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活动中心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21-03-22高星原
高星原
摘 要
在学校教育全面拓展课程边界、全面实施“五育”的前提下,青少年活动中心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为教育目标,引领美育、创新教育和社会教育,践行主流价值,推动中心实现从项目培训走向课程开发、从项目管理到机制建设、从人才选拔到素养培育的转变。
关 键 词
校外教育;育人体系;策略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1-00-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校外教育得到迅猛发展,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在全国基本实现了县(区)全覆盖。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独特的育人功能。相比学校来说,青少年活动中心总体数量少,发展较晚,人们对其育人功能研究不够深入。东莞松山湖青少年活动中心成立于2010年10月,自2018年2月起划归松山湖高新区教育部门管理,并由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全面托管。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1]的重要指示,中心利用区域资源,集中优势,优先确立中心育人体系的构建思路,优化教育教学教研管理,优选学科教育中蕴涵的品质与素养,优育各项活动中的家国情怀,以育人为先导,构建起独特的校外育人体系,探索出育人的新理念与新模式。
一、理念:拓展育人新阵地
青少年活动中心与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和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体力、有创新精神的国家建设者。但二者也存在以下五点区别:
一是教育形式。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课程以培训和活动为主,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爱好与发展特长;学校系统传授多学科知识和方法技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
二是教育時间。中心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对学生进行培训或开展活动,一般每周一次课,每次课90分钟;学校利用一周五天的时间全方位进行多学科的教学,每周有固定的课程表,每节课40分钟。
三是教育需求。学生在中心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和培训项目,以满足个人兴趣爱好或参加赛事展示个人才艺;学生在学校接受普适性义务教育,课程内容由学校统一制定,不能凭个人喜好做取舍。
四是教育场地。中心在固定或非固定场所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由专业教师授课和训练;学校主要在固定的教室或校园区域进行教育和教学。
五是教育内容。中心教育课程依据社会发展自主增减,教学项目依据报名人数随时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学生需求不断完善,教学模式随教学效果及时优化;学校必修课则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执行,可根据学校实际开展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
随着学校教育的深化改革与创新,各中小学陆续加强了社团建设。从2017年开始,各学校开展了全面托管课程,由第三方机构开设的体育、艺术、科技课程全面进入学校。在学校教育全面拓展课程边界、全面实施“五育”的前提下,如何结合自身特点、构建和实践育人新模式是青少年活动中心面临的挑战,亦成为重新思考青少年活动中心校外教育功能的契机。
二、职能:重构角色定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作为统领整个国家教育的政策性文件,要求新时代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以此为出发点,青少年活动中心要强化育人功能,可从三个方进行构建。
一是与学校教育协调发展,做创新教育的引领者。学校教育有系统的学科育人体系,但在美育与创新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我们致力于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凸显中心艺术、科技、体育人才集中的优势,做创新教育的引领者。
二是拓展社会教育空间,做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培训机构以盈利为导向,往往会误导家长的教育需求,成为应试教育的加速器。青少年活动中心直面社会舆论,将国家教育要求转化为有明确指向、有实际效果的艺术、体育、科技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服务家庭教育,做主流价值的引路人。面向所有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是国家的主流价值,在体、艺、科技成为大众需求的前提下,既要为优秀青少年成长提供阶梯,同时服务所有家庭,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参与进来,使其审美能力、运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长足发展。为此,我们把送孩子学习的家长组织起来,举办家长讲座,系统学习教育心理学各识,推介典范家风案例,传播家教方式方法。引领家长教育好孩子是中心的责任,而我们是高举火把的人。在此意义上,点燃、唤醒、鼓舞、激励每一位家长不遗余力地教育好子女,使每一个家庭细胞都健康,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是我们的应尽之责。
四是不断优化自我教育,做人才培育的助力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教师和父母的最大责任,是帮助孩子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而人是很难认识自己的,通常需要依据他人的反馈,就像人们通过照“镜子”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一样。中心师资来源于全市的专业人员,能使孩子能在直接的比较中获得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力特点等反馈信息,从而有利于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调整、自我教育、自我超越。
三、策略:“相长”“相加”与“相融”
(一)教育与科研“相长”:从项目管理到体系建设
2018年2月,松山湖青少年活动中心划归教育部门管理,并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全面托管。中心认识到:培育成优秀学子的关键,需要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此,中心充分利用集团化办学的优势,调整管理机制,优化教师培养机制,建立教科研机制,实现中心从以项目管理为主转向育人体系的建设。
