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教育视角下大学生消费主义问题实证研究

2021-03-22程立楷王益群闫近月

山西青年 2021年4期
关键词:消费主义生活费消费行为

程立楷 王益群 闫近月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理性消费形成的需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1]因此,如何引导青少年继承并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已成为新时期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前部分大学生却因受消费主义诱导,选择走超负荷购买奢侈品、盲目追星和校园贷等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道路,由此导致的自残、自杀案件也时有发生。因此,遏制互联网时代蔚然成风的消费主义已迫在眉睫。基于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当前大学生的各类消费行为,研判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群体的渗透程度,并根据在调查中所掌握的大学生的生命观及其对生命教育的认知情况,探寻以生命教育弱化消费主义的实践路径,以追求“向人类传送生命气息”的教育目标。

一、问卷设计与样本情况分析

本研究参照《互联网背景下消费异化及其价值纠偏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消费及价值引导研究》《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等多篇论文,并结合H市大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了“大学生对消费主义与生命教育的认知”调查问卷。问卷类型为半开半闭式,题项共计39个,主要内容分为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消费主义与生命教育三大模块。

2020年11月,问卷开始在H市进行线上发放,发放对象为H市内某理工类本科院校、某综合类本科院校与某师范类本科院校等三所高校的在校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4份,回收问卷804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734份,有效率为91.29%。调查对象男女比例适当,年级分布以大一与大二学生为主,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样本信息(性别与年级)单位:%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行为总体情况

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生活费使用较为合理,非理性消费行为较少,消费过程较为独立自主且具有良好的消费观。

1.生活费使用维度表明,大部分大学生生活费来源单一,支出方式多样,但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开销。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58.31%)的生活费在1200-2000元之间,其中,生活费在1200-1500元区间的大学生占比最高,为29.84%,其次为1500-2000区间,占比为28.47%。占比最少的为800元以下区间,比重为4.36%。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生活费在数额方面差距不大。而在生活费来源及其所占比重一题中,父母等亲属提供的生活费总额占到了大学生全部生活费的91.46%,这表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在经济上仍较依赖父母支持。在生活费各项支出占比方面,占比最大的为餐饮,支出占全部生活费的52.17%,其次为服饰,占全部生活费的15.68%,其余支出从多到少分别为社交(6.92%)、美妆(6.16%)、特长学习(6.03)、兴趣爱好(5.93%)、专业学习(3.8%)和游玩旅行(3.31%),由此可见,大学生生活费支出比例较为均衡,但在提升自身方面的支出还有待提高。在被问及生活费是否能满足日常生活开销时,91.96%的大学生认为生活费足够日常开销,但8.04%的大学生表示生活费无法满足自身开销,虽然这一比例不高,但应当引起重视。

2.在消费认知维度,大学生对超前消费总体上持开放态度,其消费更多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日常消费行为维度,网购已与大学生生活深度绑定,但消费的计划性有待提高。调查数据显示,60.63%的大学生可以接受分期付款的形式,但认为应当适度。在多选题“影响自身消费的主体”中,76.57%的大学生认为消费主要受自身因素影响,而只有24.8%的大学生认为商家宣传影响了自身消费。而在多选题“影响自身购物的因素”中,排名前三的影响因素分别为自身需求(91.14%),价格(71.53%),质量(68.66%),而品牌效应所占比重仅为25.89%(具体情况见表2),这充分说明大学生在消费决策中更注重从自身实际出发进行理性决策,消费决策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而在日常消费行为的调查中,98.09%的大学生有过网购经历,其中每月网购4次以上的占52.18%(具体情况见表3),这说明网购已经融入了大学生的生活,应善加引导。在被问及是否总是有计划地消费时,大部分大学生都表示“大体符合”(53.41%),认为“不太符合”的大学生则占到12.53%,这说明大学生在消费的计划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表2 样本信息

表3 样本信息

3.在非理性消费行为维度,大部分大学生都有过非理性消费的情况,其中以冲动消费行为占比最大。调查数据显示,有13.22%的大学生曾因攀比、炫耀心理进行过消费,37.19%的大学生有过超前消费行为。在填空题“为哪一类商品进行过超前消费”中,服饰、化妆品与电子产品占据词频分析前三位。由于在调查中大学生在冲动消费方面问题比较突出,所以将冲动消费并入下一节“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进行叙述。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

1.消费主义相关课程接触较少

在多选题“影响自己消费行为的主体”中,有64.03%的大学生选择了同学与朋友,排名仅次于自身因素,这说明学校是培养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重要场所,应担负起培育大学生消费观,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责任。但调查数据显示,有64.17%的大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消费主义相关课程,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校消费观教育的缺失。

2.冲动消费行为较多

据调查,大部分大学生(63.9%)都曾有过冲动消费行为,这一比例是超前消费行为的1.69倍,是攀比与炫耀消费行为的4.76倍,而经常和有时进行冲动消费行为的大学生占总体大学生的比例则达到了22.89%,这充分说明冲动消费行为已成为大学生消费观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当被问起是否会因打折促销而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商品时,57.63%的大学生表示曾有过这种行为,其中320名大学生同时存在上述两种行为,占进行过冲动消费行为大学生总数的68.23%,这说明商品的打折促销是使大学生产生冲动消费行为的主要诱因,而填空题“导致您冲动消费的原因”的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在填空题“导致您冲动消费的原因”中,词频排名前五的词语分别为便宜、心情、打折、价格、双十一,其中四个词语与商品打折促销有关,这也支持了“商品的打折促销是使大学生产生冲动消费行为的主要诱因”的结论。

