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以天津大学为例

2021-03-22霍宝锋叶雨潇刘若蕾

关键词:天津大学发文人文

霍宝锋,叶雨潇,何 欢,刘若蕾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 300072)

人文社会科学是研究人和人类社会问题的学科,它帮助人类追寻过去,理解自身,传承文明,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双一流高校建设的进程中,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双驾马车,两者互相融合、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的职能。然而,对于理工科高校而言,人文社科类学科常常存在发展基础薄弱、重视程度不够、规划设计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文、理、工多学科综合发展的趋势。因此,理工科高校亟需完善人文社会科学建设与发展的路径,从而提升大学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现有的关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类。第一类研究从学科角度出发,了解学科发展的特征规律和未来趋势。例如,汤建民[1]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论文进行了计量分析,系统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特征,各主要学科的性质、发展模式、特征和规律。李沂濛等[2]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共词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从年度分布、来源期刊分布、核心作者、机构分布、高被引文献、基金支持以及研究内容等7个方面对1 636篇人文社科文献进行了综合评析,探索我国人文社科成果评价研究的脉络、队伍、热点、存在问题及趋势。第二类研究以大学为主体,通过梳理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情况和发展路径,形成相关的经验借鉴和政策建议。例如,刘树道和刘思安[3]分析了我国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发展的局面,指明了发展目标和战略,并给出了方针策略和选择建议。刘法虎等人[4]分析了美国五所理工科优势的世界一流大学在文科发展方面的历史经验和现状特征,从而为我国理工科高校建设人文社会科学提供经验借鉴。刘献君[5]基于华中科技大学创办文科的经验,总结了其通过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加强文史哲学科建设、引领交叉学科发展等途径,促进文科发展的战略路径。

总体来说,两类研究各有侧重,但目前缺少利用定量方法分析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现状及如何提升其人文社科发展的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以典型的理工科高校——天津大学为例,通过分析天津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发文情况,梳理学科变迁脉络,捕捉研究热点,从而挖掘天津大学人文社科的特色,总结学科发展的经验,助力天津大学的综合性大学建设。

近年来,天津大学不断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投入与资源配置水平,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持续提升影响力,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例如,2019年ESI社科总论学科进入全球前1%;社科重大项目实现持续立项;“十三五”以来新增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5家;11个智库入选CTTI来源智库,3个智库入选天津市高校智库。2011年以来,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筑遗产保护、能源环境战略、公共安全管理、职业技术教育、智慧供应链管理等人文社科方面获批28项社科重大项目,“十三五”期间获批社科重大项目15项,形成了天津大学特色和优势。从整体学科建设来看,天津大学已初步形成了“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局面。

本研究借助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1998—2019年天津大学在CSSCI期刊列表的发文,基于三个方面的分析,总结了天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情况。第一,整体分析论文发表的年度数量、学科分布、学院系所分布等,全面认识天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现状和变化趋势。第二,分析学院和学科的交叉情况,总结天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跨学科优势,形成相关的学科发展路径经验。第三,利用关键词词频统计和共现分析,了解天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热点和演变情况。

从理论性来看,本研究对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有一定的理论贡献,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等方法,洞察典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路径和研究热点,推进双一流建设规划稳步实施、小步快跑;从实践性来看,本研究为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提供有益经验,有助于同类型高校探索学科发展路径,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整体繁荣发展,支撑我国教育强国、教育兴国整体战略落地。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遵循一般文献计量的研究设计,通过确定数据来源、采集文献信息、清洗数据、分类归纳四个步骤展开[6]。第一,确定数据来源需要两方面工作,分别是选定数据库和限定检索条件。根据布拉德福文献离散规律,本研究以收录论文影响力较大、学术性与规范性较强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为样本来源数据库,以作者单位为“天津大学”作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检索发表时间在1998年至2019年的所有文献,共计8 801篇。第二,根据研究目的开展文献信息采集工作。本研究的数据采集内容包括文献标题、作者、单位、文献来源、关键词、摘要、发表时间及中图分类号数据集。第三,本研究先对初始采集的8 801篇文献进行数据清洗。数据清洗即依据文献计量分析的设计标准,对获取的大量文献进行有效性检验,数据的清洗决定了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7]。在数据清洗过程中,剔除了发文单位不属于天津大学直属院系的文章、同一期刊重复刊载的文章、明显不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内容的文章。另外,还剔除了征稿启事、期刊简介等不属于学术型论文的文章。最终获得8 775篇有效信息,信息冗余度为0.029%。

最后,对清洗后的样本进行文献分类。一是按照学科分类,根据CSSCI每年公布的学科期刊列表,以及期刊所属的学科门类进行分类;二是按照学院系所分类,依据论文作者单位进行分类。特别需要指出,在梳理学院系所论文情况时,由于天津大学存在院系调整情况,本研究对相关院系进行了筛选、合并等处理。另外,由于存在多个学院联合发文的情况,因此各个学院发文数量加总后为9 175篇,高于初始筛选清洗后的发文数量8 775篇。

二、文献计量分析与结果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论文发表的整体情况及跨学院、跨学科的分布情况,从而了解天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体脉络。

