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实施关爱教育应增强“四性”

2021-03-19赵胜男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关爱教育四性学校德育

赵胜男

摘 要 关爱教育是以个体或群体的情感体验与关爱实践为主要特征的情感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对于人、自然和社会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小学在实施关爱教育中应增强体验性,引发学生道德感悟;增强渗透性,挖掘学科情感元素;增强生活性,回归儿童现实世界;增强浸润性,营建关爱文化氛围。

关键词 小学 学校德育 关爱教育

关爱即关心和爱护,关爱是一种品德、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境界。作为道德心理学三大主题之一的“关爱”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鲁洁先生认为:“关爱是主体的人对客体对象的尊重、悦纳、喜欢和欣赏。”自上世纪8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主题是“学会关心”以来,关爱教育逐渐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旋律。关爱教育以培养个体的关爱品质、关爱态度和关爱能力为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对自然和对社会的关注、关心和关怀的情感态度和人格特征。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期,对小学生实施关爱教育有利于其道德情感与和谐人格的形成,对构建学校德育新生态、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增强体验性,引发学生道德感悟

个体的道德发生如何成为可能一直是伦理学和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个体道德的形成不仅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还在于其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发展过程,这里的“复杂”不仅体现在个体对道德要求的认知,更源于个体对道德情感的体验。道德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个体根据社会准则进行道德活动中产生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感受,是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动的关键“中介”。正如卢梭所言,青少年在获得对社会的理解、掌握善恶判断的尺度后,才能在理性和道德情操上将“自爱之心”发展为“爱他之心”[1]。情感体验式学习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其区别于道德认知式学习之处在于前者强调道德的体悟与生成,后者注重道德的明理与接受[2]。

关爱教育是以“爱”为核心的教育,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特征,只有学生先“接受爱”“感受爱”,他们才能在实践活动中“给予爱”“表达爱”。

小学实施关爱教育应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引发学生道德感悟,激活学生个体经验,转变传统德育过多强调认知学习的教育模式。

首先,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爱的体验”。这里的情境既包括现实情境,也包括虚拟情境,既可以是道德情境,也可以是艺术情境。教师既要充分领悟关爱教育的普遍价值,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水平,在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创设相应的情境,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与爱、信任与鼓励。

其次,融入情境,形成关爱价值取向。在情境体验中,教师一方面要唤起学生的情感需要,同时要帮助学生认识多种价值水平,形成关爱价值取向。关爱价值取向是对个人的关爱认知和关爱行为具有经常一贯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念,其源于个体的道德情感和价值判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对身边发生的道德事件进行价值讨论,帮助学生将事件中蕴含的情感在自己身上做想象性投射和移情体验,从而增强关爱行为的价值自觉。

最后,超越情境,引发关爱行动意向。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实践活动是体验深化与发展的载体,促进体验者对道德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教师应将关爱教育的场域由创设情境向生活环境拓展与延伸,引导学生将关爱体验践行于关爱行动,使关爱行动成为学生内心的道德意向,在行动中提升学生的关爱品质与能力。

二、增强渗透性,挖掘学科情感元素

哲学家康德指出:“任何政治伦理思想,只有融会到性格中才可能成为个体的内在品质,全面渗透和广泛迁移则是臻于这一目标的两个最必要的条件。”[3]德育渗透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多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关爱教育的渗透在于自然地与知识融为一体,教师应善于在学科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捕捉情感元素,充分挖掘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道德伦理,将关爱渗透于教育实践的每个环节和细节,采用多样化的渗透方法,通过“随风潜入夜”般的渗透,“润物细无声”般的感染,实现学科教学“真善美”的融合,促进学生道德知识向理想信念的转化,实现在“求真中求善”。

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师生情感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显性和隐性的道德互动,这就要求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开展情感性教学,在教师和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关爱教育,实现教学过程与学生关爱品质形成的融合一体化。

首先,寓关爱教育于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原型和学习行为出发,旨在帮助学生快乐生活、积极生活,有爱心地生活和有创意地生活。关爱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师应通过深入浅出、道德的、科学的和生活的启蒙教育,充分发掘各单元主题教育中的“爱的元素”,引导学生体会生活的幸福,学会关爱他人。

其次,寓关爱教育于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养成学生的关爱品质,教师必须使用关爱的方法。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态度、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資源,对处于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教师应将关爱美德融入到自身日常的教学行为中,既重视关爱伦理的“言传”,更突出关爱行为的“身教”,使学生在教师的行为中感悟关爱美德,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言行。

最后,寓关爱教育于各科教学的内容与活动。正如“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所言,无论何种学科教学,倘若没有进行道德教育,便沦为没有目的的手

段[4]。学科关爱教育的融入将教师的教书与育人、知识传授与“爱的培养”结合在一起。不同的学科内容与关爱教育具有不同的结合点,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科本身蕴含的关爱元素,根据各学科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有的放矢地将关爱元素有机融入学科教学的全过程。

