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述偏好中的政策与支付结果性效应研究

2021-03-22许志华李淑琴李京梅单菁竹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陈述效用

许志华 李淑琴 李京梅 单菁竹

一、引言

陈述偏好法(stated preference method)因能通过构建假想市场,直接调查了解受访者的偏好,评估非使用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陈述偏好法包括条件价值评估法(contingent value method,CVM)和选择实验法(choice experiment,CE)两大类。相对于CVM,CE可以通过分析资源环境物品多个属性对效用的影响评估居民对各个属性的偏好及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TP),有利于决策者制定出更加有针对性的环境资源保护和管理政策,近年在湿地资源(Carlsson等,2003[1];李京梅等,2015[2])、淡水资源(Hanley等,2006[3];王赞信,2013[4])、旅游资源(王尔大等,2015[5];亢楠楠,2019[6])等资源环境价值评估领域被广泛应用。

CE虽是资源环境价值评估领域较为前沿的方法,但因其假想市场特性亦受到质疑(Rakotonarivo等,2016[7])。学者们认为CE存在假想偏差和信息偏差等问题,难以实现激励相容,影响了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Fifer等,2014[8];全世文,2016[9])。为缩小选择实验法中存在的潜在偏差,国内外研究在完善选择实验设计(Ferrini和Scarpa,2006[10];Kataria等,2012[11];Que等,2017[12];全世文2019[13])、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Prosser,2016[14];Lew和Wallmo,2017[15])、提高计量模型及计量过程的精确度(Kwak等,2016[16];Glenk等,2019[17];Großmann,2020[18])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选择实验法中的策略性偏差(strategic bias)关注较少。策略性偏差是指被调查者出于自私的目的故意提供错误的答案,而不是陈述自己的实际偏好(Lusk和Jaeger,2007[19];全世文,2019[13])。结果性(consequentiality)是一项重要的策略性偏差,指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回答会影响到公共物品的实际提供,而表现出较高的支付意愿(Carson等,2014[20]; Czajkowski等,2017[21])。结果性可视为对被调查者认为调查结果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的可能性的评估,可分为政策结果性(policy consequentiality)和支付结果性(payment consequentiality)(Johnston 等,2017[22])。政策结果性指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回答会对假设情景中的政策制定结果产生影响的可能性。支付结果性指如果调查结果被政府实际引入,被调查者自我感知的将为政策实施进行支付的可能性。研究认为结果性对陈述偏好具有“刀刃效应”(knife-edge),即相信调查结果会影响政策制定的人群比不相信的人群展现出更高的支付意愿,但相信的人群之间的支付意愿不存在显著差异(Nepal等,2009[23];Vossler和Watson,2013[24]; Groothuis等,2017[25])。在选择实验模型中考虑结果性,有助于被调查者更加真实地揭示其对浒苔治理要素的偏好,实现激励相容。

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于:在青岛市浒苔治理研究中基于选择实验法构建浒苔分布范围、离岸距离、最大密度、持续时间四项治理要素,运用多项logit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估计青岛市居民对浒苔治理要素的偏好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自我报告方式调查居民结果性信念,并对政策结果性和支付结果性进行区分,分别测试政策和支付结果性信念对陈述偏好的影响及可能存在的异质性,结果表明政策和支付结果性信念均起到正向调节效应,为理清结果性在陈述偏好法中的作用提供实证支持,为进一步提高陈述偏好问卷设计有效性,实现激励相容提供理论参考。

二、文献综述

大量研究就结果性在陈述偏好法中的效应进行了探讨,依据结果性的测度方式可分为设置结果性文本(consequential scripts)和基于自我报告的陈述结果性(self-reported consequentiality)两种。

设置结果性文本,即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在实验组中加入结果性文本。Andor等(2017)[26]表明结果性文本的引入对支付意愿没有显著影响,但会增加居民对WTP投标的确定性。Lewis等(2016)[27]表明强调结果性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WTP估计值没有差异,但使用结果性文本的受访者更有可能选择在选择集中呈现的具有改善意义的产品选项,而不是选择无改进的产品。Zawojska等(2015)[28]在波兰华沙剧院门票折扣的公共政策建议调查中使用不同的结果性问卷,调查表明结果性信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支付意愿。全世文(2019)[13]在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研究中,通过分组研究证实了“非结果性”的实验设计是支付工具效应产生的原因之一,且会导致价值评估的结果有偏。