1.整体情况

(1)论文的年度分布。本研究按年份对1998年至2019年22年间的发文数量进行统计分析。从图1可以看出,以2008年为界,天津大学人文社科类CSSCI科研成果经历了两个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98—2008年,随着天津大学对人文社科类学科的不断重视,天津大学人文社科类的发文量表现为逐年快速增长趋势,并于2008年达到峰值,共发文767篇。第二阶段是2008—2019年,天津大学人文社科类的发文数量总体呈阶梯状下降的趋势。作者认为,这一趋势的变化与天津大学逐渐与国际接轨有关。国家层面不断引领双一流高校国际化建设,天津大学也成功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科研国际竞争力。例如,2010年,天津大学推出全国首个国际化战略实施纲要——《天津大学国际化战略实施纲要》,旨在促进国际科研合作。在图1中,作者对比了天津大学在SSCI/AHCI的发文量,可以发现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术文章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总体来说,天津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水平稳步提升,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2)论文的学科分布。基于CSSCI的期刊学科门类,对论文进行了学科分布分析。图2的结果表明,天津大学1998—2019年期间被收录的8 775篇人文社科类论文主要分布在22个学科。收录量排名前十的学科有:管理学2 508篇;经济学2 333篇;教育学957篇;统计学488篇;图书情报学410篇;自然资源与环境267篇;人文经济地理265篇;法学203篇;艺术学191篇;政治学173篇。从论文数量来看,管理学与经济学的论文数量遥遥领先,均超过2 000篇,占论文收录总量的54.55%,这反映了天津大学在管理学与经济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同时,教育学、法学、艺术学、政治学、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等学科发展势头较好,与此同时,宗教学和考古学的研究内容较少,历年发文总量仅为10篇。

(3)学院系所分布。根据图3来看,论文总量超过100篇的学院系所包括: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5 697篇)、教育学院(674篇)、马克思主义学院(244篇)、图书馆(247篇)、法学院(202篇)、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148篇)、文法学院(法学院和外国语言与文学的前身,135篇)、职业教育学院(126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10篇)。此外,在工科院系中,环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学院、理学院等发表人文社科类文章较多,历年发文总量分别为110篇、77篇、49篇和49篇。另外,从论文发表趋势来看,教育学院、建筑学院、法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科发展势头良好,发文数量逐年攀升。

图3 天津大学各个学院系所发表论文数量

2.跨学科及跨学院合作情况

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工程创新科技成果的突破大多源于学科交叉。交叉与融合是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着力点,科技创新要不断突破固有的知识体系边界,朝着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8]。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发展优势学科、新兴学科的突破口,对于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9]。这要求天津大学人文社科类院系加强跨学科和跨学院的交流与合作。因此,本研究分析了天津大学各学院论文的多学科分布情况,从中梳理出跨学科、跨学院交叉的合作研究趋势。

(1)各学院论文所涉及的学科情况。本研究梳理了天津大学各个学院系所在22个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发文情况。根据图4所示,各学院论文分布于多个学科,表明多学科交叉情况的普遍性。管理与经济学部论文涉及20个学科,其中有21.32%属于非经济学、管理学的论文。例如,与统计学相关的文章占比为7.83%,涉及教育学、图书情报与文献学、自然资源与环境、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教育学院论文涉及18个学科,其中有21.22%属于非教育学论文,涉及图书情报与文献学、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民族学与文化学、新闻学与传播学、政治学等主题。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涉及15个学科,其中有26.64%属于非哲学、非政治学的论文,与历史学相关的研究占比为10.25%,与教育学相关的研究占比为6.97%。此外,还有小部分研究聚焦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法学院涉及13个学科,其中有20.79%为非法学相关的研究,包括部分经济学和自然资源与环境主题相关的研究,还有小部分关注教育学、图书情报与文献学、管理学、政治学等相关主题。

从自然科学相关的学院来看,环境学院共在7个人文社科类学科发文,排名前三的学科分别是自然资源与环境(54篇)、经济学(19篇)和管理学(12篇);建工学院共在12个人文社科类学科发文,排名前三的学科分别是自然资源与环境(32篇)、管理学(13篇)、经济学(10篇);机械学院共在8个人文社科类学科发文,发文较多的学科是经济学(16篇)和管理学(15篇);理学院共在6个人文社科类学科发文,排名前三的学科分别是统计学(23篇)、管理学(11篇)和经济学(10篇);化工学院共在5个人文社科类学科发文,发文较多的学科是自然资源与环境(12篇)和教育学(8篇);智算学部共在10个人文社科类学科发文,其中发文量较多的学科是图书情报与文献学(7篇)、历史学(4篇)和法学(3篇)。结果表明,天津大学理工科院系与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学科交叉比较频繁。

此外,建筑学院是天津大学的特色学院,共在20个人文社科类学科期刊发文,发文领域涵盖了人文经济地理、艺术学、经济学、自然资源与环境、历史学、文学等20个学科。其中,与人文、经济地理主题相关的文章最多,占比为43.26%;与艺术学相关的文章,占比为17.36%。同时,有16.43%的研究与经济学相关。此外,还有小部分研究与自然资源与环境、历史学、文学、社会学、民族学与文化学、教育学、图书情报与文献学、考古学等学科相关。建筑学院在人文社科类的发文涵盖学科领域多,学科交叉特色明显、经验丰富,对其他学院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图4 各个学院发表论文所涉及的学科数量

