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预习对中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2021-03-21许嘉桐

现代交际 2021年4期
关键词:规范中学生能力

郑 富 许嘉桐

(1.河南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 河南 开封 475001;2.保定市第十七中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预习是中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也是中学生学习的第一个步骤。如何加强学生的预习意识、掌握预习方法、提高预习效果等问题,除了引起了教师、家长及学生的高度关注外,更成为研究中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当前中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从学生预习意识到预习方法,以及预习误区等角度展开分析,并结合实践提出解决策略。

一、中学生预习现况

表1 保定市各个中学的课前学习策略比较表

从表1中各校总得分来看,A校的得分最高,B校的得分最低;从各项学习策略要求来看,读课本各校均有重视,背诵是大家较为重视,而默写是最不重视的。从历年中考录取率来看,D校为保定市第二,而与该校相同得分的有C校、E校及F校,但D校为唯一有预习学案要求的学校,这可能是该校中考录取率高于其他三校的原因之一。从A校的整体预习要求来看,没有要求默写及做练习题,代表该校可能认为在课前默写及做练习题对学生的学习帮助不大。A校为保定市中考成绩最为优秀,并且连年第一,可见课前的预习要求对学生的中考成绩,帮助极大。

(一)学生对预习表的使用比较

1.使用预习表

在中学班级中,一般是以全班前五名为标准,这些学生大多有深入思考的学习习惯,在教师发布学习要求后,能迅速地捕捉到教师教学的目标,并清楚地知道学习要求的要点,在谨慎、规范地照做一段时间后,会深入地反思并与之前自身学习方法进行比较,最终深切地体会到预习表对自己的帮助。这些学生在规范使用预习表并取得良好的课前理解后,可以聚焦自己预习过程的难点,在上课时重点聆听并向老师提问,达到很好的听课效果。

2.使用预习表却没做好

使用预习表却没做好的现象,常见于全班第6到20名学生,这些学生急于完成预习任务,很多人以应付的态度使用预习表,既没有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也没有提出自己的问题与发现,上课时也就没有自己的听课侧重点与问题。达不到真正的预习效果。

3.没有使用预习表

班级里后20名的学生,由于平时对课前预习不重视,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方法错误,学生因为没有提前预习,在课上产生了许多听不懂的情况。形成了“课前没问题、课下全问题”的窘境。久而久之,学习意愿愈来愈低。

(二)各科教师预习指导策略

预习是学生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据数据显示[1],学生认为大多数教师会提倡预习的比例高达87.9%,而认为只有少数教师或是没有教师提倡预习的比例只占12.1%。由此可见,大部分教师都有让学生提前预习的意识,也很重视预习,认为预习是学生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表2 各学科教师预习指导策略比较表(保定市A 中学某班级)

从表2可见,七科老师中的大部分教师注重通读课本,主课老师还会要求背诵默写及做题。

二、中学生预习误区

(一)中学生预习方法的误区

1.以“朗读”代替预习

中学生会将自小学时的“朗读”作为预习手段,极少考虑此方法对每个学科的适用性。在语文的预习要求中,“朗读”是“阅读”能力中的基本要求,在四个学段标准中,全都要求“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说明阅读在语文学科教学要求中,不论是课前、中、后,都是重要且必要的,在其他学科却不一定完全适用。

2.以“纯背诵”代替预习

背诵分为“死背”“活背”及“做一半”三种背法,“死背”指以不以理解为前提的纯背诵;“活背”指以理解知识前提的背诵;“做一半”指遇到不懂的知识就先背下来。在数学的预习中,公式的背诵虽然十分重要,但是单纯的死背公式不求甚解的学习方式,会导致学生不知道怎么运用;学生对“做一半”有着许多的曲解,甚至是误解,导致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不够准确,答题粗心的事情经常发生;“活背”是很多学生惯用的方法,先是对预习内容打破砂锅问到底,然后将自己认为的重点,从错题分析中学会的方法等内容,一一熟记。相对于“活背”,纯背诵的“死背”及“做一半”这种不能举一反三的预习做法,在表面的灌输下没有学生自己的理解。学生在背诵的同时,也失去了自我思考的机会。

3.以“写题目”代替预习

相对于深入思考,写题目预习对于中学生而言,是一种极简单的预习方法。在未预先学习,建立知识框架的前提下,中学生以写题目代替预习,在文科开卷考试的历史、理科考试的数学中,常见到下列问题:

(1)写对答案,但过程不规范、语言不符合学科要求。如2020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辅材料中的例子。

材料一:历史上,中国至少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主要是丝绸、纸张、陶瓷……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第二次崛起,而且巩固了中国在南方的力量,并通过陆路向四周扩散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这一时期中国不仅高度开放,而且迎来了一个贸易和工业不断发展的时代……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虽然这次与前两次相比稍有逊色,中国强大的力量仍给这一地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材料二: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公平贸易,并将海外的先进文化与科技带回国内,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与朋友。……郑和下西洋不以贸易获利为目的,丰厚的馈赠给明朝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随着国力衰弱,航海的壮举悄然消失。

