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技能有效提升路径探究

2021-03-21周敏方壮向会立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51期
关键词:实施途径师范生

周敏 方壮 向会立

[摘 要] 以近年来各高师院校师范生在就业时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核心为导向,以师范专业的学生为主体,结合地方新课改对教师的实际要求,从重新定位师范生专业课的概念、加强中学题型和知识点的训练、开展师范生技能大赛、加强微格教学、及时更新师范技能训练的内容、注重板书技能的提升等方面,对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进行探索与实践。相关研究可以为高师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师范生;师范技能;实施途径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湖北民族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技能有效提升途径的探索与实践”(2020JY007);2020年度湖北民族大学创新创业背景下数学与统计类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2020JY008)

[作者简介] 周 敏(1980—),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博士,湖北民族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数学教育和不确定性理论的应用研究;方 壮(1980—),男,湖北大悟人,博士,湖北民族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及数字图像处理研究;向会立(1978—),男(土家族),湖北巴东人,博士,湖北民族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数学教师教育及控制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51-0109-04    [收稿日期] 2021-05-28

一、引言

師范教育是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提高师范生的师范技能对加快地方高师院校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方发达国家在教师教育专业认证及师范技能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而国内关于师范类专业认证和师范技能的研究相对较少且薄弱。近年来,国内高等教育界和国家有关部门也开始关注师范专业认证和师范生的师范技能培养。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1],提出以认证为抓手推动师范专业的有效发展,为师范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性的指引[2]。专业认证的实施为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也使地方高师院校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3-5]。如何让师范生提高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核心素养,满足社会的需要,如何使地方高师院校在师范专业认证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各地方高师院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二、提高师范技能迫在眉睫

(一)从师范生的就业现状来看,提高师范生的师范技能迫在眉睫

近年来,随着自主择业的施行,师范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尤其是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些地方高师院校的师范生的就业显得格外艰难,师范专业在就业中遭遇严峻挑战。以湖北民族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该专业是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2012年)、湖北省楚天学者设岗学科(2013年),应用数学是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2014年)。该专业还是湖北省省级品牌专业(2005年)、教育部特色专业(2008年)、湖北省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湖北省荆楚卓越教师协同育人计划专业(2018)、湖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19年)。以往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良好,但近年来,尤其是2020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湖北民族大学2020年7月19日的就业统计,2020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就业率只有47.37%,也就是说学生毕业后几乎一半的人没有找到工作。虽然最后经过学生和教师的努力,到12月达到了92.98%的就业率,但其中艰辛只有学生自己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的呢?首先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学生不能到外面去参加面试,还有一部分人因为疫情取消了春季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导致他们失去了拿教师资格证的机会。但也不能把这一问题完全归咎于新冠肺炎疫情。其实大四上半学期疫情还没有发生,也有很多工作机会,学生在面试时暴露出来的问题让他们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这些问题包括:(1)对中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没有通过笔试关,更有甚者听说有笔试,便自动放弃应聘。(2)教学基本功不牢,试讲环节遭淘汰。比如,对中学知识不熟悉,试讲时出现关键知识点的错误;板书、画图不规范;普通话不标准;试讲时没有抑扬顿挫,声音缺乏气势;肢体语言太多;对教学过程不熟悉,没有导入、总结等环节;教学过程抓不住重点和难点;过分依赖PPT;等等。

(二)从师范专业认证的核心来看,提高师范生的师范技能势在必行

师范专业认证的核心是保证师范生毕业时的知识能力素质达到标准和要求。但从目前各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效果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理论教学比例大于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实践课程缺乏对师范生板书、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对教材的理解能力、教案设计等基本功的培养;技能培养缺乏常规、长期的锻炼且趋于形式化;等等。这些问题导致大量师范生的整体素质不高,因而无法适应现代中小学教育的需要,这与师范专业认证的核心相去甚远。随着师范专业认证的实施,高师院校对师范生培养的目标和要求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提升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地方高师院校顺利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提高师范生的师范技能势在必行。

三、师范技能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重新定位师范生专业课的概念

师范生专业课程要充分彰显师范生的师范性,新型师范课程体系的建构需要突出师范教育的职业特色。在课程设计时,要将教师所应该具备的技能设定为专业课,不仅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理论课程,更应该包括三笔字(粉笔、硬笔和毛笔)、口语表达、教材研究、说课、教案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新的教学软件(如几何画板、Photoshop、Office、Flash、Python、Scratch)应用等技能类课程。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硬笔书法、粉笔书写、几何画板制作课件、普通话、口语表达都应该作为专业课的范畴,不应该局限于数学史、数学文化等基础类知识的传授。通过这些课程,可以系统化地培养提升师范生的师范技能。

(二)大力加强中学题型和知识点的训练

加强真题训练是快速提高师范生的师范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方面,做题能快速提升师范生的专业水平,准确把握学科的基础知识,从而增强其教学的时效性;另一方面,由于现在的单位招聘绝大多数是逢进必考,故做题可以提升师范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但是目前大多数高师院校的师范专业都把重点放在了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课程上,对于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尤其是做题能力的训练远远不够。各师范院校要提高培养质量,做题能力的训练不可或缺。从大一起就要趁热打铁,抓紧训练。大一新生由于刚进行了高考前的强化训练,有一定的基础,所以高师院校如果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继续加强训练,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到了高年级,同样要定期举行初高中知识大比拼,激发他们自觉钻研中学知识的热情。这样当他们大四去实习时,就不会因为知识的遗忘而失去很多走上讲台进行实践教学的机会。毕业时,当他们面对各种竞争时,会占据优势,走上工作岗位也能从容面对。