(2)跨学院合作情况。通过进一步梳理学院之间的合作情况发现,有400余篇论文属于天津大学内部不同学院合作发表。例如,2016年天津大学图书馆和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合作发表《基于地球环境科学的自然指数期刊科学计量分析》。理工相关院系与人文社科相关院系之间有丰富的合作研究,特别是建筑学院与环境学院,经管学部与机械学院、智算学部等,法学院与环境学院之间也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此外,除少量文献以天津大学为唯一发文单位,大多数文献都为天津大学与校外单位合作发文,包括其他高校、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例如,2016年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市委党校哲学部、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三方合作发文《改进A-U模型视角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研究——以机器人产业为例》。天津大学校内不同学院之间合作发文,以及天津大学与其他校外单位合作发文的普遍性,都表明了天津大学人文社科类研究重视外部交流合作,强调合作单位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了学术研究的创新与进步。

三、关键词词频与共现分析

关键词分析是文献计量的重要方法。通过关键词词频分析,可以揭示研究热点[10];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能够理解关键词背后的学科或主题的结构[11]。为了揭示天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利用关键词词频与共现分析,挖掘大量文献关键词背后隐藏的知识。本研究先从整体上统计关键词词频情况,以了解天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整体热点。再具体分析22个学科论文的关键词词频,挖掘22个学科研究热点的变化趋势。此外,还对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3个典型学科进行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以研究关键词间的关联,揭示学科背后的结构。

关键词共现是指多个关键词在一篇文献同时出现,如果两个关键词共同出现的频率越高,共现图中二者之间的连线越粗,表明二者之间的关联越紧密。本研究选取Bibexcel和Pajek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Bibexcel可用于词频分析,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将Bibexcel生成的net和vec文件导入Pajek软件即可生成关键词共现图[12]。依据共现的结果,可以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网络图中颜色相同的关键词属于同一类别。

1.整体情况

(1)关键词词频统计。针对1998—2019年天津大学发表在CSSCI期刊的论文,统计频次在20次及以上的关键词(见表1)。结果表明,影响因素频次最高(103次),可持续发展(83次)、职业教育(74次)、知识管理(73次),评价(68次)、技术创新(66次)。供应链、天津市、风险管理、新兴技术等也是热门研究内容。

表1 1998—2019年天津大学CSSCI论文主要关键词频次(频次≥20)

(2)词频年度变化趋势。本研究进一步将关键词分为不同年份阶段,可以看出,在1998—2004年期间,知识管理、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数字时代是最热门的话题,体现了千禧年前后对于新兴技术趋势的关注。研究对象包括高校、企业,研究数量比较少。2005—2009年期间,论文数量迅速增加,原来的研究热点关注不减,新出现了评价指标体系、供应链、创新、产业集群等新的热点,研究对象出现了上市公司,研究方法多元化,出现了实证研究、模型和博弈。2010—2014年期间,影响因素和经济增长成为了热门话题,可持续发展、碳排放等环境相关的研究热度依旧,职业教育、社会资本等新问题出现,天津作为区域研究对象得到更多的关注,研究方法更深入细致,包括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动力学等。2015—2019年期间,研究热点出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制造等新技术,更加强调创新。同时,研究更注重人才培养,包括职业教育、大学生、高校、高等教育、新工科等热词。此外,区域研究集中关注京津冀等地区发展的情况。

2.经济学

(1)关键词词频统计。本研究分析了经济学学科中频次在10次及以上的关键词,以获取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表2结果显示,经济学领域文献中共有50个关键词出现频次在10次及以上。其中,可持续发展出现频次最高,达到32次。其次是影响因素和国际工程,频次分别为28次和27次。此外,循环经济、供应链、经济增长、商业银行、指标体系、中小企业、对策、风险管理、承包商、上市公司、滨海新区、公司治理等也是热门研究内容。

(2)词频年度变化趋势。本研究进一步将这些关键词按年份分阶段分析,以分析天津大学在经济学领域的发文热点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在1998—2004年期间,文献侧重于使用系统动力学的混沌理论和交易成本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多为投资者和承包商、隐性失业、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等内容,研究数量比较少。2005—2009年期间,文章数量迅速增加,可持续发展、国际工程管理、对策、循环经济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2010—2014年期间,关于影响因素的研究高居榜首,其次是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以及碳排放的研究。同时,关于研究方法的选择如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也成为新的热点方向。上述两阶段的研究主题与我国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强调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2015—2019年期间,经济增长、众创、创新、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国际工程(咨询)成为天津大学经济学领域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演化博弈和信息不对称等理论和方法应用比较广泛。

表2 1998—2019年天津大学经济学发文关键词词频统计表(频次≥10)

(3)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本研究对1998—2019年发表在经济学领域的文章,按照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图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商业银行、股票市场研究、经济可持续发展、国际工程管理、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影响因素和各类对策等九个方向。

