分体现重庆的红岩精神,又彰显促进全体孩子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的核心要义,我们开始了“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主题型学校文化建设。我们深知,好的理念和文化必须通过课程落地与实施。为此,我带领老师们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将国家课程标准逐一细化,并在通览各地教材版本后,整合研发了对应国家课程的《小梅花课程丛书》。在课程研发过程中,教师们实现了从“教材是我们的世界”到“世界是我们的教材”的观念转变,孩子们则在转变学习方式中学得更多、更活、更好。对此,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教授评价说:“谢家湾小学的老师们这些年的研究是真正的课程改革。”
2019年11月21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吕玉刚司长第三次来到谢家湾小学,了解学校的课程实施情况,完整地听了一节数学随堂课后,他即兴说道:“这节课让我们直接感受到了什么是深度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统一起来、衔接起来、适当融合,既可以让国家课程更好地校本化落实,又能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促进国家课程标准更好落实,谢家湾小学的老师们勇于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创造了宝贵的经验。”
凝结着学校教师们十几年心血智慧的小梅花课程,不断地尝试着突破教师中心、教室中心和学科中心,回归孩子们的立场,以一所小学的实践创新,去探寻立德树人、素质教育的具体路径。而它的意义不但体现在那些升入名校的优秀孩子身上,也不仅在于让每个孩子都从容自信地走上了正确的人生道路,还在于这样的实践探索给教师们带来了与众不同的专业生活体验,在于这样的实践创新为全国同行提供了样本和案例。
小梅花课程的核心理念是“朵朵放光彩”,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一定要因应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优长,让他们中的每一个都能激活潜能的光点,绽放生命的光芒。曾有一个叫南言(化名)的孩子因父母都在边疆,托管的大姨管不住,就送到谢家湾小学来住读。不知是因为缺少父母关爱,还是身体生理的原因,他惹下了无数事端。四年级暑假时,他转学了。可是,在当年的教师节庆祝活动中,我就接到了孩子的电话。他说:“希娅,我想您,想重庆的老师们同学们了。”听了他的一番倾诉后,我在电话里直截了当告诉他:“你赶紧转回来吧!”三天后,他回到了谢家湾小学,依然那样的调皮多动,依然让老师们大伤脑筋。有一天,信息技术科的卞老师发现他喜欢捣鼓课件,就拿了一份学校教师名单,请他坐到身边来,教他通过编程来管理数据。他兴致很高,并很快就掌握了初步的编程技术。在强烈兴趣驱使下,他的编程技术越学越精,到毕业时,已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编程“高手”,可以非常快速地完成编程任务。后来,这孩子顺利考入南京通讯学院,在编程技术领域里继续寻梦追梦。
虽然南言同学入读的不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名校,但他找到了自己清晰的人生方向。这不管是对于他自己还是对于我们学校而言,都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结果。尊重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因材施教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所在,这正是我们的办学初衷和愿景期待。
为每个孩子的成长创造机会,让每个孩子都找到幸福的寄寓和生活的意义,是小梅花课程的使命所在。焕尘(化名)同学原本性格内敛,成绩也总不好,从一年级开始,除了上午的学科学习和下午的专题活动,他尝试参加了多个不同的社团,却始终没找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项目。读三年级时,因为喜欢棒球队员所穿的服装,他参加了学校棒球队。没想到,在平时的训练和每一次外出竞赛中,教练们都发现了他的潜力所在,而他自己也感觉十分好,表现越发优秀,很快就变得自信和阳光,成了学校的棒球明星。六年级毕业前夕,他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见证下,成功与全国棒球联盟中心签约。
南言和焕尘只是学校里普通的两个孩子,得益于学校因材施教的办学思想,他们找到了愿意一生为之奋斗的志趣所在。事实上,我期待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和道路,并为之努力和奋斗。
天天快乐,健康飞翔:以能动型管理激发办学活力
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认为,所有人,包括孩子,都有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实践证明,传统管控型管理方式,是不利于满足孩子这三方面的心理需求的。为此,在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学校必须通过营造充满归属感的环境、充满信任感的人际关系和提供充满自主感的参与,来实现能动的管理,激发办学的活力。
一是无痕管理。美国心理学家杜威认为,“越少意识到自己在施教或在受教育,就越好”。谢家湾小学的孩子每年都要填写一次《职业愿景卡》,在自己独立填写或与父母商量的过程中,既广泛深入地了解认识社会各行业特点,又客观理性地分析自我优势和劣势;学校取消了讲台,使用圆弧形的课桌,目的是让师生在民主平等的对话交流中、在孩子们的合作学习中,学会接纳他人、尊重他人,学会合作、学会共享,增强批判精神和民主意识等。
学校每天早上九点开始上课,学生在课中可以自由地去洗手间、喝水;学校没有统一的课间操和上下课铃声,每天上午完成学科课程,下午则是社团活动和专题活动时间;中午师生一起排队吃自助餐,间中可以自由交流……在学校尽量减少管控的总体趋势下,孩子们普遍呈现出自律自信、落落大方,喜欢学习、善于交流,敢于质疑、乐于创新等优良品质。
二是浸润管理。为了落实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办学要求,培育孩子们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认同感,并产生自我关联,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每年“两会”期间,我都会积极带动老师和孩子们关注两会,开展“朵朵看两会”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把自己关心的问题告诉我,我结合实际写进提案。他们会同步收看与两会相关的新闻报道,并通过两会知识竞赛、演讲等活动,初步了解、感受我国的政治制度;学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组织孩子们就“偷税漏税,以罚代刑利大还是弊大”“居家型家长和事业型家长谁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成长路上扬长更重要还是补短更重要”等热点话题开展辩论,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进行自主的价值判断和自我选择;在校园里随处可见以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图文展板,如“爱国——我们从敬一个标准的队礼做起”,配以孩子敬标准队礼的照片; “文明——微笑问好,轻声慢步文明用餐,我们都能做到”,配以孩子们排队取餐的照片等,让孩子们在环境的浸润中受到积极的影响。
三是信任管理。有经验的学校管理者都知道,给予师生以信任,将会创造更多的教育资源。为此,谢家湾小学多年来坚持通过优化课程管理,減少管控时空,降低管控比重,弱化管控文化,引导学生自立自强,自尊自信。学校阅览室虽然摆放着众多iPad,但孩子们并不会随意操作,而会在需要用时主动找老师协助使用。毕业以后的学生在公交车上即使背着很重的背包,身体非常疲惫,也会将座位让给老人,因为他们时刻谨记着毕业典礼上的约定:“脱下谢家湾小学的校服,我们如何相认?我们会用言行举止、精神状态、行为选择相认。”如此充分信任师生,不压抑孩子的个性发展,学校与孩子的关系将慢慢由约束限制走向信任合作。
从教28载,教育于我而言,是快乐幸福所在、是生命价值呈现和焕发活力的不可替代的存在。而作为校长,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唯一曾坚守的、在坚守的、将坚守的,始终是时时刻刻以孩子们的发展为自省、反思、改良的原点,不断重新出发、始终坚定前行。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