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健脾方治疗小儿腹泻病的基础上强化中医模块护理的效果
2021-03-19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510470郑玉霞邱美霞曹翠媚张丽华曹佩欣
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510470)郑玉霞 邱美霞 曹翠媚 张丽华 曹佩欣
小儿腹泻是儿科中的常见疾病,现研究表明,我国5岁以下儿童每年7.75万左右因患急性腹泻死亡[1]。小儿腹泻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病因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菌等感染或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等。患儿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上的电解质、水、酸碱平衡出现紊乱,大便次数增多且腹痛、发热、呕吐等,西医治疗对缓解患儿症状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小儿身体状况的特殊性,并不建议过多使用西药治疗[2]。目前,治疗该病的临床常用方法主要为对症治疗并辅以饮食调节及进行腹部按摩等常规护理措施,但患儿仍然无法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随着国人对中医认知和研究的加深,中医药及护理手段在临床治疗急性腹泻中不断应用,中医综合护理应用于部分疾病患儿的护理也取得了较好疗效[3]。本实验采用中医模块护理联合益气健脾方应用于小儿腹泻病的治疗,为新型小儿腹泻病的治疗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6年1月~2016年11月,对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腹泻患儿进行研究,患儿家属签署治疗和研究知情同意书,研究课题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小儿腹泻诊断参照《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指南(2009版)》。根据患儿入院单双日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患儿19例,女患儿16例,平均年龄(2.34±0.98)岁,平均病程(2.05±0.61)d,腹泻类型:急性腹泻25例,迁延性腹泻8例,慢性腹泻2例;粪便性状:稀水便31例,黏液便4例。试验组中男患儿21例,女患儿14例,平均年龄(2.10±0.65)岁,平均病程(2.16±0.84)d,腹泻类型:急性腹泻27例,迁延性腹泻7例,慢性腹泻1例;粪便性状:稀水便32例,黏液便3例。两组患儿基本情况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均衡性好,可比性高。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传统护理方法联合益气健脾方) 患儿入院时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并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时刻注意患儿有无水盐及酸碱失衡情况,若此时患儿出现发烧等症状应及时给予物理及口服药物进行降温,然后据其体温适当地增加补液。同时,为患儿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确保其得到均衡的营养及消化功能的恢复,并详细记录患儿每日的排便情况,确保摄入和排便平衡[4]。在患儿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均匀涂抹润肤膏,并安抚好患儿与其亲属的情绪。同时,所有患儿均接受分健脾方七味白术散,人参10g、茯苓8g、白术10g、甘草15g、霍香叶9g、木香4g、葛根4g。早餐后和晚餐后半小时饮用。对于烧心或反酸者,可在药方中加入海螵蛸10g、煅瓦楞10g;对于便秘较重的患儿则可以加入白术22g、火麻仁28g;对于口苦和口干症状严重的患儿,则可以加入龙胆草4g;对于胃痛、胃胀症状严重者,则可以加入元胡11g、厚朴5g;对于痰多的患儿,则可以加入旋覆花14g、代赭石9g。
附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的比较(±s)
附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的比较(±s)
组别 腹泻消失时间(d) 住院时间(d) 退烧时间(d) 粪便性状正常时间(h)对照组 5.23±1.01 6.17±1.59 2.15±0.94 58.62±7.36试验组 2.16±0.85 3.54±1.36 1.82±079 38.75±6.51 t 13.759 7.436 1.590 11.883 P 0.000 0.000 0.116 0.000
附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的比较(±s)
附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的比较(±s)
内容 TNF-α(ng/ml) IL-6(pg/ml)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159.26±25.48 91.04±8.31 15.059 0.000 28.73±7.95 13.03±5.76 9.461 0.000试验组 160.14±24.91 52.35±6.46 24.780 0.000 27.29±7.31 9.15±4.24 12.699 0.000 t 0.146 21.746 0.789 3.209 P 0.884 0.000 0.433 0.002