第一类聚焦于供应链管理研究。一方面,有研究基于企业内部视角,研究企业内部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另一方面,也有研究从企业外部视角展开研究,综合考虑政府和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践,农产品供应链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第二类聚焦于企业管理研究。研究对象包括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国有企业等;研究内容包括企业资本结构、信息披露、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道德风险、企业风险与监管等,研究视角比较广泛。此外,还有相当比例的企业管理研究聚焦于构建各类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类聚焦于商业银行的发展研究。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升运营效率和竞争绩效,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相关研究重视使用面板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进行企业效率与绩效研究。同时,该类研究还考虑政府投资和治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第四类聚焦于股票市场研究。这部分研究比较少,多关注股指期货、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与波动性等内容。第五类聚焦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特别是对策研究,这反映了我国在经济发展上逐渐从追求“量”到重视“质”的转变,强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这一类的研究注重使用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第六类聚焦于各种对策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产业集群、城镇化、品牌管理等;在对策研究过程中也非常重视研究方法的选取,常用的方法包括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此外,中心城市与粮食安全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第七类聚焦于国际工程管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风险管理、工程承包、国际咨询(FIDIC)、工程索赔等内容,融合了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理论视角开展研究。近年来,国际工程管理研究出现了新的研究热点,新增了工程供应链协调等内容,反映了国际工程管理跨学科交叉发展的演变趋势。第八类聚焦于影响因素研究。这一类别的研究强调结构方程模型的使用,并将其应用于各类实证研究,包括评价指标体系、客户满意度、企业竞争力、工程项目管理等内容研究。第九类聚焦于研究(区域)经济增长问题。这部分研究多关注天津市特别是滨海新区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问题。同时,该类别的研究也关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气候变化与碳排放等问题。

图5 经济学领域文献关键词共现图

3.管理学

(1)关键词词频统计。1998—2019年,天津大学在管理学科发表论文的关键词词频统计见表3,词频大于等于10的关键词有69个,其中知识管理频次最高,共出现49次。其次是技术创新,共出现46次。此外,科技企业孵化器、对策、创新、供应链、遗传算法、指标体系等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方向。

表3 1998—2019年天津大学管理学发文关键词词频统计表(频次≥10)

(2)词频年度变化趋势。按1998—2019年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8—2004年,知识管理频次最高,此后几个阶段知识管理的位次不断下降,分别从1→2→11→20位之后,表明知识管理在管理学中的重要性逐渐下降;第二阶段2005—2009年,技术创新频次最高,1998—2004年该词排名第二,表明在2010年以前,技术创新一直属于热门话题;第三阶段2010—2014年,科技企业孵化器频次最高,该词在1998—2004年排名第五,2015—2019排名第十,其热点程度呈倒U型;第四阶段2015—2019年,演化博弈频次最高,博弈在每个阶段都处于较重要的地位,包括Stackelberg博弈、微分博弈、动态博弈、信号博弈、合作博弈、随机博弈、期权博弈等。

除了各阶段频次最高的关键词,还存在一些较重要的关键词,如可持续发展,在第一、二阶段排名都很靠前,第四阶段与之类似的有碳排放,说明绿色发展一直是重点话题。供应链在每个阶段都存在,主要包含供应链绩效、供应链风险、供应链协调、绿色供应链、供应链金融、供应链交易成本、供应链网络、服务供应链等研究方向。近五年,新兴技术相关研究崭露头角,除了排名第四的云制造,还有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从四个阶段整体来看,管理学研究方向较为平稳,但同时也紧跟最新政策和新兴技术不断推陈出新。

(3)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通过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形成了8类聚类结果(见图6)。

图6 管理学领域文献关键词共现图

第一类主要研究评价和方法,研究内容有指标体系、效率评价、绩效评价、综合评价等,研究方法有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数据挖掘、TOPSIS、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等。第二类主要研究企业发展和风险,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合作、创业、风险投资、风险评估等,涉及的理论有委托代理、有限理性等,研究方法包括系统动力学、演化博弈、比较研究等。第三类主要研究政策和人才,政策包括公共政策、政策工具、对策、预测等,高校、人才、竞争力也是其中重要的研究方向。第四类主要研究知识,包含知识管理、知识发酵、知识共享、知识转移、隐性知识等,其中知识管理、知识创新、知识发酵和组织学习四者的连线最粗,表明这四个关键词频繁出现在相同的研究中。该类研究还出现创新绩效、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竞争优势、虚拟团队等关键词,表明知识的研究可以带动创新、推动团队发展。第五类主要研究经济,包括经济增长、科技投入、社会资本、协同创新,其中多中心治理和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共现频率较高,滨海新区是天津大学研究经济发展的重要话题。第六类主要研究供应链,包括供应链协调、供应链管理、闭环供应链,还包括云制造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碳排放和低碳经济等绿色发展、信息不对称等热点话题,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博弈论、报童模型等。第七类主要研究绿色发展,包括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自主创新等关键词共现次数较多。第八类主要研究创新和影响因素,包括企业、技术、发展和创新,制造业、工业工程、精益生产都出现在这一类别,扎根理论出现次数较多,采用的方法有遗传算法、神经网络、非线性、多目标优化、实证研究等。

4.教育学

(1)关键词词频统计。针对天津大学1998—2019年发表于CSSCI期刊教育学领域的文献进行关键词统计分析,表4列出了频次出现在10次以上的关键词。结果显示,教育学领域文献中共有19个关键词的频次在10次及以上。这些关键词包括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大学生、工程教育等内容,同时也不乏近年来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研究,如高频关键词中的教学改革、世界一流大学等内容。

表4 1998—2019年天津大学教育学发文关键词词频统计表(频次≥10)