问: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古代三次崛起的共同特征。简析第三次崛起相比前两次逊色的原因:

答:随着国力的衰弱,航海的壮举也悄然消失。

此类答案就是错误的,正确解答应该是,共同特征:国家强盛;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主要原因:明朝郑和下西洋以宣扬国威为目的,并没有使得明朝变得强大。后因政治腐败,国家衰落而走向衰落。(第一个问题考察了汉唐时期以及明朝前期,国家强盛,政治稳定,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这样的回答,经常是扣80%的分甚至是全错。

(2)写对答案,过程规范,但语言不准确。以七年级下册某教辅材料中一题为例。

小明与妹妹玩游戏,在一个不透明的箱子里放入20张纸条(除所标字母外全部相同),其中12张纸条上标有字母A,8张纸条上标有字母B,将纸条摇均匀后任意摸出一张,如果摸到的纸条上字母为A,则小明获胜,若字母为B,则妹妹获胜。

问:①这个游戏公平吗?请说明理由。

②若妹妹在箱子中再放入3张与前面相同的纸条,所标字母均为B,此时这个游戏对谁有利?

答:①不公平,因为p(小明胜)=3/5,p(妹妹胜)=2/5,p(小明胜)>p(妹妹胜)

②对小明有利,因为p(小明胜)=12/23,p(妹妹胜)=11/23,p(小明胜)>p(妹妹胜)

正确答案:①游戏不公平,理由如下:因为p(小明胜)=12/20=3/5,p(妹妹胜)=8/20=2/5,所以p(小明胜)>p(妹妹胜),所以这个游戏不公平

②这个游戏对小明有利,理由如下:因为p(小明胜)=12/23,p(妹妹胜)=11/23,所以p(小明胜)>p(妹妹胜),所以这个游戏对小明有利。

由于未使用逻辑的方式叙述过程,不符合数学学科语言准确表述要求。这样的学习难以举一反三。

(3)写对答案、过程规范,且语言准确。以七年级下册英语教辅材料中一题为例。

问:My brother's birthday is coming.He is looking forward to( )many presents from his friends.

(A)get (B)gets (C)getting (D)got

答:C

正确解答:我弟弟的生日要到了,他很期待收到很多朋友送的礼物。look forward to doing sth意为期待做某事,所以答案选C。

这样的回答除了能获得满分外,也能体现学生认真思考的过程。

(4)写对答案、过程规范、语言准确,并可以将所有的错误选项改对等四种。以2017年江苏淮安中考历史题为例。

问:从唐朝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大发展。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现象是( )

①出现了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②民间流传着“苏州熟天下足”的谚语

③海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方向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⑤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C

正确解答:宋朝时,出现了“苏州熟,天下足”的谚语。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所以②③④是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大发展的表现。故选C。

这种预习建立在对知识的深度学习上,体现出学生不仅满足于答对,而是穷究于知识的本质。前两种都有各自不规范的地方,可以参考教材解析进行整改。

4.以“听音频”代替预习

中学生听音频的学习方式,包含从头听到尾,听到重点处就反复听。从头听到尾的方式,起到的预习作用有限。一些学生不重视预习过程,听音频只是应付老师及家长,根本原因是学习态度的问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只是单纯认真地听音频,而不对照书本,也起不到多少预习作用。

5.以“抄教辅”代替预习

抄教辅预习,分为一字不漏地全抄、只抄自己认为的重点、抄常考的地方及抄自己错误的地方。第一种方法是错误的,没有自己的理解,一字不漏地全抄下来,会让学生先入为主地认为知识的全貌就是这样的,前者是错误的学习方法,而后两者也只能起到少许作用,无法起到全部的预习成果。

(二)中学生预习意识误区

1.不重视课前基础知识学习

课前预习具有辅助学习的效果,但需要长时间积累慢慢实现,并不是马上能体现到成绩上的,所以学生在看不到成果的时候,不重视课前预习是正常的。学生在追分夺名的过程中,往往是速成的方法更能引起关注,基本功往往被忽视。快捷的解题技巧容易引人入胜,而朴实的基础知识积累却常受人忽视。学生及家长没有意识到基础知识是学习的根本,在注重表面、速成的环境当中,忽略了知识都是从基础知识横向交叉及向上叠加的。

2.曲解预习任务

如今,中学生的作业形式多样,学生容易以自己的想法臆测老师的想法。教师要求用手写,学生自作聪明用电脑完成,达不到预习的效果;教师要求15分钟画完,学生却追求完美,画了60分钟,拖延了时间,导致预习效率低下;教师要求先勾画再填表,学生却边填边勾追求速度,降低了预习效果;教师提供范本参考,学生却不经思考直接模仿照抄。学生对预习任务、格式及顺序的错误理解,导致了预习没有效果,最终只是浪费时间。

3.不重视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的纪录方式有很多,中学生记笔记的态度也有所不同,但配合预习的课堂笔记却是必不可少。课堂笔记主要分为“做”“抄”“写”“勾”四大类,具体表现为下列八种课堂笔记行为。