基于自我报告的陈述结果性,即被调查者被要求表达他们对结果性信念的感知强度。大部分研究认为结果性对陈述偏好的影响存在刀刃效应(knife-edge):结果性人群,即认为调查结果会影响政策制定的人群,比非结果性人群展现出更高的支付意愿,但结果性人群之间的支付意愿并不存在显著差异(Nepal等,2009[23];Vossler和Watson,2013[24]; Groothuis等,2017[25])。在此基础上,诸多学者对刀刃效应进行了检验。Zawojska等(2019)[29]在波兰可再生能源计划偏好研究中发现结果性人群如预期一致比非结果性人群展现出更高的支付意愿,但结果性人群之间的支付意愿亦存在显著差异,支付意愿随着结果性信念的增强而增强。此外,部分研究认为刀刃效应并不存在,如Oehlmann和Meyerhoff(2016)[30]发现非结果性人群显示出比结果性人群更高的平均WTP。Ashton等(2018)[31]在不同群体中测试了结果性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刀刃效应只在居民群体中存在,而在非居民群体中不存在。

虽然学者们对结果性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且证明结果性有利于实现激励相容,提高陈述偏好法的有效性(Zawojska和Czajkowski,2017[32]),但大部分研究都没有区分政策结果性和支付结果性,而是把它们当成统一的整体或者只关注政策结果性,仅有少量研究关注了支付结果性。Carson等(2014)[20]通过实地试验研究了支付结果性对偏好诱导的重要性,结果表明,在弱(20%)支付结果性方案中,投票“是”的概率显著大于强(80%)支付结果性方案。Zawojska等(2019)[29]利用混合选择模型分别研究政策结果性和支付结果性对陈述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政策结果性降低了被调查者对项目成本的敏感性,进而增加了支付意愿,而支付结果性则出现了相反的结果,因此认为政策结果性和支付结果性应该分别处理。

目前由于选择实验法在国内的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故而针对选择实验中的潜在偏差研究也相对较少。以全世文为代表的国内学者对选择实验中存在的偏差开展了较多研究,其先后对选择实验中的假想偏差(全世文等,2017[33])、嵌入效应(全世文和黄波,2016[34])、支付工具效应(全世文,2019[13])等偏差进行了研究。全世文等(2017)[33]在北京市和西安市消费者对奶粉产地属性的偏好研究中,将陈述偏好与显示偏好(即消费者在真实市场中的奶粉购买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北京市和西安市的被调查者的总支付意愿在选择实验中比显示偏好模型中分别高92.06%和68.57%,进一步指出在利用选择实验进行价值评估时,实验中必须引入结果性的设计或矫正方案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外部效度。此外,单菁竹等(2018)[35]在居民浒苔治理支付意愿的研究中将属性临界值存在及违反情况纳入效用方程,对传统选择实验分析框架进行修正,结果表明,经修正的选择模型的拟合度更优,能更好地解释受访者的选择行为。苏红岩和李京梅(2016)[36]在广西红树林湿地修复意愿评估中,基于选择实验法对居民偏好和支付意愿进行非对称性的研究,研究发现居民对各修复属性的偏好存在异质性和非对称性。

尽管广泛的研究证据表明结果性在真实偏好诱导中的重要作用,但现有的研究很少区分政策和支付结果性对陈述偏好的影响。此外,大多数结果性研究都在发达国家开展,国内对于结果性在陈述偏好法中的效应研究较少。本文在青岛市浒苔治理偏好调查中引入结果性理念,测试结果性对陈述偏好的作用,验证结果性在发展中国家是否会呈现不同特征,以及政策结果性和支付结果性是否存在差异化效应,加深对结果性在陈述性偏好调查中作用的认识。