(2)词频年度变化趋势。进一步对关键词按年份分阶段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天津大学在教育学领域的发文热点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天津大学在教育学领域的研究始终集中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研究生教育、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等方向,并强调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2015年以后,新工科、世界一流大学也成为教育学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3)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通过对教育学领域文章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图7的聚类结果表明,天津大学关于教育学的研究主题集中于大学生、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教育管理方法等五大研究方向。

第一类聚焦于高等教育研究。研究内容包括高等工程教育、新工科、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专业认证、创新等内容,同时还有研究关注化工类的教学问题和英国高等教育模式。第二类关注大学生。该类研究主要从教学模式(改革)、素质教育、职业能力等方面提升大学生的能力与水平。第三类聚焦于研究生教育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学科建设、培养模式、博士生、工程硕士,并重点关注天津大学有关方面的教育问题。第四类聚焦于职业教育研究。该类研究强调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改革课程体系促进人才培养,并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强调人工智能等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第五类聚焦于大学教育管理方法研究。研究对象多为高校教师、远程教育、高职教育;强调大学教育的国际化与研究型大学建设,鼓励从美国等发达国家学习借鉴管理经验。

图7 教育学领域文献关键词共现图

5.统计学学科关键词分布特征

本研究对1998—2019年期间发表的488篇统计学文献进行了关键词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研究热点存在明显的变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文章开始结合社会热点事件对统计学进行研究。例如,在2010—2014年发布的文章中,许多学者关注了当时较为重要的农村问题和供应链问题,在2015—2019年发表的文章中,许多文章开始对空气质量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与此同时,传统的统计学研究问题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如聚类分析、评价模型、风险判断、贝叶斯估计等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一直吸引着学者的目光。和其他学科的发文量比较而言,统计学领域的发文量处于领先地位,表明了统计学研究一直是重要方向之一。

6.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关键词分布特征

本研究对1998—2019年期间发表的410篇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文献进行了关键词分析,发现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关于高校图书馆的研究一直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始终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累计出现频次超过36次,获得了此学科最多的研究关注。此外,图书馆的资源数字化研究一直处于较高的地位,如何进行图书馆的信息共享和数字化管理一直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相对于其他学科,本学科的研究关注点无论是关键词数量还是在关键词内容上变化都较小。但是可以看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开始包含越来越多社会热点,如大数据和知识联盟等内容。

7.自然资源与环境学科关键词分布特征

自然资源与环境学科267篇文献中共包含964个关键词,整体上看,天津大学在自然资源与环境学科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延续性,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包括中国、天津、影响因素、京津冀、水资源。1998—2004年的研究多围绕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生物降解等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物理、化学方法。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推进,自2005年起,京津冀、天津市、海河流域等词频呈上升趋势,体现出研究方向的本土性、学术视域的前沿性。在2005—2009年期间,出现了环境哲学、马克思主义等围绕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自然观的交叉学科研究。2010—2014年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是中国,研究多围绕水资源、碳排放等可持续发展战略。2015—2019年期间,影响因素、Malmquist指数、SBM模型等新词出现较多,这反映了天津大学在自然资源与环境学科的研究方法上不断探索。

8.人文、经济地理学科关键词分布特征

本研究对269篇人文、经济地理学科的1 147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关键词的频数很低,频数大于2的只有24个,其中建筑学院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文最多,天津是出现最多的关键词,其次是城市规划;其他研究也多集中在建筑、规划、设计相关领域。1998—2004年发文量比较少,由于城镇化的热潮,规划是出现频数最高的关键词,其他关键词如景区规划、旅游区规划、住区规划等也多和城市规划相关。2005—2009年,由于烟台市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2005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因此,烟台市成为了研究的高频词。又由于2007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生态规划、生态体系、生态陆地精神等有关生态的关键词频繁出现。2010—2014年,天津是出现频数最高的关键词,其次是空间句法、选址、中国园林,研究多与建筑设计相关。2015—2019年,由于铁路总局进行改革、京沪复兴350 CR重回世界速度之巅,轨道交通、启示等成为研究的高频词,其他研究集中于生态、规划、设计等方面。

9.法学学科关键词分布特征

本研究对203篇法学文献的846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关键词的频次很低,频次大于2的只有14个,研究内容广泛。其中,民法总则出现频次最多,其次是民法典和侵权责任。1998—2004年发文数量比较少,研究也较为分散,大多是对原有法律体系的一些研究。2005—2014年发文数量虽有上升,但总体上仍然比较少,研究出现多样化趋势。2015—2019年,由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提出,法律制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发文数量出现高速增长,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研究等新技术、新领域也需要新的法律和制度进行规范,促进了相关领域法学研究,使得这些新词、热词出现的频次呈现上升趋势。

10.艺术学学科关键词分布特征

艺术学学科191篇文献共包括652个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包括意境、审美、城市雕塑、空间等,说明天津大学的艺术学研究向艺术美学与建筑艺术方向发展。词频大于2的关键词仅有15个,反映了天津大学的艺术学研究仍具有发散性。分阶段看,天津大学艺术学起步较晚,2000年发表了第一篇文献,早期的研究领域集中于青铜文饰等古代艺术。随着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和冯骥才艺术研究院的发展,2005—2009年,研究多关注山水画、中国画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也出现了对意大利等西方艺术学的研究。2010—2014年,天津大学艺术学与建筑学的学科融合发展成果愈加显现,涌现出城市雕塑、空间、建筑电讯派等围绕建筑艺术的关键词。2015—2019年,天津大学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人工智能艺术走进艺术创作,成为数字时代艺术学研究的新视域。

