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探讨
2021-03-22陶青霞
摘 要:在地理课堂,依据课标要求精选恰当的案例,来引领学生参与案例分析、讨论,提升学生地理认知与解决问题能力。案例法的运用,对于发展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具有独特价值。联系学生生活,将地理理论与实践衔接起来,通过案例探究,实现知例达理、例理互融的教学目标。本文将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就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与实施进行梳理,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案例教学法
案例法教学,围绕课程主题来设计案例,将地理知识点融入案例,让学生从案例探析中学习知识、技能,培养核心素养。课标强调采用案例学习方法,选择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典型案例,从案例解读中,实现理论与实践、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的有效衔接,通过集体讨论、互动交流、合作探究,来提升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发展。
一、深入研读课程内容,抓住案例教学关键点
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核心所开展的全新教学方法,所以案例的选择是重中之重,案例选得切中要害,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那么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案例教学的作用,如果所选的案例和学生之间距离较远,学生无法和案例之间产生共鸣,那么案例的应用将会流于形式。通常,在引入案例教学时,因信息量大,描述内容较为细致,学生容易抓不住探究的要点。在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中,对“南水北调”案例的引入,就是典型的资源调配实例。分析该案例,主要解决“为什么调水,如何调水,产生哪些影响,如何降低不利影响”等问题。教师在讲解案例时,往往会陷入“教案例、背案例”窠臼。对“南水北调”项目详尽解答,并未指向课标及地理案例教学的本质,未能从“例”上升到“理”。如“南水北调”工程,应着眼于区域联系视角,让学生认为“资源跨区域调配”是教学重点。
事实上,对于“南水北调”工程,包括“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项目,并非局限于某一区域,以及项目途经某些地区,而是要从“时间”“空间”维度,让学生理解“资源调配”的现实意义。也就是说,之所以要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基于“资源市场消费量、消费结构变化”等关键因素的影响。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深入钻研教材、课标,要重视案例法的应用价值,选准切入点,让学生从案例中领悟隐含的地理原理、地理思想或方法,提高学生地理综合能力[1]。
在课标中,对案例的引入,多以“以……为例”“比较……和……”等表述方式为主,对于所设定的案例,要让学生树立地理环境整体观意识,才能准确抓住地理学案例中的现实意义。如: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性。在探究两者异同点时,一些教师会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矿产资源、土地优势等方面来比较。实际上,从这些方面来比较,很容易偏离教学重点,让课堂变成了“教案例”。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先向学生明确区域比较的方法,结合两个不同的区域,从自然环境特征对比入手,再延伸到人文地理特征,加深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认识。所以说,案例法教学,其关键在于从案例剖析中概括地理原理,着眼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达成。
二、注重教师科学引导,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案例
案例教学法,反映的是一种教学思想。在分析地理案例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参与案例分析与讨论,让学生从案例探究中去伪存真,增强学生表达力、批判力、竞争意识,从地理原理揭示中把握案例与教学目标内在关系[2]。如:在学习“气压带和风带”时,该节内容非常重视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鼓励学生从案例分析中了解地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增强学生地理探索意识。同时,该节内容除了展示热力环流基本原理外,还要让学生了解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在案例法引入时,直接讲解气压带及风带知识点,学生会感到有难度,影响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教师在案例导入时,以故事情境展开:“二战期间,日本释放了众多氢气炸弹,导致美国出现森林大火。该事件中,氢气炸弹是如何漂洋过海影响美国的?”学生在问题启发下,瞬间对本节话题产生了兴趣。接着,导出“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等概念,对照图例所示,分析各个环流的规律。以低纬环流为例,赤道暖空气上升,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向北流向北极。又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南风逐渐形成西南风,在30°N附近上空,与等压线平行,变为西风。由此,赤道地区,气流在30°N附近堆积,密度逐渐增大而下沉,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低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副热带高压向赤道低压带流动,气流向南流动,逐渐向右偏转,形成东北信风。
与此同时,再结合图例,对中纬环流、高纬环流进行板书并讲解,让学生从中认识并理解三个环流及风带规律。需要强调的是,结合赤道、极地两个关键点,让学生确定赤道低压、极地高压位置,归纳高低压相间分布的规律。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让学生展开探究。大气热力环流,风的形成及风向变化,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关,近地面风向变化,与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有关。在课堂组织时,教师通过对单个案例的探讨,设置疑问,引领学生参与讨论,把握地理知识点及地理规律的提取。之后,让学生运用案例法思路,对中纬环流、高纬环流进行合作探究,深化学生对地理规律的发现与应用能力。
三、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对课堂完成有序调控
在全新的教学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仅受到学科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教师的主导影响。在教学中,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技术性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进行独立思考,而对于一些比较复杂而且难度也比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形成学习小组,发挥出集体的智慧来完成问题探讨。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打下夯实的知识基础,锻炼思维水平,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树立起合作的意识,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自然过渡避免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用课堂留白来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比如:在学习“地形和气候对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的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用这种方式来介绍河流因素的影响:比如兰州位于黄河的岸边,属于西北干旱地区,這样的区域为什么能够成为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用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但此时教师不是完全的旁观者,而是用观察者的身份来调控整个课堂,把握教学的进度,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有效的学习拓展,以防止学生在讨论当中迷失方向,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以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注重案例衔接与拓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在案例法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发挥“导演”作用,让学生走进案例,剖析案例,还要善于剥离地理案例中的非本质细节,重点揭示案例中核心知识点,以及案例与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案例本身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拓展不同的案例,增强学生反思性学习、批判性思维,让地理课堂更开放。如:在学习“荒漠化的防治”时,除了对西北地区典型案例的剖析外,还可以拓展“非洲萨赫勒”“苏联垦荒区”等两个案例,都是围绕沙漠化问题,让学生从不同案例分析中增进知识迁移。
