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刘
2021-03-22王荀
王荀
虢州城西有条涧河,绵延数百里。每年立秋过后,张知县就带领附近百姓砍树锛椽做架搭建木桥,方便东西两岸百姓往来。每逢夏季,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河水暴涨,冲垮桥架,经常有不幸的消息传来。
张知县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年年搭桥不见桥,这不是长久之计,最好的办法就是修建石拱桥。可是,建石拱桥是个大工程,谈何容易。张知县摇了摇头,还是先造一只渡船吧。
于是,衙役在集市张贴告示:为了方便百姓生活,本县决定出二百两银子打造渡船,有意经营者请到县衙报名。
一天、两天过去了,无人问津。到了第三天,有个叫刘维钢的中年人,风尘仆仆地前来报名。
“你会摆渡?”张知县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人:中等个子,身强体壮,目光炯炯有神,热情厚道,是个当摆渡人的料。
“不会。我可以学呀。”刘维钢声音不高,却挺执着。
“你为啥要报名?”张知县想一探究竟。
“去年夏天,我爹上山砍柴回来,过涧河时突然遇到涨水,结果被洪水拖进漩涡,活活淹死了!”刘维钢说到这里,泪流满面,“后来,每次想到我那可怜的老爹,听到涧河时常淹死人的噩耗,我的心总是隐隐作痛。我报名经营渡船,不为挣银子,只想给乡亲们图个方便。”
“好,我相信你。”张知县当即拍板,一方面派刘维钢外出学习摆渡技巧,一方面派衙役去阌乡寻买上好木料,请工匠精心打造渡船。
农历六月初六,是个吉祥的日子,县衙决定这天日上二竿时,渡船开始运行。凡老弱病殘者、身怀有孕者及上学堂读书的孩子,乘坐渡船一律分文不收。
这是天大的好事。两岸百姓像赶集似的,从四面八方会聚到渡口,大家欢声笑语,共同见证这一神圣的时刻。
开船喽——
在张知县双手合成喇叭状的吆喝声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头系白毛巾的刘维钢轻轻一点篙子,载着八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的渡船就离开了渡口,向对岸摆去。
张知县怎样要求,刘维钢就怎样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来二去,涧河两岸的大人小孩,都认识从事摆渡的刘维钢。没有几年光景,人们就几乎不再叫他的名字,而是亲切地唤他摆渡刘。
摆渡刘,早上好。
摆渡刘,辛苦啦。
摆渡刘,谢谢您。
面对乘客日复一日的问候和致谢,摆渡刘总是憨厚一笑,眉宇间跳动着快乐的音符。被汗水浸湿了的衣衫,往往是干了湿,湿了干,汗渍宛若一幅生动的摆渡图。
有一年夏天,雨水特别多。老天好像喝醉了酒,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太阳刚出来晒干地皮儿,天空马上就乌云密布,飘起长发般的雨丝。
这日傍晚,摆渡刘送走最后一拨乘客,感到又冷又饿,回到家里吃过晚饭倒头就睡,谁知浑身发烫,像钻进火炉子里似的。喝碗老婆熬制的姜汤,摆渡刘蒙着被子,发了身汗,直到后半夜才稍有好转。
啷啷啷———啷啷啷——外面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摆渡刘,开门呐!摆渡刘,开门呐!”
摆渡刘的老婆赶紧穿上衣服拉开门闩,只见尹庄村的李二虎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焦急地说:“我儿媳难产,城里的几个接生婆干着急没办法。摆渡刘,我想去河对岸请接生凤。”
虢州城的人都知道,接生凤名气大,周边的女人生孩子难产,只要请到接生凤,就能顺利生育,且母幼平安。
“好吧。”摆渡刘穿上衣服,来不及系扣子,撑开雨伞就要往外:走。
“你生病还没好呀。”
“没事。”摆渡刘瞅了老婆一眼,便与李二虎一起踩着石板铺成的小道,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李二虎找到接生凤,气喘吁吁地赶到渡口,上船时,天已麻麻亮。摆渡刘看到岸边水流混浊,上面还漂着一层黄白色的泡沫,心里不由得一惊:这是涨水的前兆啊!
“快走,马上就要涨水了!”摆渡刘双手撑篙,小船很快离开了河岸。
说时迟,那时快,上游两尺多高的洪水,夹杂着冷风,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呼啸奔腾而来。水面上还漂浮着树枝、枯叶及横七竖八的玉米秆儿。
李二虎和接生凤紧紧抓住船板,吓得脸色苍白。
小船在汹涌的河流中颠簸。摆渡刘盯着对岸,使出浑身解数,一篙一篙地用力撑着,上衣早已被汗水浸透。正在这时,一根盆口粗的木头,像箭一般冲了过来。摆渡刘眼疾手快,身子一纵,双手使劲撑篙,小船顺势躲了过去。好险,木头闪过的那一瞬间,与小船的距离还不足一米。
快渡到岸边时,河水终于平缓下来。摆渡刘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到了实处。
花开花又落,春去春又回。摆渡刘老了,古铜色的额头上爬满了皱纹,背也微微驼了,岁月不饶人啊!
“我老了,不知还有没有人愿意摆渡。”闲下来的时候,摆渡刘就会面对着河水想,“河上若是能建一座桥就好了。”
没想到,三年后,这里真的建起了一座石拱桥。
石拱桥通行那天,岸边锣鼓喧天,热闹非常。
已告老还乡多年的张知县,应邀来参加典礼。看到摆渡刘,张知县附耳低声说:“这座桥名叫报恩桥,是虢州知府李大人筹资修建的,主要为报答一个人的恩情。你猜猜看,李大人想报答的那个人是谁?”
“我猜不着。”摆渡刘一脸茫然,“这个人,肯定功德无量。”
“就是你摆渡刘呀。”张知县捋捋胡子,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这位虢州知府李大人,就是当年摆渡刘冒着生命危险,摆渡接生凤过河接生的那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