11.政治学学科关键词分布特征

政治学学科173篇文献共包含615个关键词,其中出现较高的有社会组织、马克思主义、突发公共事件、影响因素、中国共产党等。整体上看,天津大学在政治学研究上表现出较强的时代性。1998—2004年改革开放成效显著,经济特区初步建立,代表性的关键词有物质富裕、消灭剥削、外资引入。2005—2009年我国面临金融危机等威胁,突发公共事件、政府管理等应急管理方面的关键词较高。此外,社会性别主流化、社会性别预算等反映性别平等的关键词也较多出现。2010—2019年,进一步促进了天津大学在政治学领域的研究,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研究主题比较受关注。

12.哲学学科关键词分布特征

哲学学科159篇文献共包括563个关键词,整体上看,天津大学的哲学研究聚焦于科技前沿中的基本哲学问题,以及中外哲学比较研究,词频最高的关键词是费耶阿本德,其次是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精神。1998—2004年,国家创新体系、技术创新、科学精神、科学化等围绕科技创新的关键词出现较多,体现了哲学支撑科学发展的重要性。2005—2009年,天津大学的哲学研究逐渐向多学科交叉方向发展,出现了信息技术、和谐社会、理学等新关键词。2010年起,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哲学研究。2010—2014年,出现了产业技术路线图、最大流原理等科学与哲学。2015—2019年,最高的关键词是费耶阿本德,同时出现了知识资本、市场经济等学科交叉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转型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的热点问题。

13.社会学学科关键词分布特征

本研究对119篇社会学文献的481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关键词的频数很低,频次大于2的只有4个,影响因素是出现最多的关键词,其次是可持续发展、碳排放和社会性别,总体上社会学研究贴近社会热点,研究范围比较广。1998—2004年发文数量比较少,可持续发展是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人口老化、老年人口等与老人群体的研究和社会心理、人格障碍、心理社会化等与社会心理有关的研究比较多。2005—2009年发文数量略有上升,频次出现最高的关键词为社会性别,其次为单亲母亲和矿产资源。其他方面有人力资源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本投资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研究,农村-城市转型、农村城镇化、农民与农村相关的研究,职场适应障碍、职业生涯发展、职业生涯浅谈等与职业发展有关的研究,这一阶段的研究多与人有关。2010—2014年,出现频数最高的关键词为影响因素,其次为农民分化、低碳经济、粒子群算法、全排列综合图算法等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其他方面多研究管理、组织、资源等社会相关要素。2015—2019年,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为影响因素,其次为多规合一、碳排放、LMDI-Attribution,生态红线、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建设等与生态有关主题的研究也较多。

14.马克思主义学科关键词分布特征

对96篇马克思主义文献的374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关键词的频次很低,频次大于2的只有11个,体现出在历史学学科的研究主题较为分散,习近平总书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出现最多的关键词,研究的主题虽各不相同,但是大多紧贴国家政治、经济和时代发展,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时代特征。1998—2004年,发文数量很少,只有4篇相关文献,既研究了国家层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研究了企业战略、BRP、ERP等社会组织层面的理论。2005—2009年,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是科学发展观,研究多围绕科学发展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最新的政治思想,土地征收、土地产权等国计民生相关命题,还有虚拟经济、网络银行等新兴的组织形式。2009—2014年,中国共产党出现频数最高,其次是公民参与和城镇化,其他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思想政治、文化、社会、社区等方面。2015—2019年,出现频次最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命题的研究较多。值得一提的是,由于2009年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立,2009—2019年发文数量大幅提升,共发文85篇。

15.语言学学科关键词分布特征

语言学学科99篇文献共包括368个关键词,其中频次较高的有翻译、施莱尔马赫、连绵词、介词、赫尔德,表明天津大学语言学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汉语研究、应用语言学以及语言哲学。在1998—2004年,天津大学的语言学研究具有很强的应用导向,翻译出现的频次最高,其次是写作技巧、翻译技能等关键词。2005年开始,在语言学领域的发文数量明显增长,研究主题不仅关注语言的应用,还关注语言学理论和比较语言学,代表性的关键词有语言思想、日本、亚里士多德等。2010—2014年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是施莱尔马赫,其次是阐释哲学、语言哲学,体现了语言学与哲学的交叉融合发展。2015—2019年关键词词频均为1,说明语言学研究渐趋多样化,思辨能力、偏误分析、实证研究等新词的涌现,反映了天津大学学者在语言学研究方法上的积极探索。

16.民族学与文化学学科关键词分布特征

本研究对83篇民族学与文化学文献的321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关键词的频数很低,频数大于2的只有9个,体现了民族学与文化学的研究主题较为分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出现最多的关键词,其次是文化遗产和传承人。1998—2004年,只发表一篇文献,研究西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途径。2004—2009年发文数量较少,仅有4篇文献,其中两篇从楹联和中国传统家具出发研究文化,另外两篇分别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竞争力和中西文化差异。2010—2014年,由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出现频次最多的关键词,其次是传承人、文化遗产、文化保护,其他关键词也多集中在文化、民族等相关主题上。2015—201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出现频数最高的关键词,大多数关键词仍与文化、民族相关。不同的是,对少数民族的研究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等层面的问题转向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村寨、少数民族就业等少数民族具体的问题上来。