1. 管理机制:以规划研制和制度建设为教职工的发展提供方向。集团化办学之后,中心与集团各中心充分进行研讨与调研,通过问卷调查、专题调研,形成“中心五年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汇编》。“中心五年发展规划”为发展提供愿景,《规章制度汇编》为工作提供方式方法,共同形成为教职员工现在出发、走向未来的方向。
2. 教师培养机制:以专业成长为教职工的发展提供路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单位发展的重要基石。中心人员大多从教育系统外调入,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较为欠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借助市活动中心平台,着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职称评审以及专业学习与提升活动,使其专业有成长的路径。
(二)培训与育人“相加”:从培训项目到培训课程
我们将原有课程重建优化,使面向人才培养的培训项目面向全体儿童。
一是在课程目标上,注意激发与保护儿童的兴趣爱好;为有发展潜力的儿童成长提供阶梯;为有兴趣爱好的儿童审美体验提供平台,从而实现中心课程面向全体儿童开放。
二是课程内容上,将培训項目按学科优化整合,形成音乐、舞蹈、美术、科技、体育、综合6个学科41个培训项目。这些项目与学科教育相配合,使儿童的学习有序列,教师的发展有方向。
三是课程设计上,优化课程梯度,设置了入门、初级、中级、高级系列课程,从而完成面向全体儿童的体验启蒙和普及、实现专业人才培养和提高两个主要任务。
四是课程实施上,常规课程面向所有儿童,以体验与启蒙为主,由中心教师进行授课;人才选拔培养和集中训练在学校社团中进行,以专项发展、训练与学习提升为主;聘请专家名师对学生社团进行科学训练指导,并组织外出参赛参演。
(三)活动与育人“相融”:从人才选拔到素养培育
中心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艺术、体育活动,将“立德树人”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引导家长客观评价儿童的潜质,科学调整成长的期待,搭建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的舞台。
一是基于专业特点,与专业机构合作,确定活动的宗旨、流程与展示。利用集团化办学的优势,与东莞市中小学体育艺术联合会、东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达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策划每年的活动。
二是基于素养培养,与生长相连,将时代新人的培养融入活动之中。东莞市中小学建筑模型比赛、东莞松山湖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科普进校园活动以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为核心;松山湖“最美童声”歌唱大赛、松湖四季——松山湖分中心汇报演出、红梅花儿开——2018年秋季舞蹈学科专场演出、“松湖杯”小学生辩论赛、英雄之路——2018年暑期研学夏令营等活动,则将对家国的热爱作为活动的主线,让社会和家长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引发共鸣。
三是基于时代需求,线上线下融合,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在线下,活动分中心学员、松山湖功能区(1+9镇)、全市性青少年活动三个梯度开展,参与学生达数万人次。在线上,利用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
四是基于地域优势,利用松山湖高新人才集中的优势,开展“院士校园行”活动,传播科学的育人观念,提高中心在社会中的专业影响。
四、效果与反思
育人导向下青少年活动中心校外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在完成专业人才选拔与培养的基础上,让所有学生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到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课程中来,让家长从不同层面理解学生特长发展与素质培养的关系,引导校外教育机构与学校教育有机整合,从而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实现了优秀人才选拔培养与全体学生参与涵育的“共生”
经过三年的实践,中心既出色地完成了优秀人才的选择与培养,同时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程中心,在学习中涵育素养。中心目前有松湖少年民族管弦乐团、科技创新社团、科技模型社团、松湖少年篮球队、语言艺术表演团等十个学生社团。其中,科技社团在全国大赛摘金夺银,民族乐团在省级比赛中崭露头角,篮球队成为省内劲旅。2019年,科技、艺术、体育社团全年参赛参演41次,同比增加46.4%;学生获奖217个,比上年增长128.4%;其中金奖(一等奖)50项,比上年增长108.3%。
与此同时,青少年品牌活动逐步形成,活动受益人数逐年增加,青少年新年音乐会、最美童声、“松湖杯”漫画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松湖七彩活动校园行等,已经成为松山湖功能区的知名活动。
(二)推动了教师学科能力提升与育人能力提升的“共生”
经过培训与一对一指导,教师们找准了专业发展的方向,获得了专业成长的平台。2019年11月,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松湖星光——松山湖分中心教育教学成果集》(三册),收入论文、案例75篇,其中全职教师22人65篇,外聘教师10人10篇;全职教师22人中,约七成为第一次公开发表文章。
近三年来,中心先后有1项国家级课题立项,1项省级课题立项,4项市级课题立项,实现了中心成立十年来立项课题零的突破。(见表1)
近年来,11名教师通过了职称评审,占教师总人数的60%;26篇论文在各级各类论文评审中获奖。在专家引领与指导下,教师们开展教育科研的自觉性迅速提升,主动将教科研融入到教学工作之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
(三)实现了校外教育质量提升与社会影响力提升的“共生”
2019年,松山湖分中心官微共编发推文391篇,阅读121213人次(平均430/篇),点击总量为154679次(平均827/篇);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截止到12月31日)达16147人,相比去年(截止到12月31日)11826人,增长了36.5%。有16场活动被南方+、东莞日报等报道78次,提升了分中心的社会影响力。
青少年活动中心是本区域公立综合性、公益性校外教育机构,其育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用独特。研究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育人体系的构建与运作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期待,这项富有意义与挑战的工作在“十四五”期间能够结出更多的成果,服务更多青少年。
参考文献:
[1]倪光辉.习近平: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5-31(1).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