1.2.2 试验组(中医模块护理联合益气健脾方) 试验组患儿采用的中药方剂同样为益气健脾方,方剂组成同对照组。试验组患儿护理在对照组患儿已有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突出中医模块护理的特点。①情志护理:分析患儿家属心理特点,评估患儿心理现状,采用疏导的方法排解患儿家属不良情绪,通过互动活动或游戏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增加其治疗全程的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在与患儿交流过程中需要轻声细语,多使用赞美和鼓励性的语言,消除患儿因疾病或治疗带来的不安感。②推拿护理:对腹泻患儿进行辨证施治,伤食型的患儿由于腹胀和腹痛症状较为明显,可在上述用药基础上加用滑石粉对患儿三个主穴(横纹、板门、清胃)进行推拿,对于风寒型的患儿由于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较为明显,则可以加用丁桂散敷贴贴于患儿脐部,同时对足三里、神阙、风池穴三个主穴进行推拿。③饮食突出中医理念:护理人员根据患儿腹泻特征将其体征分为湿热泻、寒湿泻、伤食泻三种,根据患儿体征不同给予区别性的饮食指导。如湿热泻日常补水推荐藕汁和冬瓜水等清淡流质食物,做到少量多餐;寒湿泻则推荐可以日常饮用姜茶温暖胃肠;伤食泻则推荐山楂水或麦芽水进行日常补水,适当时机可以少量进食苹果或稀粥。
1.3 调查内容 入院初对患儿进行基本情况的数据采集,同时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相关指标评定或样本的检测,具体内容如下。临床指标: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及患儿腹泻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粪便性状正常时间。生化指标:采用BS-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所有患儿治疗前、治疗后血清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含量进行检测。治疗结束对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对两组患儿分别进行主症(大便次数和大便性状)、次症(呕吐、发热、腹泻等)评分而评定疗效。
1.4 统计分析 研究数据应用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使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试验组患儿腹泻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粪便性状正常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附表1。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的比较 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TNF-α及IL-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患儿TNF-α、IL-6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附表2。
2.3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372,P=0.003),试验组患儿(94.29%)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71.43%)。
3 讨论
小儿腹泻为儿童的临床常见疾病,中医学认为,儿童脏腑细弱,气虚,脾胃不能正常运输水分,容易损伤饮食,导致脾虚、胃虚等症状,如腹胀、食欲不振。肠浊度功能不全,导致全谷植入、益水降低等症状,直通内脏,可引起肠功能紊乱,所以在治疗腹泻儿童时,宜祛邪、导消化、健脾止泻[5]。由于患儿腹泻导致脱水,其治疗原则也应从预防脱水、纠正脱水、合理饮食、合理用药为主。
本研究发现,试验组患儿腹泻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粪便性状正常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其原因可能是中医药护理治疗以健脾为主,按摩患儿的中脘、神阙、气海、足三里、天枢、大肠俞、观元、足三里、下居虚、上居虚等穴位,可温阳消寒,养气益血,达到消化和饮食指导的目的。且通过中脘、气海、足三里、天枢、大肠俞、神阙的艾灸,可增强小儿胃肠气功能量的锻炼,益气健脾[6]。此外,通过中药贴敷神阙穴可以健脾、调理大肠、小肠,培养元气以将药物直接送到受感染的区域,充分发挥药物的效果,使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患儿TNF-α、IL-6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益气健脾方主要由人参、茯苓、白术、甘草、霍香叶组成,白芍药有止痛、解痉、络脉的效果,防风有滋养、祛湿、止痛、镇静效果,人参有利尿的作用,健脾益气,黄芪有阴阳平衡、滋润效果,白术有益于脾胃、有干湿效果,茯苓益气健脾,有干湿作用,陈皮有健脾胃作用[7]。益气健脾方具有改善抗炎、抗感染作用,改善微循环特性,使患儿体内炎症因子水平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益气健脾方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转录与释放,抑制体内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患儿体内细胞的炎性损伤,减轻水肿症状和炎性反应[8]。
本研究还发现,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治愈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原因可能是中医模块护理联合益气健脾方可调节肠道菌群,使抵御致病因子入侵的能力增强,帮助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合成,提高患儿机体免疫能力[9]。同时,能改善水电解质紊乱等临床症状,促进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能有效改善小儿腹泻临床症状。综上所述,采用中医模块护理联合益气健脾方应用于小儿腹泻病的效果显著,使患儿早日康复,适用于临床的广泛应用。但是本研究也有一定局限性,由于研究对象仅对腹泻小儿进行了短时间的临床研究和观察,样本量有一定限制,所得结论具有一定偏倚。同时,受限于本院设备条件,检测的指标也非常有限,后续研究中需扩大调查范围和调查内容,联合其他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