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四性”

2016-11-12陈春兰

文理导航 2016年30期
关键词:四性小学语文

陈春兰

【摘 要】语文课堂评价语运用得好,能够简约教学环节,活跃课堂气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评价语应该因人而异、准确、深刻、具有导向性,还应注意评价主体多元。要让课堂评价语具有情感性、导向性、延时性与互动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四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评价要多采用激励性语言,多表扬和鼓励,发挥评价的正面引导效用。学生非常重视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他们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肯定,教师一句表扬的话也许能让一个学生永远铭记,督促他不断进步;而教师一句否定的评价,也许能够彻底打击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毁掉他的自信心。所以教师要慎重使用自己的评价语,从学生的终身发展角度看待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以有效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动力,发挥评价语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潜移默化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论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指一个人要把一件事情做好,首先要准备好完成这一件事情的“工具”。同样的道理,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其课堂教学评价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师欲善其教,必先优其言”,语文课堂评价语运用得好,能够简约教学环节,活跃课堂气氛。在“学为中心”课堂背景下,语文课堂评价语中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探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质量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为打造灵动、互动、生成的小学语文课堂,笔者在课堂评价语的使用上,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一、情感性——体现人文关怀

情感是一切行为的润滑剂,是一切强硬的乳化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建立在情感之上的,有了情感坚冰也能被融化,缺乏情感的对话则会让人半句嫌多。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是实现知识传递、兴趣激发、能力培养的催化酶。在课堂上,教师发自内心的真情评价,总是能使学生感到厚厚的师爱,总是能激发他们前进的动力,总是能激活他们灵活的思维、丰富的体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黄山奇石》一文时,我在让学生熟背课文后,进行了抽背。当抽到一位有点口吃的同学时,我也没有想到他背得这么困难,但是虽然背得很吃力,他还是认真地背完了课文,然而却引来其他学生的哄笑,这是我没有料到也是我的失误。这时我进行了弥补,说到:“同学们,这篇文章要熟背真还有点困难,但是他却能整篇背下来,我们是不是该表示一下呢?”这样的话,引起了其他同学的认同,大家都会心地报以掌声,将本来有点尴尬的局面转化了,该同学在其他学生的赞许下,也获得了成功体验,提高了他的自信心。

其实,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局面,这时需要的是教师真心的呵护,真情的流露,给学生一个安全的、健康的成长空间,维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二、导向性——引向文本解读

学生有学生的思维特点,而且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他们在课堂中表现出的能力、水平也是不同的。在进行问题思考和回答时,有些同学也许会出现理解的偏差,偏离正确的方向,这时教师要发挥评价语的导向作用,以正面的评价引导他们思维的方向,启迪他们的思维。在学生回答受阻、思维发生困难的关头,教师切不可粗暴阻止他们的回答,挫伤他们的自信心,损害他们的自尊心,而应采用启发性的评价方式,诱发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找到解决的途径。

1.无形引导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进行文本阅读与文本解读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无形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文本解读更到位。

例如,在学习《落花生》一文时,我抛出课前设置的探究问题:“学习了本文后,你有怎样的想法?”这样的问题经过学生思考后,我抽问了一位学生,他站起来后,回答偏离了预先的设计,答到:“我觉得花生太丑了,我还是喜欢苹果、梨等长得漂亮的水果”这样的回答,让大家都感到震惊,纷纷表示了不赞同。我没有急于阻止这位学生的观点,而是引导到:“你的观点很独特。但是,我想请你从花生的品质的角度,谈谈花生为什么有优秀的品质?”这位同学的思维开始转到莲花的问题上来,他说到:“看来看一件事物不能光看表面,还要看实质,这样才是全面的。”这样,学生本来偏离方向的回答,却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其他同学都对他不同的看问题视角所佩服,取得了超出事先预设的效果,实现了课堂的生成。

这堂课上,我思考到,如果当时我武断地阻止他的回答,也许能实现预设的教学效果,但是也许就没有了后面的精彩。可见一句委婉的语言不仅能给人愉悦,更能实现高出预设的课堂教学效果,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2.巧妙疏导

对于学生在课文阅读中出现的不同的理解,教师不能够进行直接否定,而要通过评价语进行巧妙疏导,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文本解读更到位。

例如,在教学《麻雀》一课时,我请一位学生来朗读课文中的一个片段:“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这一位学生对这一个片段进行声情并茂地朗读之后,我这样评价:“听你朗读是一种享受。同学们,你们听懂了什么?这时,有的学生说:“我听懂了老麻雀很勇敢。”有的学生说:“我读懂了母爱的伟大”我肯定了这位学生后,马上反问:“这么说这只老麻雀是母亲了?”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有的学生说:“我有不同意见,这只老麻雀也可能是小麻雀的父亲。”有的学生说:“我认为也可能是小麻雀的其他长辈,只要是长者,都会保护弱者,有一次,邻居的小孩掉进水沟里,就是他叔叔把他救起来的。”

三、延时性——留下思维空间

在课堂问题的思考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点耐心。在学生思维不够深入时,教师要通过评价语的引导,挖掘他们思维的深度,在学生思维只停留在点上时,教师要通过评价语的牵引,拓宽他们思维的广度,在学生回答问题达到教师要求的点时,要给学生补充的机会,实现课堂的动态生成。

例如,我请学生自己读《一面五星红旗》第二部分后谈谈“我”不愿用国旗换面包的原因,原以为学生们会抓住段中重点词句来说,有一位学生却说:“国旗是他唯一的财产,不能再失去了。”我对他独特到位的理解及时做出赞赏性评价:“你一定是联系上下文用心去读了,真是作者的知心人。”

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我不急于评价学生的对错,而是通过评价语的应用,耐心地等待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断深刻,实现了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入和发散。

四、互动性——优化情感交流

小学生是十分天真的,他们的情感往往容易外显。并且,他们往往很容易在习作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情感进行表达。很多时候,他们会在作文中来表达自己生活或者学习中的抑郁情绪。对于这一些作文,教师要善于通过谈心式评语对他们进行疏导,这也是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

例如,一位学生在《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这一篇课文中记叙了自己记事以来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但同时表达了担心爸爸妈妈生二胎以后会对自己不好,因此觉得自己每一天都不开心。很显然,这一位学生生怕爸爸妈妈生二胎以后会失去父爱与母爱,从而产生了心理焦虑,因此,我对这一位学生所写的作文进行了这样的评价:“从你的作文中我强烈地感受到了爸爸妈妈对你无私的爱。请你放心,你爸爸妈妈给你生了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以后,对你的这一份爱还是永恒不变的。老师就有兄弟姐妹,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都是相同的,不会因为多了谁而会给另外一个孩子少一些爱。我们兄弟姐妹之间流着相同的血,因此,我们会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更是一种快乐。”作文发下去以后,这一位学生看了我的评语再也没有原来的焦虑心理的,而是急切地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快一点给他生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笑容重新回到了他的脸上。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在给学生写习作评语时,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谈心式的评语能够有效地对学生不健康的心理进行疏导。这既是对小学生进行习作指导的有效手段,也是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的有效载体。

总之,评价语是教师在教学中推动课堂发展的媒介。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重视自身语言的应用,呵护学生进步的热情,以有效的评价语,打造高效的课堂,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广生,孙瑞华.《考试周刊》,2008年16期

猜你喜欢

四性小学语文
用儿童绘画疗法矫治心理偏差要做到“四性”
聚焦“四性”新理念,预测2018年化学核心考点
立足能力突出“四性”
有效校本培训应突出“四性”
培养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要注意“四性”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