三、研究方法

(一)选择实验理论基础

选择实验法是基于Lancaster消费者选择理论和效用最大化理论的一种方法。Lancaster的新消费理论认为:消费者并不是从商品(服务)本身获得效用,而是从附属于商品(服务)之上的特征属性获得效用(Lancaster,1966[37])。选择实验法假设商品可以用其属性来描述,并且属性可以用不同状态水平表示,因此基于选择实验方法设计的调查问卷中包含用不同属性及其状态水平表示的选择集,被调查者可以从选择集中选择能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备选方案。被调查者的效用函数则如下式所示:

Unti=Vnti+εnti

(1)

其中,Unti指被调查者n在选择集t中选择i(i=1,2,…,k)方案的效用,Vnti是可观测、可量化的效用部分,εnti是不可观测的随机效用部分。基于随机效用理论,被调查者选择i方案必须满足:被调查者从k个备选方案构成的选择集t中选择i方案的效用大于选择其他方案的效用。基于上述条件,被调查者n从k个备选方案构成的选择集t中选择i方案的概率Pnti应当表示为:

Pnti=P(Unti>Untj)=P(Vnti+εnti>Vntj+εntj)

(2)

其中,Vntj和εntj分别表示被调查者从k个备选方案构成的选择集t中选择除i方案外其他方案所获得的确定效用和随机效用,并且i≠j。

(二)多项Logit模型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

基于CE理论构建效用函数和选择概率函数之后,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对选择概率函数进行参数估计。多项Logit模型(Multinomial Logit,MNL)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Random Parameter Logit Model,RPL)是目前学术界两种主要的选择概率函数估计模型。MNL模型要求随机误差项服从Gumbel分布和独立同分布(Independently and Identically Distributed,IID),假设条件较多;RPL模型则完全放松了IID假设,与MNL模型相比约束条件少,可以捕获被调查者偏好的异质性。

对εnti分布的不同假设形成了不同的模型,如果εnti服从Gumbel分布和IID假设的条件,则为MNL模型,选择概率公式(2)可以进一步改写为公式(3):

(3)

如果εnti服从随机分布,则确定效用Vnti和随机误差项εnti可以分解为选择属性变量和社会经济属性变量的函数:

Vnti=Vnti[Zm(βm+δm),Sn]

(4)

εnti=εnti(Zm,Sn)

(5)

式中,Zm(m=1,2,…,M)表示不同的选择属性,βm是选择属性Zm的参数,δm是随机分量,Sn是社会经济属性,被调查者对属性偏好的异质性通过δm和Sn的变化而变化。在RPL模型中,被调查者n在选择集t中选择i选项的概率Pnti可表示为:

(6)

假定效用函数表现为线性形式,即

Unti=β0ASC+βmZm+βMZM

(7)

其中:ASC为特定备择系数,表示“维持现状”的基准效用;Zm(m=1,2,…,M-1)表示选择集中的非货币属性指标矩阵;ZM为货币属性。

依据效用最大化原理,假设其他属性不变,可得被调查者对属性m的支付意愿为:

(8)

MNL模型和RPL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均可以用于说明被调查者偏好、计算被调查者支付意愿,因此,本文引入两个模型进行对比研究以确保结果的稳健性。

四、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区域概况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濒临黄海,海域面积约1.22万平方公里,丰富的海洋资源为其滨海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青岛滨海旅游业保持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已成为海洋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据2018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亿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1 867.1亿元。海水浴场是青岛市滨海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而浒苔6月中旬到7月中旬影响面积最大,爆发时间与滨海旅游高峰期在时间上存在重合,故而浒苔绿潮爆发对旅游产业发展及城市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刘佳等,2017[38];林雨霏等,2018[39];刘佳和刘宁,2018[40];自然资源部,2019[41])。在此背景下,分析青岛公众对浒苔治理修复要素的偏好,了解各管理要素的重要程度,可为青岛市评估浒苔生态损害以及治理方式的优化选择提供有效参考,以促进海洋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问卷设计

采取问卷形式收集研究数据,经预调查修改确定正式问卷,具体可分为以下5部分:

1.背景介绍。

对浒苔现状及其影响进行介绍,并进一步调查了解被调查者对浒苔的了解程度和对于浒苔治理的态度,如治理浒苔对环境福利(如享受海洋景色)的影响及加强浒苔治理的必要性。

2.属性说明。

确定方案属性,定义属性水平,从而构造有利于揭示被调查者真实偏好的选择集,是选择实验法的核心。本文以浒苔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海洋旅游业的影响出发,基于管理视角,通过阅读文献、专家组讨论、预调查以及调研,最终确定了以下四项管理属性:(1)分布范围:指青岛出现浒苔的海域。不同海域重要性不同,如浴场出现浒苔将严重影响旅游发展,且为尽可能避免认知差异,选取辖区进行属性说明。(2)持续时间:指青岛浒苔在海域上持续的时间。持续时间对海洋旅游业发展影响显著,结合目前浒苔持续时间设置改善情景。(3)离岸距离:指青岛浒苔离海岸线的最近距离。从浒苔对水体活动和视觉景观影响出发设立改善情景。(4)最大密度:指青岛某一海域浒苔数量最大时的浒苔情况。在问卷中针对浒苔不同状态水平下的最大密度,采用事先拍摄的浒苔图片使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此外采取收入所得税作为支付工具,表现货币属性,支付金额根据预调查情况被确定为0元、5元、10元、20元。各属性水平及其解释详见表1。

表1 浒苔治理修复要素及其不同状态水平解释

3.选择集。

根据表1定义描述的浒苔治理属性及其水平,一共可以排列组合产生(3×3×3×3×4)=324个可能的选择方案组合。考虑到可操作性和测算效率,运用SPSS正交设计方法组合构建出30个假想式浒苔修复改善方案,在避免方案效用存在显著强弱基础上两两组合构建15个选择集,此外在每个选择集中加入维持现状方案。为减轻被调查者的负担,降低无应答比例,将15个选择集随机分成三组。即最终问卷共有3个版本,每个版本有5个选择集,每个选择集包括3个备选方案(2个维持或改善方案和1个现状方案)。选择集示例如表2所示。

4.政策和支付结果性感知。

采用5点李克特量表询问被调查者对政策和支付结果性的信念强度,即被调查者在多大程度上同意以下陈述:“政策结果性:我相信我和其他被调查者的回答会影响政府决策,从而使得治理浒苔的具体项目措施将在五年内实施”;“支付结果性:我相信我和其他被调查者的回答会影响政府决策,从而使得为治理浒苔,青岛市将在五年内会颁布政策使所得税发生真实变化”。选项设置为“1非常不同意”至“5非常同意”。此外,为便于后续分析,假定关于政策结果性和支付结果性的自我报告能够准确地表达被调查者的结果性信念。

5.社会经济特征。

社会经济特征包括被调查者性别、年龄、个人年收入、受教育程度等。

(三)问卷调查实施

调查小组主要由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2019年5月和6月在中国海洋大学附近与石老人海水浴场进行预调查。预调查之前对调查小组成员进行了先期培训,培训中强调调查人员应对被调查者提出的任何关于管理属性和状态水平及其他相关选择问题进行详细解释,并以事先拍摄的浒苔爆发前后的照片作为辅助信息帮助被调查者了解问卷内容。依据预调查反馈修改并确定最终问卷。2019年7月在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和李沧区依据四区人口采用分层抽样进行正式调查。考虑到被调查者的认知能力、准确的偏好意愿表达能力,主要对18岁以上的人口随机抽样。3个版本的问卷平均分配,剔除作答不完整或者前后矛盾的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299份,最终获得1 495个有效观测值。

五、实证分析

(一)样本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被调查者中45%为男性;年收入主要分布于6万元以下(53%),6万元~12万元占比30%,12万元以上为17%;被调查者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本科及大专文化程度以上人群占比达77%;被调查者年龄分布以19~39岁为主,占比78%。30%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浒苔不太了解,47%有一些了解,9%完全不了解。但85%的被调查者认为治理浒苔会对环境福利产生有利影响;62%的被调查者认为治理浒苔是非常有必要的,27%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有必要,仅2%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必要。表明总体而言居民对浒苔的了解程度并不是很高,但大都认可浒苔对环境福利产生的负面影响,对于浒苔修复治理表现出较强的需求。这可能是由于近年来以空气污染为代表的环境问题凸显,公众环境意识上升,因此居民对环境质量改善表现出较强需求,但另一方面对环境问题了解程度不高反映出目前公众环境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及环境宣传的必要性。