(三)开展师范生技能大赛,多渠道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师范院校负责培训师范生的教师可以通过社团经常组织各种有利于提高师范生技能的竞赛活动,如三笔字竞赛、说课大赛、微课大赛、教案设计大赛、课件制作大赛、模拟讲课大赛、板书设计大赛、初高中知识竞赛、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教学大赛、利用新软件画图大赛等,同时聘请校内外的专家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点评,加大对竞赛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的奖励。这些举措一方面会在高师院校内营造出浓厚的师范氛围,极大地调动师范生自主探索师范技能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参与这些竞赛活动,师范生可以丰富和提高自己在讲台上的经验和技能,从各方面挖掘自己的教学潜能,锻炼自己的师范技能,从而促进师范生整体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

(四)加强微格教学培训

大量的教学实践对于师范技能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在高师院校里实现的可能性往往不大,即使是大四期间到中学去实习,真正能上讲台讲授新课的机会也不是很多。鉴于此,在师范生的培训中可以借助微格教学手段加以弥补。一方面,在微格教学中,培训的学生既是教师,又是学生,这样就可以在非真实上课环境中虚拟出一种较为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培训的学生在非常放松的状态下自然地授课,从而逐步融入真实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微格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编写教案的能力和教学设计的能力。总之,成功的微格教学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

(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及时更新师范技能训练的内容

近年来,随着中学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全面开展和实施,高等师范院校也需要及时修正培养方案,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高师院校进行师范技能培训的教师要与当地中小学的优秀教师保持长期的交流与联系,经常邀请中学一线教师来校解读新课标,充分掌握现代中小学新课标的相关信息,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组织学生针对部分重要教学内容进行新型的课堂教学设计,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邀请一些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走进师范生的课堂进行优秀案例教学的分享和交流,让师范生真正明白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将书本知识生动有趣地传授给学生。

(六)在师范技能培训中注重板书技能的提升

板书是教师把控课堂、平衡教学的一种手段,是教学设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课堂教学的浓缩与升华,是课堂教学的灵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师范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分依赖多媒体而忽略了传统的板书教学。本文对100名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数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有53名教师,占总样本的53%;在课堂上使用板书进行教学的有46名教师,占总样本的46%;仅有1名教师在数学课堂中使用实物教具进行教学,占总样本的1%。事实上,不管信息技术有多发达,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优秀的板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高效地接收教师的教学信息。尤其是对于一些结构复杂、逻辑严密、抽象的知识,板书更能给学生提供清晰的逻辑结构和思维导图,并且在板书的过程中可以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习题课上,好的板书能帮助学生牢记题型,准确把握题意,从而快速解题。在师范生的培训中,教师要重点强调这一环节。第一,做到书写没有错别字。经常写错别字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教师备课不认真、不严谨的印象,从而有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在訓练时要尽量避免。第二,突出重点和难点,条理性要强。培训时应要求学生的板书是本节课的精华,既包括应该掌握的知识点,也包括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第三,要有逻辑性。逻辑性强的板书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速度。第四,板书设计要讲究布局。一般黑板要分主板和副板,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写在主板上,一般一节课上完都不会擦去;而副板一般是用来写分析、画图、推理、计算等,可以擦掉。第五,板书时每一行要尽量写直。大部分学生刚开始写粉笔字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字写不直,整体看起来歪歪扭扭,不美观,所以在平时训练时要严格要求学生,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第六,板书的字体大小要合适。字太小,坐在后排的同学看不清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字太大,又会导致重要知识点因写不完而被擦去,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不利于学生回顾前面的知识。

(七)在师范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经常反思

教学反思是提升师范生师范技能的一个重要法宝。师范生由于没有经验,在试讲过程中出现各种瑕疵是在所难免的。为了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在训练过程中,师范生可以利用摄像机或者手机把自己的试讲内容录下来,等试讲结束后,结合指导教师及同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观看试讲实录,逐一检查自己存在的问题,然后撰写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过后,对自己的教案及教学思路进行修改和完善,再组织第二次试讲。经过反思,学生会很快掌握教学技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四、结语

当前,师范专业认证的号角已吹响,各高师院校要以师范专业认证为新的起点,以地方教育发展需要为目标,突破师范专业教学改革的传统思路,努力探索师范生的培养模式,健全师范生的评估标准,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师范生的师范技能,为中小学不断输送优秀的教师资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EB/OL].(2017-10-26) [2021-05-18].http://www.jwc.ec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c/8a/95d5843e4582b1f420eab7b97b2d/ebea1feb-be9f-43ce-b531-f29ed9b7a366.pdf

[2]王红.师范类专业认证:撬动师范教育内涵发展改革的支点[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10):44-45.

[3]王振军,李智伟.师范生师范技能培养的实现途径探索[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8(2):69-71.

[4]孙玉丽.师范生教学技能考核实践探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4(5):80-84.

[5]邓立军,刘红玉,李淑凤.专业认证背景下数学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科技视界,2019(34):121-122.

3360501908255

猜你喜欢

实施途径师范生
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创新探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从课外活动视角探讨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