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为何突然变“学渣”
2021-03-22孙敏慧
孙敏慧
优等生突然成绩下降
17岁的小成(化名)是杭州某著名高中的高二学生。从小他就是父母口中的“别人家孩子”,懂事听话,成绩优异,一路从重点小学升入重点初中、高中,作为尖子班的优等生,可以说一只脚已经踏入名牌大学的门槛。可最近一年,小成却由尖子生沦落为困难生,并非沉迷游戏、逃学、早恋等常见原因,而是升学压力太大。
小成的学习成绩是从高一下学期开始下降的,连续几次考试排名从班级前十降到中等。一向优秀又要强的他不能接受自己的退步,心情变得很低落,晚上失眠,白天心慌,后来更是一考试就紧张,无法发挥出正常水平。
面对父母老师的质疑,同学的另眼相看,小成的焦虑和苦闷无处诉说,上课开始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变差,一次考试时更是由于过度紧张,卷子都没有做完,成绩退到班级倒数几名。
尽管尖子班的倒数几名在全校仍能排名中等,但小成受不了这样的落差,觉得无地自容,对不起父母。几经煎熬后,他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国际医学中心心理卫生科禹华良副主任医师处寻求帮助。
学霸也有烦恼
小成想寻求缓解考试紧张的方法,他告诉禹华良医师,自己现在一到考试就紧张,考前吃不好睡不好,考试发挥不出来,他甚至担心自己通不过学考。
禹医师表示,按照以往的水平,小成所在学校的学生一般都能通过学考,小成即便成绩退步,通过学考也是绰绰有余的。不过他现在处于过度焦虑的状态,对自己信心全无。
像小成这样的孩子,禹医师碰到过不少。名校优等生,学习成绩突然下降,开始情绪低落,得不到排遣,成绩持续退步,情绪越发失控,最后陷入恶性循环。有的孩子还有向外界求助的意识,而有的孩子学习兴趣慢慢降低,最后甚至对学校产生恐惧,厌学、辍学。
这种现象似乎与大众的想象不同,名校的优等生,家长宠爱,老师喜爱,同学羡慕,不应该是每天快快乐乐学习,什么烦恼都没有吗?实际上,光环背后,学霸们承受的压力可能更大。“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这种现象并不少见。”禹医师说。
“考不上一本我就无路可走”
几十年来社会已经形成普遍共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能实现阶层跃升,高考是跨向美好人生的跳板。
这种共识导致了唯成绩论,在学校里,孩子们的世界只剩下学习和成绩,平常学习,放假补习是常态。在家庭中,父母的观念永远是成绩是第一位的,孩子只要把成绩搞好,其他事情都由爸妈包办。
这种环境无形之中给孩子传递了一个观念: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成绩不好就考不上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没有好的人生。小成告诉禹医师:“天呐,如果考不上一本我就无路可走了。”
长期受学校和家庭的高压包围,很多孩子心理难以适应,遇到学习挫折无法宣泄,就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不想做作业,不想上学,和父母吵架等。
禹医师介绍,有的孩子从小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形成了要强的性格,自我要求高,不能容忍自己的成绩比别人差,觉得一旦成绩差了,生活所有好的方面都不复存在,没有希望了。小成对自己的认知就是如此,“啊?除了学习成绩,我还有其他优点吗?我没有。”
孩子成绩下降警惕心理层面问题
孩子在学习期间难免会有压力,但该孩子没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最终影响到学业,这个案例的背后有很多心理层面的问题。
首先,“小成有明显的焦虑情绪,并出现了生理症状,如失眠、心跳加快、心慌等,持续时间超过了半年,明显影响了他的社会功能。这已经达到焦虑症的地步了!”禹医师分析道,“这就需要医疗干预了。”面对小成的无助,禹医师制订了药物和心理治疗双重方案,通过药物减轻心慌、失眠、焦虑等症状,同时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
其次,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禹医师表示,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孩子对外在压力的认知偏差往往导致情绪障碍发生。要纠正孩子的认知偏差,心理治疗很有必要。系统的心理治疗,可以很好地缓解情绪,改变认知,帮助重新树立信心。
“我在心理治疗中,常常会用到催眠治疗,因为催眠治疗能很好地放松身体,缓解情绪,打开心结,激发潜能。”禹医师介绍道,“催眠治疗是一门很古老也很成熟的技术,孩子的催眠易感性往往很高,所以催眠治疗对青少年情绪障碍可以产生很大的帮助。”
还有,一个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首先要想到家庭有没有问题。往往孩子的心理问题和家庭息息相关,因此,禹医师在对孩子进行心理治疗时,会建议家长共同參与,也会进行家庭心理治疗。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小成的焦虑减轻许多,成绩排名也在逐步上升。
人生道路千万条全面发展很重要
小成不是个案,读书是很多孩子当前阶段唯一关注的焦点。有的孩子在学习之外没有其他兴趣爱好,学校和家长也把成绩当做唯一,一旦孩子在学习上受到挫折,自信心下降,自我满足感缺失,而又没有其他兴趣爱好等能够弥补这些缺失,孩子就容易出现情绪障碍,陷入成绩下降的恶性循环。
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家长不能把学习当作孩子生活中唯一重要的目标。禹医师表示,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让孩子保持一些读书以外的兴趣爱好,使他们的生活有更多“支撑点”。
这其实是一举两得,课余时间适度享受兴趣爱好能够愉悦身心,让孩子学习时更加全情投入。而当孩子在学习上暂时遇到挫折,也可以靠这些兴趣爱好纾解情绪,不至于把自信心全部击垮。
同时,家长及周围的教育工作者们,要引导孩子正确的学习观,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上学,为什么读书,上学的意义是什么。适当年龄的孩子,也可以引导思考人生的意义等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总之,人生道路千万条,不能唯成绩论,身心全面发展,活出生命的意义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