三、增强生活性,回归儿童现实世界

儿童关爱品质的形成源于他们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生活认知与生活感悟。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实践活动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认知和精神构建,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关爱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不同于一般性的知识传授,其关键在于爱的体验、爱的培育和爱的给予,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其关爱品质形成的“沃土”。回归生活是学校实施关爱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关爱教育应立足于丰富的现实生活和儿童的特殊生活世界,让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用“行”体验生活、用“情”感受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对关爱的知行统一。

生活本身的现实性、实践性、情景性和整体性等是任何一种生活之外的教育方式都无法替代的。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关爱品质形成和社会化发展的基础,如何使关爱教育走向生活是提高学校关爱教育实效的关键问题。

首先,关爱教育的目标要贴近学生生活。关爱教育要培养具有关爱道德品质和社会道德情操的未来公民。公民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因此关爱教育的目标应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觉到目标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的,避免因目标设定得“高大上”而使让学生产生距离感和畏惧感。同时,学校关爱教育应根据不同年级小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等方面的不同,制定有针对性、阶段性、差异性和可操作性的目标,循序渐进,梯次落实。

其次,关爱教育的内容要联系生活。关爱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性学习,相比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学习,其更关注学生的社会实际。关爱教育的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植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小处着手,从身边做起,选取和开发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用经验弥补理论的缺陷,淡化理论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同时,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生活经历对关爱品质形成的启发和引导作用,直面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既要坚持正面引导和典型宣传,也要开展反面批评和辩证分析。

最后,关爱教育的途径要指向生活。现实生活是关爱教育的“活”教材,学校在实施关爱教育中应带学生走进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让学生在接触和了解生活中存在的现象与问题的基础上学会自我思考、自我分析、自我甄别和自我提高。关爱教育的途径指向生活,就是将关爱教育的场域和时机无限延伸,既有专题教育的“规定动作”,更有随机教育的“自选动作”,使学生能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实现“做中学”“做中悟”和“做中成长”。

四、增强浸润性,营建关爱文化氛围

浸润本意为液体渐渐地渗入,重在滋润、浸染和熏陶,引申为“积久而发生作用”。学校形成的关爱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润物无声中实现对学生的教化是学校实施关爱教育的最高境界。关爱教育的文化浸润是一个“无痕的过程”,是通过学校文化的长期濡染,在自然和真实的状态下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渗透与塑造,将关爱品质浸入学生的“知、情、意、行”。这里的关爱文化首先是学校经过长期积累、久远传承而形成的影响深远的主流文化,这种文化符合社会、家庭和廣大师生对关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标准。同时,关爱文化是学校制度文化的延续与拓展,能够实现关爱教育的由外而内,由被动约束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最后,关爱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其内涵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得到丰富和创新。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中的核心部分,是展示学校教学理念和教学特色的主要平台,是学校实施关爱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潜在的育人功能。学校应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仪式活动文化和日常校园文化中的育人资源,使学生在关爱文化的浸润中实现道德养成。

首先,将关爱教育浸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5]。“仁爱”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力量,“仁爱之说,大爱之境”成就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学校实施关爱教育应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充分弘扬和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的美德”,对传统文化经典及精髓等进行系列整合,引导学生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其次,将关爱教育浸润于仪式活动文化。仪式是以道化俗的途径,对人的心灵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仪式教育活动就是通过一系列具有象征性、表演性、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行为方式和程序,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使学生获得陶冶和信服的心理体验[6]。学校实施关爱教育需要用关爱精神构建系统的礼仪活动,将传统礼仪文化融入校园礼仪活动,将关爱品质中隐性的、潜在的道德观念以相对固定和外显的方式对学生形成多感官的刺激力、感染力和内化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和价值观。

最后,将关爱教育浸润于日常校园文化。创设关爱氛围是培养学生关爱品质的有效途径,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情感可塑性,通过关爱环境的浸润很容易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情感体验。学校应将道德关爱所倡导的价值取向无痕嵌入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中,以人文关怀构建校园文化,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校园公告等渠道选树关爱典型、宣传关爱精神,通过公益活动、社会服务、团日活动等引导关爱行为,通过艺术节、文化节等活动营建关爱氛围。

参考文献

[1] 李晓凤.“关爱”在我国教育科学中的理解及文献述评研究[J].理论月刊,2011(11):89-92.

[2] 王建敏.关爱教育的教学实施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3):109-115.

[3] 邓艳君.论高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大学教育,2004(03):57-59.

[4] 冯永刚.学科德育的价值、困境及路径选择[J].中国德育,2019(16):50-56.

[5] 翟博.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7-08-31(02).

[6] 王秋芳.小学仪式教育的异化与重构[J].教学与管理,2014(11):1-3.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关爱教育四性学校德育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聚焦“四性”新理念,预测2018年化学核心考点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浅析中班幼儿关爱行为
初中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关爱教育对提升中职生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四性”
培养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要注意“四性”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刍议特殊教育中的关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