(二)浒苔治理效益评估

使用Nlogit5.0软件进行MNL和RPL估计,其中RPL模型估计时假定5个属性均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参数,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Log likelihood取值在(-1 443,-1 231)区间内,且RPL模型McFadden pseudoR2值处于(0.2,0.4)之间,表明MNL和RPL模型拟合效果均相对较好(Birol等,2007[42])。

模型1为不控制社会经济特征时的多项Logit模型估计结果。结果表明四项管理属性均与预期一致,均与效用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浒苔分布范围缩小、持续时间缩短、离岸距离变远以及最大密度减小均有助于增加公众环境福利,亦反映出受访者对加强浒苔治理的积极态度。其中分布范围属性影响系数最大,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四项管理属性中浒苔分布范围对居民效用影响最大,最为居民所偏好。这可能是由于分布范围属性依据市行政辖区设置,改善力度较强,且青岛市市南区和崂山区为浴场和旅游观光景点分布密集区,因此分布范围缩小对效用表现出显著正效应。其次为离岸距离,这可能是由于浒苔对水体活动和视觉景观影响能够较为直观地为被调查者所感知,故而离岸距离变远能够改善滨海景观,较为显著地提升效用水平。然后是最大密度,这可能是由于最大密度下降尽管能够降低浒苔产生的负面影响,带来显著的效用提升,但浒苔只要存在于水体中,居民仍会有不适感,故而与分布范围缩小和离岸距离变远情景相比,最大密度下降情景的改善效果相对较小。最后是持续时间,这可能是由于持续时间缩短亦代表浒苔治理成效,因此对效用有显著正影响,但由于浒苔持续时间为夏季,海滨活动较为频繁,尽管持续时间缩短,但个体无法确定自身海滨游玩时间与浒苔持续时间的重叠性,因此对浒苔持续时间缩短效用感知程度较低,在四项属性中表现出最低偏好水平。此外货币属性与预期一致,与效用显著负相关,表明公众为浒苔治理支付的费用增加会降低其自身效用水平。模型2进一步控制社会经济特征,其中四项管理属性和货币属性的系数及显著性水平均并未与模型1表现出显著差异,但模型2的拟合效果更优,说明在模型中控制社会经济特征是合理的。模型3和模型4分别为不控制和控制社会经济特征时的RPL模型估计结果。对比MNL估计结果可知,四项管理属性以及货币属性系数虽有所不同,但影响方向、显著性以及四项系数大小排序均未发生变化,表明结果较为稳健。且RPL结果显示5项属性指标的标准误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青岛居民在管理属性指标的环境改善方面具有较强的偏好异质性。

此外,模型中ASC估计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被调查者普遍倾向于选择浒苔治理改善方案,认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带来效用的增加。模型2和模型4中社会经济特征交互变量符号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选择改善方案,这可能是由于女性通常具有更强的健康观念及家庭观念,期望从环境改善中获益,因此对改善方案表现出更高偏好。年龄的影响显著为负,表明受访者越年轻,加强浒苔治理的意愿越强烈,越倾向于选择浒苔治理的生态修复方案。收入也表现出显著负影响,这可能是由于收入高的人群有能力就浒苔损害进行自我补偿,如选择环境质量水平更高的滨海旅游地点,故而从浒苔治理中获得的效用较低。而受教育程度在MNL模型中在10%的水平上表现出正向影响,而在RPL模型中影响并不显著,表明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在改善方案选择中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近年来政府的大力宣传促进了社会整体生态意识的提升,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均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及追求良好环境质量的诉求。

模型4中Log likelihood值最大,因此结合模型4的估计结果,运用公式(8)分别计算居民对浒苔治理修复四项管理属性的支付意愿,结果表明青岛市居民的偏好顺序为分布范围、离岸距离、最大密度、持续时间,年均支付意愿分别为57.11元、48.33元、34.78元、29.11元。

