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2021-03-22孙萍萍
孙萍萍
摘要: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树立现代化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教材理论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的现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体系不再仅将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作为主要培养内容,而是重视学习态度、知识与能力的均衡发展。因此,落实生物基础知识教育过程的同时,要重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贯彻本文立足于高中生物教学角度,分析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教学体系逐步将学生全方位发展作为根本育人目标,由此要求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本位作为主体,尊重学生发展差异性,才能切实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将课程改革落实到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应试教育体制影响严重
在应试教育体制以及高考压力的影响下,当前高中学校生物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唯成绩论的现象。教师的教学重点往往侧重于如何通过有效解题方式,使得学生在考试测验中获得较高分数,却很少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宗旨,对其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引导。在此大背景下,许多高中生物教师仅通过课本重难点讲解和题目解答来实现生物知识的集中式练习与灌输。此种仅以教师作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极为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致使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教学情境内容单一
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生物课程具有更强的科学实践性与探索性,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也重点强调科学思维培育的重要性,因此教学情境的有效构建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目前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所采取的情境化教学手段极为单一,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学方式也仅是通过多媒体播放课程相关视频,并未配套开展有效引导教学以及自主探究實践,学生的科学逻辑思维难以得到有效培养,也无法在此过程中实现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一)为高中生物课堂注入更多的生活元素,为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意识
高中教师要以生物教材为依托来设计教学方案,并把握好教材内重要的生物知识点,综合考虑教学器材是否完备、实验条件是否达标,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在理性的思考和分析之后优化教学方案,最后再恰当地把生活案例渗透到生物课堂教学当中,来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高中生物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人教版教材高一年级下学期“伴性遗传”这一知识内容时,在开展“遗传规律”这一知识点教学时,生物教师就可以提问一些生活气息浓郁的思考问题。比如,你的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当中有红绿色盲吗?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些人分不清红色和绿色吗?你知道为什么红绿色盲中女性人数要少于男性吗?在生物教师提出这些问题之后,高中学生的好奇心也会被调动起来,此时生物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小小的提示,让同学们从染色体入手分析这些问题,之后再引导学生共同讨论红绿色盲的问题。
(二)科学地安排生物实验,提升高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意识
高中生物教师要借助生物实验,提升高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生物知识的探索能力,应当切实地围绕实验条件、实验器具以及实验目,帮助高中学生构建稳定的生物知识探索渠道。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当中,由于生物实验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生物教师应当把教学内容和实验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创建出探索性较强的实验课程,给高中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验机会,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实验水平、增强生物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进而真正发挥实验操作对生物教学的积极推动作用。例如,高中生物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人教版教材高一年级下学期“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知识内容时,就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开展模拟实验来探索知识。首先,在授课之初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直观地呈现比较典型的细菌实验,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能够大致了解整个实验的步骤和过程。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相应的实验问题,比如:“你知道艾弗里的实验哪里最巧妙?我们不借助工具,只是用肉眼是否能看见细菌呢?”最后引导学生在开放的实验室里面尝试培养大肠杆菌,并用大肠杆菌去代替肺炎双球菌,从而让学生学会观察细菌,并了解菌落的形成过程。纵然高中生物教师无法借助有限的资源和材料再现艾弗里的实验,但是带领学生亲自动手培养菌落,能够让高中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体外转化的观测指标,从而为后续微生物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当高中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菌落知识之后,就能够真正发现艾弗里的实验精妙之处。这种动手性与合作性极强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够激发高中学生参与生物课堂活动的主动性,还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当中提升自身的生物知识探索能力。
(三)精准地找到教学切入点,培养高中学生的生物自学能力
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在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对生物教材内容进行详细的整理、分类和总结,从而准确地找到生物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生物知识的学习当中。高中生物教师在设计切入点教学时,可以借助情境构建的方法,去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并提高其学习注意力,这样更能顺理成章地将学生引入到生物知识的教学当中。例如,高中生物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人教版教材高二年级下学期“群落的演替”这一知识内容时,就可以从大兴安岭四代种树这一事件来进行生物教学切入,让学生联想森林从失火到最后燃成灰烬的具体情境,再向学生提出几个合理的问题,比如:“倘若大森林被烧得只剩一片灰烬,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让森林恢复失火之前的样子?森林恢复之后会和过去一模一样吗?”引导学生从教材内容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教师的点拨他们会明白大兴安岭所经历的次生演替。从森林失火这一事件引出学生对次生演替生物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应用,是引导学生由已知事物联系未知事物并进行分析和探究的过程,也是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结论: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更应当立足于当前阶段高中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反思自身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准确理解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所在,从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构建高中生物高效学习课堂,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韦蓓蓓,周婷婷,秦雨婕,丁书茂.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效落实生命教育[J].教育观察,2021,10(31):101-103+109.
[2]万子翊,唐贇,范曾丽.基于新课标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J].教育观察,2021,10(31):104-106+124.
[3]童莉莉.学习生物知识培养社会责任——基于社会责任培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研究与探索[J].安徽教育科研,2021(23):4-5.
[4]顾复.例谈对分课堂在高中生物复习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1(23):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