(1)完全照抄老师说过的话,将自己视为一台大型的打印机;

(2)在课堂中为了认真享受课堂乐趣,记录老师讲的有趣案例;

(3)勾画所有老师让记的重点;

(4)使用七彩夺目的彩笔,美丽整体的表格;

(5)使用各种颜色的便利贴;

(6)认为别人的问题跟自己没任何关系,不记他人问题;

(7)认为别人的见解不如自己,不记他人见解;

(8)认为老师举的例子是多余的,而不记课上举例。

4.不重视自我评估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不怎么重视自我评估。自我评估是认识自我不足的最佳方式,学生通过自我评估,能更好地发现问题。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自我评估对发现错误、发现问题、改正错误、改正问题有着极大的帮助。重视自我评估的学生,更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在发现问题后,大多会利用自己的方法迅速改正。

5.不重视预习习惯

中学生的变化,分为短期及长期,短期变化靠奖励,长期变化靠习惯。在学习中,预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预习习惯对预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定时预习,久而久之对学习效率、自学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很多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人类坚持一个行为满21天,才能养成一个习惯。预习需要的是坚持,长时间坚持预习,才能养成习惯。

三、中学生预习能力与作用

(一)自主学习

中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第二个阶段,对于学生而言,教师不可能有时间照顾到每一个人。在这个前提下,拥有预习能力就拥有自主学习能力,预习能力会直接影响中学生人生、学习、发展的诸多方面。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人生而言,也是他们适应时代变迁的关键能力。

(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解决自己的重点难点,解决问题的策略依次包括问题识别、问题解答、问题反思。中学生拥有预习能力,代表了拥有相当程度的解决问题能力。在中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经常困扰于一些无须困扰的问题,也经常忙于无须解决的问题,这属于问题识别能力不足;学生在明确问题之后,不知道要列出哪些已知条件,只能聚焦在问题本身,进而让自己身陷囹圄;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后,不知道系统地反思,无法从整个过程中检视自身的不足,无法跳脱出问题的本身看问题,导致缺乏全局思考的能力。

四、中学生预习表

(一)中学生预习表的发现

国内诸多专家研究显示,预习对学生的帮助巨大。有些中学生在预习时,由于方式方法不规范,造成预习品质不稳定。心情好时预习认真,效果就会很好;心情不好,自然不可能有好的预习效果。研究旨在透过规范预习行为,而降低使预习品质不稳定性的干扰。

(二)中学生预习表的设计

在学习预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勾画重点,而是深入思考、发现问题。因此,在预习表的设置中,要写上三个重点,再写出理由,并写出预习过程中的问题。在上完课或做完题目、看完解析后,可能对问题有新的发现,再将之补在预习表中的“发现”一栏。

(三)中学生预习表的作用

对于中学生而言,在课堂上听课等于与时间赛跑,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只想要将笔记完整地记下来,时间是不够的。就算记下来,也会因为内容过多而眼花缭乱。对于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学习行为是预习,通过在课前进行自主、规范的预习及思考,并将预习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记录在预习表上,可以让学生听课时的指向性更强。对于认真预习的学生而言,课上仅需要听自己不会的内容及没预习到的内容即可,课后将课上的发现记在预习表中。使用预习表将学习过程前后呼应,学生可以大幅提升听课效率。

五、预习表策略说明

(一)预习表的评价标准

(1)重点及经过自己思考;

(2)有问题的地方改正,并用红笔标注;

(3)选取符合思考过程的方法;

(4)根据问题可以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5)标注正确率,并把做题经验及时补充在预习表上,提出问题;

(6)标注曾在中考或历届考试中出现过的问题;

(7)问题已于课上解决。

(二)预习表评价等级

预习表分五级评价,由五至一分别是从高到低的顺序。五级需要达到前七项标准。五级的预习表是最好的,坚持做好预习表,学习会取得显著成效;四级相比上一级有些逊色。四级的预习表需要达到六项标准;三级的预习表指达到四项标准,并且开始算作不合格。这种预习效果不佳,制作并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二级预习表是只达到了二项标准;一级预习表指达到一项以下标准,而且是所有预习表中最不符合要求的。

一级预习表通常是照抄书,没有任何的自我思考,理由千篇一律。这种预习表做与不做没有分别,不仅没有自我思考更没有课后填充。

六、预习表制作

表3 预习表

七、结语

对于中学生而言,重视和规范预习过程,将直接影响学习成绩。按照课前预习表评价标准七项要求,一一核对自己的规范预习情况,达标越多就代表学习的效果越好、效率越高。另外,拥有课前预习能力也是中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技能,能帮助中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提高自主学习技能。课前预习表不仅是勾画重点、理解知识点,更是促使中学生深入思考的桥梁。课前预习表的规范使用,除了激发中学生深入思考并发现问题,并把不懂的、没有理解的问题在课上重点解决,增强了课上听课的指向性。课后记录补充并深入解决课上发现的问题,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效率。

猜你喜欢

规范中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规范体检,老而弥坚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