表3 公众浒苔治理偏好估计

(三)结果性效应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被调查者拥有较高的结果性信念:其中59%的被调查者表现出较高的政策结果性信念,36%表现出一般的政策结果性信念;对支付结果性信念,43%表现出较高水平,52%表现出一般水平。研究表明被调查者相信假想情景,会对个体陈述偏好产生影响,有助于实现激励相容(Carson和Groves,2007[43])。此外部分研究认为政策与支付结果性对支付意愿影响相同,无需分别处理(Oehlmann和

Meyerhoff,2016[30]);而部分研究认为两者效应具有显著差异,应分别处理(Zawojska等,2019[29])。基于此,在公式(7)的基础上控制管理属性与结果性信念交互项,分别从政策结果性、支付结果性、政策结果性及支付结果性三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以进一步理解结果性在陈述偏好中所起的作用。具体模型如下:

Unti=β0ASC+βmZm+βMZM+β1Policyi×Zm

+β2Policyi×ZM

(9)

Unti=β0ASC+βmZm+βMZM+β3Paymenti×Zm

+β4Paymenti×ZM

(10)

Unti=β0ASC+βmZm+βMZM+β1Policyi×Zm

+β2Policyi×ZM+β3Paymenti×Zm

+β4Paymenti×ZM

如南宋.梁楷《李白行吟图》画唐朝大诗人李白,未画任何背景,也不讲究人体比例,只在表现人物精神上下功夫,寥寥几笔,便意溢神足,使李白洒脱飘逸的形象跃然纸上。

(11)

其中Policyi和Paymenti分别表示被调查者i的政策和支付结果性信念强度。

1.政策结果性。

控制管理属性与政策结果性信念交互项(公式(9)),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控制政策结果性与四项管理属性的交互项后,分布范围对效用的直接效应变得不显著,但其与政策结果性的交互项亦不显著,表明分布范围对效用的影响在不同政策结果性感知人群间并不存在异质性。且在进一步分析中,当将分布范围和政策结果性的交叉项从模型中去除后,分布范围属性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分布范围与分布范围和政策结果性的交叉项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二者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这可能是由于目前青岛市已经采取了诸多措施防治浒苔,且这些措施大都基于海水浴场和景点等地理区位,因此政策结果性并未在公众分布范围偏好中起到重要作用。持续时间对效用的直接效应呈现显著负效应,离岸距离和最大密度对效用的直接效应不显著,而三者与政策结果性的交互项呈现显著正效应。这表明结果性在持续时间、离岸距离和最大密度对效用的影响中均起到显著调节效应,即结果性感知越高的人群与预期一致对持续时间缩短、离岸距离变远和最大密度减小显示出更强的偏好与支付意愿。这可能是由于政策结果性信念强的被调查者相信政府会为海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控制浒苔,因此表现出更高的支付意愿。

政策结果性与货币属性的交互项在MNL与RPL模型中表现出差异化影响,其中在MNL模型中影响并不显著,而在RPL模型中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政策结果性在货币属性对效用影响中结果并不十分稳健。考虑到MNL模型假设的严格性,以及Log likelihood系数,采纳RPL模型结果表明政策结果信念强的被调查者货币属性对效用的负向影响相对较小,进而表现出更高的支付意愿。这可能是由于近年来居民环境意识提升,迫切期望环境质量改善,因此当其感知到较高的环境管理政策实施可能性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们对项目成本的敏感性,更愿意为环保做出贡献。

2.支付结果性。

控制管理属性与支付结果性信念交互项(公式(10)),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控制支付结果性与四项管理属性的交互项后,分布范围、持续时间、离岸距离和最大密度对效用呈现显著负向直接效应或无显著影响,而四项管理属性与支付结果性的交互项呈现显著正效应。这表明结果性在四项管理属性对效用的影响中均起到显著调节效应,即支付结果性感知越高的人群与预期一致对分布范围缩小、持续时间缩短、离岸距离变远和最大密度减小显示出更强的偏好与支付意愿。这可能是由于支付结果性信念强的被调查者可能对于良好环境质量有更加强烈的追求,因此对于各项环境属性改善均表现出更强的偏好和支付意愿。支付结果性与货币属性的交互项影响与政策结果性影响相似,采纳RPL模型结果表明支付结果信念强的被调查者货币属性对效用的负向影响相对较小,进而表现出更高的支付意愿。这可能是支付结果性信念强的被调查者更加相信自己将为浒苔治理进行实际支付,即对项目成本的敏感性相对较低,进而表现出较强的支付意愿。