17.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关键词分布特征

在1998—2019年期间,总计有82篇新闻传播学领域的文章发表,其中科技期刊方面的研究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此外,在关键词分析中,新闻传播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始终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许多文章探讨了新闻传播网络化和电子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还探索了学术期刊、网络营销等具体的新闻传播领域。总的来说,近些年来,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多元化,关键词越来越分散化,这些都为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思考。

18.文学学科关键词分布特征

1998—2019年,82篇文学领域的文献中,研究热点较为分散,较少有文章的研究关键词产生重合。在整个文学研究中,有较多的学者都关注了本国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传统。如何从文学作品中窥见社会发展的历程,一直以来都是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例如,许多文章都从文学作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国家女性地位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许多学者聚焦于特定的文学作品,从文学作品中分析作者的思想和意识,如《女勇士》《红高粱》《老安德伍特》《地铁站里》等特定文学作品就出现在许多学者的研究之中。此外,近五年来,研究热点更加关注国学文化和传统名著,中国文化赢得了学者的更多关注。

19.历史学学科关键词分布特征

本研究对80篇历史学文献的346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大部分关键词的频次很低,频次大于2的只有4个。总体上看,2010年以后由于建筑学院发文较多,样式雷、雷氏族谱、雷发达等多与建筑历史相关,其他研究如联合政府、日本、对华观等多和中国近现代史相关。1998—2004年发文数量较少,只有11篇文献,出现最多的关键词为乾隆朝、太液池、现代化。2005—2009年,这一时期的文献多集中在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研究上,如庆历新政、社会福音运动、乾隆帝、司马迁等。2010—2014年,由于建筑学院发文增多,雷氏族谱、样式雷、长城、雷发达等与建筑史相关的研究比较多。2015—2019年,样式雷图档、坛庙、万寿山等多与历史建筑相关,其他关键词如乾隆朝、清代科举制度、租借边界、义和团运动等多与中国近代史相关。

20.心理学学科关键词分布特征

1998—2019年以来,总计有78篇心理学相关文献发表,且超过40%的文章是近5年发表的,可以看出天津大学对心理学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心理学学科也从最开始的方法探索逐渐向实际问题分析,从最初的眼动特征、人格解体、元认知等理论层面逐渐转向关心自杀问题、精神病态、社交焦虑等各类社会现象。可以看出,较多研究结合了当代社会心理问题,从更深层的角度分析了社会心理现象。相较而言,2010年以前的心理学研究更加关注一些基本的环境因素和研究方法,如关注不同年龄群体的心理差异等。

21.体育学学科关键词分布特征

对1998—2019年期间发表的82篇体育学文献进行了关键词分析,发现体育学领域的研究内容越发深入,从早期关注的课程教学和学生身体素质层面逐渐转移到体育史和体育法制等较为深入的话题。关键词分析也表明体育学的研究热点更为聚焦,2010年以前,该领域文章的研究方向较为分散,但到了2015年后,研究内容逐渐走向集中。从2015—2019年的关键词分析显示,这五年来体育学领域发表的文章关键词仅为29个,其中有四个关于竞技体育、四个关于身体素质,四个关于人才培养问题。这五年的关键词数量仅为2005—2009年期间的20%。

22.宗教学学科关键词分布特征

宗教学学科总体发文量较少,仅10篇文献,共包含43个关键词,出现最多的关键词是宗教信仰。整体上看,天津大学的宗教学研究起步较晚,2005—2009年的研究主题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代表性的关键词有王阳明、圣人之道、宋明理学。2010—2014年出现了正定县等地域特征明显的关键词,以及天主教、圣保罗等围绕西方宗教研究的关键词。2015—2019年,“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了对沿线国家宗教文化问题的研究,佛寺、清真寺、宗教信仰等有关宗教教理及知识的关键词较多出现。

23.考古学学科关键词分布特征

天津大学没有考古专业,考古学方面的研究多由其他相关的专业发文。2009—2019年只发表了10篇文章,其中7篇由建筑学院发表。2005—2009年,发文1篇。2010—2014年,发文4篇,有对濮阳墓和吉萨金字塔进行对比的研究,有使用三维激光扫描等新技术进行测绘的研究,有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研究。2015—2019年,发文5篇,研究集中在汉代石砖画像、京杭大运河、磁州窑笼盔、明长城文化遗产、古代骑象俑等历史物质遗产上,多研究它们的文化价值。

四、结 语

1.研究结论

本研究将天津大学在1998—2019年发表于CSSCI人文社科类期刊的8 000余篇文献进行梳理,并分析了天津大学各个年份发文数量的变化情况、各个学科发文数量的分布情况、各个学院系所发文学科分布与数量比例情况,初步掌握了天津大学当前在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现状。为明晰天津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方向与关注热点,本研究在对22个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进行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选用Bibexcel和Pajek软件对发文数量较多的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三大学科进行关键词词频共现分析。本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天津大学在CSSCI人文社科类期刊的发文数量呈现了先增加,稍下降后平稳的趋势,这反映了天津大学从不断重视并加强自身人文社科类学科发展,到强调人文社科类学科发展要与国际接轨、发展高水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战略演变趋势。具体来看,随着国家加强对双一流高校国际化建设的引领,国内各高校逐渐重视发表SCI和SSCI论文。在此趋势下,2010年天津大学出台《天津大学国际化战略实施纲要》,为推动天津大学人文社科类学术研究、加强国际交流与学术合作、促进人文社科类学术研究成果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创造了契机和机遇。

