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

2021-03-19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经理影响活动

周 鹭

(滕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山东 滕州 277500)

1.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于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制造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三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已经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这些成就的背后,中国的制造业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中国虽然是“制造大国”,但并不是“制造强国”。中国的制造业的优势是建立在我国丰富的资源、低廉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的基础上的。大部分的产业是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下游。这样的发展模式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带来的利润低,对环境的浪费和污染严重,不利于我国的长远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完成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型已成为中国制造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想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势,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是根本解决办法,增加制造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是重中之重。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对外开放,制造业的发展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世界经济竞争越发激烈。在近期的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对我国的华为、中兴等高科技企业进行“围追堵截”,尤其是向华为禁销含有美国技术的芯片政策一度使华为面临“卡脖子”危机。华为芯片事件告诉我们,当今企业的竞争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竞争中先进的管理因素和产品质量因素了,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逐渐上升为影响企业存亡的关键因素,华为的困境给我国的企业敲响了警钟。处在低端的中国制造想要改变现状,不再受制于人,由制造大国变成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就绝对不能忽视在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

2.何为研发投入

研发(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即是研究与开发的意思。研发投入又被称为“研发支出”“R&D投入”“R&D支出”“科技创新投入”等。从企业会计的角度讲研发投入是指企业在研究开发活动中所消耗的职工薪酬、原材料、固定资产折旧、租赁费等资源。

3.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

影响研发的投入的因素很多,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有行业类型、市场竞争、政府政策等因素。内部因素包括企业规模、企业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和经理个人特征等。

3.1 影响研发投入的外部因素

3.1.1 行业类型

不同行业类型对研发投入的需求不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研发投入的要求远远高于劳动密集型等行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不同,研发投入自然存在很大差异。企业所属的行业对研发强度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电子业、通信业、生物及医药制造行业的计算机、铁路、船舶、航空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显著高于其他行业。这些行业都属于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科技创新是这些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这些行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往往高于其他行业。

3.1.2 市场竞争

对市场的竞争是企业的生存之道,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创新在市场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市场竞争对于研发投入有很大的影响。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越倾向于加大研发投入,以便能通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附加值,从而在众企业中脱颖而出。

3.1.3 政府政策

政府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一般都会通过对企业的税收政策和政府补贴来实现。政府为了刺激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往往会实施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减免政策,对企业专项研发活动的补贴等。政府的优惠政策会是促进企业将的宽裕资金用于研发活动,增加研发投入。

3.2 影响研发投入的内部因素

3.2.1 企业的规模

企业的规模对研发投入有很重要的影响。规模大的企业,资金充足,抗风险能力强,有较好的信用和较强的融资能力,这为研发活动提供了基本条件。同时大规模内部的管理结构较为完善,往往设有单独的研发部门或研发机构,雄厚的财力也能支持研发部门培养优秀的研发人员的资金需求,这为企业在实施研发活动时能迅速地投入人力和财力提供了保障。再者,规模大的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大,一旦研发成功,形成无形资产,就能配合有形资产,形成新的产品,然后通过市场迅速推广,获得超额收益,同时还能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因此,大企业为获得超额利润,抢占市场,取得规模效益,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增加研发投入。小企业的资金少,抗风险能力也小,对于投资大、风险大、利润回收期长的研发投入有心无力。本文认为大规模企业更有实力和动机进行研发活动,所以企业规模越大对研发投入越大。

3.2.2 企业的盈利能力

研发活动是耗用资金量大、风险大、利润回收期长的活动,所以研发活动的进行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对研发投入有很大的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强,能创造超额利润,能为研发活动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经营状况差的企业没有能力支持研发投入,更不愿意看到由于费用化的研发支出增加而降低当期利润。所以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往往更倾向于投入财力和人力实施研发活动。一般盈利能力越强的企业,研发投入越大。

3.2.3 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表现,主要通过资产负债率反映,就是指负债占资产的比例。资产负债率与研发投入一般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所投入的研发支出越少,资产负债率越低所投入的研发支出越多。当企业的负债率高时,企业的资产和经营资金受到限制,这时企业会把更多的资金用在减少债务、增加资产的业务上,没有宽裕的资金投向研发活动。当企业的负债率低时,企业会倾向于将宽裕的资金投向研发活动。

3.2.4 股权集中度

股权集中度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一般是通过增加高管的持股比例实现的。总经理的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的研发投入越高。这主要是因为如果总经理持股使总经理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保持一致,使管理者不再注重短期利益,从而提高公司的研发投入。

3.2.5 经理的个人特征

经理的个人素质和偏好对研发支出的影响很大。经理的特征主要有受教育水平、教育专业背景 、年龄、任期等。经理的受教育水平严重影响着经理的认知能力和价值观,从而影响着经理的决策,受教育程度越高,经理就越倾向于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企业经理在大学期间的教育专业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理的研发意识,具有技术类教育背景的企业经理在研发投入的态度上比管理类专业背景的企业经理更积极。经理的年龄代表着经理的阅历、经验、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企业的管理层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析,年轻的经理精力旺盛、体力充沛,具有活跃的思维、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冒险精神。年龄大的经理精力和体力较年轻者下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往往通过他们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优势做决策。对于风险较高的创新活动,他们缺乏魄力和信心,对于固有的思维模式,他们不愿意也不敢轻易改变。从研发投资收益的长期性分析,由于研发投入的利益回收期较长,有的甚至几十年才能看到效果,而支出的研发费用会降低当年的利润。所以任期长的管理者一般能享受到研发活动成功带来的好处。他们比任期短的管理者对研发活动的投资更具动力和积极性。

图1 相关因素对研发投入的影响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想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胜必须要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加大研发支出。如何加大研发投入呢?就国家而言,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4.1 加强改革,出台更多刺激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优惠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我国政府已经实施了一些优惠政策,中小企业的整体实力较弱,内部资金不充足,对于投资大、风险高的科技研发活动总是力不从心,造成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水平整体偏低的局面。所以政府应出台更多的刺激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优惠政策,例如增加针对企业研发活动的专项贷款、无息贷款,改善企业的融资渠道等政策,同时还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和政府补助等政策使企业合作研发,增加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4.2 贯彻好新会计准则,完善经济制度

我国出台新会计准则会计账务处理中研发费用可按150%抵扣所得税,对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方式的改变有利于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所以国家应继续实施新的会计准则对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方式,贯彻新会计准则。同时,国家应当不断完善经济制度,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优化竞争机制,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对企业而言,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增强科技创新意识,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引进和模仿为主,虽让我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是通过自主创新的品牌很少,大部分都是引进国外品牌,模仿国外的产品。我国企业的创新意识相对比较单薄。当代竞争的关键都在科技创新上,中国的企业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当增强科技创新的意识,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二是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加速企业转型。我国政府以将国家建设成创新型的国家为目标,出台了很多刺激企业增加研发活动的政策,例如对高新技术企业税务上的优惠和政府补助等,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利用好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积极地进行企业改革,加速企业的转型,将企业转型为竞争力强、有活力的创新型企业。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三是注重选拔合适的经理人。管理者的素质对企业的创新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理的选拔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在选拔经理人时,应关注经理的个人素质是否利益企业发展企业的研发活动。企业应该选择有战略眼光、注重企业的长远利益、能积极的投资研发活动的经理人经营企业。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经理的个人特征应该为受教育水平较高、任期长、年轻等特征。

猜你喜欢

经理影响活动
“六小”活动
美食网红如何影响我们吃什么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捎你一程
捎你一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千万别找人事部