3.讨论。

图1 边际支付意愿随政策后果性和支付后果性信念强度变化图

上述分析表明了与传统模型进行对比,考虑政策和支付结果性的选择模型均能更真实有效地反映被调查者的陈述偏好,提高支付意愿估计结果的效度。且政策和支付结果性对陈述偏好的影响虽有所差异,但亦存在大量相似之处。为进一步理清结果性在陈述偏好法中的效用,将政策结果性和支付结果性同时纳入模型之中(公式(11)),结果如表6所示。Log likelihood系数表明模型13和模型14拟合程度均在较大程度上低于政策和支付结果性单独处理时的结果。且政策结果性和支付结果性与属性变量的交互性大都表现出不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由于政策结果性和支付结果性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即两者并未显示出实质性的区别,这与Zawojska等(2019)的研究所揭示的观点矛盾。

表6 政策和支付结果性对陈述偏好的影响分析

政策结果性和支付结果性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表明两者代表的人群可能存在一致性,因此就不同人群间的政策和支付结果性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使用OLS、Order Probit模型分析认知因素和社会经济变量对政策和支付结果性的影响,两种模型的结果基本一致。在认知因素中,对浒苔的了解程度及环境福利影响在政策结果性信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并未对支付结果性表现出显著影响。浒苔治理的必要性在政策和支付结果性模型中均表现出显著负向影响。在社会经济变量中,性别和年龄为首要影响因素,女性、年老者和低收入人群表现出较强政策和支付结果性信念。总体而言,如预期一致,不同人群在政策结果性和支付结果性中表现出强相似性,因此政策结果性和支付结果性之间表现出强相关性。

表7 政策与支付结果性影响因素分析

六、结论

本文针对陈述偏好法中的结果性效应,对政策结果性和支付结果性进行区分,并以青岛市居民对浒苔治理要素的偏好水平研究为例,基于选择实验法运用MNL和RPL模型分别分析政策与支付结果性对陈述偏好存在的异质性影响,为提高陈述偏好问卷设计有效性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

第一,将结果性纳入分析能够提高选择实验模型拟合度,即结果性有助于提高选择实验有效性,实现激励相容。且对政策和支付结果性进行差异性分析表明,政策和支付结果性信念较强的人群均表现出较高的环境治理偏好与支付意愿,但并未发现政策和支付结果性在陈述偏好中表现出显著差异性。

第二,青岛市居民最偏好的浒苔治理要素是较为直观的分布范围、离岸距离,其次是最大密度和持续时间。居民对浒苔治理要素分布范围、离岸距离、最大密度和持续时间的年均支付意愿分别为57.11元、48.33元、34.78元、29.11元。不同年龄、收入人群在环境治理偏好中表现出显著异质性。

第三,政策和支付结果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认知因素和社会经济变量对政策和支付结果性有显著影响。个体对浒苔治理的必要性和有利影响认知在政策和支付结果性信念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女性、低收入和年长人群表现出更强的政策和支付结果性信念。高受教育人群表现出较强的政策结果性信念,但并未表现较强的支付结果性信念。

本文存在一些局限性。其一,采取两个相邻的问题调查居民政策和支付的结果性信念。对支付结果性问题的回答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对政策结果性问题的回答的影响。且因为政策和支付结果性均仅采用单一问题进行衡量,这一影响在后续分析中变得更加重要。其二,本文从浒苔分布的时空分布特征出发,虽在浒苔管理上有一定的意义,但忽略了个体行为的动机。如水体活动受损与生态环境受损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偏好也可能不同,但我们并未给予充分关注。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陈述效用
张山营镇:党建赋能建起“最美冬奥小镇”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Which Is Important?
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低效用地潜力分析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用观察
高等院校对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的效用研究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苏东坡·和陈述古拒霜花》
你为何不能幸福地工作?
自由小议(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