案例之间的衔接,要把握内在关系。如并列式案例、递进式案例、互补式案例等。并列关系,两者都在于反映相同的地理原理,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地理原理的巩固和理解,两个案例从不同视角来解释地理原理。如:在学习“农业区位选择”时,可以选择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时期农业发展个案进行拓展学习,从早期的“水稻”到后期的“都市农业”,实现案例互补教学。从空间视角,立足珠江三角洲地区,从城市近郊花卉种植、远郊乳畜业、山区林果业种植、低洼地区鱼塘农业等案例中,来促进学生对地理原理的掌握。
案例教学法的拓展,要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强调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在案例法教学中,关注学生主体性。如:对“荒漠化”概念的辨析,不能单独背诵定义,而是结合“荒漠化”景观图片资料,让学生从中观察并思考“荒漠化”有何特点,再整合学生的讨论,引出“荒漠化”概念。这样一来,学生能够从案例中体会到地理学中“理”的本质。再者,教师要倡导学生交流、分组讨论。结合“荒漠化”案例分析,让学生探究“水土流失”问题,分析“荒漠化”地区有何共同点和差异性,鼓励学生总结区域生态建设的有效措施。立足区域环境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针对性治理建议。
五、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成果和反思
就目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现状来看,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果,雖积累了教学经验,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案例教学中突出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当中,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出学生的个性,提高其学习能力。通过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比如趣味故事、角色演绎等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以此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将学生带入其中,更好地提高其学习的热情。比如:在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发生了强烈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涉及泰国、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孟加拉等国家,其涉及的人数超过16万,是历史上最为惨重的海啸大灾难,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给社会带来了非常大的伤痛,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地质灾害及其防御当中的地震海啸和高中地理来进行教学,用时事新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抓住学生的探究欲,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第一,这种教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去理解环境类的知识。高中地理案例具备一定的背景资料,并且这一背景资料有着直观、生动、典型的特点,更有利于从学生的感性认知特点出发,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并且能够让学生从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完成对于抽象地理知识的学习。第二,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在信息收集和处理上的能力。和传统的地理教学相较而言,地理教学是以案例为核心所开展的教学,以问题的解决以及描述和交流为方式,所以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需要通过独立学习,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等方式来收集筛选相关的资料,从而提高其自身的能力。第三,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当中,所选取的案例大多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比如温室效应、城市化等,这其中包含了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学生通过使用在课堂当中所学的地理知识以及综合其他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分析案例,把握案例的关键,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对案例进行适当的拓展,并且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平等、自由的讨论环境,从而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见解,依靠自己的力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第四,有助于学生获得实践探索的直接经验。案例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让学生自主实践来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学生通过和同学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来获得直接的学习经验,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关注地理时事,并且能够熟练地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案例教学当中也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导致在地理教学当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如果自身在教学能力上有所欠缺,那么很难发挥出案例教学的效果。即便开展了案例教学,教学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第二,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所开展的教学,所以学生在这其中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正是由于案例教学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基础的,以教师有效的教学组织为保障,以经典的案例问题为教学材料,想要充分地体现出案例教学的作用,这三样缺一不可,就需要教师要提高对于教学的组织能力,能够筛选出更加适合于教学的案例,作为教学资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计相关的讲解案例、讨论案例、活动案例和调查案例,但是想要在实践当中将这些方面有效地结合起来,有着一定的难度。高中案例教学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教材、学生实际情况、相关的教学辅助材料等,所以这也给课程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第三,案例教学对于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方面的掌握效果还有待提升。高中案例教学受到教学内容、学生、辅助条件等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给案例教学的实施带来了诸多的困难,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案例教学当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案例本身要有吸引力,要贴近学生生活,要融入地理知识点,便于搭建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深度思考。地理学问题的探究,通过案例法教学,实现从“案例”到“道理”,引领学生运用地理思维、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人地环境问题,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获得。
参考文献
[1]黄忠.案例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0(36):172-173.
[2]陈兴旺.基于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12):86-87.
作者简介:陶青霞(199 .—)女,汉族,安徽马鞍山人,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中教二级,学士。研究方向:地理科学。
19885007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