第二,天津大学在人文社科类的学科发文有所侧重,各个学科发文数量不均衡。其中,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三大学科的发文数量超过了发文总量的一半;其他发文较多的学科包括统计学、图书情报学、自然资源与环境、人文经济地理、法学、艺术学、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如宗教学、考古学等发文数量较少。这一现象反映了天津大学人文社科类学科发展特色明显,人文社科类优势学科发展较为突出。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育学院、建筑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图书馆等人文社科类院系为代表所开展的人文社科类学术研究优势较为明显,科研成果较为丰富。

第三,天津大学各学院关于人文社科类研究学科领域分布广泛,跨学科交叉研究比较普遍。研究发现,各个发文院系均在多个人文社科类学科发文。其中,管理与经济学部和建筑学院人文社科类研究涉及20个相关学科;教育学院涉及18个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涉及15个学科;法学院涉及13个学科。同时,从各个学院发文量来看,管理与经济学部、教育学院和建筑学院的发文数量排名前三;马克思主义学院、图书馆、法学院、科研中心发文较多。工科院系如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智能与计算学部等也在CSSCI期刊发表文章较多,并与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建筑学、法学等学科开展跨学科交叉学术研究。

第四,本研究借助关键词词频统计与共现分析,对22个学科的研究热点问题与方向进行了梳理。总体来看,各项研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从学科交叉来看,天津大学人文社科与学校优势或特色学科融合发展,形成了经济学+环境科学、法学+环境科学、管理学+机械技术、管理学+人工智能/大数据、建筑学+计算机技术等研究模式。二是从研究主题来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内容紧跟时代主题。人文社科类研究始终关注区域竞争力与产业发展问题,围绕地方政府、天津市、滨海新区、产业结构、产业集群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长期关注工程管理、金融证券、企业管理、高等教育等研究内容;重点关注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并在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碳排放等特色研究方向上。近年来,供应链管理、风险管理、技术创新与转化、知识管理与共享、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健康养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三是从研究方法来看,以构建数学模型、使用DEA数据包络、结构方程模型、层次分析法以及面板数据等定性与定量分析为主,注重构建各类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上对于研究热点的总结,可以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提供未来研究的方向。

2.对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天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关经验对理工科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首先,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要依托理工科高校的优势强项,促进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发展。与其他理工科高校类似,天津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面临“先天不足”、发展基础薄弱的问题。为助力人文社会科学的优质高速发展,天津大学依托其优势学科,加强学科交叉研究与融合发展,成立了一系列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与实验室,以加强文科学院与理工科学院之间的交流合作。例如,中国社会计算研究中心推动了金融工程、能源系统工程和交通领域开展多学科、跨领域合作;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融合了法学、公共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理论知识以研究污染防治政策与法治、生态保护政策与法治、资源能源政策与法治等问题;能源工程管理实验室积极发挥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海洋科学、能源科学综合优势,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型投资公司和工程公司为研究对象,为国家能源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天津大学通过建立跨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不仅推动了人文社科类学科借助天津大学传统优势学科的“东风”快速发展,而且促进了各学院之间的学术交流。未来的研究中,还要继续深化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打通学科交叉研究的“断头路”,促进研究的创新发展,提升研究的社会价值。

其次,在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巩固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优势。天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强调创新、融合、优质和特色,以优势特色学科为基础和核心,为学科交叉融合创设良好环境,不断提升科研竞争力。例如,基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包容作用和平台意蕴[13],天津大学积极开展“新文科”、“新商科”建设,加快管理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重点培育城乡规划与建筑艺术、文化遗产保护、环境法学、公共管理、教育学等具有较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学科发展方向,倾力打造一批具有较高国内国际知名度的科研学术品牌。积极推进能源与环境科学与经济学、管理学融合发展;推进能源环境科学与法学融合发展;推进人工智能与建筑艺术设计融合发展。不断拓宽天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广度与深度,提升天津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再次,人文社会科学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加强人文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新社会发展现象的融合[14]。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需要把握好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影响力积极发力。天津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立足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现象、新问题,从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逐步形成自身发展优势与发展特色,促进天津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的竞争力与话语权的提升,更好服务于社会发展与进步[15]。

最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不断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天津大学以兴学强国为使命,聚焦于经济社会发展所遇到的疑难杂症,主动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献言献策。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强调与国家战略布局的有效衔接,使科学研究与天津市、京津冀相关的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布局紧密结合,关注人文社会科学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支撑度和引领力。

3.研究局限

本研究选取CSSCI所收录的天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进行分析,大致梳理出天津大学当前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现状。但是,天津大学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学术合作,发表了大量国际高水平的人文社科类学术科研成果,提高了天津大学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为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提升国际化水平贡献了重要力量。由于时间关系,本研究没有对天津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所发表的国际学术期刊论文进行具体分析,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对比天津大学在国内和国际期刊发表人文社科类论文的情况,以更加全面地把握天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

致谢:

天津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张俊艳、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博士生刘倩倩、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硕士生涂维加、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本科生韩宜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杨露对本文亦有贡献。

猜你喜欢

天津大学发文人文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学生写话
学生写话(1)
雨中情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