3.存储习惯有待提高

在被问及自己是否总是有计划消费时,53.41%的大学生认为大致符合,32.97%的大学生认为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仅有13.62%的大学生认为比较不符合和非常不符合,这说明大学生总体上消费比较有计划性。但当被问及是否有存钱习惯时,12.81%的大学生表示没有存钱习惯,37.6%的大学生表示偶尔会考虑到存钱,以上数据表明,虽然大学生对自身消费行为大致有规划,但仍然缺乏储蓄的意识与习惯,在从规划消费上升到规划人生的路程中仍需要外界进一步引导。

(三)生命教育实践路径存在的问题

1.高校生命教育形式单一

虽然课程被公认为是实施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径,但高校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有过于倚重课程的倾向,这造成了生命教育开展形式的单一,容易造成学生积极性下降,生命教育效果下降等问题。调查显示,90.6%的大学生认为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有必要或者非常有必要,这说明大学生对生命教育有自身的需求,也侧面证明了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所在。实际上,高校也确实进行了相关的工作。有37.8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高校经常开展生命教育,有37.3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在高校有时开展生命教育,这说明高校已经意识到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些行动。但美中不足的是,在填空题“您所在的高校以什么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中,词频前十的词汇为上课、课程、讲座、课堂、讲课、授课、班会、网课、公开课,演讲,十个词语中有八个与讲授法有关,这说明讲授法在高校生命教育开展形式中已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不可否认,讲授法具有传授速度快且易操作的特点,但过于依靠讲授法未免会造成大学生主体性的丧失,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

2.家长生命教育意识与能力有待提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他强调,家庭是人们多方面的关系(经济的、道德的、精神的、心理的、美学的)基层细胞,孩子的“和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都和家庭教育直接有关,他认为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促进孩子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在调查中,家庭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也展露无遗。在多选题“对你生命观形成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中,“父母的教导”因素所占的比例达到了50.41%,位列第三,同时,在被问及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时,35.15%的大学生选择了美满家庭,远超排名第二的奉献自身价值(17.71%)与排名第三的生活宁静,平淡过一生(17.44%),这充分说明了家庭对于大学生成长无与伦比的意义。但家庭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要作用却并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有57.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父母并未向自己提及生命的价值以及相关话题,即使是那些与孩子交流过的家长,交流的范围也主要局限在未来人生的规划与生命的意义。生命教育观念的缺失与生命教育内容的窄化,共同造成了家庭在生命教育中的缺位。

3.社会教育价值取向偏离且影响力不足

社会教育本应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保障,对大学生生命观的建设施加关键影响[2],但调查中所反映的状况却不容乐观。在多选题“对你生命观形成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中,“社会舆论与媒体宣传“因素比例最低,为15.12%,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社会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同时,当今的社会价值观也存在一定的偏离。在被问及愿意如何生活时,38.42%的大学生认为应在自己过得好的前提下再考虑社会,35.9%的大学生认为应好好为自己而活,而在被问及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时,亦有11.44%的大学生选择了物质财富,这说明个人本位论正逐渐在社会价值观中占据上风,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在大学生中仍有一定的市场。

三、以生命教育弱化消费主义的实践路径

(一)高校应拓宽生命教育形式,补足消费观教育短板

高校可以通过采取多样化的生命教育形式,引导大学生探寻自己生命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3],激发大学生自我反省的意识,继而帮助大学生对消费主义及自身消费行为进行审视。在实践层面,高校应注重生命教育课程与生命教育实践相结合,既应拓宽课程的形式,如采取网课、翻转课堂、主题班会、讲座以及师生单独沟通等形式巩固大学生生命教育知识的获取,还应开发多样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如团体游戏、参观墓地、主题演讲、社会访谈、朋辈座谈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真实生命情境的拷问之中审视自己,从而从生命价值层面消解消费主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科学的消费观。

(二)家长应提升生命教育意识与能力,引领大学生全面成长

家庭生命教育在大学生生命观的形成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4],因此家长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生命教育意识与能力,帮助大学生澄清自身生命定位,为自己的人生作出长远规划,同时跳出短期消费的陷阱,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为此,家长可以通过榜样示范、在线学习生命教育相关知识、增加陪伴与沟通时间以及与孩子共同规划人生目标等方式帮助其探寻完善生命、涵养生命的道路,明了人生规划,树立长远目标,从而提升孩子的存储习惯与理财意识,避免大学生落入短期消费的陷阱。

(三)社会中的生命教育应矫正价值取向,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消费习惯

社会中的生命教育应创新媒体宣传形式并对其进行规范引导,提升生命教育的宣传力度,矫正当今功利化的社会价值观,从而对大学生健康消费观念的树立、良好消费习惯的养成产生积极影响。在创新媒体宣传形式方面,可以通过制作公益广告、制作短视频、创办公众号以及扶持正能量网红等方式提升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在社会舆论的规范引导方面,可以通过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督机制、明晰惩戒力度等方式矫正媒体不良价值观,以期通过对健康生命价值的呈现与良好生命意义的追寻消融肆虐的消费主义,最终帮助大学生自由全面地发展。

猜你喜欢

消费主义生活费消费行为
Film review:WALL·E
发愁
大众滑雪消费行为的研究——以万龙滑雪场为例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Dutch university digs grave for students to reflect on life & death
@大学生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费?
新形势下关于军队生活费管理的思考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